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右图是一个一次性加热杯的示意图。当水袋破裂时,水与固体 碎块混和,杯内食物温度逐渐上升。制造此加热杯可选用的固 体碎块是( ) A.硝酸铵 B.硫酸钡 C.生石灰 D.食盐
|
2. 难度:简单 | |
已知:CH3COOH(aq)+ NaOH(aq)= CH3COONa(aq)+ H2O(1) △H=-Q1kJ/mol 1/2 H2SO4(浓)+ NaOH(aq)=1/2 Na2SO4(aq) + H2O(1) △H=-Q2kJ/mol HNO3(aq) + KOH(aq)= KNO3(aq) + H2O(1) △H=-Q3kJ/mol 上述反应均为溶液中的反应,则Q1、Q2、Q3的大小关系为( ) A. Q2=Q3 > Q1 B.Q2 > Q1 > Q3 C.Q2 > Q3 > Q1 D.Q3 > Q2 > Q1
|
3. 难度:简单 | |
已知肼(N2H4)的燃烧热是534 kJ·mol-1,当它氧化生成1g水时,反应放出的热约为 A.29.7 kJ B.14.8 kJ C.-29.7 kJ/mol D.-14.8kJ/mol
|
4. 难度:简单 | |
已知:(1)Zn(s)+O2(g)=== ZnO(s),ΔH1= -348.3 kJ·mol-1, (2)2Ag(s)+ O2(g)=== Ag2O(s),ΔH2=-31.0 kJ·mol-1, 则Zn(s)+ Ag2O(s) === ZnO(s)+ 2Ag(s)的ΔH等于( ) A.-379.3 kJ·mol-1 B.-317.3 kJ·mol-1 C.-332.8 kJ·mol-1 D.317.3 kJ·mol-1
|
5. 难度:简单 | |
已知:H2(g)+F2(g) === 2HF(g) △H=-270kJ/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个氢气分子与1个氟气分子反应生成2个氟化氢分子放出270kJ B.1mol氢气与1mol氟气反应生成2mol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小于270kJ C.在相同条件下,1mol氢气与1mol氟气的能量总和大于2mol氟化氢气体的能量 D.2mol氟化氢气体分解成1mol的氢气和1mol的氟气放出270kJ热量
|
6. 难度:简单 | |
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N2和H2,经测定反应开始后的2s内氢气的平均速率:ν(H2)=0.45mol/(L·s),则2s末NH3的浓度为( ) A.0.50mol/L B.0.60mol/L C.0.45mol/L D.0.55mol/L
|
7. 难度:简单 | |
下列反应常温时能自发进行,并既能用焓判据又能用熵判据解释的是 A.2KClO3 == 2KCl + 3O2↑ B.2Na2O2 + 2H2O == 4NaOH + O2↑ C.HCl + NH3 == NH4Cl D.Ba(OH)2·8H2O + 2 NH4Cl == BaCl2 + NH3↑+10H2O
|
8. 难度:简单 |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不溶性盐都是弱电解质,可溶性酸都是强电解质 B.强酸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一定大于弱酸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 C.二氧化硫和乙醇均属共价化合物,是非电解质 D.NaOH溶液的导电性一定比氨水溶液的导电性强
|
9. 难度:简单 | |
反应N2O4(g)2NO2(g);ΔH=+57 kJ·mol-1,在温度为T1,T2时,平衡体系中NO2的体积分数随压强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C两点的反应速率:A>C B. A、C两点气体的颜色:A深,C浅 C. 由状态B到状态A,可以用加热的方法 D. A、C两点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A>C
|
10. 难度:简单 | |
2SO2(g)+O2(g) 2SO3(g)是制备硫酸的重要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 A. 催化剂V2O5不改变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 B. 增大容器体积,反应速率一定增大 C. 该反应是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将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 D. 在t1、t2时刻,SO3(g)的浓度分别是c1,c2,则时间间隔t1~t2内,SO3(g)生成的平均速率为
|
11. 难度:简单 | |
在室温下等体积的酸和碱的溶液,混合后pH一定等于7的是( ) A. pH=3的硝酸和pH=11的Ba(OH)2溶液 B. pH=3的盐酸和pH=11的氨水 C. pH=3的硫酸和pH=11的KOH D. pH=3的醋酸和pH=11的KOH溶液
|
12. 难度:简单 | |
I2在KI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 某I2、、KI混合溶液中, 的物质的量浓度c()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曲线上任何一点都表示平衡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 △H>0 B.若温度为,反应的平衡常数分别为 C.若反应进行到状态D时,一定有 D.状态A与状态B相比,状态A的c(I2)大
|
13. 难度:简单 | |
氢氰酸(HCN)的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它是弱电解质的是( ) A.1mol/L甲酸溶液的pH约为3 B.HCN易溶于水 C.10mL 1mol/L HCN恰好与10mL 1mol/L NaOH溶液完全反应 D.在相同条件下,HCN溶液的导电性比强酸溶液的
|
14. 难度:简单 | |
常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c(H+)=1.0×10-13mol·L-1,该溶液可能是( ) A.亚硫酸 B.浓硫酸 C.硝酸钠水溶液 D.氢氧化钠水溶液
|
15. 难度:简单 | |
在0.1mol•L-1的醋酸溶液中,要使溶液的pH增大,同时又使醋酸根离子浓度增大,可加入的试剂是( ) A.CH3COONa浓溶液 B.1mol•L-1氨水 C.1mol•L-1H2SO4 D.2 mol•L-1 CH3COOH
|
16. 难度:简单 | |
某温度下,向各1ml相同pH值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加水稀释,平衡时pH值随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据图判断正确的是 A.Ⅱ为盐酸稀释时pH值变化曲线 B.b点溶液的导电性比c点溶液的导电性强 C.a点Kw的数值比c点Kw的数值大 D.b点酸的总浓度小于a点酸的总浓度
|
17. 难度:简单 | ||||||||||||||||||||||||||
