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化学试卷 > 试卷信息
2013-2014学年湖南省、汝城县第一中学高三11月联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下列分类或归类正确的是(     )

①液氯、氨水、干冰、碘化银均为纯净物

②CaCl2、NaOH、HCl、IBr均为化合物

③明矾、水银、烧碱、硫酸均为强电解质

④C60、C70、金刚石、石墨均为碳的同素异形体

⑤碘酒、淀粉、水雾、纳米材料均为胶体

A.①③④     B.②③     C.②④     D.②③④⑤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      )

A.CO2的电子式:满分5 manfen5.com    

B.次氯酸的结构式: H—O—Cl

C.中子数为18的氯原子结构示意图:满分5 manfen5.com

D.二氧化硅的分子式为:SiO2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不正确的(       )

A.10g质量分数为46%的乙醇溶液中,氢原子的总数为0.6NA

B.5.6 g铁与0.1 mol氯气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 0.2NA

C.50 mL 12 mol•L-1 浓盐酸与足量二氧化锰加热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3 NA

D.常温常压下,46g NO2 N2O4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3NA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将等物质的量浓度的CuSO4溶液和NaCl溶液等体积混合后,用石墨电极进行电解,电解过程中,溶液pH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如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阳极产物一定是Cl2,阴极产物一定是Cu

B.BC段表示在阴极上是H+放电产生了H2

C.整个过程中阳极先产生Cl2,后产生O2

D.CD段表示阳极上OH放电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产生了H+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2013年6月20日,中国首次太空授课活动成功举行,神舟十号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展示了失重环境下的物理现象。若在天宫一号中进行以下实验,其中最难完成的是(     )

A.将金粉和铜粉混合             B.将牛奶加入水中混合

C.蒸发食盐水制取食盐晶体       D.用漏斗、滤纸过滤除去水中的泥沙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下列离子反应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用硫酸酸化的过氧化氢溶液:2Fe2++2H++H2O2 = 2Fe3++2H2O

B.电解饱和食盐水:2Cl- +2H+ 满分5 manfen5.com H2↑+C12

C.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 4NH3·H2O=[Al(OH)4]+ 4NH4

D.铜粉与98.3%的硫酸加热下反应:Cu + 4H+ + SO42―满分5 manfen5.comCu2+ SO2↑+ 2H2O

 

详细信息
7. 难度:困难

X、Y、Z、R、W是5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它们可组成离子化合物Z2Y和共价化合物RY3、XW4,已知Y、R同主族,Z、R、W同周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Z>R>W

B.XW4分子中各原子均满足8电子结构

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mW>HnR

D.Y、Z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可能存在离子键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

序列

参加反应的物质

生成物

KMnO4 、H2O、H­2SO4

K2SO4 、MnSO4 ……

Cl­2 、FeBr­2

FeCl3 、FeBr3

MnO4  ……

Cl2 、Mn2+  ……

 

A.第①组反应的其余产物为H2O和 O2

B.第②组反应中Cl­2 与 FeBr­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C.第③组反应中生成1mol Cl2,转移电子2mol

D.氧化性由强到弱顺序为MnO4> Cl2 > Fe3+ > Br2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美国“海狼”潜艇上的核反应堆内使用了液体铝钠合金(单质钠和单质铝熔合而成)作载热介质,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合金的熔点一般比组分金属低

B.铝钠合金若投入一定量的水中可得无色溶液,则n(Al)≤n(Na)

C.铝钠合金投入到足量氯化铜溶液中,会有氢氧化铜沉淀也可能有铜析出

D.若m g不同组成的铝钠合金投入足量盐酸中,放出的H2越多,则铝的质量分数越小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某溶液中含有AlO2-、SO32-、SO42-、Na,向其中加入Na2O2后,溶液中浓度基本保持不变的离子是   (       )

A.SO32-       B.Na          C.AlO2-         D.SO42-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关于反应中的先后顺序,下列评价正确的是  (         )

A.向浓度都为0.1 mol/L 的FeCl3和CuCl2混合溶液加入铁粉,CuCl2首先反应

B.向NH4Al(SO4)2溶液中滴加少量的NaOH溶液,NH4+首先反应

C.向浓度都为0.1 mol/LNa2 CO3和NaOH溶液通入CO2气体,NaOH首先反应

D.向浓度都为0.1 mol/L 的FeCl3加入质量相同、颗粒大小相同的铁和铜,铜先反应 

 

详细信息
12. 难度:困难

某溶液中可能含有Na、Ca2、Br、CO32、I、SO32六种离子中的几种。①在该溶液中滴加足量氯水后,有气泡产生、溶液呈橙黄色;②向呈橙黄色的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时无沉淀生成;③橙黄色溶液不能使淀粉溶液变蓝。据上述实验事实推断,在该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组是    (     )

