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某烯烃与氢气加成后得到2,2-二甲基丁烷,该烃的名称是( ) A.3,3,3-三甲基-1-丁炔 B.2,2-二甲基-2-丁烯 C.2,2-二甲基-1-丁烯 D.3,3-二甲基-1-丁烯
|
2. 难度:中等 | |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标准状况下,1L庚烷完全燃烧所生成的气态产物的分子数为7/22.4NA B.1 mol甲基(—CH3)所含的电子总数为9NA C.0.5 摩1, 3-丁二烯分子中含有C=C双键数为 NA D.1 mol碳正离子(CH3+ )所含的电子总数为8NA
|
3. 难度:中等 | |
由两种气态烃组成的混合物,体积为10ml。与过量的氧气混合再充分燃烧,将生成物通过浓H2SO4气体体积减少15ml,再通过碱石灰气体体积又减少20ml(气体体积均为同温同压下)。混合烃的组成可能为( ) A.C2H4和C2H2 B.C2H6和C2H4 C.CH4和C3H4 D.C4H10和C2H4
|
4. 难度:中等 | |
下列物质属于醇类的是( ) A. B. C. D.
|
5. 难度:中等 | |
25℃、101kPa 下:①2Na(s)+1/2O2(g)=Na2O(s) △H1=-414KJ/mol ②2Na(s)+O2(g)=Na2O2(s) △H2=-511KJ/mo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和②产物的阴阳离子个数比不相等 B.①和②生成等物质的量的产物,转移电子数不同 C.常温下Na与足量O2反应生成Na2O,随温度升高生成Na2O的速率逐渐加快 D.25℃、101kPa 下,Na2O2(s)+2 Na(s)= 2Na2O(s)△H=-317kJ/mol
|
6. 难度:中等 | |
符合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且当X、Y、Z的物质的量相等时,存在焓变△H=△H1+△H2。满足上述条件的X、Y可能是( ) ①C、CO ②S、SO2 ③Na、Na2O ④AlCl3、Al(OH)3 ⑤Fe、Fe(NO3)2 ⑥NaOH、Na2CO3 A.①④⑤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③④⑤⑥
|
7. 难度:中等 | |
以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则关于反应: C2H2(g)+ 5/2 O2(g) =2CO2(g)+H2O(1);△H=-1300kJ/mol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有10NA个电子转移时,该反应吸收1300kJ的能量 B.有NA个水分子生成且为液态时,吸收1300kJ的能量 C.有NA个碳氧共用电子对形成时,放出1300kJ的能量 D.有8NA个碳氧共用电子对形成时,放出1300kJ的能量
|
8. 难度:简单 | |
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小,且可以再生。下列属于未来新能源标准的是( ) ①天然气 ②煤 ③核能 ④石油 ⑤太阳能 ⑥生物质能 ⑦风能 ⑧氢能 A.①②③④ B.⑤⑥⑦⑧ C.③⑤⑥⑦⑧ D.③④⑤⑥⑦⑧
|
9. 难度:中等 | |
常温常压下,在带有相同质量活塞的容积相等的甲、乙两容器里,分别充有二氧化氮和空气,现分别进行下列实验:(N2O42NO2 △H > 0) (a)将两容器置于沸水中加热 (b)在活塞上都加2 kg的砝码,在以上两情况下,甲和乙容器的体积大小的比较,正确的是( ) A.(a)甲>乙(b)甲>乙 B.(a)甲>乙(b)甲=乙 C.(a)甲<乙(b)甲>乙 D.(a)甲>乙(b)甲<乙
|
10. 难度:中等 | |
已知某可逆反应aA(g) + bB(g) cC(g) + dD(g)。反应过程中,当其它条件不变时,C的体积分数与温度(T)和压强(P)的关系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 ) A.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B.降低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 C.a + b < c + d D.增大压强,B转化率增大
|
11. 难度:中等 | |||||||||||||||||||||||
2SO2(g) + O2(g) 2SO3(g)是工业制硫酸的主要反应之一。一定温度下,在甲、乙、丙三个容积均为2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SO2(g)和O2(g),其起始物质的量及SO2的平衡转化率如下表所示。
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乙中SO2的平衡转化率大于80 % B.该温度下,乙达平衡时间小于甲 C.平衡时,丙中c(SO3)是甲中的2倍 D.平衡时,甲中O2的转化率大于乙中O2的转化率
|
12. 难度:中等 | |
某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NO2,发生反应2NO2(g) N2O4(g) ΔH <0,达到平衡后,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再充入少量NO2,达平衡后NO2的转化率升高 B.再充入少量NO2,达平衡后NO2的体积分数增大 C.再充入少量N2O4,达平衡后NO2的体积分数减小 D.升高温度,体系的颜色加深
|
13. 难度:中等 | |
