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地理试卷 > 试卷信息
湖南省长沙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上图所示天体系统属于(  )

A.星系 B.恒星系统 C.行星系统 D.总星系

2.关于该天体系统中心天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高级智慧生命存在 B.为地球提供光和热

C.主要组成物质为岩石 D.黑子和耀斑等现象均发生在其光球层

 

详细信息
2. 难度:困难

    我国A市某中学(左图所示)的旗杆影子在北京时间14:08为一天中最短。冬至前后,师生们能在学校升国旗时(北京时间10:00)看到日出。

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1.A市位于天津市(39°N,117°E)的(  )

A. 东北 B. 东南

C. 西北 D. 西南

2.学生发现,日落时旗杆影子的指向随日期而移动。下列时段中,日落时杆影的指向由排球场逐渐移向篮球场的是(  )

A. 惊蛰到立夏 B. 立夏到小暑

C. 白露到立冬 D. 立冬到小寒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下图为某地全年正午日影长短变化及朝向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甲日可能属于(    )

A.3月 B.6月

C.9月 D.12月

2.该地可能位于(    )

A.亚马孙平原 B.撒哈拉沙漠

C.马达加斯加岛 D.四川盆地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东非大裂谷宽几十至二百千米,深达1000至2000米,是世界上最大的裂谷带。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对图中所呈现岩石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经历了地壳的抬升运动

B.受到了明显的水平挤压作用

C.不会含有化石

D.是由岩浆冷凝形成的

2.下列四幅图中,能反映东非大裂谷地质构造的是(  )

A.A B.B C.C D.D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热带沙漠中的尼罗河泛滥区孕育了古埃及农耕文明。尼罗河在每年6~10月泛滥,从上游带来的类似肥沃土壤的沉积物,与上游来水和周边区域的植物资源,都对农耕文明的形成意义重大。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尼罗河下游泛滥区沉积物主要来源地的降水特点为

A.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大

B.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小

C.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大

D.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小

2.古埃及人从周边区域引入植物用于种植,引入植物的生长期必须与尼罗河泛滥区的耕种期一致。由此判断这些植物最可能来自于

A.热带雨林气候区 B.地中海气候区

C.热带草原气候区 D.热带季风气候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下图为某时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甲地天气系统及气流运动分别是

A. 气旋,顺时针辐散 B. 反气旋,顺时针辐合

C. 高压系统,逆时针辐散 D. 低压系统,逆时针辐合

2.四地中天气状况可能是

A. 甲地电闪雷鸣 B. 乙地北风劲吹

C. 丙地风雨交加 D. 丁地阴雨连绵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下图是某气象观测小组自制的简易风标,虚线是此刻观察到风标在风向指示架上的方向。

此刻当地吹

A.西北风 B.东南风 C.西南风 D.东北风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岛屿两侧①②两种自然带的差异体现了(  )

A.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

B.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C.垂直地域分异

D.非地带性现象

2.下列地理现象的成因与①自然带成因相同的是(  )

A.撒哈拉沙漠直逼非洲西海岸

B.赤道附近东非高原的热带草原带

C.巴西高原东南部的热带雨林带

D.南半球缺失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与2014 年相比,2015年上海市的常住人口减少了10.41万人,外来常住人口更是减少了14.77万人,这是近20年首次出现的人口负增长,调查发现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主要流向上海周边的中小城市上海市已制定 十三五 期间人口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策略。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导致2015年上海市外来常住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 产业转型升级 B. 食品价格上涨

C. 环境质量下降 D. 交通拥堵加重

2.今后,上海市引进的产业从业人员将主要分布在

A. 资源密集型产业 B. 劳动密集型产业

C. 资金密集型产业 D. 知识密集型产业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下图所示某国以平原为主的区域中,甲、乙等城市的蔬菜供应主要依靠进口,波动较大。2014年起,这些城市郊区及周边地区采用荷兰的技术,修建了大型温室蔬菜培植基地,生产的蔬菜可满足当地约20%的需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区蔬菜种植的限制性自然因素是(  )