A.Na、Br、CO32          B.Na、SO32、I

C.Ca2、I、SO32          D.Ca2、CO32、Br

 

详细信息
13. 难度:困难

短周期元素W、X、Y、和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元素W是制造一种高效电池的重要材料,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元素Y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2倍。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元素W、X的氯化物中,各原子均满足8电子的稳定结构。

B、元素X与氢形成的原子比为1:1的化合物有很多种

C、元素Y的单质与氢氧化钠溶液或盐酸反应均有氢气生成

D、元素Z可与元素X形成共价化合物XZ2

 

详细信息
14. 难度:困难

将两个铂电极放置在KOH溶液中,然后分别向两极通入CH4和O2,即可产生电流,称为燃料电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通入CH4的电极为正极;②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O2+2H2O+4e=4OH;③通入CH4的电极反应式是CH4+2O2+4e=CO2+2H2O;④负极的电极反应式是CH4+10OH-8e=CO32-+7H2O;⑤放电时溶液中的阳离子向负极移动;⑥放电时溶液中的阴离子向负极移动。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④⑤⑥      D.①②③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某小组为研究电化学原理,设计如图装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a 和 b 不连接时,铁片上会有金属铜析出

B.a 和 b 用导线连接时,铜片上发生的反应为:Cu2+2e=Cu

C.无论 a 和 b 是否连接,铁片均会溶解,溶液均从蓝色逐渐变

成浅绿色

D.a 和 b 分别连接直流电源正、负极,电压足够大时,Cu2向铜电极移动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用惰性电极电解50 mL锰酸钾溶液:K2MnO4+H2O→KMnO4+H2↑+KOH(未配平),当生成112 mL氢气(标准状况)时停止通电。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K+浓度减小                     B.KMnO4在阳极区生成

C.阴极周围溶液的pH减小         D.反应过程中共转移0.005mol电子

 

详细信息
17. 难度:困难

全钒液流电池是一种新型的绿色环保储能电池,该电池性能优良,其电池总反应为:V3++VO2++H2O满分5 manfen5.comVO2++2H++V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充电时阳极附近溶液的酸性减弱

B.充电时阳极反应式为:VO2++2H++e-=VO2++H2O

C.放电过程中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移向负极

D.放电时每转移1mol电子,负极有1mol V2+被氧化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有关能量的判断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     )

A.由:H+(aq) + OH(aq) = H2O(l)   △H =-57.3kJ/mol,可知:含1mol CH3COOH的溶液与含1mo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热量等于57.3 kJ

B.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热量更多

C.从C(石墨)= C(金刚石) △H = + 1.9kJ/mol,可知石墨比金刚石更稳定

D.2g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则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2 H2O(l)   △H =-285.8kJ/mol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在指定条件下,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滴加甲基橙试剂显红色的溶液中:Na+、Fe2+、Cl-、NO3-

B.滴入KSCN显血红色的溶液中:NH4+、Mg2+、SO42-、Cl-

C.c(OH-)/ c(H+)=1012的溶液中:NH4+、Al3+、NO3-、CO32-

D.由水电离的c(H+)=1.0×10-13 mol·L1的溶液中:K+、NH4+、AlO2-、HCO3-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电解法精炼铜时粗铜连接电源的正极

B.船底镶嵌锌块,锌作负极,以防船体被腐蚀

C.铜锌原电池中铜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D.工业上电解饱和食盐水的阳极反应:2Cl- —2e -=Cl2

 

二、填空题
详细信息
21. 难度:困难

在下列各变化中,E为无色无味的液体(常温下),F为淡黄色粉末,G为常见的无色气体(反应条件均已省略)。回答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在反应②中,每生成 2.24L 气体G(标准状况)时,该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  mol。

(2)若反应①在加热条件下进行,单质A和化合物B按物质的量之比为1:2发生反应,且C、D是两种均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则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                             

(3)若反应①在溶液中进行,A是一元强碱,B是一种酸式盐,D是一 种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且B遇盐酸能生成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在加热条件下,当A过量时,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是                                 

( 4)由金红石(TiO2)制取单质Ti,涉及到的步骤为:TiO2→TiCl4满分5 manfen5.comTi

①C(s) + O2(g) = CO2(g);                 △H = -393.5 kJ•mol-1

②2CO(g) + O2(g) = 2CO2(g);             △H = -566 kJ•mol-1

③TiO2(s) + 2Cl2(g) = TiCl4(s) + O2(g);     △H = +141 kJ•mol-1

则TiO2(s) + 2Cl2(g) + 2C(s)= TiCl4(s) + 2CO(g) 的△H = _________________。

 

