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地理试卷 > 试卷信息
河北省沧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下列区域具有明确边界的是

①行政区 ②自然带 ③气候带 ④闽南话语言区 ⑤三江平原 ⑥湖南省邵阳市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⑤⑥ D.①⑥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匹兹堡成为美国钢铁工业中心的因素是

①附近有优质煤炭 ②美国东北部工业的崛起

③宾西法尼亚运河的开通 ④五大湖的廉价水运

⑤苏必利尔湖附近的优质铁矿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②③④⑤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区域空间的结构演化,表现出

A.不平衡——平衡——不平衡的总体发展趋势

B.平衡——不平衡——平衡的总体发展趋势

C.一直处于不平衡的总体发展趋势

D.一直处于平衡的总体发展趋势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下列省区不在沿海,但却属于东部经济地带的是(

A.北京 B.天津

C.上海 D.河南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1.制约四大区域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表述正确是

A.a——地质灾害 B.b——土壤肥力

C.c——灌溉条件 D.d——光照条件

2.四个地区国土整治所面临的主要课题是

A.a——杂交稻推广 B.b——土地沙漠化

C.c——盐碱地整治 D.d——湿地保护

3.秦岭淮河一线是

A.年降水量400mm以上和以下的分界线 B.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

C.水田农业和旱地农业分界线 D.一月10度等温线

4.对我国不同区域传统民居建筑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较南方差 B.西北民居屋顶坡度平缓

C.浙闽山区民居屋顶多为平坦状 D.南方民居墙体较北方严实厚重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2015年是“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家战略积极推进年。下图为“一带一路”主要线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某年6月至8月,一艘邮轮沿“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从福州出发,经孟买到威尼斯,下列对沿途地理现象的描述可信的是(  )

A.经南海时,遭遇梅雨阴雨连绵

B.经阿拉伯海时,多逆风逆水

C.经红海时,可见沿岸大片森林

D.经地中海时,遭遇连日狂风暴雨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芬兰

A.盛行西风,终年温和多雨

B.山区水土流失严重,城镇数量少

C.人口稀疏区以大牧场放牧业为主

D.森林资源丰富,木材加工业发达

2.燕麦种植北界呈图示走向,主要是由于该图

A.东部地区的河湖密布,灌溉条件好

B.西部受暖流、地形影响,气温偏高

C.东南部土层较深厚,耕作技术高

D.西北部多晴朗天气,日照时间长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下图为世界海陆分布图。回答下列两题。

1.若此时南美洲大陆等温线向南凸,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开普敦温和多雨 B.河下游河水水位高

C.印度半岛刮西北风 D.上海的日落时间最晚

2.依据板块构造学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于板块运动,地中海面积不断扩大

B.澳大利亚大陆的地壳比较稳定

C.甲图正确反映了山脉的形成过程

D.海域处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张裂处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侨光中学地理社团进行了网上模拟探究活动,图中表示模拟探究的区域和探险路线。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地理现象与主要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A.①与②自然带不同——纬度位置不同

B.①与⑦植被相似——大气环流相同

C.④与⑤气候不同——海陆位置不同

D.⑤与⑥自然带不同——海拔不同

2.关于图中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②地终年高温多雨

B.⑤地种植园农业发达,商品率低

C.⑥地盛产柑橘、葡萄、油橄榄

D.⑦地位于板块边界,多火山、地震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读世界局部地区图,完成下列各题。

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该地区西北部山脉的走向

A.西北—东南走向 B.南北走向

C.东北一西南走向 D.东西走向

2.与图中①③两地比较,有关②地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河流流量最大 B.光照最弱 C.气压最低 D.气温最低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全球米贵已经令粮食安全危机成为世界性难题,为缓解粮食安全危机,不少国家走上了海外屯田之路。日本早就积极开发海外粮库,现在海外屯田面积已是国内耕地面积的3倍。苏丹由于拥有粮食生产的区位优势,成为海外屯田的热点目的地。

结合图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面小题。

1.日本积极开展海外屯田的原因不包括(    )

A.农村人口比重大 B.山地多,平原少

C.人多地少 D.经济发达

2.下列有关苏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降水稀少,水资源短缺 B.气温年较差大,有利于农作物养分积累

C.光照充足,粮食品质好 D.东南部多平原,耕地面积广阔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下图为乌拉尔河水系示意图,①②③为三个水文观测站。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乌拉尔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参与海陆间水循环 B.径流量季节变化小而年际变化大

C.全流域航运价值大 D.补给水源主要为季节性积雪融水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至③河段径流量不断增大 B.蒸发旺盛导致①处径流量小

C.②至③河段支流汇入少,下渗量大 D.①至②河段的结冰期最长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有关图中四个国家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甲国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 B.乙国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旱雨两季分明

C.丙国河流较少,但中部地区地下水丰富 D.丁国有世界最长的河流流经

2.有关四个国家的经济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国是世界最大的咖啡和天然橡胶的生产国 B.乙国工业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C.丙国是工矿业和农牧业发达的国家 D.丁国最主要的经济支柱是长绒棉的生产和出口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读我国三角洲经济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社会经济条件分析,两区域经济发展的共同区位优势有哪些?  

(2)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加工贸易产业大量向粤西、粤北、粤东转移,试说明广东边远地区具备显著的产业集群效应的原因。

(3)能源问题是制约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社会经济发展重要因素之一,简要说出缓解这两个地区能源供应紧张的主要措施。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4年12月12日,历时11年建设的南水北调中线正式通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引水,沿京广铁路西侧北上,自流到北京颐和园的团城湖。工程重点为河南、河北、天津、北京4个省市,为沿线20多座大中城市提供生活和生产用水,并兼顾沿线生态环境和农业用水。

材料二 南水北调中线示意图。

1)指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入区水资源缺乏的原因。

2)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实施,可以       

A.缓解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引起的盐碱化问题

B.带动沿线水产养殖业的发展

C.促进沿线地区的环境治理

D.利用南北地势落差开发水电

3)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调水过程中,为确保南水顺利抵达京津地区,线路经过省份应该做好哪些方面工作?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左、右两图为世界著名海峡示意图。

材料二 下图为地中海地区冬雨率等值线图(冬雨率为冬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百分率,单位:%)。

(1)写出图中海峡的名称,A为________________,B为________________。

(2)A海峡附近区域所处的自然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亚欧大陆受高压控制时,一艘由上海驶往伦敦的轮船,途径A海峡时风高浪急,而经过B海峡时则风平浪静,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4)根据材料二分析地中海地区冬雨率等值线的分布规律,并说明原因。

(5)从气候角度分析地中海沿岸发展水果种植业的有利条件。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读下图,回答问题。

(1)比较A、B两城市气候特征的差异,并说明造成降水量差异的原因。

(2)据图分析M地区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你认为该地区在工业发展过程中应注意避免哪些问题?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下图是以南极为中心的局部经纬网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甲地的地理坐标_______

(2)丙地位于乙地的_______方向。

(3)乙、丁两地之间的距离大约是_______千米。

(4)地球自转一周时,甲、丙、丁三地中经过距离最长的是_______

(5)甲、乙、丙、丁四地中,既位于东半球又位于寒带的是_______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数字比例尺写成文字比例尺是____________

(2)图中字母A、F所代表的地形部位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

(3)计算EC间的实地距离约为________千米。(EC间图上相距4厘米)

(4)B点的海拔高度为__________米,B点比C点高________米。

(5)C点在B点的________方向。

(6)如果在D坡和E坡开垦梯田,应选择在______坡。

(7)F、C处可能发育河流的是________,河流流向是________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