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荔枝原产于我国亚热带地区,喜温暖湿润环境,冬季不耐低温霜冻。下图为广东省荔枝生产适宜区(Ⅲ)、次适宜区(Ⅱ)、不适宜区(Ⅰ)区划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划分荔枝生产适宜区的主要指标是( ) A. 气候 B. 土壤 C. 市场 D. 水源 2.Ⅰ区被划为荔枝生产不适宜区的主要原因是( ) A. 光照弱 B. 降水少 C. 多大风 D. 低温冻害
|
2. 难度:简单 | |
读“我国三大自然区(Ⅰ、Ⅱ、Ⅲ)图”(如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地理界线P南北两侧种植业不同,主要原因是 A.地形条件不同 B.水热条件不同 C.土壤条件不同 D.光照条件不同 2.有关Ⅰ、Ⅱ、Ⅲ三个自然区的叙述,正确的有 A.Ⅱ区比Ⅲ区纬度高,故热量较Ⅲ区少 B.Ⅲ区比Ⅱ区纬度低,故太阳光照比Ⅱ区强 C.Ⅲ区与Ⅰ区南部距海远近不同,故以400mm等降水量线为两区界线 D.Ⅱ区比Ⅰ区北部降水少,故以400mm等降水量线与Ⅰ区北部为界
|
3. 难度:简单 | |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反映了区域的( ) A.整体性特征 B.差异性特征 C.开放性特征 D.稳定性特征 2.图中区域发展水平产生差异的原因,不可能的是( ) A.地理位置差异 B.气候、地貌差异 C.人种分布差异 D.矿产资源条件差异
|
4. 难度:简单 | |
2002年7月4月,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项目——西气东输工程全线开工。经国务院批准,西气东输工程开工典礼今天在北京隆重举行。西气东输是一项举世瞩卧的宏大工程,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举措。这项工程的建设,对加快西部地区的发展步伐,提高新疆及沿线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推进沿线特别是长江三角洲地区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具有重大的意义。 回答问题。 1.“西气东输”主干道经过10个省市区,下列省市区中属于主干道经过的西部省区的是( ) A.新疆 内蒙古 陕西 河南 B.新疆 甘肃 宁夏 陕西 C.内蒙古 青海 山西 河南 D.新疆 青海 宁夏 山西 2.图中A处的地形区名称是 ,“西气东输”、古“丝绸之路”及第二亚欧大陆桥均从此处经过,其自然地理原因是 ,正确的选项是( ) A.河套平原 路程最短 B.宁夏平原,气候适豆 C.河西走廊 地形平坦 D.柴达木盆地,物产丰富
|
5. 难度:中等 | |
最近许多大城市开始出现摩拜单车,其没有固定停放位置,用户需通过手机app查看单车位置,继而预约并找到该车。下图为摩拜单车手机app界面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提供每辆摩拜单车在城市准确的地理位置,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RS B.GPS C.GIS D.数字地球 2.用户需通过手机app查看单车位置,选择最近的单车出行,主要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RS B.GPS C.GIS D.数字地球
|
6. 难度:简单 | |
某研究机构利用水池(4米×2米×1米)、土壤、芦苇、水管等材料设计了一个人工湿地系统(如下图所示)。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该设计主要模拟的湿地功能有 ①防风固沙 ②净化水质 ③涵养水源 ④塑造地貌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2.若用无植物的相同模拟系统实验,则检测到 A. 出水口的排水量减少 B. 出水口流速明显减慢 C. 出水口的含沙量增加 D. 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
|
7. 难度:中等 | |
江苏是我国城市化发展较快的省区之一,请根据右图,回答问题。 1.下图是我国四个不同地区区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其中代表江苏省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近年来,外商的投资逐步从珠三角地区转移到江苏省。对比珠三角地区,江苏省具有的优势条件是 A.丰富的矿产资源 B.较高的科技水平 C.国家对外开放政策 D.海外华侨的大规模投资
|
8. 难度:简单 | |
读“德国鲁尔区和我国辽中南工业基地图”,比较两地的区位特点,完成下列各题。 1.两地发展钢铁工业相同的区位优势是 A.接近铁矿产地 B.煤、铁资源丰富 C.水陆交通便利 D.廉价劳动力多 2.有关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以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为主 B.包括我国的京津唐工业基地 C.振兴老工业基地应借鉴德国鲁尔区治理改造的成功经验 D.振兴老工业基地应以深圳为表率,促进经济的发展
|
9. 难度:简单 | |
读海底地形示意图,图中①、②、③、④所示的海底地形分别是( ) A.大陆架、大陆坡、深海沟、海盆 B.海盆、大陆架、大陆坡、深海沟 C.深海沟、大陆坡、大陆架、海盆 D.大陆坡、深海沟、大陆架、海盆
|
10. 难度:简单 | |
江苏省有大片未开垦的滩涂资源,这里是重要的鱼虾贝类的产区,有众多的资源供开发。据此回答问题。江苏沿岸的海岸类型主要属于( ) A.基岩海岸 B.淤泥质海岸 C.红树林海岸 D.砂质海岸
|
11. 难度:简单 | |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是人类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之后幡然醒悟的结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做法不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是 A.对垃圾分类回收处理 B.发展清洁生产 C.禁止矿产资源的开采 D.内蒙古大草原发展发菜加工业 2.“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消除贫困,这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A.共同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公平性原则 D.阶段性原则
