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读两幅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河流地貌形成的原因,主要是河流的 ①搬运作用 ②侵蚀作用 ③溶蚀作用 ④堆积作用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2.乙图所示地形剖面对应甲图中的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2. 难度:中等 | |
某地区植被退化或丧失、土壤物质和地表水流失、岩石溶蚀与侵蚀、基岩裸露、土地生物生产力退化。这一地表过程是 A.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沟壑地区的环境演化过程 B.石灰岩地区受强烈风力侵蚀作用产生的自然演化过程 C.石灰岩地区在自然和人类活动作用下的综合演化过程 D.黄土高原由于地下水的过度开采而造成的人为演化过程
|
3. 难度:中等 | |
读“澳大利亚自然带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与①处自然带的形成无关的因素是( ) A.暖流 B.山脉迎风坡 C.大气环流 D.寒流 2.④地自然带的名称是( )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C.热带草原带 D.温带草原带 3.自然带①→②→③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 D.陆地环境的整体性
|
4. 难度:中等 | |
表为据第五次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统计的江苏省人口及三大区域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图为江苏省2000年和2010年人口年龄结构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江苏省人口数量及三大区域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A.苏北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的变化幅度最大 B.苏中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下降且人口数量减少 C.苏南增加的人口数量等于苏中和苏北减少的人口数量 D.江苏省增加的人口数量等于从省外迁入的人口数量 2.关于江苏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及其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①0—14岁人口比例上升,人口增长加快。 ②15—64岁人口比例上升,就业压力增大 ③65岁以上人口比例上升,老龄化进程加速 ④人口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劳动力充足。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
5. 难度:中等 | |
读下图,四城市某年人口资料,回答问题。 1.若四城市人口规模相当,按自然增长率递增排序为 A. 乙丁甲丙 B. 乙甲丁丙 C. 甲丙乙丁 D. 丙甲丁乙 2.四城市中,人口老龄化日益突出的有 A. 甲乙 B. 丙丁 C. 乙丁 D. 甲丙
|
6. 难度:中等 | |
我国西北地区海拔高,地势起伏显著,降水稀少、气候干燥,植被大部分为荒漠,是目前我国沙尘暴的发源地。西北地区面积占全国陆地面积的30%,但人口只占全国的4%,同时西北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分析材料回答问题。 1.有关西北地区环境承载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西北地区面积广大,矿产资源丰富,环境承载力应该很大 B.西北地区降水稀少,使得气候干燥,植被为荒漠,因此,它成为环境承载力大小的关键因素 C.西北地区地势起伏大,交通不便,因此它成为环境承载力大小的关键因素 D.西北地区经济落后,社会发展落后,因此它是环境承载力大小的最关键因素 2.有关西北地区人口合理容量与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西北地区环境人口容量小,原因只在于自然条件恶劣 B.西北地区环境人口容量小,原因只在于经济发展落后 C.西北地区环境人口容量小,原因既有自然条件因素,也有社会经济因素 D.西北地区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都不好,因此它的人口合理容量会永远很小 3.当前,我国进行西部大开发,目的是合理利用西部丰富的自然资源,使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加快,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西部大开发,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从而使环境承载力变大 B.西部大开发,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使得人口迁移频率加大,其中主要迁移方式应该为自发迁移 C.西部大开发,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西北地区的人口增长率也将会越来越高 D.西部大开发,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因此人口素质会得到提升
|
7. 难度:中等 | |
读 “某城市地租等值线图”,回答下面小题。 1.①处的地租为( ) A. 大于400元/平方米 B. 300~400元/平方米 C. 200~300元/平方米 D. 小于200元/平方米 2.①处形成商业区,主要原因是( ) A. 工业发达 B. 交通便利 C. 水源充足 D. 环境优美
|
8. 难度:简单 | |
城市等级划分依据是 A.城市经济规模 B.城市人口规模 C.城市用地规模 D.城市地理位置
|
9. 难度:简单 | |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城市的服务范围没有明确的界线 B.城市的服务范围是固定的 C.城市的服务范围是不固定的 D.任何城市都有其一定的服务范围
|
10. 难度:简单 | |
下图示意某国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的变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982年该国城镇化水平约为( ) A.10% B.20% C.30% D.40% 2.20世纪该国城镇人口比重增长最快的时期是( ) A.60年代初期 B.70年代中期 C.80年代中期 D.90年代后期 3.1961~2006年,该国城镇化总体趋势表现为( ) A.乡村人口持续增长 B.城镇人口缓慢减少 C.进入加速发展阶段 D.进入逆城市化阶段
|
11. 难度:简单 | |
自然地理环境是个系统的整体,某地理兴趣小组为研究地球环境整体演变过程,对湖泊系统进行了模拟,下图为模拟过程。读图回答问题。 (1)图示湖泊系统包括的自然地理要素有_______________等。 (2)图示a→b阶段的湖泊系统演变,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试分析主要原因。
|
12. 难度:困难 | |||||
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逐渐增加,2001年全国流动人口超过1.2亿。读图并 2001年我国跨省流动人口地区构成 2001年我国流动人口城乡结构 (1)2001年我国跨省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是( )
(2)说明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和直接结果。
|
13. 难度:简单 | |
读我国南方某住宅小区布局图,回答下列问题。 (1)城市内部因____________方式的不同,形成不同的功能区。 (2)图示区域内占地面积最大的功能区是______________。 (3)图中商店的布局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布局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 难度:中等 | |||||||||||||||||||||||||||||||||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大城市中心区的人口开始向郊外转移,在城市周围形成新城或卫星城,并将城市文化和产业等带到郊外,在郊外构建了许多超级市场、高级住宅、大型停车场,且在老城和新城或卫星城之间迅速发展高速公路和地铁等交通运输。下表给出了部分国家城市化及其经济发展情况比较。
(1)资料中叙述的现象在表中的__________(国家)最明显,人们称为逆城市化现象,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表格回答:纵观世界各国城市化进程,城市化水平可以体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_________发展水平,但也可能对该地产生严重的环境问题。 (3)借鉴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的经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新兴小城镇,有如下四种模式可供选择,适宜的模式是(______)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