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2016年2月28日河南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和省统计局联合发布的统计显示,2015年年末河南省总人口为10722万人,常住人口为9480万人,是名副其实的全国第一人口大省。结合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完成下题。 河南省并不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却成为我国人口最多的省级行政区,其主要的原因是( ) A.历史悠久,自然条件优越 B.工业、商业贸易繁荣 C.地处经济发达地区 D.矿产资源丰富,开发利用充分
|
2. 难度:中等 | |
读世界各大洲距海岸线200千米范围内面积和人口比重图,回答下面各题。 1.如果以距海岸线超过200千米为内陆,则居住在“沿海”地区人口比例最大的是( ) A.大洋洲 B.南美洲 C.亚洲 D.欧洲 2.非洲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的面积比重最小的原因是( ) A.热带大陆,终年气候炎热 B.高原大陆,且地势起伏小 C.海岸线平直,少海湾和半岛 D.自然带南北对称分布
|
3. 难度:简单 | |
读21世纪以来我国三大区域人口迁移关系图。完成下面问题。 1.当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 ) A.中部到西部 B.中部到东部 C.东部到西部 D.西部到东部 2.据图可知( ) A.西部地区内部迁移比重较小 B.社会经济因素是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C.中部成为净迁人地区 D.自然条件导致东、中、西部人口迁移的差异
|
4. 难度:中等 | |
重庆曾是我国人口流出最多的地区之一。下图示意2016年重庆市各区人口的流动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16年渝东地区大量人口流动对区域的主要影响是 A.区域经济发展缓慢 B.出现城区空心化现象 C.生态环境得以改善 D.增加区际间交通压力 2.2016年重庆市人口流动的主要特点是 A.具有明显人口回流现象 B.流动人口均为青壮年 C.流动人口生活条件较好 D.均流向经济发达地区 3.形成近几年重庆市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是 A.西部地区交通改善 B.东部沿海经济下滑 C.重庆人口政策限制 D.重庆经济快速发展
|
5. 难度:简单 | |
与追求经济利益的传统移民不同,“生活方式型移民”是指为获得一种更好、更满意的生活方式而形成的人口移动形式,其迁入地或具有温和气候、充足阳光和新鲜空气,或安静古朴、远离都市。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形成“生活方式型移民”的主要原因是 A.地区间经济水平的差异 B.地区间就业机会的差异 C.地区间投资政策的差异 D.地区间环境条件的差异 2.“生活方式型移民”对移入地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A.缓解人地矛盾 B.带动服务业发展 C.降低住房价格 D.改善环境质量
|
6. 难度:中等 | |
据2016年1月26日(农历腊月26)上午10点数据:在迁入成都的1 000个人中,来自北京的占了249个;从成都迁出的1 000个人,到北京的就有329个。专家称之为“逆向春运”。完成下列各题。 1.造成“逆向春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年轻人中独生子女比例升高,子女接双方父母赴京过节 B.春节期间北京旅游活动丰富,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 C.我国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春节在家过年习俗逐渐淡化 D.我国成都至北京的交通条件大为改善 2.影响春节期间人口流动的主导因素是( ) A.传统观念 B.经济 C.教育 D.交通
|
7. 难度:中等 | |
下表为我国某河谷城市根据当地主要制约因素进行的人口规模测算数据表。读表完成下面各题。 1.该城市的人口合理容量为( ) A.73.37万人 B.77.67万人 C.109.8万人 D.211.39万人 2.目前该城市的人口为55.84万人,为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下列做法适宜的是( ) A.加快拓展河谷用地 B.修建跨区域调水工程 C.促进人口合理迁入 D.加大整治环境力度
|
8. 难度:简单 | |
读某城市空间结构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城市的空间结构模式是 A.同心圆模式 B.扇形模式 C.多核心模式 D.田园城市模式 2.下列城市功能布局合理的是 A.②是高级住宅区 B.①③是低级住宅区 C.④处宜布局钢铁工业 D.⑤处宜布局高新技术产业
|
9. 难度:简单 | |
