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导致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下图为地球热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导致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增强。下列数字所示环节与大气保温作用直接相关的有(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全球气候变化会对粮食生产产生较大影响,其主要原因是( )。 ①作物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 ②旱涝灾害增多 ③某些物种灭绝 ④土壤肥力下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2. 难度:简单 | |
读甲处风向的形成示意图,其中a、b、c表示受力状况,完成下面小题。 1.与甲处风向相同的风带是 A.南半球的信风带 B.南半球的西风带 C.北半球的信风带 D.北半球的西风带 2.高气压位于甲处的 A.东南方 B.西南方 C.北方 D.南方
|
3. 难度:简单 | |
下图为“某日影响我国北方的某天气系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气压场中(箭头表示风向),易出现上图所示天气系统的是() A. B. C. D. 2.下列四幅图中,表示该天气系统过境前后气压变化的是() A. B. C. D.
|
4. 难度:简单 | |
洋流是海洋热量的“输送带”,是沿岸环境的“调节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海区中,大洋环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的是( )。 A.北半球热带、副热带海区 B.北半球中高纬海区 C.南半球热带、副热带海区 D.冬季北印度洋海区 2.下面的海水表层温度分布示意图中,对澳大利亚西部沙漠的形成有重要影响的是( )。 A. B. C. D.
|
5. 难度:简单 | |
下图为“某年4月17日02时—20日02时我国西北某地气象要素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根据上图中各气象要素的变化得知,该天气系统与其可能带来的天气现象的正确组合是 A.反气旋、冻雨天气 B.气旋、大雾天气 C.冷锋、暴雨天气 D.冷锋、大风沙暴天气 2.此次天气过程对当地产生的影响可能是 A.农牧业设施受到了损坏 B.附近山区易出现泥石流 C.大气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D.缓解绿洲农业供水紧张
|
6. 难度:中等 | |
下图为我国某地河流实测径流量和降水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河流最主要的补给水源是( ) A.雨水 B.地下水 C.季节性积雪融水 D.冰川融水 2.图中反映了该河流8月中旬的一次降水量与径流量的变化过程,最大降水量与最大径流量之间有一个时间差,近年观测发现这个时间差逐年变大,这可能是由于( ) ①水土流失日益严重 ②流域内植树种草,植被覆盖率提高 ③全球气候变暖 ④退耕还沼,退耕还湖效果显著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
7. 难度:中等 | |
由于我国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过程中,外来物种的入侵在农业转型中及生产中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我国将生长于澳大利亚东部沿海的桉树引种到云贵高原后,出现严重生态问题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桉树在澳大利亚和云贵高原生长的自然条件,最主要的不同在于( )。 A.澳大利亚降水多,而云贵高原降水少 B.澳大利亚地势低,而云贵高原地势高 C.澳大利亚东部沿海地区地下水丰富,云贵高原是喀斯特地貌,地下水储存条件不利 D.澳大利亚光照条件好,而云贵高原光照条件不好 2.以上案例,能够给予我们的启示是( ) ①地理环境中的各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②引进外来物种,需要考虑地域环境的差异性 ③某一要素的变化可能导致其他某个要素的变化,但不会引起整个环境的改变 ④引进外来物种,必然造成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
8. 难度:中等 | |
下图中,图甲为长白山望天鹅景区一角、图乙为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图丙为塔克拉玛干沙漠。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甲—乙—丙地区自然景观的变化,体现的自然带分异规律是 A. 垂直分异规律 B. 由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 地方性分异规律 D. 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2.这种分异规律最明显的地区是 A. 北半球低纬度地区 B. 北半球中纬度地区 C. 北半球高纬度地区 D. 南半球低纬度地区
|
9. 难度:中等 | |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主要山脉垂直带谱。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区域 A.年降水量自东向西呈减少趋势 B.风力作用微弱,以流水作用为主 C.景观呈现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D.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东北高、西南低 2.关于该区域山脉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山东西坡自然带谱差异的形成基础是热量 B.②山北坡为阳坡,基带上限高于南坡 C.③山东坡为东南季风的迎风坡 D.该区域缺少冰雪带是因为纬度过高
|
10. 难度:中等 | |
下图示意某区域地理环境的形成和演变过程,箭头表示盛行西风,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引起图中地理环境变化的根本因素是( )。 A.大气环流 B.地壳运动 C.海陆位置 D.人类活动 2.下列地区的地理环境特征与图示③阶段类似的是( )。 A.马达加斯加岛东西两侧 B.天山山脉南北两侧 C.斯堪的纳维亚山脉东西两侧 D.安第斯山南段东西两侧
|
11. 难度:简单 | |
中国是世界上地理生态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从珠峰之巅到东海之滨,从炎热的南海到酷寒的北疆,不仅遍布多样化的地形、地貌、水文、气候,而且分布着为数众多的“自然极限”。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世界上纬度最高的热带季雨林是位于29°N的雅鲁藏布江下游地区,形成这一“极限”的主要原因有 ( )。 ①受来自印度洋上的暖湿气流的影响 ②受来自太平洋上的暖湿气流的影响 ③地势低平 ④地处迎风坡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黄河入海口地区是中国地理的一个“极限”,它是中国的( )。 A.陆地最低处 B.土地最肥沃的地方 C.最大三角洲 D.土地最年轻的地方
|
12. 难度:简单 | |
下图为“某地区自然景观分布以及局部区域的等高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1.引起图示地区植被分布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纬度位置的变化 B.经度位置的变化 C.海拔高度的变化 D.海陆位置的变化 2.按照“地势平坦、取水方便、无水患洪灾之地建立聚落”的原则,图中局部区域聚落选址的最佳位置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
