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地理试卷 > 试卷信息
青海省西宁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阶段考试地理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①“苍松雪岭,沃野龙江稻谷香②“碧草毡房,春风马背牛羊壮③“琼海独具大手笔,五指擎天④“石林自有高材生,群峰拔地。这两副对联描绘出了我国四省区的突出特点。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以上四句对联描写的分别是(    )

A.新疆、黑龙江、海南、云南 B.黑龙江、内蒙古、海南、云南

C.内蒙古、宁夏、海南、云南 D.内蒙古、黑龙江、贵州、广西

2.上述四省区季节变化不明显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下列地貌组合与①~④四省区相对应正确的是(    )

A.冰川地貌、冲积平原、风蚀洼地、火山地貌

B.断层谷、背斜山、沙雕群、盐碱地

C.冲积平原、荒漠、海蚀崖、溶洞群

D.三角洲、蒙古包、红树林、火山岛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既有自然条件因素,又有社会经济因素。上海市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又位于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读“中国东部雨带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雨带在Ⅰ、Ⅲ地区的时间,可以推论,在一般年份,雨带推移至上海地区的时间大致是:

A.4~6月 B.6~7月 C.6~8月 D.5~8月

2.如在7月以后,雨带仍未推移进入Ⅰ地区,我国东部地区将可能产生灾害的状况是:

A.南旱北涝 B.南北皆旱 C.南涝北旱 D.南北皆涝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青海省西宁地区有一首歌谣:“古城气候总无常,一日须携四季装。山下百花山上雪,日愁暴雨夜愁霜。”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歌谣与其反映的地理现象或解释对应错误的是(  )

A.“山下百花山上雪”——反映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B.“一日须携四季装”——地势高,空气稀薄,昼夜温差大

C.“古城气候总无常”——反映当地气候变化大

D.“日愁暴雨夜愁霜”——受高原不稳定气流影响,天气多变

2.造成图示区域积温等值线弯曲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纬度 C.夏季风 D.人类活动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下表是我国东部地区四地的气候资料,据表完成下面小题。

地区

年平均气温(℃)

11.6

23.5

2.6

18.3

≥10℃积温(℃)

4 140

8 200

2 800

6 500

年降水量(mm)

683

1 980

538

1 350

 

 

1.关于表中四地的说法,最有可能正确的是(  )

A.①地位于华北平原 B.②地位于云贵高原

C.③地位于塔里木盆地 D.④地位于海南省

2.表中①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不利条件和主要农作物是(  )

A.热量不足 春小麦 B.水源短缺 冬小麦

C.光照不足 水稻 D.降水少 甜菜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正常年份地下潜水位年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区最可能是()

A.云贵高原 B.松嫩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黄淮海平原

2.该地区7、8月潜水位较低,原因是()

A.受准静止锋控制 B.处于夏季风背风坡

C.受气旋控制 D.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3.当该地区地下潜水接受补给最多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B.我国江淮地区正是梅子成熟的季节

C.巴西热带草原一片葱绿,生机勃勃 D.我国北方地区出现沙尘暴天气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16为我国局部地区图,读图回答问题

1.16中山脉,属于我国南北方分界线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乙地形区的年太阳辐射总量高于甲地形区,是因为乙地( )

A. 地势较高 B. 纬度较高

C. 植被较少 D. 云量较少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江苏北部沿海滩涂围垦,需要经过筑堤、挖渠等工程措施和种植适应性植物等生物措施改造,4~5年后才能种植粮食作物。据此完成问题。

1.改造滩涂所种植的适应性植物应

A. 耐湿 B. 耐旱 C. 耐盐 D. 抗倒伏

2.(小题2)若缩短滩涂改造时间,需投入更多的

A. 化肥 B. 农家肥 C. 农药 D. 淡水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2003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区域增长格局出现一些明显的变化。与中国经济领头雁的珠三角、长三角地区近年来遭遇整体经济增速回调、经济增长趋于理性回归相比,以环渤海为中心的中国北方区域突然发力,区域增长重心持续向北转移。在经济增长和投资增速上,环渤海地区的各省市排名前列。超过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许多省市。看下图回答题。

1.我国区域经济增长重心持续向北转移的原因有

北方土地和劳动力价格等要素比南方低 北方各种资源和能源比南方丰富 国家加快了推进以环渤海地区为中心的北方区域的发展步伐 北方交通和对外联系比南方方便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天津定位为北方经济中心,其最具优势的产业部门是

