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具有维护生态安全、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人们把湿地称为“地球之肾”、天然水库和天然物种库。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4℃等温线向北突出,主要是 ( ) A.受太阳辐射的影响 B.受河流流向的影响 C.受地形地势的影响 D.受热带季风的影响 2.与图中4处湿地的形成无关的是 ( ) A.海拔高,气温低,蒸发量小 B.地形相对低洼,容易积水 C.植被较好,容易涵养水源 D.都濒临长江,常受到长江洪水的泛滥而积水 3.从保护湿地和发展经济的角度看,不合理的行为有 ( ) A.修筑梯田、固定耕地,解决贫困山区的粮食问题 B.停止挖沙、打坝蓄水、恢复沼泽地 C.利用文化生态优势,发展旅游等绿色产业 D.加大投入,进行改造,建湿地公园
|
2. 难度:简单 | |
下列关于产业转移对经济、环境等方面影响的叙述,正确是( ) ①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可导致环境污染大量转移和扩散 ②日本重化工业向海外转移,也同时将环境污染向国外扩散 ③高新技术产业的转移可导致国内失业人口大量增加 ④拥有丰富劳动力资源的发展中国家大量吸收国际产业转移有利于缓解就业压力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
3. 难度:简单 | |
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有( ) ①坡度大于25°的耕地退耕还林、还草②大规模改良现有草原,发展林木生产③在青藏高原和塔里木盆地大面积植树造林④把用材林的采伐量控制在生长量之下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
4. 难度:简单 | |
反映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通常所用的最主要的指标是( ) A. 预期寿命 B. 教育程度 C. 国防开支比重 D. 国内生产总值
|
5. 难度:中等 | |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有( ) A. 生态环境良好,草原广布 B. 资源丰富,交通运输比较方便 C. 国境线长,邻国较多,沿边经贸有较大优势 D. 水资源丰富,农业基础好,劳动力资源丰富
|
6. 难度:简单 | |
读“我国农牧用地过渡带分布示意图”,图中土地利用方式转变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产生这种环境问题的原因不可能是( ) A.过度放牧 B.滥挖“发菜” C.露天采矿 D.扩大牧场范围
|
7. 难度:简单 | |
田纳西河流域农业发展注重了( ) A. 以种植业为主 B. 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类型农业 C. 以水产养殖为主 D. 以副业为主
|
8. 难度:简单 | |
下图中的实线表示害虫种群密度消长状况,虚线表示农作物的污染指数变化。 回答下列问题。 1.生物防治害虫最突出的优点是( ) A. 作物增产幅度大 B. 保持生物多样性 C. 不污染环境 D. 降低生产成本 2.防治害虫是提高农业产出的手段,在现代农业生产中,既能体现杜绝化肥、农药的滥用,又能保证食品达到卫生标准的是( ) A. 处方农业 B. 有机农业 C. 节水农业 D. 精确农业
|
9. 难度:简单 | |
下列特点属于工业化发展阶段的是( ) A. 区域内部的经济差异比较小,处于低水平的平衡状态 B. 区域内部的发展差异逐渐缩小,趋于高水平分的平衡 C. 区域开放程度逐步提高 D. 区域开放程度大幅度增强
|
10. 难度:中等 | |
人文发展指数(HDI)通过哪几个指数反映一个区域的总体发展水平( ) ①预期寿命 ②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③教育程度 ④国内生产总值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
11. 难度:简单 | |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多种因素都产生了促进作用,主要有( ) ①相对独立的经济区域内,经济联系日益加强 ②消除了国家之间的武装冲突和经济矛盾 ③科学技术的进步 ④跨国公司的出现,使新技术、新管理观念产生空间扩散 ⑤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上的差异逐步缩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④
|
12. 难度:简单 | |
读下边“我国华北某地区等高线图”,图中所标出的三道堤坝,其主要作用是( ) A.蓄水发电 B.水产养殖 C.拦泥蓄水 D.修桥筑路
|
13. 难度:简单 | |
关于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 A. 是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和潜在的自然因素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的产物 B. 是简单的荒漠扩张过程 C. 气候因素,特别是降雨量的变化,影响荒漠化进程 D. 荒漠化主要是由于自然因素形成的
|
14. 难度:中等 | |
下列关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由若干平原组成 B. 本区河流、湖泊较多,但无沼泽分布 C. 是中国最大的平原 D. 地势低平,土质疏松
|
15. 难度:中等 | |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读图能正确表达出的区域特征是( ) A. 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B. 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 C. 区域可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D. 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 2.半干旱地区多是草原牧区,湿润半湿润地区多是农业区,这反映出自然地理环境影响着区域的( ) A. 发展水平 B. 生活特点 C. 发展方向 D. 发展条件
