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化学试卷 > 试卷信息
2013届山东省济宁市高二3月月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下列有利于反应自发进行的是(     )

①   应吸热    ②反应放热    ③反应后熵增加    ④反应后熵减小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下列措施有利于反应:N2 (g) + 3H2 (g) 说明: 6ec8aac122bd4f6e2NH3 (g) △H = -92kJ·mol-1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     )

   ①升高温度  ②降低温度  ③增大压强  ④减小压强 

⑤增大NH3浓度  ⑥减小NH3浓度

A.②④⑥         B.①③⑥         C.②③⑤         D.②③⑥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不一定都伴随着能量变化

B.伴有能量变化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C.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能量总是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一定不同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据报道,在300℃、70MPa下由二氧化碳和氢气合成乙醇已成为现实。

2CO2(g)+6H2(g)说明: 6ec8aac122bd4f6eCH3CH2OH(g)+3H2O(g)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反应需在300℃进行可推测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B.B. 使用Cu-Zn-Fe催化剂可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C.充入大量CO2气体可提高H2的转化率

D.从平衡混合气体中分离出CH3CH2OH和H2O可提高CO2和H2的利用率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已知铝与O2、O3在一定条件下均能反应,且都生成Al2O3。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4Al(s)+ 3O2(g)===2Al2O3(s);△H=-Q1 kJ/mol

   4Al(s)+ 2O3(g)===2Al2O3(s);△H=-Q2 kJ/mol。Q1 、Q2均大于0,且Q1 <Q2,下列说法正确的组合是(   )

①上述两个反应均为吸热反应;

②4mol固态Al和3mol气态O2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2mol固态Al2O3所具有的能量;

③等质量的O2 、O3,O2的能量高;    ④等物质的量的O2 、O3,O3的能量高;

⑤由O2生成O3的反应为放热反应;    ⑥由O2生成O3的反应为吸热反应;

A.①②④       B.②④⑥         C.②③⑤         D.③④⑥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已知:CH4(g)+2O2(g)===CO2(g)+2H2O(l) ΔH1=-Q1 kJ·mol-1

2H2(g)+O2(g)===2H2O(l) ΔH3=-Q2kJ·mol-1

取体积比2∶3的甲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11.2 L(标准状况下),经完全燃烧后恢复至室温,则放出的热量为(   )

A.0.4Q1+0.15Q2               B.0.2Q1+0.05Q2  

C.0.2Q1+0.15Q2                D.0.2Q1+0.3Q2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在恒温条件下,一定体积的容器中放入3L气体R和2L气体Q,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4R(g)+3Q(g)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2X(g) +nY(g),反应达平衡后,容器内温度不变,混合气体的压强比原来减小15%,则反应中方程式的n值是(   )

A.4           B.5            C.6           D.7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两种反应原理是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①CH3OH(g)+H2O(g)=CO2(g)+3H2(g);  △H= + 49.0 kJ·mol-1

   ②CH3OH(g)+1/2O2(g)=CO2(g)+2H2(g);△H=-192.9 kJ·mol-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①中的能量变化如右图所示

   B.CH3OH转变成H2的过程一定要吸收能量

   C.根据①推知反应:CH3OH(l)+H2O(g)=CO2(g)+3H2(g)的

△H> + 49.0kJ·mol-1

   D.根据②推知反应:CH3OH(l)+1/2O2(g)=CO2(g)+2H2(g)的△H<-192.9kJ·mol-1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在一个体积为2L的容器中,充入4mol CO和4mol H2O, 一段时间后反应CO(g) + H2O(g) 说明: 6ec8aac122bd4f6eCO2(g) + H2(g)在密闭容器中达到了平衡状态。平衡后[CO2]= 1.8mol·L-1,则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为(   )

A.27         B.36           C.54         D.81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可逆反应 CO(g) + H2O(g) 说明: 6ec8aac122bd4f6eCO2(g) + H2(g), 在密闭容器达到平衡。 当温度为749K时,K = 1,当CO的起始浓度仍为2 mol·L-1, H2O的起始浓度为6mol·L-1时,则CO的转化率为(    )

A.80%           B.75%            C.50%           D.25%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已知4NH3 + 5O2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4NO + 6H2O,若反应速率分别用v(NH3)、v(O2)、v(NO)、v(H2O)表示,正确的关系是(   )

   A. 4 v(NH3)=5v(O2)               B. 6 v(O2)= 5v(H2O)

 C.4v(NH3)=6 v(H2O)               D.5v(O2)= 4v(NO)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已知1 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热量121 kJ,且氢气中1 molH―H 键完全断裂时吸收热量436 kJ,  水蒸气中1 mol H―O键形成时放出热量463 kJ, 则氧气中1 molO=O 键断裂时吸收热量为(    )

A.  188kJ          B. 248 kJ          C.   124kJ            D.  496kJ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在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有反应:mA(g)+nB(g)说明: 6ec8aac122bd4f6epC(g)+qD(g),