A.微电子工业 B.重化工业 C.食品工业 D.玩具工业

3.首钢迁出北京,落户河北曹妃甸的主要目的是

A.为了迎接北京奥运,减少对北京环境的污染

B.为了开发北方煤炭和铁矿资源,发展北方地区经济

C.为了开发海洋资源,推进北方可持续发展

D.为了发展和日本等东北亚地区的对外贸易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读黄河干支流部分河段水质状况分布图,判断题。

1.有关两河段水质状况及成因分析正确的是(   )

A.①河段水质较好,因为该河段流域内工业布局较少

B.①河段水质较差,主要由于该河段上游支流植被覆盖差,水土流失严重

C.②河段水质较好,因为该河段支流多,河流净化能力强

D.②河段水质较差,因为该河段工业污染大

2.河段到河段,黄河干流(   )

A.平均流量明显加大 B.地势逐渐降低

C.含沙量显著增大 D.结冰期逐渐变短

3.最适宜对乙地主要环境问题进行直接监测的现代地理信息技术是(    )

A.地理信息系统 B.数字地球 C.遥感技术 D.全球定位技术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我国的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尤其是纵横交错的山脉, 构成了地形的骨架,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镶嵌其间。下面图中表示东北平原的是(  )

A. B.

C. D.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读我国甲、乙两区域略图,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区域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乙区域以雨水补给为主

B.甲区域以内流河为主,乙区域以外流河为主

C.甲区域以春汛为主,乙区域以夏汛为主

D.甲区域水系呈向心状,乙区域水系呈放射状

2.甲、乙两区域分别盛产棉花和天然橡胶,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是(  )

①夏季热量充足

②劳动力价格较低

③农业科技发达

④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云南省大理市(25°32′N,100°12′E)地处横断山脉南段。大理市下关镇(市政府所在地)平均海拔1 976米,位于山谷,风期长、风力强。下关风,风高不寒,无沙无尘,有益无害,美名远扬。该地已建成云南省较大的风力发电场。下面两图分别为洱海及周边区域示意图、大理风力发电景观图。

(1)依据材料写出下关镇的气温年变化特点,并分析原因。

(2)该区域是否适合发展风力发电?请谈谈你的看法。

 

详细信息
13. 难度:困难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吐鲁番盆地年降水量不到20毫米,蒸发量是降水量的几千倍,年平均气温14℃,极端高温达48℃,地表温度超过80℃。

材料二 吐鲁番盆地水资源量为10.62×108m3,而引水量已达到饱和。过度的开采已造成地下水位下降。

材料三 吐鲁番市政府规划加快引进优良的无核鲜食和高档酿酒葡萄品种,积极发展葡萄干、葡萄酒、葡萄汁、葡萄醋等的深加工。

(1)该地区农业地域类型为________农业。

(2)说明吐鲁番盆地的环境承载力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3)吐鲁番盆地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应采取哪些行动?

(4)结合材料三,试从社会经济条件的角度说明为实现上述规划需要采取的措施。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崇明岛是中国第三大岛,东西两端每年还在以143米的速度延伸。

材料二:崇明岛庙镇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种植藏红花,是中国最大的藏红花种植地,近年种植面积有减少的趋势。藏红花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它原产地不是西藏,西藏曾试种,但未成功。藏红花喜温和、凉爽,冬季不低于-10℃即可安全越冬(球茎冻坏),怕炎热,较耐寒,以肥沃的沙质壤土为好,忌积水,喜轮作,忌连作。生长特点是夏季休眠,秋季发根、长叶,花期10-11月,花朵从开放到凋谢只有两三个小时,凋谢以后就会烂掉,失去价值。

材料三:崇明岛示意图和藏红花示意图。

(1)说明西藏曾试种藏红花未获成功的自然原因。

(2)指出崇明岛藏红花种植可能遇到的气象灾害以及对藏红花的影响。

(3)有人提议扩大崇明岛庙镇的藏红花种植面积你是否同意,请谈谈你的看法。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藏西部和西北地区是西藏最重要的食盐产地,这里的食盐广泛的分布于湖边,根本就无须晒盐。古代,西藏的壮民以十几户牧民为一个团队组织上百头牦牛和上千头绵羊,在冰雪消融的季节到西藏西部和西北地区运输食盐,在每年的秋季(青裸收获的季节)赶到藏东南的拉萨等地用食盐去交换粮食。有的运输食盐的团队甚至走得更远。这条古代食盐的商贸通道被称为“食盐之路”。

(1)指出西藏西部和西北部盛产食盐的原因。   

(2)简析西藏牧民在夏半年运输食盐的优点。   

(3)简述西藏牧民在食盐运输路线上遇到的主要困难。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