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地理试卷 > 试卷信息
江苏省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
一、选择题组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下图表示我国某地传统民居,以长方形天井为核心,四面或左右后三面围以楼房,阳光射入较少,各屋都向天井排水。外围耸起马头墙,墙头高出屋顶,作阶梯状,白墙黛瓦,明朗而素雅。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马头墙、天井这种民居最可能位于(  )

A. 东北地区    B. 华北平原    C. 西北地区    D. 江南地区

2.下列有关这种民居建筑设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天井的主要作用是防晒通风和排水

B. 马头墙能在发生火灾时防止火势蔓延

C. 为了抵御风沙和防寒保暖

D. 与当地多雨潮湿的环境有关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有关中国自然区域内部差异及其对人类活动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东北地区因降水较少,故农作物只能一年一熟

②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东部因距海相对较近,降水相对较多,故可适量发展旱作农业

③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因夏季雨热同期,水热充足,故可发展水田农业

④青藏高寒区只有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有农业的发展

A. ①④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③

 

二、单选题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二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高居世界之首。同时,各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有所不同,加快西部经济的发展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关于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东部经济地带矿产资源最丰富

B. 中部经济地带面积最大

C. 西部经济地带人口最稠密

D. 东部经济地带城市化水平最高

2.我国政府为推动东、西部协调发展,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给西部大量的财政补贴   

增加对西部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

保护西部的工业产品不受外来产品的冲击   

发挥地区优势,积极引进人才

A. ①③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②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揭示森林具有的作用是(   )

A. 净化空气    B. 保持水土    C. 防风固沙    D. 保护农田

2.若图中森林被破坏,下列叙述较为符合河流特征变化的是(   )

①河水含沙量增加    ②河道淤积    ③水患加剧    ④结冰期延长

A.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蜂农为了“追花夺蜜”,往往要不停地迁徙放蜂。下图为“我国东线放蜂线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影响蜂农迁徙放蜂最主要的因素是(   )

A. 气温    B. 降水    C. 光照    D. 市场

2.蜂农沿图示路线放蜂途中最可能遇到的是(   )

A. 在闽粤遇山洪冲走蜂箱    B. 在皖南遇梅雨滴蜜无收

C. 在华北遇干旱蜜源减少    D. 在东北遇初霜蜜蜂挨冻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读我国西气东输主干道走向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A处的地形区名称是______,西气东输工程、古丝绸之路及第二亚欧大陆桥均从此处经过,其自然地理原因是(  )

A.河套平原 路程最短    B.宁夏平原 气候适宜

C.河西走廊 地形平坦    D.柴达木盆地 物产丰富

2.西气东输工程的中段B处发生了弯曲,比沿图中的虚线走了很多弯路,其主要原因是(    )

A.缓解陕、晋两省的能源短缺             B.加快陕、晋两省的能源外运

C.为保证供气的可靠性,途经陕甘宁气区   D.拉动陕甘宁地区的经济发展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读“阿斯旺工程与三峡工程对比图”,回答下列关于两个工程利弊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三峡工程的首要目标是为华北地区供水

B.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主要在中下游

C.阿斯旺工程的首要目标是防洪

D.阿斯旺工程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主要在库区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下图示意1990—2000年、2001—2010年世界各大洲(除南极洲)森林而积的净变化(单位:每年百万公顷)。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上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近几十年世界森林植被减少最多的是(   )

A. 亚寒带针叶林    B. 温带落叶阔叶林    C.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 热带雨林

2.下列关于图示内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部分地区森林面积呈增大趋势,主要是因为这些地区经济发达、人口素质高

B. 虽然世界森林面积减小的速度整体在变缓,但形势仍然不容乐观

C. 2001-2010年与1990-2000年相比,各大洲森林面积减小速度均有所放缓

D. 森林面积减小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自然因素是主要因素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下图是红水河水电站梯级开发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1.红水河流域实施梯级开发后,流域内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

A. 生物多样性增加    B. 气候变湿,温差变小

C. 土壤次生盐碱化加剧    D. 下游含沙量增大

2.下列不符合红水河流域可持续发展方向的是(  )

A. 开垦梯田,发展粮食种植    B. 利用水电,发展耗能工业

C. 发展交通,促进对外联系    D. 发展少数民族风情游

 

三、选择题组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读“珠江三角洲产值增长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阶段I中,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主导产业是(   )

A. 资金密集型产业    B. 技术密集型产业

C. 劳动密集型产业    D. 资源密集型产业

2.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第II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1985年后,珠江三角洲工业化进入第二阶段

B. 珠江三角洲已经没有政策优势

C. 劳动密集型产业仍是这一地区发展的主导产业

D. 经济迅速发展,劳动力工资水平的提高,导致珠江三角洲地区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逐渐丧失

 

四、单选题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在我国,从城镇回农村创业已成为一种潮流。农业部数据显示,近年来从农村流向城镇的各类人员返乡创业人数累计达570多万,其中农民工返乡创业累计达450万人,这些“归雁”对活跃农村经济发挥了独特作用,成为我国经济的一个新亮点。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在我国,“归雁”经济出现的主要原因有(   )

