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化学试卷 > 试卷信息
2011-2012学年黑龙江大庆市高三毕业班联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下列变化都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食物腐败     B.蜡烛熔化  无水硫酸铜加水变成蓝色晶体

C.大米酿酒  用“84”消毒液消毒     D.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洗洁精除油污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下图所示的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点燃酒精灯     B.取用锌粒       C.取粉末状固体药品    D.移走蒸发皿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2O表示两个氧分子               B.银离子的符号为Ag+

C.一氧化碳的化学式是Co           D.H2O中含有氢分子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下列仪器中具有①溶解固体,②配制溶液,③加热较多量液体三种用途的是(   )

A.集气瓶                           B.量筒

C.试管                             D.烧杯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3.4gNH3中含有电子数为0.2NA

B.标准状况下,22.4 L Cl2参加所有化学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一定都是2NA

C.标准状况下,0.5NA个SO3分子所占的体积约为11.2 L

D.在18说明: 6ec8aac122bd4f6e中含有说明: 6ec8aac122bd4f6e个氧原子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白磷有毒,如果不慎将白磷沾到皮肤上,可以用稀的硫酸铜溶液冲洗来解毒,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P + 5CuSO4 + 8H2O === 5Cu + 2X +5H2SO4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断出X的化学式为(   )

A.P2O5                B.P2O3                 C.HPO3              D.H3PO4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将同样是绿豆大小的焊锡(锡铅合金)、锡、铅放在铁片上的周围,加热铁片的中心部分。你认为最先熔化的是(   )

A.锡             B.铅              C.焊锡            D.同时熔化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小明完成了很多探究实验,并填写了实验报告,其中现象或结论正确的是(   )

A. 在一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3ml水和几滴植物油,振荡,得到的是悬浊液

B. 用小木棍蘸少量浓硫酸在白纸上写字,一会儿白纸变黑,小木棍也变黑了

C. 在一支试管中加入几小段镁条,再加入5ml盐酸,观察到镁条表面有气泡,用手触摸试管外壁,感觉不到温度的变化

D. 向一个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质地较软的塑料瓶中加入约三分之一体积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塑料瓶没有明显变化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在反应2A+5B=2C+4D中,C、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9∶22。若2.6 gA与B完全反应后,生成8.8 gD,则在此反应中B与D的质量比为(   )

A.4∶9         B.8∶11           C.10∶11         D.31∶44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氮气常用作保护气,是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B.铜用于制导线,是由于铜有良好的导电性

C.甲醛水溶液可用于浸泡标本,甲醛能使蛋白质变性起到防腐作用

D.铁制栏杆表面常涂“银粉漆”(铝粉)防生锈,是由于铝的化学性质比铁稳定。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市场上有一种加酶洗衣粉,衣物的汗渍,血迹及人体排放的蛋白质油渍遇到它,皆能水解而除去,下列衣料①羊毛织品②棉织品③锦纶布料④蚕丝制品,不能用加酶洗衣粉洗涤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类推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但如果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会产生错误的结论。下列类推结论正确的是(   )

A.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则分子在化学变化变化中不能再分

B.KNO3溶于水时溶液温度无明显变化,则NH4NO3溶于水时溶液温度也无明显变化

C.点燃CO与O2混合气体可能爆炸,则点燃CH4与O2 的混合气体也可能爆炸

D.CuO不能与水反应,则CaO也不能与水反应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下列实验设计方案中,可行的是(   )

A. 向某溶液中先滴加稀盐酸,没有明显现象,再滴加氯化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

B.用玻璃棒蘸取食用白醋滴在润湿pH试纸上,测定其pH

C.将H2、O2的混合气体通过盛有灼热氧化铜的试管,以除去氢气

D.除去氯化钠中的硝酸钾,加水后过滤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t℃时,根据某物质在不同质量的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绘制成下图中的斜线。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

