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地理试卷 > 试卷信息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下图是某区域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图中信息推断,县界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

A.山脉 B.河流 C.交通线 D.民族分布

2.该地区公路线的分布大致    (    )

A.沿山脊延伸 B.沿山谷延伸 C.沿等高线延伸 D.呈东北——西南走向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我国南方季风区,高温多雨,地表发育了红壤,其上生长着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河流发育较多,水循环活跃,多外流河。这种自然特征体现了(   )

A.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B.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C.南方环境的独特性 D.自然景观的差异性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读下图,回下列各题。

1.图中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

A.差异性 B.制约性 C.整体性 D.平衡性

2.引起图中生态环境失调的主导自然要素是(   )

A.气候 B.大气 C.水文 D.生物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在冷湿环境下,未完全分解的植物残体逐级堆积,形成泥炭。据统计,全世界 85%的泥炭分布在纬度较高的湿润和半湿润气候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泥炭主要分布在

A. 亚寒带针叶林带 B. 常绿硬叶林带 C. 常绿阔叶林带 D. 冰原带

2.低纬度地区泥炭分布少的原因是

A. 植物生长量低 B. 植物残体分解速度快

C. 缺少堆积条件 D. 气候干旱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和某月 0℃等温线图,据图可以判断

A.该地为南半球

B.该地为北半球

C.该地南坡为迎风坡

D.该地北坡为迎风坡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吐鲁蕃市位于吐鲁番盆地中部,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古城历史悠久。2015年4月,国务院批复同意撤销新疆吐鲁番地区,设立地级吐鲁番市,辖高昌区、鄯善县和托克逊县,人口614 616人(2009年),有维吾尔、汉、回等民族。读吐鲁番行政区域图。

完成下列各题。

1.吐鲁番市的行政中心位于北部的原因可能是北部

A.铁路交通建设 B.旅游资源开发

C.矿产资源开发 D.河流分布多

2.吐鲁番的无霜期平均每年达到268.6天,是我国长城以北无霜期最长的地方,其主要原因为

A.沙漠面积广,夏季增温明显 B.北部天山的屏障,削弱冷空气的侵入

C.降水稀少,大气削弱作用弱 D.河湖与植被稀少,对气温调节作用弱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自然资源是人类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且按照其性质的不同,可分为不可再生资源和再生资源两类。

读后结合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地热能与左上图中序号相符的是(   )

A. B. C. D.

2.如下图所示,能正确表示自然资源、能源和矿产资源三者关系的是(   )

A.A B.B C.C D.D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阅读诗句“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完成下列各题。

1.诗句描述的是________聚落                       (  )

①乡村 ②城市 ③平原 ④山区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2.诗句描述聚落具有________特点                    (  )

①规模较小 ②空间分布相对分散 ③聚居的人口较少 ④呈团聚型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3.产生诗句中聚落形态特点的最主要因素是            (  )

A.地形 B.气候 C.河流 D.土壤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读近年来大气中CO的增长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近年来 CO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    )

①化石燃料的燃烧 ②氟利昂的大量使用  ③热带雨林的破坏 ④人口的增加导致呼出的CO增多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 CO增多,全球变暖引起的后果有                                   (    )

①喜马拉雅山雪线高度降低        ②温带地区粮食产量下降  

③北温带耕作区向高纬方向延伸    ④高纬度地区比原来降水更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倒春寒是指春季回暖过程中由冷空气活动造成的气温持续低于同时期气温平均值,并对农业生产等造成影响的气象灾害。2012年年初由于倒春寒的影响,皖南某地茶园遭受重创。下图为“该地此次倒春寒前后时段逐日平均气温示意”,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地受倒春寒影响最明显的时间段是

A.①时段 B.②时段 C.③时段 D.④时段

2.为防护茶园春季冻害威胁,下列措施正确的是

A.覆盖塑料薄膜 B.改善通风条件 C.茶树培土 D.大量施肥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有些学者以每平方千米陆地可承载人数的分析为基础,研究得出:渔猎时期为0.02~0.03人km²,农业时期为40人/km²,工业时期为160人/km²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资料反映出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是(  )

A.科技发展水平 B.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 C.资源 D.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

2.简单地说,环境人口容量就是指(   )

A.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 B.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小人口数

C.某地区所能承载的最佳人口数 D.一个国家和地区的适度人口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自全国放开“单独二孩”政策两年来,从政策效果看,远低于预期.为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应对可能出现的人口问题.2016年启动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下图示意我国1960—2045年每五年劳动人口增长率变化(含预测).

完成下面小题.