13. 难度:简单 | |
下图是我国某历史遗址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宫室遗址分布在( )。 ①河流右岸 ②河流左岸 ③被堆积的河岸 ④受侵蚀的河岸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村落沿河谷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 ①便于观测水情 ②利于取水灌溉 ③土壤肥沃,适宜农业发展 ④矿产资源丰富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
14. 难度:中等 | |
下图为a城到d城之间的高速公路建设规划示意图,规划设计走向有甲、乙两个方案。经过比较分析,最终选择按乙方案建设,线路总长58.8千米,建设费用31亿元,比甲方案的概算费用多5亿元,长度长了7千米。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高速公路建设选择乙方案,其原因可能是( ) ①单位距离建设成本低 ②沿河谷修建自然障碍小 ③促进沿线地区城镇发展 ④保护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图中铁路刚刚建成,对其线路走向影响最大的自然因素是( ) A.地形 B.气候 C.河流 D.经济
|
15. 难度:简单 | |
2012年12月3日 哈大高铁投入运营,这是世界上第一条新建高寒地区高速铁路,也是目前我国最北端的一条高铁。哈大高铁的建成,将提升哈尔滨乃至东北地区的交通发展,给哈市市民生活带来巨大的便利。哈大客运专线平均速度将达到200公里/小时以上,由哈尔滨前往大连在4个小时以内到达。沈阳至长春仅需1小时,沈阳大连1小时20分钟即可到达。 阅读上述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与其他高速铁路相比,哈大高速铁路走向更为平直,这主要是受到了下列哪个因素的影() A.地形 B.河流 C.降水 D.气候 2.与航空运输方式相比较,哈大高速铁路的优势不包括( ) A.受天气影响相对较小,基本可以做到全天候运营 B.速度高,票价低廉,能够吸引更多的客流 C.发车密度高,运量大 D.更能够照顾沿线客流,扩大服务地域范围 3.哈大高速铁路修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防灾减灾 B.文化交流 C.国防建设 D.社会经济
|
16. 难度:简单 | |
根据全球观测资料分析,近百年全球气温有变暖的趋势。读全球气温变化图,回答下面小题。 根据陆地和海洋观测资料绘制的全球地面气温距平演变趋势 1.下列词语中形容图中气温变化最恰当的是 ( )。 A.保温作用 B.温室效应 C.热岛效应 D.全球气候变暖 2.下列做法中对缓解图示所反映的环境问题最有效的是 ( )。 A.积极研制新型的制冷系统,以减少并逐步禁止氟氯烃等物质的排放 B.发展洁净煤技术,研究煤炭中硫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 C.沿海国家修建沿海大堤,防止沿海地区被淹 D.加强国际合作,改进能源利用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采用新能源,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量
|
17. 难度:简单 | |
有人把自然资源丰富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低于自然资源匮乏国家的现象称为“资源诅咒”。对于这种现象,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 ) A.自然资源质量差 B.资源开发成本过高 C.经济发展过分依赖资源输出 D.资源收入主要用于社会福利
|
18. 难度:简单 | |
沼气是我国农村地区积极推广的新能源之一。就沼气开发利用与气候条件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北方比南方日照强,利用沼气时间长 B. 北方冬季晴天较多,沼气产气量较大 C. 南方夏季降水较多,沼气产气量较小 D. 南方比北方气温高,开发利用条件好
|
19. 难度:中等 | |
下图表示人类各文化发展阶段的人均日能源消耗情况(包括直接消耗和间接消耗)。读图回答问题。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前四个阶段,人类消耗的能源主要是矿物能源 B.后三个阶段,人类消耗的能源主要是生物能源 C.人类在各文化发展阶段都主要消耗一种能源 D.人均能源消耗的增长促进了生活水平的提高 2.现代人类消耗的能源大部分属于 ①可再生资源 ②非可再生资源 ③来自太阳辐射的能量 ④来自地球内部的能量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
20. 难度:简单 | |
下列地理事件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A.太平洋海底火山爆发 B.2006年3月重庆开县天然气泄漏 C.1976年唐山大地震 D.2005年吉林化工厂爆炸导致松花江污染
|
21. 难度:简单 | |
在苏南等经济发达的地区,几乎难以找到一块合适的有机田,苏南地区土壤大多重金属超标。重金属进入土壤的主要途径( ) ①矿山废水污染 ②工业污染 ③农药污染 ④生活污水污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22. 难度:简单 | |
为避免蔬菜和水果受到污染,并保护生态环境,下列措施不可取的是( ) A.采用无土栽培(水培法) B.使用绿肥等有机肥 C.使用农药防治虫害 D.采用生物技术防治虫害
|
23. 难度:简单 | |
读澳大利亚大陆自然带分布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自然带名称:A________ B________C________ D________E________ F________. (2)自然带A-D-E的变化体现了________分异规律,其影响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自然带A-B的变化体现了________分异规律,其影响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 (3)A地气候成因:________,________。 (4)C地气候特点:________,________。
|
24. 难度:中等 | |
读“某地地形剖面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甲处水循环类型是____________。 (2)目前人类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措施来改善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 (3)如果该地区植被遭到破坏,可能会对该地区的水循环造成什么影响? (4)如果A处城市过量开采地下水,可能会对当地环境产生怎样的影响?
|
25. 难度:中等 | |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影响A处的天气系统是________,在该系统控制下,其天气特点是________。影响B处的天气系统是________,在该天气系统的控制下,B处可能出现________天气。 (2)图中C、D两处中,________处即将发生天气变化,原因是该地即将受到________(天气系统)的影响。 (3)目前,图中D处的天气特点是________,该地风向应为________。 (4)图中E、F两点风力较大的是________,因为________。 (5)请画出E、F点的风向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