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配制FeCl3溶液,为了抑制水解,常加盐酸 B.盐类都能水解 C.盐类水解通常都是吸热的 D.水解达到平衡时的AlCl3稀溶液中,无论再加入饱和AlCl3溶液还是加水或者加热,其水解平衡均向正向移动
|
2. 难度:中等 | |
将0.lmol·醋酸溶液加水稀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c(H+)和c(OH-)都减小 B.溶液中c(H+)增大 C.醋酸电离平衡向左移动 D.溶液的pH增大
|
3. 难度:中等 | |
在相同温度时100mL0.01mol/L的醋酸溶液与10mL 0.1mol/L的醋酸溶液相比较,下列数值前者大于后者的是( ) A.中和时所需NaOH的量 B.电离程度 C.H+的物质的量 D. CH3COOH的物质的量
|
4. 难度:中等 | |
用水稀释0.1mol/L氨水时,溶液中随着水量的增加而减小的是( ) A.[OH-]/[NH3·H2O] B.[NH3·H2O]/[OH-] C.[H+]和[OH-]的乘积 D.OH-的物质的量
|
5. 难度:中等 | |
在O.1mol/L的CH3COOH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CH3COOHCH3COO-+H+。对于该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加入少量NaOH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加水,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滴加少量0.1mol/LHCl溶液,溶液中C(H+)减少 D.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
6. 难度:中等 | |
在水中加入下列物质,可以促进水电离的是( ) A.H2SO4 B.NaOH C.Na2CO3 D.KNO3
|
7. 难度:困难 | |
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且溶液呈碱性、透明的是 ( ) A.Na+、OH-、H2PO4-、NO3- B.[Al(OH)4]-、K+、CO32-、Na+ C.Al3+、Cl-、CO32-、Na+ D.Fe2+、K+、H+、NO3-
|
8. 难度:中等 | |
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X2(g)+ 3Y2(g) 2Z(g),X2、Y2、Z起始浓度分别为0.2mol·L—1、 0.6mol·L—1、0.4mol·L—1,当平衡时,下列数据肯定不正确的是 ( ) A.X2为0.4mol·L—1,Y2为1.2mol·L—1 B.Y2为1.0mol·L—1 C.X2为0.3mol·L—1,Z为0.2mol·L—1 D.Z为0.6mol·L—1
|
9. 难度:中等 | |
实验室有三种酸碱指示剂,其pH变色范围如下:甲基橙:3.1~4.4石蕊:5.0~8.0酚酞: 8.2~10.0用0.1000 mol/L 的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CH3COOH溶液,反应恰好完全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溶液呈中性,可选用甲基橙或酚酞作指示剂 B.溶液呈中性,只能选用石蕊作指示剂 C.溶液呈碱性,可选用甲基橙或酚酞作指示剂 D.溶液呈碱性,只能选用酚酞作指示剂
|
10. 难度:困难 | |
在一定温度下,下列叙述不能作为可逆反应A(g)+3B(g) 2C(g)达到平衡的标志的是 ( ) ①C的生成速率是B的生成速率的2/3倍 ②单位时间生成a mol A,同时生成3a mo1B ③A、B、C的浓度不再变化 ④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再变化 ⑤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 ⑥单位时间消耗 a mol A,同时生成3amolB ⑦A、B、C 的分子数目比为1∶3∶2 A.②⑦ B.⑥④ C.①③ D.⑤⑥
|
11. 难度:中等 | |
有A、B、C、D四种金属,将A与B用导线联结起来,浸入电解质溶液中,B不易被腐蚀;将A、D分别投入到等浓度的盐酸中,D比A反应剧烈;将铜浸入B的盐溶液中无明显变化;将铜浸入C的盐溶液中,有金属C析出。据此可推知它们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A.D>C>A>B B.D>A>B>C C.D>B>A>C D.B>A>D>C
|
12. 难度:困难 | |
下面有关电化学的图示,完全正确的是 ( )
|
13. 难度:中等 | |
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 A.氨水应密闭保存,置低温处 B.在FeCl2溶液中加入铁粉防止氧化变质 C.生产硝酸中使用过量空气以提高氨的利用率 D.实验室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氯气
|
14. 难度:中等 | |
下列过程或现象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 ( ) A.纯碱溶液加热可增加去污效果 B.在潮湿的环境下铁片表面形成红棕色水膜 C.氯化铁饱和溶液滴入沸水中形成胶体 D.NaHCO3与Al2(SO4)3可作为泡沫灭火器的反应药剂
|
15. 难度:困难 | |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 M(g) + N(g) R(g) + 2L(? )此反应符合该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正反应吸热 ,L是气体 B.正反应吸热, L是固体 C.正反应放热 ,L是气体 D.正反应放热 ,L是固体或液体