B.n点表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5%

C.t℃该物质的溶解度为50

D.图中4个点表示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是:n<m<W=Z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制作“叶脉书签”需配制l00 g 12%的NaOH溶液(设水的密度为 1g/mL)。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

A.称量前调节天平平衡时发现指针向右偏转,可调节游码

B.在左右托盘上垫滤纸称取l2.0gNaOH固体

C.将准确称取的NaOH固体直接倒入装有水的量筒中溶解

D.选用100 mL的量筒量取88mL的水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下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反应,“→”表示甲在一定条件说明: 6ec8aac122bd4f6e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下列变化前后的数据关系不符合a > b的是(   )

A.一瓶浓硫酸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溶质质量分数为b

B.一瓶浓盐酸的质量为a,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为b

C.将锌片放置在质量为a的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溶液质量为b

D.酒精和水混合前的体积之和为a,混合后总体积为b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凯式定氮法”是通过测奶品中含氮量(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来折算奶品中蛋白质含量的一种方法。为了提高氮的含量,不法分子将三聚氰胺(化学是为C3H6N6)添加进奶品中,冒充蛋白质,使许多婴幼儿长期服用后产生结石,严重影响婴幼儿的健康。不法分子如果向1000g牛奶中添加2.52g三聚氰胺,能够冒充蛋白质的质量为(已知蛋白质中所含氮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16%)(   )

A.2.52g          B.4.44g         C.10.5g          D. 12.32g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用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

B.向一定质量的硫酸铵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C.向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不断加入氧化钙固体

D.分别向等质量的铝和铁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至过量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向含CuCl2和HC1的100g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参加反应的NaOH溶液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关系如图,仅考虑沉淀为Cu(OH)2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整个反应过程中,氯离子个数不变

B.M点溶液中的溶质有两种

C.P点溶液比点M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大

D.沉沉完全时,m1的数值为120

 

二、填空题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7分)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点。

(1)在水、铜、氯化钠3种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是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说明: 6ec8aac122bd4f6eA、B、C、D中属于单质的是     (填化学式,下同);属于氧化物的是      

(4)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说明: 6ec8aac122bd4f6e,当x-y=8时,该粒子为________。

(5)具有相同原子数和电子数的分子或离子叫等电子体,等电子体具有相似的结构和性质。下列各组粒子中属于等电子体的是__________。

A.NO和O2       B.CO和N2       C.SO2和CO2      D.PO43- 和SO42-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22、(5分)福岛核泄漏引发全球关注核安全。

(1)核电站提供了世界约17%的电能,核能的开发和利用,有效地缓解了化石燃料贮量不足带来的能源危机。化石燃料是指煤、         和天然气。

(2)福岛核电站爆炸的元凶是氢气,氢气燃烧爆炸时的化学方程式为         。核电站的氢气主要来源于燃料原件上的锆(Zr)高温下与水反应,生成氧化锆(ZrO2)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核电站利用核燃料铀—235发生核裂变产生的能量发电。放射性碘(6ec8aac122bd4f6e)是核裂变产物之一。6ec8aac122bd4f6e原子核内有53个质子,78个中子,关于6ec8aac122bd4f6e,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6ec8aac122bd4f6e原子核外电子数为78              ②6ec8aac122bd4f6e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131

③ 放射性碘和稳定性碘属于同种元素      ④ 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4)6ec8aac122bd4f6e一旦被人体吸入会引发甲状腺疾病。服用含碘元素的物质可封闭甲状腺,让放射性碘无法“入侵”。我国规定在食盐中添加碘元素的标准为20-40mg/kg,若要达到防御6ec8aac122bd4f6e辐射的作用,一次需补充碘元素100mg。按每人每天食用10g加碘盐,则我们每天最多能从碘盐中吸收 ______ mg碘元素。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图①所示电解水的实验中,试管(填“1”或“2”)     中收集的气体是氧气。