向草酸(H2C2O4)溶液中逐滴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时,溶液褪色总是先慢后快。对其原因,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结合化学反应原理提出猜想与假设,并设计了一系列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1):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10mL等浓度的草酸溶液,在②号试管中加入少量硫酸锰固体。然后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滴0.1 mol·L-1的硫酸酸化高锰酸钾溶液。现象如下(表1)
实验(2):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 mL等浓度的草酸溶液,在②号试管中再滴加10滴稀硫酸,然后各加入5滴0.1 mol·L-1的高锰酸钾溶液。现象如下(表2)
实验(3):取3支试管分别加入5 mL等浓度草酸溶液,然后在①、②、③号试管中依次加入10滴、1 mL、2 mL稀硫酸溶液,各加入5滴0.1 mol·L-1的高锰酸钾溶液,然后置于温度为65℃的水浴中加热。观察现象(表3)。
(1) 该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实验目的是 。 (2)该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实验时所用的方法是科学实验中常用的一种方法,该方法叫 法; (3)实验(1)得出的结论是 。 (4)由实验(2)和实验(3)得出的结论是(写三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据有关现象写出草酸溶液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H2C2O4+ MnO4—+ = Mn2++ + H2O
|
18. 难度:简单 | ||||||||||||||||||
实验室常利用甲醛法(HCHO)测定(NH4)2SO4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其反应原理为: 4NH4+ +6HCHO =3H++6H2O+(CH2)6N4H+ [滴定时,1 mol (CH2)6N4H+消耗NaOH与 l mol H+相当],然后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反应生成的酸。某兴趣小组用甲醛法进行了如下实验: 步骤I 称取样品1.500 g。 步骤II 将样品溶解后,完全转移到250 mL容量瓶中,定容,充分摇匀。 步骤III 移取25.00 mL样品溶液于250 mL锥形瓶中,加入10 mL 20%的中性甲醛溶液,摇匀、静置5 min后,加入1~2滴酚酞试液,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按上述操作方法再重复2次。 (1)根据步骤III 填空: ①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直接加入NaOH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则测得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②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水未倒尽,则滴定时用去NaOH标准溶液的体积____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③滴定时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眼睛应观察____________ (A)滴定管内液面的变化 (B)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④滴定达到终点时,酚酞指示剂由_________色变成_________色。 (2)滴定结果如下表所示:
滴定时消耗NaOH标准溶液的体积的平均值V=__________mL; 若NaOH标准溶液的浓度为0.1010 mol·L-1,则250 mL溶液中的n(NH4+)=__________mol,该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
19. 难度:简单 | |||||||||||||||||||||||||||||||||
某温度时,在2L密闭容器中气态物质X和Y反应生成气态物质Z,生成4mol z时放出热量Q KJ, 它们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表所示。
(1)根据上表中数据,在答卷该题相应位置上画出X、Y、Z的物质的量(n)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
(2) 写出体系中发生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______; (3) 列式计算该反应在0-3min时间内产物Z的平均反应速率: (4) 该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物X的转化率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改变实验条件(温度、压强、催化剂)得到Z随时间变化的曲线1、2、3(如下图所示)则曲线1、2、3所对应的实验条件改变分别是:1 _____2_____3_____的曲线:
|
20. 难度:简单 | ||||||||||||||||
对于弱酸,在一定温度下达到电离平衡时,各微粒的浓度存在一种定量的关系.下表是25℃时几种常见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
回答下列各问: (1)K只与温度有关,当温度升高时,K值________(填“增大”、“减小”、“不变”). (2)在温度相同时,各弱酸的K值不同,那么K值的大小与酸性的相对强弱有何关系?__________________. (3)若把CH3COOH、H2CO3、HCO3-、H2S、HS-、H3PO4、H2PO4-、HPO42-都看作是酸,其中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_,最弱的是________. (4)多元弱酸是分步电离的,每一步都有相应的电离平衡常数.对于同一种多元弱酸的K1、K2、K3之间存在着数量上的规律,对于H3PO4此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产生此规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电离平衡常数是用实验的方法测定出来的.现已经测得某温度下 NH3∙H2O溶液中存在如下反应:NH3∙H2O NH4++OH- 已知0.10 mol·L-1 NH3∙H2O溶液中,达到平衡时,C平衡(OH-)=4.2 × 10-3mol·L-1,C平衡(NH3∙H2O)≈C起始(NH3∙H2O),水的电离可忽略不计; ①用pH试纸测量溶液的pH值,即可求得C平衡(OH-),测定溶液pH值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 ②测量C平衡(NH3∙H2O)的方法最好用_____________法(填方法名称) ③求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