已知反应:①101 kPa时,2H2(g)+O2(g) ==2H2O(g) H=-483.6kJ/mol ②稀溶液中,H+(aq)+OH-(aq)==H2O(l) H=-57.3 kJ/mol 又知由H2和O2两种气体反应生成1 mol液态水比生成1mol气态水多放出44kJ热量。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H2的燃烧热为285.8 kJ/mol B.H2和O2反应生成液态水时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g) +1/2O2(g)=H2O(l) △H=-571.6 kJ/mol C.稀硫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为-57.3 kJ D.稀醋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57.3kJ热量
|
14. 难度:中等 | |
一定条件下,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N2和H2发生可逆反应 N2(g)+3H2(g) 2NH3(g) ΔH = -92.2kJ•mol—1,测得0到10秒内,c(H2)减小了0.75mol•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0到15秒内c(NH3) 增加量等于0.25mol •L—1 B.10秒内氨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25mol•L—1•s—1 C.达平衡后,分离出少量NH3,v正增大 D.该反应的逆反应的活化能不小于92.2kJ•mol—1
|
15. 难度:中等 | ||||||||||||||||||||||||||
下列表格中的各种情况,可以用下图的曲线表示的是( )
|
16. 难度:简单 | |
对可逆反应2SO2+O22SO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反应达到平衡时,若两种反应物的转化率相等,则起始投入的n(SO2)∶n(O2)=2∶1 B.反应达到平衡后,缩小容器体积,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减慢,平衡正向移动 C.反应达到平衡后,再加入催化剂,平衡不移动,反应速率不再加快 D.当v正(SO2)∶v正(SO3)=1∶1时,说明该化学反应已经达到平衡
|
17. 难度:中等 | |
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00 mL 2 mol/L的盐酸与锌反应时,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生成氢气的速率不变 B.用铁片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改用铁片和浓硫酸可以加快产生氢气的速率 C.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是一个放热反应,所以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减慢 D.汽车尾气中的CO和NO可以缓慢反应生成N2和CO2,减小压强,反应速率减慢
|
18. 难度:困难 | |
恒温恒容下,往一真空密闭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气体A,发生如下反应: 3A(g)2B(g)+xC(g)。达平衡后,测得容器内的压强增大了p%,A的平衡转化率为a%,则下列推断中正确的是( ) A.若x=2,则p>0.5a B.若x=3,则p>0.7a C.若x=4,则p= a D.若x= 5,则p≥a
|
19. 难度:中等 | |
可以证明可逆反应N2 + 3H22NH3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①一个N≡N断裂的同时,有3个H-H键断裂 ②一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6个N-H键断裂 ③其它条件不变时,混合气体平均式量不再改变 ④保持其它条件不变时,体系压强不再改变 ⑤NH3%、N2%、H2%都不再改变 ⑥恒温恒容时,密度保持不变 ⑦正反应速率v(H2)=0.6mol/L·min,逆反应速率v(NH3)=0.4mol/L·min A.全部 B.只有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⑤⑦ D.只有①③⑤⑥⑦
|
20. 难度:困难 | |
可逆反应aX(g)+b Y(g) cZ(g)在一定温度下的一密闭容器内达到平衡后,t0时改变某一外界条件,化学反应速率(u)一时间(t)图象如下图。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a+b=c,则t0时只能是增大了容器的压强 B.若a+b=c,则t0时只能是加入了催化剂 C.若a+b≠c,则t0时只能是增大了容器的压强 D.若a+b≠c,则t0时只能是加入了催化剂
|
21. 难度:困难 | |||||||||||||||||||||||||
某酸性工业废水中含有K2Cr2O7。光照下,草酸能将其中的Cr2O72-转化为Cr3+。某课题组研究发现,少量铁明矾[Al2Fe(SO4)4·24H2O]即可对该反应起催化作用。为进一步研究有关因素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探究如下: (1)在25°C下,控制光照强度、废水样品初始浓度和催化剂用量相同,调节不同的初始pH和一定浓度草酸溶液用量,作对比实验,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表中不要留空格)。
