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河套灌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的河套平原,是引黄河水灌溉的自流灌区。下图为河套灌区局部略图。完成下列各题。 1.乌梁素海湿地的主要作用是( ) A.为灌区提供灌溉水源 B.调蓄黄河洪水 C.发展航运和水产养殖 D.汇集灌溉余水 2.为防止河套灌区土壤盐渍化,宜采取的措施是( ) A.推广耐盐作物 B.完善排水系统 C.增加灌溉水量 D.增施有机肥料
|
2. 难度:中等 | |
在渭河的支流赤水河上,有一处独特的景观——桥上桥。桥上桥的下桥始建于清康熙六年(1667),道光十二年(1832)在原桥上叠建一桥为上桥。下图是桥上桥所在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在该区域海拔400~800米的山地与平原之间,分布着山麓洪积扇和黄土台塬。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桥上桥所在地形区的自然带为 A.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B.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C.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 温带草原带 2.赤水河的水文特征是 A. 径流季节变化小 B. 径流年际变化小 C. 含沙量小 D. 结冰期短 3.叠建桥上桥的主要原因是 A. 泥沙淤积 B. 流水侵蚀 C. 水位上涨 D. 地壳上升
|
3. 难度:中等 | |
由于中国多样的地理环境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中华饮食文化极富创造性和明显的地域 性,不同地方的口味千差万别。如京津地区饮食文化圈,口味咸香,兼容八方,从皇宫御膳、贵族府宴到市井小吃,形成了全国特有的层次性饮食文化;清中叶以前, 东北人喜欢咸重、辛辣与生食口味,酸菜是生活中常见 的食物,冬季喜食炖菜以提取高热量动物脂肪。下图为中国区域饮食文化圈示意图。读图,据此完成 下面小题。 1.形成京津地区饮食文化圈独特层次性饮食文化的主要因素是 A. 地形气候 B. 土壤土质 C. 政治经济 D. 文化习俗 2.最能体现长江中游地区传统饮食文化特色的是 A. 奶茶烈酒 B. 麻辣辛香 C. 羊肉泡馍 D. 饭稻羹鱼 3.清中叶以前,形成东北人饮食习惯的根本原因是 A. 新鲜蔬菜丰富 B. 冬季漫长寒冷 C. 酸菜新鲜度差 D. 蔬菜种类较少
|
4. 难度:简单 | |
下图为“1271—1295年马可·波罗东行路线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马可·波罗东行途中经过的A,B,C三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地气候夏季高温多雨 B. B地终年炎热干燥 C. C地气候的成因是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D. 由C地到B地自然带体现以水分为基础的地带性规律 2.马可·波罗乘船返回途中经过的D、E、F三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D处为沟通两大洋的麦哲伦海峡 B. F处附近荒漠广布,盛产石油 C. E处位于亚欧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附近 D. 此航线夏季行使顺风顺水
|
5. 难度:中等 | |
2017年9月19日,智力发生8.8级地震,给当地造成严重损失。地震发生后我国积极为智力提供救灾援助。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选项中,可以用来监测地震灾情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 A.全球定位系统 B.地理信息系统 C.遥感 D.数字地球 2.我国援助智力一批紧急救灾药品应选择的交通运输方式为 ( ) A.公路 B.航空 C.铁路 D.水运 3.智利大地震是哪两大板快碰撞而发生的( ) A.太平洋板快与美洲板快 B.南极洲板快与美洲板快 C.大西洋板快与南极洲板快 D.南极洲板快与大西洋板快
|
6. 难度:中等 | |
美国夏威夷岛上的基拉韦厄火山自2018年5月3日开始持续喷发了数月,产生了大量火山灰。完成下面小题。 1.监测火山地区地壳移动和火山灰覆盖范围的地理信息技术分别是 A.GPS RS B.RS GIS C.GIS GPS D.RS GPS 2.基拉韦厄火山喷发的火山灰绝大部分飘向 A.西南方 B.东南方 C.东北方 D.西北方
|
7. 难度:中等 | |
下图为我国某地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该地沟谷地貌发育,其主要原因是( ) A.土质疏松,流水侵蚀作用强 B.石灰岩广布,流水溶解侵蚀作用强 C.断层发育,地壳水平运动强 D.气候干旱,风化和风力侵蚀作用强 2.图中①地农作物长势好于②地,其原因可能是①地( ) A.光照更强 B.土壤的水分更好 C.坡度更缓 D.植被覆盖率更高
|
8. 难度:中等 | |
橡胶坝,又称橡胶水闸,是用高强度合成纤维织物做受力骨架,内外涂敷橡胶作保护层,通过充水(气)将其充胀形成的袋式挡水坝。坝顶可以溢流,并可根据需要调节坝高,在上游蓄水并控制上游水位,某县城建成的橡胶坝剖面图如下图所示,其中7~9月橡胶坝水体自然外溢。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根据材料,判断该县属于下列哪个省区 ( ) A.广东 B.台湾 C.山西 D.云南 2.在水下泥土中种荷花、水草,水中放养鱼类,主要作用是 ( ) A.美化环境 B.形成良性生态系统 C.生产莲藕 D.增加蒸腾作用 3.橡胶坝水体不能起到的作用是 ( ) A.改善局地气候 B.降低热岛效应 C.扩大湿地面积 D.增加县城降水量
|
9. 难度:中等 | |