|
12. 难度:中等 | |
读“我国有效风能与风电场分布示意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风能资源的地区分布及其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A.新疆、内蒙古地区因近冬季风风源地,风能资源丰富 B.青藏高原地区因海拔高,风能资源最丰富 C.东部沿海地区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陆间风速大,风能资源丰富 D.华北地区因平原地形,风力小,风能资源贫乏 2.从生态环境角度分析,我国大力发展风电 A.对于缓解温室效应起到一定的作用 B.可以获得较大的投资回报 C.能够实现能源的多样化 D.能够减轻大气污染
|
13. 难度:中等 | |
读甲、乙两地某类企业单位产品成本构成和市场价格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为了降低生产成本,该类企业由甲地向乙地转移,其考虑的主要因素有 A.地价 B.原料 C.市场 D.劳动力 2.关于该类企业转移,其造成的影响可能有 A.促进转入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 B.导致转出地“用工荒”加剧 C.促进转出地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 D.有利于转入地高新产业的发展
|
14. 难度:困难 | |
下图为企业迁移与盈利空间变化示意图,SRC表示空间收入曲线,SCC和SCC′表示不同时期的空间成本曲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图中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 A.企业的空间成本是相对稳定的 B.SCC表示企业早期的空间成本曲线 C.企业的空间成本曲线为SCC′时,盈利空间界限为M1′至M2′ D.P点一直是企业的最大盈利点 2.下列对应图中推力和拉力的分别是 A.劳动力成本上升 B.优惠的税收政策 C.环境污染严重 D.市场广阔
|
15. 难度:中等 | |||||||||||||
读“我国甲、乙两个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为我国东北地区,该地区主要地形是 ;乙为我国 地区。 (2)从土地利用方面比较甲、乙两地,完成下表。
(3)甲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请简要分析该地形成商品粮基地的原因(从自然、社会经济两方面分析)。
|
16. 难度:中等 | |
我国跨世纪的四大工程,在促进西部大开发、资源大调度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读“我国四大工程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四大工程中不属于资源跨流域调配的是__________工程,沿线自然带变化最显著的是______工程。 (2)四大工程建设有利于我国东西互补、南北共济、资源共享,请写出我国水资源、能源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水资源分布的南北差异___________;能源供需的东西差异__________;经济发展水平的东西差异__________。 (3)四大工程中,对连云港市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最具积极影响的工程是_______,它对连云港的积极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简述南水北调对调入区的积极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 难度:简单 | |
四川攀枝花市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地形以山地为主,山高谷深。图甲是攀枝花及其附近地区示意图,图乙是攀枝花市为了解决发展过程中的问题而采用的生产流程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攀枝花市发展的主导工业部门是 ,其主要的区位优势是 、 。 (2)图示地区河流开发的主要方向是 。 (3)攀枝花市作为老工业基地,其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和 。图乙所示生产流程的优点是 。 (4)借鉴德国鲁尔区等地综合治理经验,攀枝花又焕发青春,请简述其整治的具体做法有哪些?
|
18. 难度:简单 | |
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指出东北地区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 (2)东北耕作农业区主要分布在______平原、______平原和辽河平原;林业和特产主要分布在_____岭、________岭和________山地;畜牧业主要分布在________高原和________平原西部。 (3)东北农业和林业走可持续道路的措施,应该是:农业 。林业 。
|
19. 难度:中等 | |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乙丙丁四海域水温由高到低的排序为 ;BD两处表面海水盐度较高的为 。 (2)画出A、B、C、D四股洋流的箭头,并指出A洋流的名称是 ,C洋流的性质是 ,从洋流成因来说该洋流属于 。 (3)图中E渔场是由 暖流和 寒流交汇而成的 渔场。 (4)最能反映南美洲西海岸山脉形成的是下列哪幅图 ( ) A. B. C. D. (5)运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下列现象的成因: 喜马拉雅山形成: ;红海形成: ; (6)请你谈谈对江苏省发展海洋经济的一些设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