|
16. 难度:简单 | |
西气东输主体工程的起点位于( ) A. 塔里木盆地 B. 内蒙古高原 C. 长江三角洲 D. 黄土高原
|
17. 难度:简单 | |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东向西植被呈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主要影响因素是 A. 水分 B. 热量 C. 地形 D. 耕作方式
|
18. 难度:简单 | |
区域空间结构是指一个地区各种区域要素的相对位置关系和空间分布形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从总体上看,一个区域大致上可划分为( ) ①乡村地域 ②自然地域 ③城镇地域 ④人文地域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2.与乡村地域相比,城镇地域的特点是( ) A.范围较大 B.以农业生产活动为主 C.对乡村地域产生广泛和持续的带动作用 D.是乡村地域发展的基础和依托 3.从空间分布形式来看,通常情况下,城市群和工业区表现为( ) A.点状 B.线状和网络状 C.面状 D.岛状
|
19. 难度:简单 | |
下列不属于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常用指标的是( ) A.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B.人均国民收入 C.三次产业产值比重 D.对外贸易总额
|
20. 难度:中等 | |
人文发展指数(HDI)反映一个区域的总体发展水平,下列不属于人文发展指数三项指标的是( ) A.国内生产总值 B.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C.预期寿命 D.教育程度
|
21. 难度:简单 | |
下列有关区域主要特征和空间结构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农业表现为点状 B.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C.区域具有一定的界线 D.交通运输线表现为线状和网络状
|
22. 难度:简单 | |
关于乡村地域和城镇地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城镇地域的范围通常比乡村地域大 B. 城镇地域是乡村地域发展的依托 C. 乡村地域对城镇地域产生广泛和持续的带动作用 D. 乡村地域与城镇地域的生产活动差别很大
|
23. 难度:中等 | |
关于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区域都是根据自然要素特征划分的 B.区域都有明确的边界 C.区域内部各地理要素互不影响 D.区域划分是为了因地制宜地进行区域开发
|
24. 难度:简单 | |
下列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搭配正确的是( ) A.初期阶段——城镇很少、空间结构比较简单 B.成长阶段——产业由扩散走向集聚 C.转型阶段——加工业和服务业大幅增加 D.再生阶段——没有任何工业部门
|
25. 难度:简单 | |
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人类大量开垦耕地,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是( ) A.河流、湖泊受污染 B.生物多样性增多 C.生态系统日益复杂和脆弱 D.大面积的森林遭到砍伐和焚烧
|
26. 难度:简单 | |
下列不属于湿地的是( ) A. 东北三江平原 B. 海南岛红树林 C. 鄱阳湖 D. 青藏高原上的冰川
|
27. 难度:简单 | |
按四大地区划分,下列省区中属于东部地区的是( ) A. 辽宁、河北 B. 广西、云南 C. 江苏、福建 D. 山东、山西
|
28. 难度:简单 | |
下图为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在中国大陆部分投资示意图。图示地理现象属( ) A.工业集聚 B.产业转移 C.资源调配 D.劳动力转移
|
29. 难度:中等 | |
关于经济全球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经济全球化得益于科技进步 ②跨国公司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因素 ③经济全球化给所有发展中国家带来更多的经济利益和发展机会 ④全球对外直接投资主要集中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投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30. 难度:简单 | ||||||||||||||||||||||||||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如下图。 材料二 如下表和下图。 表部分省区荒漠化土地面积(单位:万平方千米)
(1)①荒漠的名称是________,其形成原因是什么? (2)①地和②地荒漠化比较严重,其荒漠化产生的共同原因主要是(双选)( ) A.过度放牧 B.过度樵采 C.水资源的利用不当 D.过度农垦 (3)结合表格对比分析新疆和内蒙古在荒漠化土地和明显沙化趋势土地面积上的差异,并分析其成因。
(4)内蒙古在防治荒漠化方面可采取哪些措施?
|
31. 难度:简单 | |
读美国农业分布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两个B处,作物一样,但B1处种植__________,B2处种植__________。 (2)美国的乳畜业主要分布在图中字母__________处,因为该处具备发展乳畜业的两个主要区位条件:一是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 (3)图中C、B1、B2农业带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试分析其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