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下面A图为某地不同阶段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变化状况图,B图为①②③④四地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坐标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仅考虑人口自然增长的情况,A图中甲、乙、丙、丁所代表的四阶段中,人口总数最多的是( ) A.甲阶段 B.乙阶段 C.丙阶段 D.丁阶段 2.B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所示的人口增长特点与A图中人口增长的四个阶段基本对应的是 ( ) A.①—甲 B.②—乙 C.③—丁 D.④—丁
|
2. 难度:中等 | |
图甲为我国人口负担系数(含预测)曲线图[人口负担系数=(14岁及以下人口数+65岁及以上人口数)/(15~64岁人口数)×100%],图乙为我国人口年龄构成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2010年之前的10年和之后的10年,我国人口负担系数曲线变化的最主要原因分别是( ) A.14岁及以下人口数减少,65岁及以上人口数减少 B.65岁及以上人口数增加,14岁及以下人口数增加 C.14岁及以下人口数减少,65岁及以上人口数增加 D.65岁及以上人口数增加,14岁及以下人口数减少 2.2000年至2010年我国人口年龄构成的变化特点及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影响是( ) A.人口老龄化减轻,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B.出生率迅速上升,造成人口年龄结构失衡 C.劳动人口过少,失业率下降 D.劳动力供给充足,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
3. 难度:中等 | |
读我国某年老年人口分户籍迁移和青壮年人口迁移情况统计表,回答下面小题。 1.表中数据反映的现象是( ) A.老年人口主要迁往生活成本低的地区 B.城市户籍老年人口主要迁往农村和小城镇 C.农村户籍老年人口均迁往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 D.老年人口主要迁入地与青壮年人口主要迁入地基本一致 2.下列关于老年人口迁移影响因素的分析,正确的是( ) A.自然环境是主要因素 B.家庭因素是主要因素 C.务工经商是主要因素 D.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对老年人口迁移无影响
|
4. 难度:中等 | |
人口地理研究对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决策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水资源和耕地资源是制约一个地区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根据下表数据,若不考虑其他条件,我国四省中,人口容量最小的省份可能是( ) A.甲省 B.乙省 C.丙省 D.丁省 2.工业强国都是技师技工的人才资源强国。技师技工一般是通过中等专业训练和实践经验的积累成长起来的。下图为2013年中、美、日、德四国劳动就业人口中完成高等教育和中等技术教育的人口比例图。由图中数据可以推测,与其他三国相比,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的不利条件主要有( ) A.劳动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偏低 B.技师技工数量偏低 C.制造业从业人口数量偏低 D.研发人员数量偏低
|
5. 难度:简单 | |
克拉玛依的魔鬼城曾是丝绸之路的重要景观,而今天为我国西部重要的石油工业重镇,克拉玛依是新疆最大的外来移民城市,城市化水平超过乌鲁木齐。下图为我国新疆北部区域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克拉玛依城市化水平高于乌鲁木齐,主要是克拉玛依( ) ①为工业城市,第二产业比重更大 ②农业生产条件差,从事农业人口少 ③规模大,等级高,服务范围广 ④城市起步早,第三产业发达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衡量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是( ) A.生产力发展水平 B.城市人口比重 C.第三产业比重 D.城市的数量和规模
|
6. 难度:中等 | |
下图表示安徽省1985-2010年就业结构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1985-2010年安徽省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主要得益于 A.第一产业基础地位的减弱 B.第二产业对就业的拉动 C.第三产业对就业的拉动 D.外省人口的迁入 2.对安徽省第二产业就业拉动作用最明显的措施是 A.扩大粮食种植面积 B.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C.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 D.发展劳动力密集型工业
|
7. 难度:中等 | |
近来,一个词很热,它就是“广场舞”。一面是挥汗如雨、激情四起的舞者,另一面是饱受折磨、不堪其扰的居民,甚至有些地方矛盾激化。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广场舞”流行于广场,反映出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是 A.城市污染严重 B.城市化水平过快 C.城市人口增长过快 D.城市基础服务设施建设不健全 2.导致舞者与居民矛盾激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离居民区较近,噪音扰民 B.城市人口素质亟待提高 C.城市居住用地紧张 D.城市环境恶化
|
8. 难度:中等 | |
城市是国家和地区经济的“桥头堡”,合理发展城市非常重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现象中,与城市化进程有必然联系的是 ( ) A.绿化面积不断减少 B.非农业人口比重增加 C.住房紧张与交通拥挤 D.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2.下列途径能有效解决当前城市化问题的是 ( ) A.限制中小城市的规模,提高生态效益 B.扩大大城市的规模,提高经济效益 C.在大城市周围建卫星城 D.城市职能向综合方向发展
|
9. 难度:中等 | |
读兰州市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兰州是一座沿黄河河谷而建的城市,整个城市呈东西向带状分布,造成这种城市空间形态的最主要的因素是 A.矿产资源分布状况 B.政治、经济的发展 C.交通运输的需要 D.地形和河流的分布 2.兰州市联系外部的交通线路主要呈东西走向,那么该市东西向线路与南北向线路相比 A.南北向造价高,是由于矿产分布的影响 B.东西向造价高,是地形因素的影响 C.南北向造价高,是由于地形、河流的影响 D.东西向造价高,是由于政治经济因素的影响
|
10. 难度:中等 | |