(2)小刚要净化收集的雨水,自制了一个简易净水器(如图②所示),其中小卵石、

石英沙和膨松棉的作用是          

(3)某塑料瓶装矿泉水标签如图③所示,饮用该矿泉水,可以为人体提供_________种营养素。塑料瓶轻便卫生,可回收再利用。其所用材料不属于           

A. 合成材料       B.  有机高分子        C.有机物         D.合金

(4)我们应当珍惜每一滴水,下列做法不利于节约用水的是       

A.洗菜的水用来浇花                B.使用节水龙头

C.用不间断的流水冲洗碗筷          D.洗手擦肥皂时,关上水龙头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5分)在化学反应中,物质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例如:2Na+C12=2NaCl,反应前后Na、C1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⑴含有高价态元素的化合物,在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降低,通常具有氧化性。如:氯化铁溶液能和单质铜反应生成氯化铜和另一种铁的氯化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中,_________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反应物中表现出氧化性的物质是___________。

⑵向上述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则滤液中的溶质是______。

反思与评价

⑶有人认为复分解反应一定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请你也从化合价角度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5分)下图表示某些物质间转化关系(部分反应条件省略)。其中A为黑色固体氧化物;E为绿色固体;B、D是由相同元素组成的无色液体,且B具有消毒杀菌作用;说明: 6ec8aac122bd4f6e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判断X的化学式:                

(2)反应①中A物质的作用是             

(3)反应①、⑤的化学方程式:①                   ;⑤                 

(4)在日常生活中为防止反应②的发生,可采取的措施是            (写一点即可)。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5分)海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以下是我市对海水资源的部分利用。

(1)从海水中获得氯化钠。将海水进行      可得到粗盐;为除去粗盐中含有的SO42-、Ca2+、Mg2+等杂质,有如下操作:①溶解;②加过量的Na2CO3溶液; ③加过量的BaCl2溶液;④加适量的盐酸;⑤加过量NaOH溶液;⑥蒸发结晶;⑦过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用序号填一种合理组合)。

说明: 6ec8aac122bd4f6e上述过程中,沉淀B与试剂C发生的是中和反应,则沉淀B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由无水MgCl2制取Mg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海

水本身就是含有MgCl2的溶液,它与通过步骤①、②得到的MgCl2溶液有何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8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在甲、乙两个充满氧气的密闭容器中各加入一定量的碳粉,在高温条件下使其充分反应,待反应结束后,两个容器中的碳粉都已完全消失。该小组成员对反应后两容器内气体进行如下探究:

⑴小红同学对甲容器中气体的组成提出如下四种猜想:

①只有CO        ②只有CO2            ③只有O2          ④CO和O2的混合气体

你认为上述猜想中明显不合理的是                     填序号)

⑵小明同学认为甲容器中的气体还可能是CO和CO2的混合气体,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他准备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若小明的猜想成立,则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装置C玻璃管中的实验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⑶小芳同学对乙容器中气体的组成提出了除上述猜想外的另一种合理猜想,她的猜想是                         ,于是她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验证其猜想:

【步骤1】先加热装有铜丝网的玻璃管一段时间后,再通入乙中的气体,观察现象;

【步骤2】将乙中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观察现象。

指导老师在分析其实验方案后,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错误或不足。

①步骤1应先通入乙中气体一段时间后方可加热。你认为这样修改的原因是     

②没有必要进行步骤2的实验,其理由是                                 

⑷若反应前甲、乙两容器中碳粉与氧气的质量比分别表示为 (mC/mO2)甲

和(mC/mO2)乙,当小明和小芳的猜想均成立时,则(mC/mO2)甲__________

(mC/mO2)(填“﹥”、“﹤”或“=”)。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6分)甲、乙同学在学完酸的化学性质后,做了如下实验: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实验结束,甲、乙同学依次将废液缓慢倒入同一洁净的废液缸中,然后进行了讨论。

【观察与讨论1】甲同学在做实验时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于是对氢氧化钙溶液和稀盐酸能发生反应表示怀疑。但乙同学认为,甲同学实验时向氢氧化钙溶液中应先滴几滴酚酞试液,再滴加适量的稀盐酸,当观察到(1)         时,就可以说明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

【观察与讨论2】当乙同学沿废液缸内壁缓慢倾倒液体时,观察到废液缸中先有气泡产生,然后又出现了白色沉淀。经过讨论确定,甲、乙同学试管中废液含有的溶质分别是(2)            (3)            (均写化学式),才会出现上述现象。

为了科学处理试验后的废液,甲、乙同学决定对废液缸中最终废液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最终废液中含有什么溶质?

