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地理试卷 > 试卷信息
福建省莆田市2017-2018学年高二年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科地理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读下图判读图中A地在B地的什么方向(   )

A. 正南方向    B. 西北方向    C. 正北方向    D. 东南方向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今天是1120日,莆田的昼夜情况是:

A. 昼短夜长,昼逐渐增长    B. 昼长夜短,昼逐渐增长

C. 昼短夜长,昼逐渐变短    D. 昼长夜短,昼逐渐变短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若发现一颗行星与最近恒星的距离非常适合生命的存在,可推断该行星(  )

A. 自转周期与地球相同    B. 可能存在液态的水    C. 大气成分以氮、氧为主    D. 表面有肥沃的土壤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有关地球自转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除南北两极点自转角速度为零,全球各地的自转角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B. 纬度越高,自转线速度越小

C. 南北纬60°的自转角速度恰好是赤道的一半

D. 南北两极点自转线速度为零,自转角速度最大

 

详细信息
5. 难度:困难

下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回答以下小题:

1.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四地的昼长的说法,正确的是

A. ①②③三地的昼长相等    B. 地的昼长大于

C. 四地的昼长一定不相等    D. 地的昼长大于

2.地到地走最近的路线,其方向是:

A. 一直向南    B. 一直向东南    C. 先向南后向北    D. 先向北后向南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下图中实线为等压线,虚线M、N为锋线,据图回答下题。

1.图中所示天气系统是(  )

A. 北半球锋面气旋    B. 北半球冷锋    C. 南半球锋面气旋    D. 南半球暖锋

2.图中各点天气状况可能处于阴雨天气的是(  )

A. ①④⑤    B. ②③⑤    C. ①④    D. ②③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读“山谷风示意图”回答问题。

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此图出现在夜晚  ②此图表示的是白天  ③此时吹山风      ④此时吹谷风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据实际调查,图中甲地的夜雨较多,其主要原因是该地区(  )

A. 夜晚的气温高于白天的气温,气流作上升运动

B. 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的气温低,气流作下沉运动

C. 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的气温高,气流作上升运动

D. 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高,蒸发旺盛,空气中的水汽丰富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下列四图能正确表示近地面风带风向的是 (   )

A.     B.

C.     D.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下图是陆地与海上风速随高度变化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相同高度的风塔其发电能力(    )

A. 海上高于陆地    B. 陆地高于海上    C. 海上陆上相同    D. 无法判定

2.随着高度的增加,风速(    )

A. 陆地向上增速快    B. 海洋向上增速快

C. 40米高度以内海上增速快    D. 40米高度以上海上增速快

 

二、选择题组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读图(图中直线为总趋势线),回答下面小题。

1.分析图示资料可知(  )

A. 两地近50年来气温均呈逐年上升趋势    B. 两地年平均气温与年降水量均呈负相关

C. 我国越向西北内陆降水的变率越小    D. 两地气温的变化基本一致,降水的变化也基本一致

2.图示资料显示的特点,基本上可以反映我国北方地区的情况。气温和降水的这种变化给北方地区带来的影响是(  )

A. 沙尘暴发生频率增加    B. 植被的覆盖率提高

C. 作物的生长期缩短    D. 气温的年较差减小

 

三、单选题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读世界某区域1月和7月海平面气压(单位:hPa)和风向图,①~⑥处的箭头表示风向,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从季风的形成原因看,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的是(  )

A. ①②    B. ②⑤    C. ③⑤    D. ③⑥

2.图中形成的气压中心,与其控制地区原气压带特点相似的是(  )

A.     B.     C.     D.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武汉(30°N)某同学对传统的太阳能热水器进行改造(如上图):将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装在一个大玻璃箱里,并将热水器的支架改造成活动形式。据此回答。

1222日正午,为使热水器受热最多,需调节活动支架,使热水器集热板与地面的夹角为

A. 23°26ˊ    B. 36°34ˊ    C. 53°26ˊ    D. 66°34ˊ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下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三种地理信息技术。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人们在生活中大量使用了地理信息技术。下列能给外出远程旅行者直接提供旅行路线帮助的是(  )

