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湖岸是指湖盆边缘与四周陆地相邻的地区,湖岸线是湖水面与湖岸的交线。读某地等高线(单位:m)图和湖岸线变化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①② ③④四处湖岸坡度最大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关于图示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乙处位于分水岭 B. 甲处能欣赏到瀑布景观 C. 夏季湖水补给河水 D. 图中最高处海拔为550~600米
|
2. 难度:中等 | |
纬线世界地图是按照纬线分割地球仪,以纬线为纵坐标线,经线为横坐标线来绘制的世界地图。下图为纬线地图,有一艘科考船从悉尼出发,到图中A地进行科学考察。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悉尼位于A地的 A.西北 B.东南方 C.西南方 D.东北方 2.对跖点是地球同一直径的两个端点,图中A点与其对跖点 A.都位于东半球 B.地方时总是相差12小时 C.不可能同时属于同一日期 D.球面最短距离相差18000千米
|
3. 难度:中等 | |
某时刻全球分成6日和7日,如图所示其中一日的经度范围,图中虚线AS代表晨昏线,D点为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同时GD=DF=EF.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此时世界标准时为 A.7日3时 B.6日3时 C.6日11时 D.7日20时 2.关于该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AS线为晨线 B.BC线为国际日期变更线 C.赤道上西半球的白昼范围大于黑夜 D.赤道上东、西半球的白昼范围之比为23:13
|
4. 难度:中等 | |
天津王先生的家是一个高层建筑的二楼,令他苦恼的是因为南楼遮挡,寒冬的正午直到1月16日阳光才能照射进阳台;朋友李先生家的顶楼阳台则没有这样的烦恼,但为了更好地采光晾晒衣服,李先生家的伸缩式晾衣架的高度在不同季节绳索距离楼顶的高度还是要调一调。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王先生家的阳台正午时分每年大约有多长时间没有阳光射入?( ) A.18天 B.36天 C.25天 D.50天 2.与上海的同等情况相比较,李先生家正午时悬挂晾衣架的绳索长度( ) A.冬季长,夏季短 B.冬季长,夏季长 C.冬季短,夏季长 D.冬季短,夏季短
|
5. 难度:中等 | |
大连金石滩地质公园的地层主要由石灰岩和页岩组成,这里奇石林立,岩石形态千奇百怪。下图为某游客拍摄的金石滩地貌景观图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组成金石滩地质公园的岩石从成因上属于 A.侵入岩 B.喷出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 2.图示景观的形成过程是 A.沉积作用—地壳抬升—海浪侵蚀 B.岩浆喷发—地壳抬升—海浪侵蚀 C.沉积作用—地壳抬升—冰川侵蚀 D.岩浆喷发—地壳抬升—流水溶蚀
|
6. 难度:中等 | |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和地层界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地区主要的地貌类型及其成因分别是( ) A.背斜山地 外力作用 B.背斜谷地 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C.向斜谷地 内力作用 D.向斜山地 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2.下列关于图中甲、乙、丙、丁四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处陡崖的高差可能有1190米 B.乙处地层中可能找到化石 C.丙处可能发育河流 D.丁处为天然大理石最佳开采点
|
7. 难度:中等 | |
下图为重庆奉节的天井峡地缝,两壁陡峭如刀切。完成下面小题。 1.天井峡地缝两侧岩石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可能是 A. 花岗岩 B. 石灰岩 C. 大理岩 D. 玄武岩 2.天井峡地缝底部的岩石磨圆度较好,其成因是 A. 流水搬运 B. 风化作用 C. 风力侵蚀 D. 冰川侵蚀
|
8. 难度:中等 | |
拉萨位于青藏高原上的雅鲁藏布江谷地,“夜间瓢泼大雨,白天阳光灿烂”是其独特的气候风景。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拉萨每年日照总时数平均多达3005小时,成为“日光城”。其原因有 ①地势高,日照时间长 ②白天晴天多 ③空气密度少,大气透明度好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2.拉萨的降雨80%集中在夜晚的主要条件是 A.临近河流,夜晚水汽较白昼充足 B.河谷地形,夜晚盛行上升气流 C.地处高原,夜晚气温远比白昼低 D.大气稀薄,夜晚大气逆辐射弱
|
9. 难度:中等 | |
某考察团队为了研究湖泊的局地气候效应,对我国某大型水库进行了湖陆风的观测。该人工水库三面环山,特殊的地形条件使水库附近还受到山谷风的叠加影响。下图为8月16日15时该水库附近的气温(单位:℃)分布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时刻,P地的风向为( ) A.东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西南风 2.考察发现,此时库区的局地风速北侧大于南侧,其主要原因是( ) A.水库北侧的气温差异较大 B.水库南侧,陆风与山风方向相反 C.水库南侧的地表植被茂盛 D.水库北侧,湖风与谷风方向一致
|