下面图1表示某区域城市分布图,图2是该区域甲城市规划略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1中所示城市 A.图示区域城市等级共有5级 B.甲城市服务范围比乙城市大 C.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多 D.乙、丙城市服务功能相同 2.对甲城市进行规划,最合理的选择是 A.①处位于城市中心,可投资建设大型跨国零售企业 B.②处靠近科研所和大学城,最适宜兴建的工业部门是电子装配厂 C.③处靠近文化区,工资收入水平低,最适宜兴建低级住宅区 D.④处靠近工业区,为方便工人上下班,最适宜兴建高级住宅区
|
11. 难度:简单 | |
城市是一定地域的社会、经济、文化中心。衡量城市发展水平可以用人口与经济规模、交通枢纽等级、创新带动能力、文化辐射能力四个指标来测量,指数越高相应的实力越强。下图为我国四个中心城市发展水平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综合衡量,城市发展水平最高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在高新科技发展方面,更具优势的城市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12. 难度:中等 | |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下图是我国西北某城市依“海绵城市”原理建设的道路绿化带。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对图中城市道路绿化带设计的评价,正确的是 A.绿化带高度过低,不能发挥隔离车辆作用 B.裸露地面铺设砂石易造成扬沙天气并堵塞下水管道 C.绿化带面积过大,易发生城市内涝 D.下凹式绿化带利于雨水收集,减少内涝 2.“海绵城市”建设对水循环各环节影响最显著的是 ①调节地表径流 ②调节水汽输送 ③增加大气降水 ④增加下渗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因地制宜建设“海绵城市”可以 A.环节城市水资源的压力 B.降低城市防洪排涝能力 C.减轻城市交通拥堵压力 D.增强城市热岛效应
|
13. 难度:简单 | |
地球表面四个圈层联系紧密,存在物质、能量交换,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在水循环的过程中,①圈层物质进入②圈层所经过的主要环节是( ) A.降水 B.水汽输送 C.蒸发 D.径流 2.④圈层的矿物质进入①圈层所经历的主要过程是( ) A.搬运、沉积过程 B.侵蚀、搬运过程 C.风化、侵蚀过程 D.变质、沉积过程 3.关于图示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各圈层上下平行分布 B.各圈层相互渗透 C.③圈层单独占有空间 D.都属于地球的外部圈层
|
14. 难度:中等 | |
2016年冬季,全球多个国家出现极端天气,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普降大到暴雪,英国以及其他欧洲地区也迎来罕见的洪水,而中国却长期不降雪出现暖冬。随着全球不断变暖,我们会在中纬度地区见到越来越多的极端冷事件,而在较高纬度的地区则会经历一些极端暖事件。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材料中反映的环境问题将给我国农业生产的布局和结构带来的影响是( ) A.我国冬小麦的种植北界将南移 B.我国农牧交错地带将北移 C.土壤有机质的微生物分解将加快,造成肥力下降 D.该问题不会对中国乃至全球的粮食安全产生重大影响 2.材料中反映的环境问题的成因和对策分别是( ) A.向大气中排放的SO2大量增多;加强对煤的除硫处理 B.化石燃料的燃烧和热带雨林遭砍伐;依靠科技提高化石燃料的使用效率,减少森林砍伐 C.工业化进程加快;减缓工业化进程 D.蒸发加剧,大气中水汽含量增加;减少水库修建
|
15. 难度:中等 | |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完成下列问题。 1.导致图中铁路线弯曲的主导因素是 A.避开河谷 B.避开山脊 C.联系居民点 D.避开断层 2.图中居民点的分布特点是 ①沿河分布 ②沿交通线分布 ③沿断层线分布 ④聚落的规模与地形有关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
16. 难度:简单 | |
读“长江流域1949年以来发生洪涝的次数图”,回答下面三题。 1.影响长江流域发生洪涝次数最多区域与最少区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地势差异 B.距海远近不同 C.人口和城市多少 D.经济发展水平 2.在长江中下游的自然灾害中,与洪涝均属于最常见自然灾害的是( ) A.泥石流 B.地震 C.干旱 D.火山爆发 3.防御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涝灾害最有效的措施是( ) A.疏浚干支流河道 B.中上游修建水利枢纽工程 C.建设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 D.加固中下游地区的堤坝
|
17. 难度:中等 | |
下面两幅图,图Ⅰ为甲、乙两个城市某年人口变动示意图,图Ⅱ为A、B两城市人口就业构成,读图回答问题。 (1)图Ⅰ中甲、乙两城市人口规模相当,人口自然增长率大的是______,甲城面临的人口问题是_______。 (2)图Ⅰ中城市甲向城市乙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______ (3)图Ⅱ中A、B两地分别对应图Ⅰ中甲、乙两城,判断A地对应______,B地对应_____。
|
18. 难度:简单 | |
读世界城乡人口数量变化图,完成下列各题。 (1)2000年,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总数约为________,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总数约为________。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城市化发展速度较快的是_______国家,主要原因是________。 (3)比较两类不同国家城市化进程的特点。
|
19. 难度:中等 | |
读“自然资源与社会生产关联示意图”,回答问题 (1)将代表下列内容的序号选择填入图中框内 ①矿产资源 ②耕地资源 ③森林资源 ④草场资源 ⑤造纸业 ⑥畜牧机械制造 ⑦副食品工业 (2)从上图可以看出________是人类生产活动进行和发展的动力,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不可少的________基础。
|
20. 难度:简单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我国的黄土高原,根据历史记载和埋藏土壤证明,这里过去不仅有肥沃的草原,而且有茂密的森林,大量的野生动物在那里繁衍、栖息。然而经过几百年的掠夺式开发,破坏了生态平衡,造成了现在这一片荒山秃岭,要恢复昔日的面貌,已经十分困难了。 (1)以上事实说明,造成世界范围的许多生态系统被破坏的人为原因是______。 (2)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严重,到处是荒山秃岭,风沙连片,降水量减少。这些现状告诉我们,森林和草原植被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是导致草原植被破坏和沙化的主要原因,这告诉我们,地理环境中的各要素之间是______的,即“牵一发而动全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