经过5分钟达到平衡,此时,各物质的变化为:A减少了a mol·L-1, B的平均反应速率vB=a/15 mol·(L·min)-1,C增加了2a/3 mol·L-1,这时,若增加系统压强,发现A与C的百分含量不变,则m∶n∶p∶q为(   )

A.3∶1∶2∶2       B.1∶3∶2∶2       C.1∶3∶2∶1        D.1∶1∶1∶1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已知热化学方程式:SO2(g)+6ec8aac122bd4f6eO2(g) 说明: 6ec8aac122bd4f6eSO3(g) ΔH=-98.32 kJ·mol-1,在容器中充入 2 mol SO2和1 mol O2充分反应,最终放出的热量为(   )

A.196.64 kJ        B.196.64 kJ       C.<196.64 kJ     D.>196.64 kJ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将4molA气体和2molB气体在2L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2A(g)+B(g)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2C(g),若经2 s(秒)后测得C的浓度为0.6 mol·L-1,现有下列几种说法:

①用物质A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3 mol·(L·s)-1

②用物质B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6 mol·(L·s)-1

③2 s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70%

④2 s时物质B的浓度为0.7 mol·L-1   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工业上制备纯硅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SiCl4(g)+2H2(g)====Si(s)+4HCl(g)   ΔH= +Q kJ·mol-1 (Q>0)

某温度、压强下,将一定量反应物通入密闭容器进行以上反应(此条件下为可逆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反应过程中,若增大压强能提高SiCl4的转化率

B.若反应开始时SiCl4为1 mol,则达平衡时,吸收热量为Q kJ

C.反应至4 min时,若HCl浓度为0.12 mol·L-1,则H2的反应速率为0.03 mol/(L·min)

 D.当反应吸收热量为0.025Q kJ时,生成的HCl通入100 mL 1 mol·L-1的NaOH溶液恰好反应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已知:(NH4)2CO3(s)=NH4HCO3(s)+NH3(g)  △H=+74.9kJ·mol—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熵变、焓变皆大于0

    B.该反应是吸热反应,因此一定不能自发进行

    C.碳酸盐分解反应中熵增加,因此任何条件下所有碳酸盐分解一定自发进行

D.能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不能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某温度下,反应N2O4(g)说明: 6ec8aac122bd4f6e2NO2(g) △H>0,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加压时(体积变小),将使正反应速率增大

B. 保持体积不变,升高温度,再达平衡时颜色变深

C. 保持体积不变,加入少许N2O4,再达到平衡时,颜色变深

D.保持体积不变,加入少许NO2,将使正反应速率减小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某反应2AB(g)说明: 6ec8aac122bd4f6e C(g)+3D(g)在高温时能自发进行,其逆反应在低温下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ΔHΔS应为 

A.ΔH <0,ΔS>0          B.ΔH <0,ΔS<0  

C.ΔH >0,ΔS>0          D.ΔH >0,ΔS<0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下面四个选项是四位同学在学习过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理论以后,联系化工生产实际所发表的看法,其中,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速率理论可指导怎样在一定时间内快出产品

   B.化学平衡理论可指导怎样使用有限原料多出产品

   C.化学反应速率理论可指导怎样提高原料的转化率

   D.正确利用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理论都可提高化工生产的综合经济效益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关节炎的病因主要是在关节滑液中形成了尿酸钠晶体,主要反应为:Ur-+Na+说明: 6ec8aac122bd4f6eNaUr(s);第一次关节炎发作往往在冬季,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B.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C.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某有机物CxHmOn完全燃烧时需要氧气的物质的量是该有机物的x倍,则其化学式中x、m、n的关系不可能的是  

   A.m>2x+2    B.m=2x+2         C.x︰m︰n=1︰2︰1      D.m︰n=2︰1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种烃相对分子质量相同,但结构不同,性质也不同,一定是同分异构体。

  B.某有机物燃烧只生成CO2和H2O,且二者物质的量相同,则此有机物的组成为CnH2n[

  C.两种有机物若互为同分异构体,则它们一定不互为同系物。

  D.两种烃所含有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一定互为同分异构体。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某有机物A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90。将9.0 g A 完全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足量的浓硫酸和碱石灰,分别增重5.4 g和13.2 g。A能与NaHCO3溶液发生反应,且2分子A之间脱水可生成六元环化合物。有关A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式是C3H8O3              

 B.A催化氧化的产物能发生银镜反应

C.0.1 mol A与足量Na反应产生2.24 L H2(标准状况)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将0.1mol乙二醇完全燃烧后的所有产物全部通入过量的石灰水中,完全被吸收,经过滤得到20g沉淀。滤液的质量比原石灰水的质量减少了

   A.5.4 g           B.5.8g          C.11.2g           D.14.2g

 