测得实验①和②溶液中的Cr2O72-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2)上述反应后草酸被氧化为 (填化学式)。 (3)实验①和②的结果表明 ; 实验①中0~t1时间段反应速率(Cr3+)= mol/(L·min) (用代数式表示)。 (4)该课题组队铁明矾[Al2Fe(SO4)4·24H2O]中起催化作用的成分提出如下假设,请你完成假设二和假设三: 假设一:Fe2+起催化作用; 假设二: ; 假设三: ; ………… (5)请你设计实验验证上述假设一,完成下表中内容。(除了上述实验提供的试剂外,可供选择的药品有K2SO4、FeSO4、K2SO4·Al2(SO4)3·2H2O、Al2(SO4)3等。溶液中Cr2O72-的浓度可用仪器测定)
|
22. 难度:中等 | |
合成氨是人类科学技术上的一项重大突破,其反应原理为N2(g)+3H2(g)2NH3(g) ΔH=-92.4 kJ·mol-1。一种工业合成氨的简式流程图如下: (1)天然气中的H2S杂质常用氨水吸收,产物为NH4HS。一定条件下向NH4HS溶液中通入空气,得到单质硫并使吸收液再生,写出再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Ⅱ中制氢气的原理如下: ①CH4(g)+H2O(g)CO(g)+3H2(g) ΔH=+206.4 kJ·mol-1 ②CO(g)+H2O(g) CO2(g)+H2(g) ΔH=-41.2 kJ·mol-1 对于反应①,一定可以提高平衡体系中H2的百分含量,又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措施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a.升高温度 b.增大水蒸气浓度 c.加入催化剂 d.降低压强 利用反应②,将CO进一步转化,可提高H2的产量。若1 mol CO和H2的混合气体(CO的体积分数为20%)与H2O反应,得到1.18 mol CO、CO2和H2的混合气体,则CO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 (3)下图表示500 ℃、60.0 MPa条件下,原料气投料比与平衡时NH3体积分数的关系。根据图中a点数据计算N2的平衡体积分数:____________。 (4)上述流程图中,使合成氨放出的能量得到充分利用的主要步骤是(填序号)________。 简述本流程中提高合成氨原料总转化率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3. 难度:困难 | |
已知A(g)+B(s) C(g)+D(g) △H<0,向一个5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20mol的A和0.80mol的B。回答下列问题: (1)如反应初始6s内A的平均反应速率v(A)=0.003 mol·L-1·s-1,则6s时c(A)= mol·L-1, C的物质的量为 mol;若反应经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如果这时向该密闭容器中再充入1 mol氩气,平衡时A的转化率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的依据为 (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压强不随时间改变 b.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改变 c.c(A)不随时间改变 d.单位时间里生成C和D的物质的量相等 (3)100℃时,该反应达到平衡后,D的浓度为0.02mol/L,改变反应温度为T,c(A)以0.001mol/(L·s)的平均速率降低,经10s又达到平衡。 ①T 100℃(填“大于”或“小于”),判断理由是 ; ②温度T时,反应达到平衡后,将反应容器的体积减少一半。平衡向 (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移动。
|
24. 难度:困难 | |
(1)CO、CH4均为常见的可燃性气体。已知在101kPa时,CO的燃烧热为283kJ/mol。相同条件下,若2molCH4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所放出的热量为1molCO完全燃烧放出热量的6.30倍,CH4完全燃烧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2)已知:P4(g)+6Cl2(g)=4PCl3(g) △H=a kJ∙mol—1 P4(g)+10Cl2(g)=4PCl5(g) △H=b kJ∙mol—1 P4具有正四面体结构,PCl5中P-Cl键的键能为c kJ∙mol—1,PCl3中P-Cl键的键能为1.2c kJ∙mol—1。则Cl-Cl键的键能为 kJ∙mol—1 (3)已知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6C(s)+5H2(g)+3N2(g)+9O2(g)=2C3H5(ONO2)3(l) △H1 2 H2(g)+ O2(g)= 2H2O(g) △H2 C(s)+ O2(g)=CO2(g) △H3 则反应4C3H5(ONO2)3(l)= 12CO2(g)+10H2O(g) + O2(g) +6N2(g)的△H 为 (用△H1、△H2、△H3表示) (4)已知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合成氨反应: N2(g)+3H2(g)2NH3(g)△H=-92.0KJ·mol-1,将1mol N2和3mol H2充入一密闭容器中,保持恒温恒压,在催化剂存在时进行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N2的转化率为20%。若在相同条件下,起始时在该容器中充入2mol NH3,反应达到平衡时的热量变化是 (填“吸收”或“放出”) kJ热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