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化学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明矾能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可用作净水剂 B.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应分类回收利用 C.低碳生活注重节能减排,尽量使用太阳能等代替化石燃料,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D.高纯度的硅单质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
|
2. 难度:简单 | |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Al2O3熔点很高,可用作耐火材料 B.清洁能源所用光电池的生产材料主要是用高纯度的硅 C.在医疗上碳酸氢钠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电解MgCl2饱和溶液,可制得金属镁
|
3. 难度:简单 | |
下列除杂操作中正确的是( ) A.除去溴乙烷中的少量Br2:加入NaOH溶液,加热、振荡,然后分液得下层液体 B.除去BaSO4中的少量BaCO3:加入过量稀盐酸,振荡、过滤、洗涤就可 C.除去CO2中的少量CO:可以通过点燃的方法除去杂质 D.除去铁粉中的少量铜:加入足量的FeCl3溶液再过滤分离
|
4. 难度:简单 | |
进行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 A.做CO还原CuO的实验时,尾气用点燃的方法除去 B.实验室制备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实验结束时应先撤导管再熄灭酒精灯 C.金属钠、钾起火,可用水、泡沫灭火器等灭火 D.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先预热并不时移动试管或加入碎瓷片,以免爆沸伤人
|
5. 难度:简单 | |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液溴易挥发,在存放液溴的试剂瓶中应加水封 B.能使润湿的淀粉KI试纸变成蓝色的物质一定是Cl2 C.某溶液加入CCl4,CC14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I− D.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一定含有Ag+
|
6. 难度:简单 | |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6 g CH4中含有4 nA个C—H键 B.1 mol/L NaCl溶液含有nA个Na+ C.1 mol Cu和足量稀硝酸反应产生nA个NO分子 D.标准状况下,22.4 L 己烯中含有nA个己烯分子
|
7. 难度:简单 | |
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无色溶液中:K+、Na+、MnO4—、SO42— B.含大量Fe2+溶液中:K+、Cl-、NO3-、Na+ C.加入Al能放出H2的溶液中:Cl-、HCO3-、SO4+、NH4+ D.在酸性溶液中:Ba2+、Na+、SO42-、Cl—
|
8. 难度:简单 | |
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FeCl3溶液与Cu的反应:Cu+Fe3+=Cu2++Fe2+ B.NO2与水的反应:3NO2+H2O=2NO3-+NO+2H+ C.醋酸溶液与水垢中的CaCO3反应:CaCO3+2H+=Ca2++H2O+CO2↑ D.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2AlO2-+CO2+3H2O=2Al(OH)3↓+CO32-
|
9. 难度:简单 | |
下列是某学生总结的一些规律,其中正确的是( ) A.一种元素可能有多种氧化物,但是同种化合价只对应一种氧化物 B.酸性氧化物都可以与强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C.酸根离子中不可能含有金属元素 D.氧化物只能做氧化剂,不能做还原剂
|
10. 难度:简单 | |
可能存在的第119号未知元素,有人称为“类钫”,根据周期表结构及元素性质变化趋势,有关“类钫”的预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类钫”在化合物中是+1价 B.“类钫”具有放射性 C.“类钫”单质的密度大于l g·cm-3 D.“类钫”单质有较高的熔点
|
11. 难度:简单 | |
下列由相关实验现象所推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Cl2、SO2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说明二者均有氧化性 B.向溶液中滴加酸化的Ba(NO3)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该溶液中一定有SO42- C.Fe与稀HNO3、稀H2SO4反应均有气泡产生,说明Fe与两种酸均发生置换反应 D.分别充满HCl、NH3的烧瓶倒置于水中后液面均迅速上升,说明二者均易溶于水
|
12. 难度:简单 | |
燃料电池的突出优点是将化学能直接转变为电能,而不经过热能这一中间环节,能量利用率高,已应用于宇宙飞船、航空站及潜水中。氢氧燃料电池可同时供应电和水蒸气,所用燃料为H2,电解质为熔融的K2CO3。已知该电池的正极反应为:O2 + 2CO2 + 4e——==2CO3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放电时CO32-向正极移动 B.放电时OH—向负极移动 C.负极反应为H2 + CO32--2e-==H2O + CO2 D.当该电池产生的水蒸气折算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L时,转移电子4mol
|
13. 难度:简单 | |