广东开平碉楼,状似碉堡,集防卫、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马降龙碉楼群,是当地黄、关两大家族的海外侨乡于清朝末年和民国初年所建,呈现“上身洋装,下身唐装”的特点。上世纪60年代,开平3次大洪水漫过民居屋顶,村民登上碉楼得以避难。 读下面两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开平碉楼密度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从中心向四周同心圆递减 B.河流两岸密集向四周递减 C.从河流交汇处向四周递减 D.从中心向四周放射状递减 2.马降龙碉楼群的选址深受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对其分析合理的是 ①紧邻潭江,水源充足,便于取水 ②地势低平,暴雨频发,便于避难 ③河流凸岸,泥沙堆积,便于农耕 ④河流凹岸,河流侵蚀,便于防卫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3.开平碉楼建筑呈现“上身洋装,下身唐装”的特点,其原因是 A.岭南建筑风格 B.便于防洪防匪 C.适应自然环境 D.地处著名侨乡
|
10. 难度:简单 | |
下图为某城镇25年间的发展变化示意图,从图中可直接观察到的城镇化表现是( ) A.城镇人口不断增加 B.城镇数量增加 C.城镇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D.城镇工业生产和商业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
11. 难度:中等 | |
扬子江城市群涵盖南京、苏州、扬州等八大沿江城市。该区发展基础好,是江苏省综合竞争力最强的地区。下图为“扬子江城市群分布图”。 读图完成下面各题。 1.现阶段扬子江城市群( ) A.总体处于城镇化成熟阶段 B.总体处于城镇化缓慢发展阶段 C.城镇化水平总体较低 D.城镇化发展速度较快 2.促使扬子江城市群成为江苏省综合竞争力最强的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增长模式 B.城镇化速度慢 C.经济发展水平 D.城镇功能分区 3.图示地区城镇化的发展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有( ) ①温室气体排放多,出现“热岛”现象 ②改变局部大气环流,使降水减少 ③城市建筑物面积扩大,增加了生物多样性 ④城市建设使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加快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
12. 难度:困难 | |
下图为北京市部分街道(乡)的常住人口数量及增长速度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推测,图中各区城中新增住房需求最大的是 A. 甲街道 B. 乙街道 C. 丙街道 D. 丁街道 2.甲街道人口增长速度比丙街道慢的原因是其 A. 距市中心远 B. 住宅价格高 C. 就业机会少 D. 交通通达度差
|
13.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人口净迁移率是一定地区、一定时期迁入和迁出人口数量的差值与平均人口数之比,其中正值反映人口净迁入,负值反映人口净迁出。 材料二:下图为我国2005—2010年省域人口净迁移率分布图。 (1)说明图示甲省人口净迁移的主要原因。 (2)为提高乙省区的环境人口承载力,应采取哪些措施?
|
14. 难度:简单 | |
阅读下列表格,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八五”末期,我国云南、贵州、四川三省贫困人口数量最多,总计2000万左右,至1999年在云南、贵州两省贫困人口仍接近600万,与之相邻的西藏贫困人口不足100万。 材料二 我国距海岸不同距离的人口分布。 材料三 我国人口垂直分布状况。 (1)据材料二、材料三,描述我国人口的分布规律。 (2)西藏贫困发生率高达10%-20%,但贫困人口总数却较少,试分析其原因。 (3)从环境人口容量角度出发,你是否赞同向西藏进行大量的人口迁移?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
15. 难度:中等 | ||||||||||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a中,1700年城镇区域分布特点是 。当时该城镇形成的有利条件是 。 (2)图b中按城镇功能分区的划分,乙是 。判断理由是 。 (3)图b城镇中A处拟建居住区,请你为开发商做一下宣传。 (4)图b城镇拟建传统工业园和高新技术园,请判断其选址的合理性并简述理由。
|
16. 难度:中等 |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上海位于我国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平均海拔高度 4 米,是我国最大的城市,也是我国的经济中心,常住人口总数为 2423.78万人,总面积 6340.5 平方千米。 下图是上海市的城市规划分区图,浦西为上海传统中心城区, 浦东为近 30 年发展的新区。 (1)上海发展为中国最大城市的有利条件有哪些?(请从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各提出一个有利条件)。 (2)上海外来人口主要以江苏、浙江和安徽等地迁入为主, 请分析其原因。 (3)请根据所学知识,为上海市新型城市化地区的发展出谋划策,提出发展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