①原就业地的生活压力较大 ②“归雁”地政府扶持力度的增强③家乡气候条件的改善 ④原就业地医疗卫生水平的下降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归雁”经济对“归雁”地带来的影响可能有(   )

A. 城市环境污染加剧    B. 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

C. 城市失业率提高    D. 乡村土地撂荒,无人耕种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下图为“一带一路”示意图,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西部沿海地区差异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东部人口稠密,西部地广人稀

B. 东部城市化进程快,西部城市化水平高

C. 东部产业结构层次高,西部资源密集型产业发达

D. 东部农业机械化程度髙,西部农牧业发达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兴产业,强调一种主体文化或文化因素依靠个人(团队)通过技术、创意和产业化的方式开发、营销知识产权的行业。下图是我国国家级创意产业基地数量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材料可知(   )

A. 产业基地数量居前三位的分别是京、粤、沪

B. 产业基地数量分布整体呈现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趋势

C. 中西部省区产业基地少主要是因为资金短缺、人才不足、市场较小

D. 长三角地区发展该产业的区位优势明显优于珠三角地区

2.我国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经济意义在于(   )

A. 促进文化创新,利于产业升级

B. 减少东西部差异,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C. 减少污染与能耗,促进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D. 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五、选择题组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黄河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但其身体上也存在许多“病症”。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1.有关黄河各河段“病症”的主要成因及“药方”对应正确的是(双选)(  )

A. “大量脱发”——气候寒冷干燥——修筑梯田

B. “动脉阻塞”——过度放牧与垦殖——建立自然保护区

C. “腹泻”——地表植被破坏——退耕还林、还草

D. “脚肿”——泥沙淤积——疏浚河道、加固堤坝

2.有关黄河流域开发整治的正确方向是(双选)(  )

A. 全流域综合考虑,协调发展

B. 采用珠江流域上、中、下游的开发措施

C. 不同河段的工农业发展方向一致

D. 要考虑流域的整体性特征

 

六、单选题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下图中的乙图为甲图中M区域的“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M地区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有

A. 洪涝灾害频率增加    B. 气候由暖干变为冷湿

C. 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D. 水污染和土壤污染加剧

2.下列措施有利于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是

扩大开垦,提高湿地生产能力       ②退耕还湿,恢复自然生态环境

依靠科技,加快发展绿色农业     规模经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七、选择题组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及其比2005年增比图(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2005年相比,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特点是(    )

A. 以煤炭为主,但消费量降低

B. 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均有增加

C. 新能源消费比重增幅最大

D. 煤炭、石油消费比重均有下降

2.在图示能源消费结构下,能源利用过程中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有(    )

A. 地下水位下降,土壤次生盐渍化加重

B. 森林破坏加剧,荒漠化速度加快

C. SO2NOX等酸性气体增多,酸雨蔓延

D. 总悬浮颗粒物增多,空气质量下降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嘀嘀出行”是涵盖出租车、专车、快车、顺风车、代驾及大巴等多项业务在内的一站式出行平台。下图为“嘀嘀打车”行车线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嘀嘀出行”中所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 GIS    B. RS    C. GPS    D. GIS.GPS

2.“嘀嘀出行”带来的影响有

A. 市民出行更加方便    B. 节省资源、减轻城市各类污染

C. 可替代城市公共交通    D. 解决了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八、单选题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下图为“2015年3月新建的三个自贸区分布图”,新自贸区将成为在货币兑换和外商直接投资方面放松规制的试验田。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三大自贸区的叙述,正确的有(   )

A. 广东自贸区主要面向南亚和中亚市场    B. 天津自贸区主要面向东北亚市场

C. 福建自贸区主要发展台海贸易    D. 三大自贸区工业结构高度相似

2.三大自由贸易区的成立(   )

A. 推动相关物流、仓储产也迅速发展    B. 导致内部交易成本上升、外商投资减少

C. 促进贸易、金融自由化,推动经济发展    D. 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九、选择题组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沙漠地区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沙漠化地区不断扩大的人为原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显示的固沙措施有: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具体地说,我国为防止这一地区沙漠的南侵已营造了“____________________”防护林,该防护林的具体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综合题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下图中,左图为“长江经济带位置示意图”,右图为“长江流域主要水利枢纽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水能资源蕴藏量居我国首位,其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这些地区的河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长江流域开发利用水能资源对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长江中下游河段,开发利用的重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加强长江流域区际联系,实现优势互补,正在实施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有____________________,这对江苏社会经济的影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首都钢铁厂1919年建设,原位于北京市石景山区,改革开放后逐步发展称为以钢铁工业为主,兼营采矿、机械、服务、贸易等多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跨国经营的大型企业集团。

材料二  下图为“首钢外迁转移方向示意图”。

(1)20世纪80年代首钢下属企业搬出北京市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曹妃甸承接首钢整体搬迁其有利的区位条件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首钢跨出国门,与秘鲁合作,会对当地的社会经济带来的影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2000-2005年苏州和淮安两市粮食产量变化状况示意图”。

材料二  下图为“江苏省城镇化发展地区差异和2000-2010年人口迁入地区差异示意图”。

(1)与淮安相比,苏州2000-2005年粮食产量变化主要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苏北相比,苏南人口迁移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南城市化进程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材料分析,苏南与苏北应如何相互协作,共同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