二、填空题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10分)根据下列五种元素的电离能数据(单位:kJ/mol),回答(1)~(5)小题:

元素代号

I1

I2

I3

I4

Q

2080

4000

6100

9400

R

500

4600

6900

9500

S

740

1500

7700

10500

T

580

1800

2700

11600

V

420

3100

4400

5900

(1)在周期表中,最可能处于同一族的是:                 

A.Q和R    B.S和T     C.T和V    D.R和V

(2)若R、S、T、V均为金属元素,且R、S、T同周期,则这四种元素中最活泼的是:

A.R    B.S        C.T        D.V

(3)S元素最可能是:              

A.s区元素    B.p区元素    C.d区元素     D.稀有气体元素

(4)由T元素形成的氯化物的化学式为:                   

A.TCl  B.TCl2      C.TCl3     D.TCl4

(5)下列元素中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最像Q元素的是:                      

A.氢        B.氦         C.碳            D.铍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11分)下图分别为NaCl、CsCl及金刚石的晶体结构模型。

说明: 6ec8aac122bd4f6e⑴ 在NaCl晶体中,在每个Na+离子的周围与它最接近的且距离相等的Na+离子共有_____个。在一个NaCl晶胞中,Cl-离子的个数等于________,Na+离子的个数等于________。

⑵ 在CsCl晶体中,每个Cs+离子周围与它最接近的且距离相等的Cs+离子共有_____个。每个Cs+离子周围与它最接近的且距离相等的Cl-离子共有_____个。

⑶ 在金刚石晶体中,每个C原子周围有________个C—C键,1 mol金刚石,含 C—C键________mol。

⑷ 如果将金刚石晶体结构模型中的C原子换成Si原子,并在每个Si—Si键中间插入O原子就成了SiO2的晶体结构模型。那么在SiO2晶体中,每个Si原子周围有______个O原子,每个O原子_______个Si原子;每个Si原子周围有_______个Si—O键,1mol SiO2中含有_____mol Si—O键。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14只含碳、氢、氧的有机物,为便于研究其燃烧时,生成物与所需氧气的量的关系,可用通式(CxHy)m(H2O)n或(CxOy)m(H2O)n表示它们。(m、n、x、y 均为正整数)

例如:CH3OH、C2H5OH、C3H7OH等物质可用通式(CH2)m(H2O)n表示,其m分别为1,2,

3,n均为1。它们燃烧时所需的氧气和生成的二氧化碳的体积比均为3∶2。

(1)现有一类只含C、H、O的有机物。它们燃烧时所需消耗的氧气和生成的二氧化碳的体积比为5∶4(相同状况),按照上述要求,该类化合物的通式可表示为                  

(2)写出这类化合物分子量最小的物质的结构简式                       

(3)写出这类化合物中生成CO2与H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且能发生水解反应的物质的分子式                  ,该物质能发生水解的同分异构体有       种。

(4)若某一类有机物可用通式(CxOy)m(H2O)n表示,则在相同的条件下,该类化合物完全燃烧时消耗的氧气体积为V1和生成的CO2体积为V2,则V1、V2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5)现有一种有机物,它完全燃烧时,消耗氧气与生成CO2的体积比为3∶4,它具有两个羧基,其余的碳原子与相同的原子或原子团结合,取0.2625g该化合物恰好能与2500ml

0.10 00mol·L-1的NaOH完全中和,由此可知该化合物的分子式应是              

结构简式为                                              

 

三、实验题
详细信息
29. 难度:简单

15)某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装置(其中夹持仪器、加热仪器及冷却水管没有画出),用加热苯甲酸、浓H2SO4和乙醇混合物的方法来制备苯甲酸乙酯,并检验反应的部分副产物。且苯甲酸乙酯的沸点为213℃,乙醚的沸点为34.6℃。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⑴关闭活塞a、接通竖直冷凝管的冷凝水,给A加热30分钟,制备。仪器E的作用是            

⑵上述反应的副产物可能有:乙醚(CH3CH2-O-CH2CH3)、乙烯、SO2、水等。

①打开活塞a,在竖直冷凝管上方塞上塞子,通过B、C、D装置检验SO2和乙烯。已知C中盛放的试剂是NaOH溶液,B、D中应盛放的试剂依次分别是                           

②有同学拟通过红外光谱仪鉴定所得产物中是否含有“-CH2CH3”, 来确定副产物中存在乙醚。请你对该同学的观点进行评价:                               

⑶通过下列实验方案,可以提纯苯甲酸乙酯。

①为除去产品中杂质,先将三口烧瓶中残液倒入盛有冷水的烧杯中,并加入         

②用分液法可分离上述有机层和水层,分液完成后,取出有机层的操作是               

③向锥形瓶中加入适量豆粒大小的无水氯化钙干燥剂,至醚层澄清透明;过滤得醚层,然后将醚层加入到干燥的蒸馏烧瓶中蒸馏,蒸馏过程中控制的温度为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