1.从单独二孩到全面二孩政策,时间相隔不到三年,影响两次生育政策调整间隔短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老龄化严重 B.生育观念的改变 C.育龄妇女人数少 D.劳动力严重不足

2.“全面二胎”政策的实施对我国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

A.彻底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 B.家庭负担持续加重 C.有利于扩大内需 D.出生人口性别比上升

3.仅考虑人口增长情况,我国劳动力就业压力最大的年份是(    )

A.1965年 B.1980年 C.2015年 D.2045年

4.“单独二胎”政策实施其后几年内就业人数增加的职业是(     )

A.中学老师 B.建筑设计师 C.城市清洁工 D.家政护理人员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研究显示,在多个大城市,春节期间人口迁出显著减弱城市热岛效应。例如在北京,多年平均的春节假期日平均温度、日最高温度和日最低温度的城乡差表征的热岛强度与非假期背景场相比,分别降低了0.64℃0.45℃0.83℃。在一些旅游热点城市,春节期间旅游人口的增加明显增强城市热岛效应。据此回答:春运影响城市气候。换句话说,是_________起的主要作用。

A.人口迁移 B.经济因素

C.社会风俗 D.宗教信仰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下图为某地人口迁移与年龄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该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最可能是

A.人口老龄化 B.婚姻、家庭因素

C.政治因素 D.经济因素

2.图中甲~丁不同年龄段的人口迁移,有明显相关性的是

A.甲、乙 B.甲、丙

C.乙、丙 D.乙、丁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在土壤的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是

A.成土母质 B.气候 C.地形 D.生物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读图,图中从M到N反映的自然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C.垂直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下列观念反映深受传统农业文化影响的有(  )

①多子多福 ②男性偏好 ③地有余而民不足,君子耻之 ④重视子女质量 

⑤注重自我发展  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⑥ C.①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⑥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婚俗对人口发展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

A. 初婚年龄大,人口的出生率低

B. 初婚年龄小,人口的出生率低

C. 婚姻关系不稳定,则人口的出生率高

D. 离婚率高,则人口的出生率高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下图为“甲城市人口增长率曲线图”和“乙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在②——⑤中,甲城市人口数量最多的时期是

A. B. C. D.

2.在②——⑤中,乙地区人口数量最多的时期是

A. B. C. D.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下左图是我国某城市分布图,该城市有2000多年的历史,被誉为南船北马,七省通衢。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焦柳铁路线,穿过该城市多采用高路基(下右图)或公路涵洞的方式。回答下面各小题。

1.该城市形成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A.地形

B.气候

C.铁路交通

D.水运

2.在当时条件下,铁路线穿过城区设计成高路基或公路涵洞的形式,考虑的主要因素可能为

A.防城市内涝 B.夯实地基,防止地面沉降

C.阻止行人穿行 D.形成立体交通,对城市交通干扰小

3.兰新高铁在新疆境内65%的路段建有防护墙、地上隧道等防护工程,其主要作用是

A.防雨 B.防冻土

C.防滑坡 D.防风沙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下图为2013年我国人口净迁出和净迁入最多省级行政区的有关资料。读图,回答问题。

1.影响图中6个省级行政区生育率存在明显差异的主要因素有

①人口政策 

②文化教育水平 

③产业结构和就业状况 

④风俗习惯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图中涉及的省级行政区中,老龄化最可能提前爆发的是

A.安徽 B.湖南

C.上海 D.广东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引起的移民

A.是经济原因引起的 B.是自然生态因素决定的

C.以人口自发迁移为主 D.对迁入地的建设发展不利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3. 难度:困难

读甲、乙、丙三地的垂直自然带分布图,甲、乙两地均位于我国,丙地位于某岛屿,回答各题。

(1)甲、乙、丙三地纬度按由高到低排列______

(2)甲地某高度上,北坡为针叶林,南坡为灌木草甸,可能是因为 (  )

A.南坡为向阳坡 B.南坡为迎风坡  C.北坡为迎风坡   D.北坡为向阳坡

(3)甲地雪线南坡高于北坡的原因是什么?

(4)读右上陆地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关系图:图示循环反映出自然环境的_____特征,图中A、B、C、D箭头中,表示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质作用的是______,表示不同温度带生长植物不同的是______,表示绿地对城市空气净化作用的是_______,表示植被破坏引起土壤肥力下降的是________。(填字母)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读我国人口漫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人口漫画图(左图)反映的主要问题及原因__________。

近年来,我国东北三省和长江三角洲等地区“候鸟老人”组团“迁徙”的现象日渐普遍。

(2)说明现象对“迁入地”海南省地理环境的影响。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读甲、乙两国人口年龄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表示________国家,乙表示________国家。(发达或发展中)

(2)甲类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是_______,乙类国家人口增长模式是______。

(3)乙国的面临的人口问题是_____。

(4)请判断甲、乙两国间人口的迁移方向并分析甲、乙两国间人口迁移给两国带来的积极影响。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