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保护环境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下列做法中,有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①在农田中焚烧植物秸秆 ②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③推广使用燃煤脱硫技术,防治SO2 污染 ④限制使用一次性塑料购物袋 ⑤集中掩埋废旧电池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⑤ D.①④⑤
|
2. 难度:中等 | |
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分液时,分液漏斗中的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B.蒸馏时,应使温度计的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 C.蒸发结晶时应用酒精灯将溶液蒸干 D.称量时,应将砝码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上
|
3. 难度:中等 | |
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可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 A.NaCl溶液 B.Fe(OH)3胶体 C.盐酸 D.蒸馏水
|
4. 难度:中等 | |
下列气体中,既可用浓硫酸干燥,又可用固体氢氧化钠干燥是的 A.C12 B.O2 C.SO2 D.NH3
|
5. 难度:中等 | ||||||||||||||||||||||||||
下列表格中各项分类都正确的一组是
|
6. 难度:中等 | |
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且水作为氧化剂的是 A.Cl2+H2O=HCl+HClO B.2Na+2H2O=2NaOH+H2↑ C.2F2+2H2O=4HF+O2 D.2Na2O2+2H2O=4NaOH+O2↑
|
7. 难度:中等 | |
关于下列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二氧化硅——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 B.氯——有毒的元素 C.铝—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D.铁——使用最早用途最广的金属材料
|
8. 难度:中等 | |
除去氧化铁中的氧化铝,可采用的试剂是 A.盐酸 B.硝酸 C.NaOH溶液 D.氨水
|
9. 难度:中等 | |
在0.5L某浓度的NaCl溶液中含有0.5mol Na+,下列对该溶液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1 B.该溶液中含有58.5gNaCl C.配制100mL该溶液需用5.85gNaCl D.量取100mL该溶液倒入烧杯中,烧杯中Na+的物质的量为0.1mol
|
10. 难度:中等 | |
下列关于SO2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SO2是硫及某些含硫化合物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 B.SO2具有漂白性,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 C.SO2溶于水后生成H2SO4 D.SO2是一种大气污染物
|
11. 难度:中等 | |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中,正确的是 A.硫酸与氢氧化钡在溶液中反应: Ba2++SO42-=BaSO4↓ B.用Cl2将苦卤中的Br-氧化: Cl2 + Br-=Cl- + Br2 C.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病: +H+=CO2↑+H2O D.用FeCl3溶液腐蚀铜箔制造印刷电路板: Fe3++Cu=Fe2++Cu2+
|
12. 难度:中等 | |
下列物质用途不正确的是 A.溴化银可用于制胶片和有色玻璃 B.过氧化钠可用于漂白织物、羽毛等 C.碘化银可用于人工降雨 D.可以用于配制含碘食盐
|
13. 难度:中等 | |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水含有NA个水分子 B.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32 g中含有NA个氧原子 C.7.8 g Na2O2与水反应时转移0.1NA个电子 D.1.12 L氯气中含有NA个氯原子
|
14. 难度:中等 | |
在氯水中存在多种分子和离子,它们在不同的反应中表现出各自的性质。下列实验现象和结论一致且正确的是 A.加入有色布条,一会儿有色布条褪色,说明溶液中有Cl2存在 B.溶液呈浅黄绿色,且有刺激性气味,说明有Cl2分子存在 C.加入盐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有Cl-存在 D.加入NaOH溶液,氯水浅黄绿色消失,说明有HClO分子存在
|
15. 难度:中等 | |
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中正确的是 A.等体积、等浓度的KHSO4溶液与Ba(OH)2溶液反应: Ba2++2OH-+2H++SO42-=BaSO4↓+2H2O B.在次氯酸中加入碳酸钠:2HClO+CO32-=2ClO-+H2O+CO2↑ C.钾与水反应:2K+2H2O=2K++2OH-+H2↑ D.氯化钠溶液中通入氟气:F2+2Cl-=2F-+Cl2↑
|
16. 难度:中等 | |
一辆载有约35吨液氯的槽罐车与一辆货车相撞,导致槽罐车中液氯大面积泄漏,造成多人伤亡。下列处理方法和过程合理的是 A.将人群转移到地势较低的地方,等待营救 B.将槽罐车推入附近的水塘中,撒上石灰 C.用高压水枪向空中喷洒大量浓氨水溶液 D.被转移人群可戴上用NaOH处理过的口罩
|
17. 难度:中等 | |