A. 甲、乙    B. 甲、丙    C. 乙、丙    D. 甲、乙、丙

2.关于丙技术的应用叙述正确的是(  )

能有效地动态监测和预报洪涝灾害、森林火灾等

可对各种灾害的影响范围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确定救灾物资调配的最佳路径

可根据人口、交通及其他商场的分布进行大型商场选址的市场潜力分析

可为城市交通事故、道路拥堵的应急处理提供详细的基本事实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四、选择题组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2017年11月11日0时—24时,淘宝“双十一”全天销售额达到1682亿。回答下面小题。

1.根据各省区的社会经济状况差异,推测2017年“双十一”消费排行,前三名最可能为      (   )

A. 黑龙江、吉林、辽宁    B. 上海、四川、海南    C. 浙江、江苏、广东    D. 广东、广西、云南

2.物流行业中的配送、快递业务生产效率和服务质量的提高主要得益于

A. GPS GIS    B. RS GPS    C. RS GIS    D. 数字地球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下图为我国各地的传统民居景观。读图回答下题。

①云南傣家竹楼              ②山东威海海草房

   ③广东开平碉楼           ④福建客家土楼

有关图中建筑特点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光照充足,利于采光通风    B. ②-雨热同期,防潮耐腐排水

C. ③-人口密集,便于生活居住    D. ④-长幼有序,体现传统文化

 

五、单选题
详细信息
16. 难度:困难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中国第28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于2011年11月3日从天津出发,11月17日凌晨1点抵达澳大利亚弗里曼特尔港(45°49′S,170°38′E),在这里进行抵达南极前的最后补给。 并为穿越“咆哮”的西风带做准备。

材料2:澳大利亚气候分布图。

(1)抵达弗里曼特尔港时,气压带、风带的位置________(填偏南或偏北)

(2)“咆哮的西风带是下图中的________,此地带风大浪高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澳大利亚弗里曼特尔港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该气候类型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材料2描述澳大利亚年降水量分布的形状特征,并分析其热带雨林气候的原因。

(5)在中山站升起的五星红旗飘向________方向。

 

六、填空题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读我国部分地区地面天气形势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A地处于________(天气系统)控制下,其垂直方向上气流呈________运动,A地此时的天气状况是________。 

(2)C地在未来几天都将有锋面过境,该地在锋面过境时可能出现                     天气状况,过境后的气温、气压变化和天气状况是                                     

(3)如果该天气形势出现在春季,那么我国西北、华北地区有可能出现           灾害性天气。 

 

(4)下列四幅图中,符合我国华北地区主要气候类型的是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读下面“我国东部沿海某地热力因素形成的高空等压面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比较A,B,C,D四点的气压,从高到低依次是               

(2)AB的温度_______(高或低)。

(3)ABCD之间的热力环流呈_______(顺或逆)时针方向流动。

(4)如果A地是海洋,B地是陆地,则此时应该是_______(白天或黑夜)

(5)形成图中热力环流的根本原因是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读下图回答问题。

(1)如果此图表示热力环流,B、C在近地面,A、D在高空,箭头表示空气流动方向,则B、C处气压低的是            ,冷却的是             

(2)如果此图表示的是北半球低纬纬度的大气环流,B、C在近地面,A、D在高空,则C

               (气压带或风带),在其控制下的气候特征是                  

(3)如果此图表示的是海陆间水循环,B、C在近地面,A、D在高空,则③表示         ,B、C两地表示陆地的是           

(4)如果此图用于表示岩石圈物质循环,B表示岩浆,则②表示            ,C表示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某地气候资料图。

材料三 两大洲的纬度分布组合示意图。

(1)读材料一,该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位于________半球。在材料三中,D地的气候主要是受图中________气压带或________风带(填数码)的控制而形成的。

(2)读材料二,该气候类型的名称是________,其分布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在材料三的A、B、C、D四地中,属于这种气候类型的是________。

(3)读材料三,分析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气候类型在A处分布面积比B处大的原因。

(4)读材料三,简要评价A地区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七、综合题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甲、乙、丙是聚落,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有一陡崖M,其海拔至少为________米,乙村位于甲村________方向。

(2)计划在甲村和丙村间修一公路,1、2方案哪个更合理?________。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