|
16. 难度:中等 | |
t℃时,水的离子积为Kw,该温度下将a mol·L-1一元酸HA与b mol·L-1一元碱BOH等体积混合,混合液一定呈中性的是( ) A.混合液的pH=7 B.混合液中c(B+)=c(A-) C.a=b D.加入甲基橙显橙色
|
17. 难度:中等 | |
pH=2的A、B两种酸溶液各lmL,分别加水稀释到1000 mL,其溶液的pH与溶液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两种酸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等 B.稀释后A酸溶液的酸性比B酸溶液强 C.a=5时,A是弱酸,B是强酸 D.若A、B都是弱酸,则5>a>2
|
18. 难度:中等 | |
常温下,在pH值都等于9的NaOH和CH3COONa两种溶液中,设由水电离产生的OH- 离子浓度分别为A mol/L与Bmol/L,则A和B关系为 ( ) A.A>B B.A=10-4 B C.B=10-4 A D.A=B
|
19. 难度:中等 | |
某学生的实验报告所列出的下列数据中合理的是( ) A.用10mL量筒量取7.13mL稀盐酸 B.用托盘天平称量25.20g NaCl C.用广泛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为2.3 D.用25mL滴定管做中和滴定时,用去某浓度的碱溶液21.70mL
|
20. 难度:中等 | |
下列溶液加热蒸干后,能析出溶质固体的是( ) A.AlCl3 B.KHCO3 C.Fe2(SO4)3 D.NH4HCO3
|
21. 难度:困难 | |
利用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制取副产品盐酸的设想在工业上已成为现实。某化学兴趣小组通过在实验室中模拟上述过程,其设计的模拟装置如下:
A B C D E (1)写出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B装置有三种功能:①控制气流速度;②均匀混合气体;③ (3)设V(Cl2)/V(CH4)=x,若理论上欲获得最多的氯化氢,则x值应≥ (4)一段时间后发现D装置中的棉花由白色变为蓝色,则棉花上可能预先滴有 溶液。 (5)在C装置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光照射,发现硬质玻璃管内壁有黑色小颗粒产生,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6) E装置中除盐酸外,还含有有机物,从E中分离出盐酸的最佳方法为 (填字母)。 A.水洗分液法 B.蒸馏法 C.过滤法 D.结晶法 (7) 该装置还有缺陷,原因是没有进行尾气处理,其尾气主要成分为 (填字母)。 A.CH4 B.CH3Cl C.CH2Cl2 D.CHCl3
|
22. 难度:困难 | |
常见氨基酸中唯一不属于α-氨基酸的是脯氨酸。它的合成路线如下: ⑴反应①的类型为 。 ⑵写出一种不含手性碳原子的常见氨基酸的结构简式: 。 ⑶反应B→C可看作两步进行,其中间产物的分子式为C5H7O3N,且结构中含有五元环状结构。写出由B反应生成中间产物的化学方程式 。 ⑷合成路线中设计反应③、④的目的是 。
|
23. 难度:压轴 | |
某芳香族化合物A式量小于150,氢氧质量比为1∶8,完全燃烧后只生成CO2和H2O。取等质量的A分别与足量NaHCO3和Na反应,生成的气体在同温同压下的体积比为1∶1。工业常用A来合成药物B及医药中间体G,流程如下: 已知: (1)写出A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 ,D的结构简式 。 (2)D生成E的反应类型是 。 (3)A合成B的同时,A自身之间也能发生缩聚反应,写出该缩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写出F与过量NaOH共热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B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一种物质的结构简式 。 ①只有一种官能团 ②能发生银镜反应 ③苯环上的一氯取代物只有二种 ④核磁共振谱共有四组峰,个数比为3∶2∶2∶1。 (6)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可由A经一步反应获得D B.与G互为同分异构体 C.G易水解,可用FeCl3溶液检验是否发生水解 D.1molG一定能和5mol氢气反应
|
24. 难度:压轴 | |
按以下步骤可从 合成(部分试剂和反应条件已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F的结构简式为:B F 。 (2)反应①~⑦中属于消去反应的是 (填代号)。 (3)根据反应,写出在同样条件下 CH2=CH—CH=CH2与等物质的量Br2发生加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写出第④步的化学方程式(有机物写结构简式,注明反应条件). 。 (5)A—G这七种有机物分子中含有手性碳原子的是(填序号) 。 (6)核磁共振谱是测定有机物分子结构最有用的工具之一。在有机物分子中,不同位置的氢原子在质子核磁共振谱(PMR)中给出的峰值(信号)也不同,根据峰(信号)可以确定有机物分子中氢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例如:乙醛的PMR谱中有2个信号峰,其强度之比为3∶1。则下列有机物分子中,在质子核磁共振谱中能给出三种峰(信号)且强度之比为1∶1∶2的是 。 A. B. C.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