比较是化学学习中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各组比较中不正确的是 A.在相同条件下的溶解度:NaHCO3>Na2CO3 B.热稳定性:HF>HCl>HBr>HI C.氧化性:F2> Cl2 > Br2 > I2 D.碳酸钠溶液与稀盐酸互滴时,两种操作现象不同
|
18. 难度:中等 | |
为除去括号内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A.Na2CO3粉末(NaHCO3),加热直至固体质量不再减少 B.NaHCO3溶液(Na2CO3),向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气体 C.CO2 (HCl),将气体依次通过Na2CO3溶液和浓硫酸中 D.H2 (HCl),将气体通入碱石灰中
|
19. 难度:中等 | |
下列相关卤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卤素离子(X-)只有还原性而无氧化性 B.某元素由化合态变成游离态,该元素一定被氧化 C.失电子难的原子获得电子的能力一定强 D.卤素最高价氧化物的分子式都为X2O7
|
20. 难度:中等 | |
取碘水四份于试管中,编号为Ⅰ、Ⅱ、Ⅲ、Ⅳ分别加入汽油、CCl4、酒精、NaCl溶液,振荡后静置,现象正确的是 A.Ⅰ中溶液分层,下层呈紫红色 B.Ⅱ中溶液分层,下层呈紫红色 C.Ⅲ中溶液分层,下层呈棕黄色 D.Ⅳ中溶液不分层,溶液由棕黄色变成黄绿色
|
21. 难度:中等 | |
甲、乙、丙三种溶液各含有一种X-(Cl-、Br-、I-)。 向甲中加淀粉溶液和氯水,则溶液变为橙色,再加丙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则甲、乙、丙依次含有 A.Br-、Cl-、I- B.Br-、I-、Cl- C.I-、Br-、Cl- D.Cl-、I- 、Br-
|
22. 难度:中等 | |
据报导,在全国各地发生过多次因混合洁污剂引起氯气中毒的事件。据此推测相混合的洁污剂中最有可能含 A.ClO4-、Cl-、Na+ B.ClO-、Cl-、H+ C.NaClO、NaClO3 D.NaClO、NaCl
|
23. 难度:中等 | |
用1L1mol·L-1的NaOH溶液吸收0.8molCO2,所得溶液中,CO32-和HCO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约为 A.1∶3 B.2∶1 C.2∶3 D.3∶2
|
24. 难度:中等 | |
某溶液中Cl-、Br-、I-三者物质的量之比为2︰3︰4,要使溶液中Cl-、Br-、I-物质的量之比为1︰1︰1,则通入Cl2的物质的量是原溶液中I-物质的量的 A.1/2 B.1/3 C.1/4 D.1/8
|
25. 难度:中等 | |
在一密封容器中盛有0.8mol Na2O2与1mol NaHCO3,将其加热到3000C,经充分反应后,容器内残留的固体是 A.0.5mol Na2CO3和1mol NaOH B.1mol Na2CO3和0.6mol NaOH C.0.8mol Na2CO3和1mol NaOH D.只有1mol Na2CO3
|
26. 难度:中等 | |
(15分)已知B为黑色粉末,用D、E、G作焰色反应,隔蓝色钴玻璃观察,焰色均呈紫色,F为深红棕色液体,H能使淀粉变蓝,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1)请根据以上关系进行判断,指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 ,C ,D , G .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D: ; A+B: 。 在A和B的反应中,A显示出来的性质是 (填写序号,多选倒扣)。 ①只有还原性; ②还原性和酸性; ③只有氧化性; ④氧化性和酸性 (3)C还能由以下反应制得:KClO3+6HCl=KCl+3Cl2↑+3H2O,在该反应中,被氧化的氯元素与被还原的氯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
27. 难度:中等 | |
(13分)已知有以下物质相互转化,其中A为单质 试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 ;B ; H ;F (2)写出由A转变成B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3)写出用KSCN溶液鉴别G溶液的离子方程式 (4)写出G溶液加入A的有关离子反应方程式
|
28. 难度:中等 | |
(10分)已知浓硫酸和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可发生化学反应。 (1)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试用下图所列各装置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上述反应所产生的各种产物。 实验时可观察到装置①中A瓶中的溶液退色,C瓶中的溶液不退色。A瓶中的溶液的作用是 ;B瓶中的溶液的作用是 ;C瓶中的溶液的作用是 。 (3)装置②中所加固体药品是无水硫酸铜。可验证的产物是 。 (4)装置③中所盛溶液是澄清石灰水,可验证的产物是 。
|
29. 难度:中等 | |
(12分) 如图转化关系中A—H为中学常见化合物,甲、乙、丙、丁为常见单质,其中甲、丁常温为气体。已知单质乙、化合物A为黄色(或淡黄色)固体。乙经过连续与甲反应后,再与水化合,是工业上制H的反应过程。B、F两种气体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部分反应物或产物略去)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 F________ 甲_______ 丙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与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u与H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丙与D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常温时H的浓溶液与丙物质并不能看到明显的反应现象,原因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