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做法正确的是 A.为增强明矾净水效果,可同时加入氢氧化钡溶液 B.为防止铁制品生锈,可在铁制品的外层涂油漆或局部镀铜 C.为增强除油污效果,可使用热的纯碱溶液清洗 D.为防止植物油脂氧化,可将植物油脂露置于日光下
|
2. 难度:简单 | |
科学家正在研究将汽车尾气中的NO和CO转变为CO2和N2,反应如下: NO(g) + CO(g) N2(g) + CO2(g);△H=-373.4 kJ · mol-1 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后,为提高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和NO的转化率,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A.加催化剂同时升高温度 B.加催化剂同时增大压强 C.升高温度同时充入N2 D.降低温度同时移出CO2
|
3. 难度:中等 | |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14 g氮气中含有7 NA个电子(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 B.HClO和CH2Cl2分子中的化学键都是极性共价键 C.第三周期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等于它所处的主族序数 D.同一主族的元素的氢化物,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它的沸点一定越高
|
4. 难度:中等 | |
下列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在FeCl3溶液中加入Mg(OH)2固体,溶液中c(Fe3+)下降 B.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后,恢复至原温度,溶液中c(OH-)和Kw都增大 C.0.1 mol/L Na2CO3溶液:c(OH-) = c(HCO3-) + c(H2CO3) + c(H+) D.常温下,向0.01 mol/L NH4HS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中性: c (Na+) > c(NH4+) > c(SO42-) > c(OH-) = c(H+)
|
5. 难度:困难 | |
下列实验或操作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①用溴水鉴别苯、乙醇、溴苯 ②用盐酸酸化的硝酸钡溶液鉴别硫酸根离子与亚硫酸根离子 ③用食醋和澄清石灰水验证蛋壳中含有碳酸盐 ④将碘水倒入分液漏斗,加入CCl4,振荡后静置,可将碘萃取到CCl4中 ⑤在容量瓶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加入浓硫酸配制准确浓度的稀硫酸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②④⑤
|
6.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将纯Fe棒和石墨棒插入1 L 饱和NaCl溶液中。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A.去掉电源,将M、N用导线直接相连,则Fe棒上产生气泡 B.M连接电源正极,N连接电源负极,则Fe棒被保护不会溶解 C.M连接电源负极,N连接电源正极,当两极产生气体总量为 24.4 mL(标准状况)时,则生成0.001 mol NaOH D.M连接电源负极,N连接电源正极,如果把烧杯中的溶液换成 1 L CuSO4溶液,反应一段时间后,烧杯中产生蓝色沉淀
|
7. 难度:中等 | ||||||||||||||||||||||||||||||||||||||||||||||||||||||||||||||||||||||||||||||||||||||||||||||||||||||||||||||||||||||||||
下表中的实线表示元素周期表的部分边界。①~⑩分别表示元素周期表中对应位置的元素。
(1)请在上表中用直尺画实线补全元素周期表边界。 (2)⑥、⑦、⑧、⑨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3)由表中两种元素的原子按1 : 1组成的常见液态化合物的稀溶液易被MnO2、FeCl3等催化分解,写出该化合物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⑨、⑩各自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以反应生成盐和水,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一种由①、⑤、⑥三种元素形成的常见无机化合物的名称____________;向水中加入少量该化合物,对水的电离起________作用(填“抑制”、“促进”或“不影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已知某些不同族元素的性质也有一定的相似性,如元素③与元素⑨的氢氧化物有相似的性质。写出元素③的氢氧化物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又如表中与元素⑧的性质相似的不同族元素是________(填元素符号)。
|
8. 难度:中等 | |
请仔细阅读以下转化关系:
已知:(i) 烃类化合物A的质谱图表明其相对分子质量为84;红外光谱表明其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其分子中只有一种氢原子。 (ii) D1、D2互为同分异构体,E1、E2互为同分异构体。 请回答: (1)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分子中的碳原子是否都处于同一平面?_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 (2)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反应的反应类型: 反应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E1的结构简式并用系统命名法给C命名: E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化合物F是A的同系物,相对分子质量为56,写出F所有可能的结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写出在加热和浓硫酸作用下,E2与足量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难度:中等 | ||||
图Ⅰ是化学实验室中常用制备、干燥气体的部分仪器装置。某学校同学利用中学常用试剂及仪器设计下列实验。
图Ⅰ (1)图Ⅰ中仪器B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学甲利用图Ⅰ装置制备并收集干燥的NO2气体,请在方框内画出用集气瓶收集NO2的装置图。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学乙利用图Ⅰ装置通过称量反应前后C的质量,确定Na2CO3和NaCl固体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A中加入稀硫酸,B中加入Na2CO3和NaCl固体混合物,C中加入碱石灰。该装置存在较多缺陷,从而导致实验误差较大,请你说出其中的两点缺陷: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同学丙利用图Ⅰ装置制取氨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并且利用图Ⅱ装置验证氨的某些性质。A中加入浓氨水,C中加入碱石灰,E内放置催化剂(铂石棉),按气流方向连接各仪器a b c h。
图Ⅱ ①B内需加入固体试剂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B中能产生氨气和氧气混合气体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中观察到E内有红棕色气体出现,证明氨气具有_________性,E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难度:中等 | |||||||||||||||||||||||
乙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和液体燃料,可以利用下列反 应制取乙醇: 2CO2(g) + 6H2(g) CH3CH2OH(g) + 3H2O(g) (1)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说明以CO2为原料合成乙醇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要求写出一条)。 (3)在一定压强下,测得该反应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① 该反应是____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② 一定条件下,若提高氢碳比[n(H2)/n(CO2)],则CO2的转化率______________;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在右图的坐标系中作图说明压强变化对该反应化学平衡的 影响,并对图中横坐标、纵坐标的含义作必要的标注。 (5)一种乙醇燃料电池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为:在酸性溶液中乙醇 与氧作用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该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25℃、101 kPa下,H2(g)、C2H4(g)和C2H5OH(l)的燃烧热分别是285.8 kJ · mol-1、1411.0 kJ · mol-1和1366.8 kJ · mol-1,请写出由C2H4(g)和H2O(l)反应生成C2H5OH(l)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