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地理试卷 > 试卷信息
内蒙古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公元399年~412年,僧人法显西行求法,游历三十余国,其旅行见闻《佛国记》是现存最早关于中国与南亚陆海交通的地理文献。下图为“法显求法路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佛国记》中有“无冬夏之异,草木常茂,田种随人,无有时节”的记载,其描述的区域是

A. 印度河上游谷地    B. 帕米尔高原

C. 斯里兰卡沿海平原    D. 塔里木盆地

2.法显从耶婆提国乘船返回中国最适合的时间是

A. 1月~5月    B. 5月~9月

C. 9月~12月    D. 11月~次年3月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泾渭分明”在历史上一直存在争议,《诗经》中有“泾以渭浊”,故有人认为在春秋时代是“泾清渭浊”。唐诗中杜甫有“浊泾清渭何当分”(渭清泾浊)。历代至今,都有人实地考察,然而泾渭变迁,清浊难辨。但根据科学测定:泾河年均泥沙含量高达196公斤每立方米。在未纳入泾河之前,渭河年均泥沙含量只有27公斤每立方米,泾河的年均含沙量竟是渭河的7倍之多。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某季节“泾浊渭清”,泾河的含沙量远大于渭河,该季节应是每年的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据图文材料判断下列不是认为“泾清渭浊”的依据是

A.泾河流水作用强,河道下切到黄土下的基岩

B.泾河主要流经地区地表植被覆盖条件较好

C.泾河的泥沙只集中在雨季和汛期

D.渭河径流量比泾河大,泥沙含量大

3.“泾清渭浊”演变成“泾渭变迁,清浊难辨”的结论依据是

A.泾河流域植被恢复,流域内降水增加 B.泾河主要流经黄土高原,侵蚀力强

C.泾河上游河道附近不合理开发 D.受沙尘暴影响,泾河含沙量增加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下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单位:米和部分50米高程沉积岩年龄单位:距今百万年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M处的构造地貌属

A.向斜谷 B.向斜山 C.背斜山 D.背斜谷

2.M处构造地貌形成过程最有可能为

侵蚀作用  ②褶皱隆起  ③固结成岩作用  ④沉积作用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④③②① D.②①④③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大约在4 000万年前,青藏高原开始从海底隆升。经过漫长而缓慢地抬升,现在平均海拔已超过4 500米,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方框内①②③对应的内容分别是(   )

A.太阳辐射强、气温低、空气稀薄 B.气温低、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

C.气温低、太阳辐射强、空气稀薄 D.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气温低

2.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分析,下列现象与青藏高原地理环境不相符的是(   )

A.地壳隆升,海拔不断升高,气候逐渐变得寒冷干燥

B.高山终年积雪,冰川广布,丰富的冰雪融水为河流提供水源

C.土壤贫瘠,多冻土,土层深厚,生物多样性减少

D.植被为高山草甸草原,动物以能抵御寒冷的牦牛为主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下图示意洋县及周边地区。洋县境内的兴隆岭一带气候暖湿,有“西北小江南”的美誉。洋县东部的黄金峡介于秦巴山地之间,全长约53公里,可分为上、下两段,河道上段浅宽,下段深窄,两岸山林茂密。汉江水流经黄金峡后由浊变清,故黄金峡有“过滤器”之称。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兴隆岭一带被誉为“西北小江南”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纬度、 河流 B.地形、大气环流

C.大气环流、河流 D.地形、交通

2.下列有关汉江水流经黄金峡后由浊变清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①上段水量大,水流速度快,有利于泥沙输送   

②上段水流缓慢,有助于泥沙堆积

③下段深窄弯曲,有利于泥沙沉积    

④下段两岸森林茂密,进入峡谷的泥沙少

⑤ 下段山高谷深,人类活动较少,水土流失较小

A.①④⑤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②③⑤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6. 难度:困难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气候条件是控制某一类植被类型形成以及分布的主要因素,水热条件的时空变化会对植物的生长造成影响。黑河流域北与蒙古人民共和国接壤,南以祁连山为界,南北横跨数百千米,在黑河上游野牛沟流域高海拔地区发育了典型的高寒草甸植被。下图示意野牛沟流域不同海拔高寒草甸生物量随海拔的变化。

(1)说明5月份野牛沟流域不同海拔生物量较为接近的原因。

(2)从水热条件分析野牛沟高寒草甸生物量随海拔变化的规律。

(3)判断野牛沟气温和降水峰值出现的月份,并说明判断依据。

(4)分析气候变暖对野牛沟不同海拔高寒草甸生产力的影响。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森林小气候特征研究是揭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森林对环境影响和实行森林生态恢复的重要基础。科研人员对长白山某地针阔混交林与附近空旷地空气和土壤的温度、湿度等要素差异性进行研究后发现:林地与林外空旷地的光照、气温等气象要素均有明显不同。间伐是在未成熟的森林中,定期的重复伐去部分林木,为保留的林木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促进其生长发育。间伐是长白山林区实行森林资源开发与森林生态恢复的有效途径。左图示意林地与空旷地7月日平均气温比较,有图示意林地与空旷地月平均土壤温度比较。

(1)比较林地与空旷地7月日平均气温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2)比较冬季林地与空旷地月平均土壤温度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3)试说明间伐对改善林木生长环境的地理意义。

(4)请给当地森林资源的保护提出合理化建议。

 

详细信息
8. 难度:困难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9世纪末以来,美国为综合开发水力资源,曾掀起过几次大规模的建坝高潮。随着时间推移,大坝和其他配套设施日益老化,水电工程的维修和退役已引起各方面重视,大坝拆除的呼声也日益强烈。图甲为美国中北部某水库大坝示意图,该地库区以下附近河段夏季常出现大雾景观,蔚为壮观,大坝拆除后大雾景观也随之消失。图乙为该水库年内流量过程图。

(1)推测大坝拆除前该库区下游附近河段夏季多雾的原因。

(2)说明乙图中t1至t2期间发电量的变化及原因。

(3)分析大坝拆除呼声日益强烈的原因。

(4)简述大坝拆除后库区所在河段水文特征的变化。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