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化学试卷 > 试卷信息
2015届福建省晋江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下列说法,你认为无科学性错误的是(     )

A.CO2可以灭火,所以镁条着火时可用CO2灭火

B.海水的溴以Br形式存在,所以需加入氧化剂才能提取Br2

C.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所以常温下不可能发生氮的固定

D.碘遇淀粉变蓝,所以可用米汤检验含碘盐中的碘酸钾(KIO3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

A.明矾[KAl(SO4)2·12H2O]在水中能形成Al(OH)3胶体,可用作净水剂

B.金刚石是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不可能与氧气发生反应

C.浓H2SO4有强氧化性,常温下能与Cu发生剧烈反应

D.将SO2通入品红溶液,溶液退色后加热恢复原色;将SO2通入溴水,溴水退色后加热也能恢复原色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甲、乙是周期表中同一主族的两种元素,若甲的原子序数为x,则乙的原子序数不可能是(  )

A.x+2              B.x+4              C.x+8              D.x+18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下列物质中阳离子半径与阴离子半径比值最小的是(  )

A.NaCl             B.LiF               C.LiCl              D.KF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下列各组气体中,在通常条件下能稳定共存的是 (   )

A.NH3、O2、HCl      B.N2、H2S、Cl2       C.CO2、NO、O2      D.N2、O2、CO2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下列有关试剂的保存方法,错误的是(    )

A.浓硝酸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并放置在阴凉处

B.少量的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

C.液溴应保存在棕色细口瓶,并加水液封

D.新制的氯水通常保存在无色玻璃试剂瓶中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是杂质)所用试剂不正确的是(    )

A.NO气体(NO2):水                    B.FeCl2溶液(FeCl3):Fe

C.CO2气体(HCl):Na2CO3溶液             D.NaHCO3溶液(Na2CO3):CO2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如图所示,试管中盛装的是红棕色气体(可能是混合物),当倒扣在盛有水的水槽中时,试管内水面上升,但不能充满试管,当向试管内鼓入氧气后,可以观察到试管中水柱继续上升,经过多次重复后,试管内完全被水充满,原来试管中盛装的可能是什么气体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A.可能是N2与NO2的混和气体

B.只能是NO2一种气体

C.可能是N2与NO的混和气体

D.可能只有NO2气体也可能是O2与NO2的混和气体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原子半径:Cl>S>O                      B.还原性:Na>Mg>Al

C.稳定性:HF>HCl>HBr                    D.酸性:HClO4>H2SO4>H3PO4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已知质量数为A的某阳离子Rn+,核外有X个电子,则核内中子数为

A.A-x              B.A-x-n             C.A-x+n            D.A+x-n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与氢氧根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电子数的微粒是(   )

A.CH4              B.NH4+              C.NH2-              D.Cl-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某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是H3XO4,该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是(   )

A.H2X              B.HX               C.XH3              D.XH4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能实现下列物质间直接转化的元素是(   )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A.硫               B.铁               C.硅               D.铝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下列变化中,不需要破坏化学键的是

A.氯化氢溶于水                         B.加热氯酸钾使其分解

C.碘升华                               D.氯化钠熔化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在下列反应中,HNO3既表现出氧化性,又表现出酸性的是

A.H2S+2HNO3=S↓+2NO2↑+2H2O

B.CuO+2HNO3=Cu(NO32+H2O

C.4HNO3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4NO2↑+O2↑+2H2O

D.3Cu+8HNO3=3Cu(NO32+2NO↑+4H2O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SiH4比CH4稳定

B.O2-半径比F的小

C.Na和Cs属于第ⅠA族元素,Cs失电子能力比Na的强

D.P和As属于第ⅤA族元素,H3PO4酸性比H3AsO4的弱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短周期元素X、Y、Z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A.Z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酸

B.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一种强酸

C.Z离子半径比Y原子半径小

D.Z的气态氢化物比Y的气态氢化物稳定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在某BaCl2溶液中通入SO2气体,未见沉淀生成;若先通入SO2气体,再通入另一种气体,则可看到沉淀生成;这种气体不可能是

A.Cl2               B.NH3              C.HCl              D.SO3(气体)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图中三位同学正在讨论某一物质,他们所描述的物质是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A.HCl              B.S02               C.CO2              D.Cl2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离子化合物中可以含有共价键,但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含离子键

B.含有共价键的物质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C.H2O稳定是因为H2O中存在两个氢键

D.干冰升华时,分子内共价键会发生断裂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同一周期X、Y、Z三种元素,已知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是:HXO4 >H2YO4 >H3ZO4,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原子半径:X > Y > Z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X > H2Y > ZH3