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整的一片原始雨林。路透社巴西利亚2012年1月23日消息:亚马孙森林在过去的5个月中再次遭到严重破坏,毁林面积从2011年8月的243平方千米激增到12月的948平方千米。这个数字相当于2004年同期的4倍。 结合下图回答下题。 1.亚马孙热带雨林被毁的根本原因是 A.人口快速增长和生活贫困导致的发展需求 B.发达国家的商业性伐木 C.过度的迁移农业 D.热带雨林的土壤贫瘠 2.亚马孙热带雨林面积减少直接导致的后果是 A.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 B.全球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受到破坏,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上升 C.增加全球降水极端事件的发生 D.低纬度农作物产量减少 3.下列热带雨林开发方式中,会带来经济效益的有 ①鼓励保护性开发方式,如生态旅游等 ②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 ③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 ④设立国际基金 ⑤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⑤ D.②④⑤
|
10. 难度:中等 | |
近年来我国开始实施油气进口多元化战略,原油进口“四面八方”格局初现,且进口量持续攀升。图是我国石油进口通道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东北通道沿线沼泽面积大,利于施工 B.西南油气通道沿线地势平坦,利于施工 C.海上通道必须经过马六甲海峡,安全性差 D.西北通道跨温带大陆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区 2.我国目前原油进口“四面八方”格局的出现有利于( ) ①缓解能源供需矛盾 ②增强能源供应安全 ③改变我国以煤炭发电为主的现状 ④提高大气环境质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11. 难度:中等 | |
黄河上游河段水量丰富、落差集中、水能蕴藏量丰富,尤其是龙羊峡至青铜峡河段,全长918 km,天然落差1 324 m,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1133万kW,具有工程投资相对较小和水库移民相对较少、对外交通方便、经济指标好等优点,被誉为我国水电建设中的“富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河段进行梯级开发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①海拔高度大 ②河流流量大 ③水库移民较少 ④河流落差大 A.②④ B.①② C.③④ D.①④ 2.河流上游的梯级开发对中下游地理环境的有利影响主要有( )。 ①减轻旱涝灾害威胁 ②增加年径流量 ③改善枯水期水质 ④提高地下水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
12. 难度:中等 | |
发源于落基山脉的科罗拉多河是美国西南部的重要河流。过去20年中,美国已拆除了800多座水坝,但迄今为止,美国有影响的大坝没有一座被人为拆除。全美近10年来兴建的超过15米高的大坝达50多座,远多于同期所拆的高过15米的废大坝。结合材料和图完成下列各题。 1.每年的4-5月是科罗拉多河的洪水期,此时径流量与冬季枯水期相差近30倍。据此可判断科罗拉多河的主要补给水源为( ) A. 雨水 B. 冰川融水 C. 地下水 D. 季节性积雪融水 2.美国拆除的坝绝大多数为小坝,其拆除的原因可能是( ) A. 年久失修,经济效益低 B. 使河流恢复自然状态 C. 减少库区,增加湿地 D. 新能源充足,无需再开发水电 3.水坝拆除后,水库下游河段 A. 枯水期航运条件改善 B. 汛期洪峰流量减少 C. 泥沙淤积加重 D. 年径流量减少
|
13. 难度:中等 | |
沘江是澜沧江上游的一条主要支流,流域内分布着全国最大的铅锌矿区,是重要的有色金属生产基地。读下面沘江及周边地区地质剖面图。 完成下面小题。 1.在沘江流域实施了梯级开发,其主要目的是 A.增加发电量 B.增强通航力 C.防洪与灌溉 D.促进旅游业 2.沘江谷地的地质构造是 ①向斜 ②背斜 ③地垒 ④地堑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
14. 难度:中等 | |
读亚马孙河水系简图,完成下列问题。 1.亚马孙河具有非常优越的航运条件,原因是( ) ①水量丰沛,河宽水深 ②经济腹地宽广 ③全年无结冰期 ④干支流间可以直接通航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亚马孙河流域水能资源集中在支流上,原因是( ) ①干流生态环境脆弱,不宜开发 ②干流河道宽阔,水面平缓 ③支流从山地或高原进入平原,落差大,水流急 ④支流开发成本低于干流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3.下列举措符合亚马孙河流域可持续发展的是( ) A.开发森林资源,大力发展木材加工业 B.迁入人口,推动城市化进程 C.防治水土流失,维护生物多样性 D.发挥自然条件优势,大力种植经济林木
|
15. 难度:困难 |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日本靠近日本海一侧以及从本州北部到北海道地区,由于经常出现大雪天气,因而在日语中被称为"豪雪地带"。日本“特别豪雪地带”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人,但大雪天气也会带来自然灾害。 材料二: 日本岐阜县白川乡是日本有名的“豪雪地带”,曾经有过积雪53cm的记录,白川乡有日本规模最大的“合掌造”村落,“合掌造”是日本一种独特的传统民居,为木造建筑物,不用一根钉子,但仍然十分牢固,屋顶以七八十厘米的茅草覆盖,呈“人”字形,两侧约有60度夹角,如同双手合十,因此得名。1995年12月“合掌造”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还被誉为“现实世界的童话屋”,每年吸引众多游客去观光。 (1)分析日本“豪雪地带”降雪量“特别豪”的主要原因。 (2)简述形成“合掌造”民居建筑特色的自然原因。
|
16. 难度:中等 |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某科考队于某年12月考察火地岛(如左下图所示)。考察中发现,该岛东部与西部自然差异显著;在对南部某自然保护区考察时,还发现大多树木低矮,或匍匐在地,或树冠形状奇特,当地称作“醉汉树”或“醉汉林”景观(如右下图所示)。 材料二 乌斯怀亚是世界最南端的城市,距离南极大陆最近处仅800公里,整个城市都呈现出南极风光。该市常住居民仅16000人左右,旅游旺季时,游客可达5~6万人。 (1)结合材料一,描述火地岛东西部降水分布差异并简述原因。 (2)结合材料,分析在该岛出现许多“醉汉树”的原因 。 (3)结合材料,分析乌斯怀亚市常住人口少而外来人口多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