10. 难度:中等 | |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该区域自然地理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盆地地形为主,南部多低缓丘陵 B.夏季降水多,丙地易受滑坡影响 C.地表起伏大,以常绿树种为主 D.河流水量充足,自西北流向东南 2.某地理兴趣小组在该区域实地考察后,得出的结论是 A.甲聚落与山峰之间的高差为1300m左右 B.站在山峰因为有山脊阻挡观察不到丙聚落 C.四个聚落中,乙聚落受滑坡的潜在危险最大 D.建坝顶等高的水坝,①地比②地造成淹没面积大
|
11. 难度:困难 | |
下图中弧MON表示晨昏线,非阴影部分与阴影部分的日期不同。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线速度:P=Q=M=N>0 B.所在半球河流右岸侵蚀严重 C.MO为昏线 D.NO为昏线 2.此时关于日期和时间的说法,正确的是 A.Q点的地方时为16:00 B.N地地方时为6:00 C.若阴影部分日期是5日,则非阴影部分是4日 D.再过8小时全球为同一日期
|
12. 难度:困难 | |
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①②岩层为岩浆活动所形成。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L1时a、b地表形态差异的原因是岩层年代不同 B.L1时a、b地表形态差异的原因是地质作用的差异 C.地表由L1演化为L2过程中,经历了下降运动 D.地表由L1演化为L2过程中,伴随着图中褶皱的产生 2.图中岩石年龄新老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⑦比④老 B.②比①老 C.④比②新 D.①比③新
|
13. 难度:简单 | |
长江流经四川盆地东部边缘时冲开崇山峻岭,夺路奔流形成了壮丽雄奇、举世无双的长江三峡。《水经注》中有一段关于三峡地区古代土著“祈雨”的记载:“天旱,燃木崖上,推其灰烬,下移渊中,寻即降雨。”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三峡的成因主要是( ) A.断裂下陷 B.地壳上升 C.流水侵蚀成谷 D.风力侵蚀成谷 2.“寻即降雨”蕴含的地理原理是( ) A.温度升高加快江水的蒸发 B.灰烬增加了大气中的凝结核 C.空气受热形成上升气流 D.加速水汽在江面凝结
|
14. 难度:中等 | |
读世界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②③区域面积顺序:①_______②_______③(填写“<“或者“>“或者“=“) (2)①区域位于_______(东、西)半球,(高、低、中)_______纬度,_______(热量带)。四季变化明显的是_______区域。 (3)①区域在③区域的_______方向,②区域在①区域的_______方向。 (4)飞机从A地飞至B地,最短航线为_______,航程约_______千米。
|
15. 难度:困难 | |
下图为某日昼夜分布示意图,阴影为黑夜。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的日期是_______,此时全球太阳高度分布规律是_______。 (2)该日B点太阳从_______方向升起,此时B点旗杆影子的方向为_______方向。 (3)该日后,D点将向N地靠近,C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将变_______,南京的昼夜长短及变化情况为_______。 (4)该日A地体育场馆的太阳能电池板与建筑物外墙(墙面与地面垂直,见下图)之间最合适的夹角约为_______,若此夹角可以调节,那么其一年中的变化幅度(一年中最大夹角与最小夹角之差)为_____。
|
16.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银川平原因黄河贯穿,湖泊众多,加之贺兰山的“守护”,有着“塞上江南”的美誉。下图为银川平原和周边区域图以及贺兰山东麓某地堆积地貌及剖面图。 。 (1)描述图示区域主要地形的分布状况。 (2)从地质作用的角度分析,宁夏平原的形成原因。 (3)说明图中AB所在地区与CD所在地区等高线弯曲的特点及原因。 (4)分析图中从出山麓口往湖沼方向沉积物变化的一般特点及原因。
|
17. 难度:中等 |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因海洋和陆地受热不均匀而在海岸附近形成的一种有日变化的风系。在基本气流微弱时,白天风从海上吹向陆地,夜晚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前者称为海风,后者称为陆风,所以合称为海陆风。 材料二 随着矿物能源的大量消耗,大气中二氧化碳不断增多。充分利用太阳能,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是工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1)根据材料一,我国南海—滨海城市的学校开展了“海陆风的现象及其影响”地理课题研究。以下是这组学生的研究报告,请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协助他们完成这项工作。 《“海陆风的现象及其影响”研究报告》 ①海陆风是滨海地区在一天之中,由于__________的差异,风向以一天为周期,随昼夜交换而转换。 ②在下图中完成海陆风气流(箭头)示意图。 ③下面是调查获得的数据(完成下列数据分析,得出研究结论)。 数据分析的结论:一年中海陆风出现的天数,因季节而异。从表中可知,__________(季节)最少。 ④海风对该滨海城市气候带来的影响有_____________。 (2)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增多会导致“温室效应”。请你从大气受热过程的角度阐述形成机制。 (3)利用“温室效应”原理,我国北方地区冬季采用大棚技术种植蔬菜、花卉等作物。参考材料二中的图,分别说明大棚技术对农业生产光、热、水条件的有利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