详细信息
22. 难度:困难

已知A、B、C、D、E五种主族元素分属三个短周期,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C同主族,可形成离子化合物CA;B、D同主族,可形成DB2、DB3两种分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E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2)A、B两种元素能形成两种常温下呈液态的化合物M、N,具有强氧化性的化合物M的电子式可表示为         ;化合物N在同主族元素形成有具有相同结构的物质中,具有较高的沸点,其原因是        

(3)A、B、C、D中的三种或四种元素能形成多种离子化合物,其水溶液呈碱性的有      (写出所有化合物,用化学式表示,下同),呈酸性的有         (写出所有化合物)。

(4)元素B、E的单质或两元素之间形成的化合物可作水消毒剂的有        (写出其中两种物质的化学式)。

 

详细信息
23. 难度:困难

某实验小组欲探究Na2CO3和NaHCO3的性质,发现实验室里盛放两种固体的试剂瓶丢失了标签。于是,他们先对固体A、B进行鉴别,再通过实验进行性质探究。

(1)分别加热固体A、B,发现固体A受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A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2)称取两种固体各2 g,分别加入两个小烧杯中,再各加10 mL 蒸馏水,振荡,测量温度变化;待固体充分溶解,恢复至室温,向所得溶液中各滴入2滴酚酞溶液。

①发现Na2CO3固体完全溶解,而NaHCO3固体有剩余,由此得出结论         

②同学们在两烧杯中还观察到以下现象。其中,盛放Na2CO3的烧杯中出现的现象是

          (填字母序号)。

a.溶液温度下降                 b.溶液温度升高

c.滴入酚酞后呈无色             d.滴入酚酞后呈红色

(3)如图所示,在气密性良好的装置I和II中分别放入药品,将气球内的固体同时倒入试管中。

满分5 manfen5.com

①两试管中均产生气体,          (填“I”或“II”)的反应程度更为剧烈。

②反应结束后,气球均有膨胀,恢复至室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装置I的气球体积较大               b.装置II的气球体积较大

c.生成气体的体积根据盐酸计算         d.生成气体的体积根据固体计算

(4)同学们将两种固体分别配制成0.5 mol·L-1的溶液,设计如下方案并对反应现象做出预测:

实验方案

预测现象

预测依据

操作1:向2 mL Na2CO3溶液中滴加1 mL 0.5 mol·L-1CaCl2溶液

有白色沉淀

Na2CO3溶液中的CO32-浓度较大,能与CaCl2发生反应Ca2+ + CO32- = CaCO3↓。

操作2:向2 mL NaHCO3溶液中滴加1 mL 0.5 mol·L-1CaCl2溶液

无白色沉淀

NaHCO3溶液中的CO32-浓度很小,不能与CaCl2反应。

 

实施实验后,发现操作2的现象与预测有差异:产生白色沉淀和气体。则该条件下,NaHCO3溶液与CaCl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详细信息
24. 难度:困难

某课外小组分别用下图所示装置对原电池和电解原理进行实验探究。

满分5 manfen5.com

请回答:

I.用图1所示装置进行第一组实验。

(1)在保证电极反应不变的情况下,不能替代Cu做电极的是       (填字母序号)。

A.铝     B.石墨     C.银    D.铂

(2)N极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                                        

(3)实验过程中,SO42-                   (填“从左向右”、“从右向左”或“不”)移动;滤纸上能观察到的现象有                                       

II.用图2所示装置进行第二组实验。实验过程中,两极均有气体产生,Y极区溶液逐渐变成紫红色;停止实验,铁电极明显变细,电解液仍然澄清。查阅资料发现,高铁酸根(FeO42-)在溶液中呈紫红色。

(4)电解过程中,X极区溶液的pH             (填“增大” 、“减小”或“不变”)。

(5)电解过程中,Y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Fe - 6e- + 8OH- =FeO42- + 4H2O 和4OH- - 4e- = 2H2O + O2↑ , 若在X极收集到672 mL气体,在Y极收集到168 mL气体(均已折算为标准状况时气体体积),则Y电极(铁电极)质量减少            g。

(6)在碱性锌电池中,用高铁酸钾作为正极材料,电池反应为:2K2FeO4 + 3Zn =Fe2O3 +ZnO +2K2ZnO2

该电池正极发生的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                                 

(7)Ag2O2是银锌碱性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其电解质溶液为 KOH 溶液,电池放电时正极的Ag2O2转化为Ag,负极的Zn转化为K2Zn(OH)4,写出该电池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