C.非金属性:X > Y > Z                     D.阴离子的半径:Z3- > Y2- > X-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已知第二周期和第三周期元素形成的离子aA2+bB+cC3-dD-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离子半径:C3->D->B+>A2+                 B.原子序数:d>c>b>a

C.原子半径:A>B>D>C                    D.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A>B>D>C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下列关于浓硫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因而能使蔗糖炭化

B.浓硫酸在常温下可迅速与锌粒反应放出氢气

C.浓硫酸是一种干燥剂,能够干燥氨气、氢气等气体

D.浓硫酸在常温下能够使铁、铝等金属钝化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将一定量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加入由稀H2SO4和HNO3组成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金属粉末有剩余,下列有关推断正确的是(  )

A.反应过程中不可能产生H2

B.剩余的金属粉末中一定有铜

C.往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会变血红色

D.往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稀H2SO4,则金属粉末的质量一定会减少

 

二、填空题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有下列物质:氧气、浓硫酸、二氧化硫、硫化氢、铜片、钠、焦炭、氨气

请选择合适的物质填空,并回答有关问题:

(1)单质投入滴有酚酞的水中,有气体生成、溶液变红,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二氧化硫表现氧化性的实验,选择的试剂应是二氧化硫和             

(3)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退色的酸性氧化物为             

(4)两种物质间反应,生成的两种气体均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发生催化氧化(制硝酸其中的一步)的化学方程式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中一部分,表中所列的字母分别代表某一化学元素。根据表中所列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b

 

 

 

 

 

 

e

 

g

h

 

a

 

 

c

f

 

 

 

l

 

 

 

 

 

 

 

 

 

 

d

 

 

 

 

 

 

 

 

 

 

 

 

 

 

 

 

 

 

 

 

 

 

 

 

 

(1)元素d是           (填“金属元素”或“非金属元素”), 表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符号是         

(2)表中能形成两性氢氧化物的元素是            (用元素符号表示),写出该元素的单质与a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写出该元素的氧化物与a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a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不能装在带磨口玻璃塞的试剂瓶,请用离子方程式说明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某中学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以下装置制取并探究氨气的性质。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1)A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A装置还可用于制取气体         (只填一种)

(3)若有21.4gNH4Cl固体,最多可制取NH3(标准状况)的体积是       L (NH4C1的摩尔质量为53.5g·mol-1)。

(4)实验室收集氨气的方法是                   

(5)C、D装置中颜色会发生变化的是         (填“C”或“D”)

(6)当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挤压E装置中的胶头滴管,滴入1-2滴浓盐酸,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7)为防止过量氨气造成空气污染,需要在上述装置的末端增加一个尾气处理装置,合适的装置是         (填“F”或“G”)。

(8)生石灰与水作用放出热量。实验室利用此原理,往生石灰中滴加浓氨水,可以快速制取氨气。你认为生石灰可用下列         物质代替(填序号)。

A.碱石灰(NaOH和CaO的固体混合物)

B.NaOH 固体     

C.硫酸溶液

D.石灰石(含CaCO3)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动手实践:某同学做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实验时,自己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并记录了有关实验现象(见下表,表中的“实验方案”与“实验现象”前后不一定是对应关系。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①将镁条用砂纸打磨后,放入试管中,加入少量水后,加热至水沸腾;再向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A.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嘶嘶”声,随之消失,溶液变成红色。

②向新制得的Na2S溶液中滴加新制的氯水        B.有气体产生,溶液变成浅红色

③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入滴有酚酞溶液的冷水中     C.剧烈反应,迅速产生大量无色气体.

④将镁条投入稀盐酸中                       D.反应不十分剧烈;产生无色气体。

⑤将铝条投入稀盐酸中                       E.生成白色胶状沉淀,继而沉淀消失

⑥向A1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         F.生成淡黄色沉锭。

请你帮助该同学整理并完成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研究            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2)实验用品:

试剂:金属钠,镁条,铝条,稀盐酸,新制氯水,新制Na2S溶液,AlC13溶液,NaOH溶液,酚酞溶液等。

仪器:①        ,试管,烧杯,试管夹,胶头滴管,镊子,小刀,玻璃片,砂纸,火柴等。

(3)实验内容:(填写与实验步骤对应的实验现象的编号和②③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填A~F)

 

 

 

 

 

 

写出下列实验步骤所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                                    

(4)实验结论:同周期元素从左往右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

 

四、填空题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把19.2 g 的Cu放入500mL 2 mol?L?1稀硝酸中,充分反应,Cu完全溶解。求:

(1)写出Cu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铜完全溶解时转移电子数目为         (用含NA的式子表示);

(3)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比为          

(4)反应后溶液中C(H+)为          (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