【猜想与假设】甲同学猜想:废液中含有NaCl、CaCl2两种物质

          乙同学猜想:废液中含有NaCl、Na2CO3两种物质

【活动与探究】甲、乙同学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分别同时进行了如下实验:

甲同学实验: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碳酸钠溶液,无明显现象。

得出结论:甲猜想不成立,则 乙猜想成立。

乙同学实验: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氯化钙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得出结论:乙猜想成立,则甲猜想不成立。

【反思与评价】(4)请对甲同学由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给予评价             

【表达与交流】(5)甲、乙同学确认了最终废液中溶质的成分。你认为处理该废液的方法是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7分)下图是利用红磷验证燃烧条件的实验装图。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简要叙述检验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红磷是一种可燃物,请验证:红磷发生燃烧的另外两个条件中,缺少任何一个条件都不

能燃烧(两个条件须分别验证),只有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才能燃烧。

【实验说明】止水夹K1、K2处于关闭状态;锥形瓶A中盛满了氧气;管C中盛满了氮气,并放有红磷固体;试管D是空试管:分液漏斗B中装有蒸馏水。在实验时,蒸馏水不够可以得到补充。

【实验步骤】在完成气密性检查后,按照上述的要求,设法填装好试剂,并连接好整套实验装置。若要求实验过程中不得拆、装仪器,请设计后续的实验步骤,并按要求完善下表。 在后续实验步骤中,有一步骤为“盖灭酒精灯,待管C恢复到常温”,请把这一步骤用“题示”两个字填入下表相应步骤的“操作”栏中,且不必填该步骤对应的“预计现象及得出的结论”栏。

  步骤

    操作

    预计现象及得出的结论

 

  ①

 

 

 

                  

 

 

现象:   

 

结论:   

 

  ②

 

 

                 

 

 

现象:   

 

结论:   

 

  ③

 

 

                  

 

 

 

现象:

 

结论:   

 

  ④

 

 

继续保留步骤③的所有操作,并点燃

 

酒精灯

 

现象:红磷燃烧,冒出大量白烟

结论:燃烧同时满足有充足氧气与温

 

度达到着火点两个条件

【实验反思】

Ⅰ.后续实验步骤①②③中,有一步骤可能引起的不良后果是           。

Ⅱ.有人又认为按照步骤④进行操作,要产生步骤④的预计现象。锥形瓶A中的气体和分液漏斗B中的液体,除了可以是氧气和蒸馏水的组合外,还可以是另外的两种组合:(两种组合中的气体不同,且都不是氧气:两种组合中的液体酸碱性不同,且都不是蒸馏水)

组合l:        A中:          ,  B中:        。

组合2:A中:         ,  B中:        。

 

四、计算题
详细信息
30. 难度:中等

(7分)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某兴趣小组为了测定鸡蛋壳中CaCO3的含量,现取15 g鸡蛋壳,捣碎,放在烧杯中,然后向其中加入80 g某浓度的稀盐酸,使之充分反应(鸡蛋壳中除CaCO3外的其他成分都不溶于水,且不与稀盐酸反应),测得烧杯中的反应剩余物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忽略水蒸气的挥发),其中当反应进行到B点时,所用盐酸刚好消耗了加入量的一半。试计算(计算结果精确到0.1%):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产生CO2的质量为__________ g;

(2)该鸡蛋壳中CaCO3的质量分数。

(3)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