可逆反应aA(s) + bB(g)cC(g) + dD(g),△H=Q kJ/mol, 反应过程中,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某物质在混合物中的含量与温度(T)、压强(P)的关系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以下正确的是 A.T1>T2,Q>0 B.Tl<T2,Q>0 C.P1>P2,a+b=c+d D.Pl<P2,b=c+d
|
14. 难度:简单 | |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CH3)2C=CHCH2CH3中所有碳原子共面 B.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证明苯分子中不存在单双键交替的结构 C.聚乙烯能使溴水褪色 D.甲醇、乙二醇(HOCH2CH2OH)互为同系物
|
15. 难度:简单 | |
某有机物结构简式为,关于该有机物叙述错误的是 A.1 mol该物质在加热和催化剂作用下,最多能和4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B.能使溴水褪色也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遇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D.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取代反应
|
16. 难度:简单 | |
3—甲基戊烷的一氯代产物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
17. 难度:简单 | |
下列物质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 ) ①; ② ③; ④ ⑤
|
18. 难度:简单 | |
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相同条件下,导电性强的溶液比导电性弱的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数目多 B.由C(石墨)→C(金刚石)△H= +11.9kJ·mol—1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在AgNO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后,溶液中不存在Ag+ D.任何一个化学变化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
19. 难度:简单 | |
把200mLNaHCO3和Na2CO3的混合溶液分成二等份,取一份加入含a mol氢氧化钠的溶液恰好反应完全;另取一份加入含b mol HCl的盐酸恰好反应完全生成CO2,则该混合溶液中c(Na+)为 ( ) A.10 b mol/L B.(20b—10a)mol/L C.(5b一)mol/L D.(l0b —5a) mol/L
|
20. 难度:简单 | |
对可逆反应4NH3(g) + 5O2(g) 4NO(g) + 6H2O(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达到化学平衡时,4v正(O2) = 5v逆(NO) B.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 mol NO的同时,消耗x mol NH3,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加容器体积,与原平衡相比,则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平衡正向移动 D.反应温度不变时,若物质的平衡浓度改变,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也会发生改变
|
21. 难度:简单 | |
25℃时,KW=1.0×10—14;100℃时,KW=1×10—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00℃时,pH=12的NaOH溶液和pH=2的H2SO4恰好中和,所得溶液的pH=7 B.25℃时,0.2 mol/L Ba(OH)2溶液和0.2 mol/L HCl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的pH=7 C.25℃时,0.2 mol/L NaOH溶液与0.2 mol/L CH3COOH恰好中和,所得溶液的pH=7 D.25℃时,pH=12的氨水和pH=2的H2SO4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的pH>7
|
22. 难度:简单 | |
某金属的硝酸盐受热分解时,生成NO2和O2的物质的量之比是2∶1,则在分解过程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是( )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无法确定
|
23. 难度:简单 | |
下列液体均处于25℃,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某物质的溶液pH < 7,则该物质一定是酸或强酸弱碱盐 B.pH = 4.5的番茄汁中c(H+)是pH = 6.5的牛奶中c(H+)的100倍 C.AgCl在同浓度的CaCl2和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相同 D.pH = 5.6的CH3COOH与CH3COONa混合溶液中,c(Na+) > c(CH3COO-)
|
24. 难度:简单 | |
等物质的量的N2、O2、CO2混合气体通过Na2O2后,体积变成原体积的8/9(同温同压),这时混合气体中N2、O2、CO2物质的量之比为( ) A.3∶4∶1 B.3∶3∶2 C.6∶7∶3 D.6∶9∶0
|
25. 难度:简单 | |||||||||||||||||||||||||||||||||||||
(共13分)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针对表中的①~⑨种元素,填写下列空白:
(1) 在这些元素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 (填具体元素符号,下同)。 (2) 在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化合物的分子式是_______,碱性最强的化合物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__。 (3) 最高价氧化物是两性氧化物的元素是_____ ____;写出它的氧化物与氢氧化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 (4) 用电子式表示元素④与⑥的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该化合物属于 (填 “共价”或“离子”)化合物。 (5)表示①与⑦的化合物的电子式 ,该化合物是由 (填“极性”“非极性”)键形成的。 (6)写出元素⑦的单质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6. 难度:简单 | |||||||||||||||||||||
(14分)单晶硅是信息产业中重要的基础材料。通常用碳在高温下还原二氧化硅制得粗硅(含铁、铝、硫、磷等杂质),粗硅与氯气反应生成四氯化硅(反应温度450-500°C),四氯化硅经提纯后用氢气还原可得高纯硅。以下是实验室制备四氯化硅的装置示意图。查阅相关资料获悉: a.四氯化硅遇水极易水解; b.铝、铁、磷在高温下均能与氯气直接反应生成相应的氯化物; c.有关物质的物理常数见下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装置A中g管的作用是 ;装置C中的试剂是 ;装置E中的h瓶需要冷却理由是 。 (3)装置E中h瓶收集到的粗产物可通过精馏(类似多次蒸馏)得到高纯度四氯化硅,精馏后的残留物中,含有铁、铝等元素的杂质。为了分析残留物中铁元素的含量,先将残留物预处理,使铁元素还原成Fe2+ ,再用KMnO4标准溶液在酸性条件下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滴定,锰元素被还原为Mn2+。 ①写出用KMnO4滴定Fe2+的离子方程式: ; ②滴定前是否要滴加指示剂? (填“是”或“否”),判断滴定终点的方法是 。 ③某同学称取5.000g残留物,预处理后在容量瓶中配制成100ml溶液,移取25.00ml试样溶液,用1.000×10-2mol· L-1KMnO4标准溶液滴定。达到滴定终点时,消耗标准溶液20.00ml,则残留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若滴定前平视,滴定后俯视KMnO4液面,对测定结果有何影响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
27. 难度:简单 | |
(12分) 甲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广泛的开发和应用前景。 (1)工业上一般采用下列两种反应合成甲醇: 反应I: CO(g) + 2H2(g) CH3OH(g) ΔH1 反应II: CO2(g) + 3H2(g) CH3OH(g) + H2O(g) ΔH2 ①上述反应符合“原子经济”原则的是 (填“I”或“Ⅱ”)。 ②已知反应Ⅰ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由表中数据判断 ΔH1 0 (填“>”、“=”或“<”)。 ③某温度下,将2 mol CO和6 mol H2充入2L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c(CO)= 0.2 mol/L, 则CO的转化率为 (2)已知在常温常压下: ① 2CH3OH(l) + 3O2(g) = 2CO2(g) + 4H2O(g) ΔH = -1275.6 kJ/mol ② 2CO (g)+ O2(g) = 2CO2(g) ΔH = -566.0 kJ/mol ③ H2O(g) = H2O(l) ΔH = -44.0 kJ/mol 请计算1 mol甲醇不完全燃烧生成1 mol一氧化碳和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 (3)某实验小组依据甲醇燃烧的反应原理,设计如右图所示的电池装置。 ①该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 ②工作一段时间后,测得溶液的pH减小,该电池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
28. 难度:简单 | |||||||||||
(13分)A、B、C、D、E是元素周期表中前四周期常见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
(1)写出A元素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 。当C单质、D单质和NaOH溶液形成原电池时,该原电池的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2)常温下,某气态单质甲分子与AB分子核外电子数相等,则一个甲分子中包含 个π键,在A—H、B—H两种共价键中,键的极性较强的是 (用元素符号表示)。D元素原子核内中子数比质子数多1,则D原子可以表示为 ,其原子核外有 种运动状态不同的电子。 (3)B的氢化物的熔沸点比与它同主族的下一周期元素的氢化物的熔沸点高,原因是 。 (4)通常情况下,A的燃烧热为a kJ ·mol-1,C的燃烧热为b kJ ·mol-1,则C与AO2反应生成A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
29. 难度:简单 | |
(13分)已知: (1)2ROH R—O—R + H2O (R为烃基,R-O-R为醚) (2)RCH=CH2+HOCl→RCH(OH)—CH2Cl 或 RCH=CH2+HOCl→RCHCl—CH2OH 试根据下列回答下列问题 (1)(4分)写出结构简式A ________________,C ________________。 (2)(4分)从结构上分析,与A互为同分异构体的可能结构简式有: __________ ______。 (3)(2分)上述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反应序号) (4)(3分)写出方程式:D+E → 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