A.地形 B.土壤 C.热量 D.水分

2.该地区利用温室培植蔬菜的优势条件是(  )

A.能源供应充足 B.生产技术先进

C.种植历史悠久 D.劳动力成本低

3.该地区扶持温室蔬菜培植基地建设的直接目的是(  )

A.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B.增加农业经济

C.改善当地种植结构 D.减少蔬菜对外依赖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近年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工业生产面临用工荒局面。根据相关知识,完成题。

1.下图是4种工业的生产成本构成图,最有可能面临用工荒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用工荒对沿海地区经济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A.劳动力回流第一产业,第一产业比重提高

B.刺激科技创新,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

C.劳动力数量减少,平均工资下降

D.资金投入减少,生产总值下降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河南省农业和食品工业发展居全国前列。下图为河南省某食品集团产业联系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面粉加工企业选址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交通条件 B.环境状况 C.原料 D.劳动力

2.从工业生产过程来看,图中肉类加工与食品制造之间的地域联系方式主要是

A.生产协作 B.商贸联系 C.科技与信息联系 D.资金与技术联系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我国某农村主要靠燃烧秸秆和柴草做饭、取暖,这种利用方式存在许多缺点(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根据图中的关系判断, ABC分别代表(  )

A.破坏森林、农业减产、牧业下降

B.农业减产、破坏森林、牧业下降

C.破坏森林、牧业下降、农业减产

D.牧业下降、农业减产、破坏森林

2.解决图示地区存在问题的办法,不正确的是(  )

A.结合植树造林,营造薪炭林

B.结合积蓄肥料,发展沼气

C.结合当地实际,开发新能源

D.结合农田水利建设,大力发展水稻种植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光伏农业是将太阳能发电广泛应用到现代农业种植、养殖、灌溉、病虫害防治以及农业机械动力提供等领域的一种新型农业,读“我国山东某市光伏农业大棚运营模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生态大棚中最适宜种植的农作物是(  )

A.小麦 B.玉米 C.草莓 D.甜菜

2.关于该光伏农业发展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有利于清洁生产,保护自然环境

②资金投入少,产品利润高

③技术水平高,对劳动力素质水平要求高

④资金投入多,产品附加值低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循环农业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途径之一。图示意采循环农业模式,读图回答题。

1.最适宜该模式的是

A. 河套平原 B. 黄淮平原 C. 辽东丘陵 D. 闽浙丘陵

2.循环农业对建设美丽乡村的主要作用是

提高经济效益 加快城镇发展 提供清洁能源 促进民居集中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读“某地的地质剖面图”,假如你作为一位地质工程师,试对下列问题做一些简要分析。

(1)图示地质构造类型有:甲________,乙________

(2)褶皱构造上覆盖有岩石,是由_____作用形成的。据此可推断出,这一地区的地壳运动情况为________

(3)如果在这里修建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应该选择在________地,若想打一眼深水井,应该选择在________地;钻探石油应该选择________地。

 

详细信息
17. 难度:困难

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结合图所示信息,说明京、津两城市间铁路线较密集的主要社会经济原因。请回答两项。

2016年唐山至承德的铁路正式开通,使京津冀地区的铁路网进一步完善。

(2)唐山至承德之间铁路修建的工程难度较大。据上图所示信息说明原因。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能源强度亦称单位产值能耗,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单位产值所消耗的能源量。根据能源强度的高低,对我国各地区进行区域划分如下。

材料二 “碳强度”是指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山西省碳强度位居全国第一。低碳经济旨在通过不断提高碳利用率和可再生能源比重,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逐步使经济发展摆脱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的问题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改善能源结构和清洁能源开发问题。

材料三 随着矿物能源的大量消耗,大气中二氧化碳不断增多,充分利用太阳能、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是工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1)描述低能源强度区域、高能源强度区域的分布特点。

(2)山西省碳强度位居全国首位,试分析其原因。

(3)说明我国要实现低碳经济的合理措施。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