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取决于( ) A.出生率的高低 B.死亡率的高低 C.自然增长率的高低 D.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两方面
|
2. 难度:中等 | |
20世纪50~70年代,人口大规模迁入东北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 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②工业基地建设的需要 ③地处边疆,邻国人口迁入 ④城市知识青年有计划迁入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3. 难度:中等 | |
下列关于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环境承载力小于人口合理容量 B.人口合理容量建立在对物质的无限需求基础上 C.环境承载力是一个警戒值 D.环境承载力是人口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最佳反映
|
4. 难度:中等 | |
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的因素是( ) A.资源 B.科技水平 C.生产能力 D.消费水平
|
5. 难度:简单 | |
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 A.科技发展水平 B.人口的文化水平 C.资源状况 D.人口生活消费水平
|
6. 难度:简单 | |
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 ) A.商业用地 B.住宅用地 C.工业用地 D.文化用地
|
7. 难度:简单 | |
衡量一个地区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指标是( ) A.城市人口比重的大小 B.城市数目的多少 C.城市占地面积的大小 D.城市人口数量的多少
|
8. 难度:简单 |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多,服务范围越大 B.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小 C.城市等级越低,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大 D.城市等级越低,数目越多,服务范围越小
|
9. 难度:简单 | |
下列关于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城市化指农村人口向城市聚集,不包括乡村地区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B.—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可以体现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C.衡量城市化水平最主要的标志是城市人口增加的绝对数量 D.城市化必然扩大城乡之间的差距
|
10. 难度:简单 | |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城市化( ) A.速度快 B.水平高 C.起步早 D.普遍出现逆城市化
|
11. 难度:中等 | |
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一般有 ①机械化水平高 ②地广人稀 ③市场广阔,交通运输便利 ④自然条件优越 ⑤农业科技发达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⑤
|
12. 难度:简单 | |
商品谷物农业主要分布的国家是( ) ①中国、印度、巴西 ②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 ③阿根廷、俄罗斯、乌克兰 ④日本、英国、德国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
13. 难度:简单 | |
形成大牧场放牧业的自然区位条件是( ) A.有良好的海洋运输条件和先进的保鲜冷藏技术 B.草类茂盛,有大面积地形平坦的优良牧场 C.地广人稀,有大面积的热带草原气候区 D.都有大面积的干旱半干旱区,适宜发展畜牧业
|
14. 难度:简单 | |
下图为我国东北农业区分布示意图。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上图中的农业区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是( ) A.季风水田农业 B.商品谷物农业 C.粗放农业 D.混合农业
|
15. 难度:简单 | |
“硅谷”的工业与传统工业相比,具有下列显著特点( ) A.工业部门的起源与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 B.工业产品多具有“重、厚、长、大”特征 C.从业人员多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技能 D.自动化程度低,多为手工劳动,增长速度慢
|
16. 难度:中等 | |
从区位因素看,下列食品工业分类正确的有( ) A. 饮料生产--市场指向型工业 B. 水果罐头生产--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C. 啤酒生产--原料指向型工业 D. 糖业生产--市场指向型工业
|
17. 难度:简单 | |
企业集聚的最终目的是( ) A.扩大企业生产规模 B.增加就业人数 C.使企业产品多样化、减少风险 D.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
18. 难度:简单 | |
工业联系的方式主要有( ) ①工序上的联系②空间联系 ③零部件生产与产品组装的联系④交通联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19. 难度:简单 | |
工业分散出现的前提有( ) ①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 ②密切的经济往来 ③发达的通信技术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②③
|
20. 难度:简单 | |
影响鞍钢和宝钢区位选择的共同因素是 A. 接近原料、燃料产地 B. 劳动力资源充足 C. 靠近消费市场 D. 科技力量雄厚
|
21. 难度:简单 | |
扬州历史上商业贸易很繁荣,但后来发展速度明显变慢,其原因是( ) A.矿产资源日趋枯竭 B.商人大量外迁 C.海运和铁路运输的出现 D.人口增长速度变慢,市场需求减少
|
22. 难度:简单 | |
形成商业中心最主要的条件有( ) A.交通便利,便于商品集散 B.社会发展,有一定政治历史地位 C.环境优美,可发展购物旅游 D.经济欠发达、人口稀疏
|
23. 难度:简单 | |
影响山区商业网点布局的主要因素是( ) A.交通条件 B.气候条件 C.技术条件 D.消费水平
|
24. 难度:简单 | |
扬州、济宁等城市的兴衰反映了( ) A.自然资源对城市区位的影响 B.交通对城市区位的影响 C.军事、政治对城市区位的影响 D.宗教活动对城市区位的影响
|
25. 难度:简单 | |
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的运输方式是 A.铁路运输 B.航空运输 C.公路运输 D.水路运输
|
26. 难度:简单 | |
人类提出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原因是( ) ①人类面临许多严重的全球性问题 ②人类活动与地球环境处于空前紧张的状态 ③人类反思了传统发展模式所带来的种种弊端 ④可持续发展是实现人地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②③④
|
27. 难度:简单 | |
下列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停止开采非可再生资源,为子孙积累巨大财富 B.无节制地开采各类可再生资源 C.控制人口增长,使人口数量维持在目前的水平 D.在资源开发利用的同时,不能危及后代人的需求
|
28. 难度:简单 | |
下列正确体现人地关系思想发展历史演变过程的是( ) A. 崇拜自然→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谋求人地协调 B. 谋求人地协调→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崇拜自然 C. 改造自然→崇拜自然→谋求人地协调→征服自然 D. 崇拜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谋求人地协调
|
29. 难度:简单 | |
有关《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提出了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对策及行动方案 ②该书是全球第一部国家级的“21世纪议程” ③该书提出的“人口与人类住区消费与社会服务”的内容,主要属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范围 ④该书提出的“团体与公众参与”“立法与实施”等内容,主要属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范畴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
30. 难度:简单 | |
关于可持续发展需要遵循的三个原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是人类发展的重要原则 B.可持续发展应遵循公平性、发展性、共同性三个基本原则 C.公平性原则是指人类的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公平 D.共同性原则是指全球各国必须走共同发展的道路
|
31. 难度:简单 |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图中A、B、C所代表的农业地域类型分别是: ①混合农业 ②商品谷物农业 ③季风水田农业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填序号) (2)B处农业地域类型的优势区位条件有哪些? (3)与A处相似的农业地域类型在我国主要分布在________和________地区。在世界上A类农业主要分布在哪些国家? (4)A处农业地域类型的地理位置为_____,该地此类农业地域类型主要特征有__________。 (5)美国发展A类农业的优越自然条件有哪些? (6)为A类农业提供机械、技术等的社会经济因素是(双选)( ) A.人口密度 B.先进的科学技术 C.便利的交通运输 D.发达的工业
|
32. 难度:简单 | |
某地区森林、铁矿和水能资源丰富,故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该地区工业体系。读下面该地区工业与资源联系示意图,根据上述信息并应用有关地理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随着对当地资源的开发,该地区建立了:A.机械工业,B.铁矿开采工业,C.钢铁工业,D.水电站,E.木材加工工业,请将工业所代表字母与图中序号对应连线。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2)在图中的一系列工业部门中起主导作用的工业部门是________。 (3)下面四种工业中,与该地主导工业部门联系最密切的是( ) A.机床厂和氮肥厂 B.制糖厂和纺织厂 C.造船厂和精密仪表厂 D.机械厂和造船厂 (4)一些工厂在地理空间上联系在一起,有的是由于生产上的联系,有的则是为了共同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具有工业联系的一些工厂往往发生________现象,而形成_____。这样有利于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