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化学试卷 > 试卷信息
2014-2015学年山东省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下列实验中所选用的仪器或实验基本操作合理的是

用50 mL量筒量取5.2 mL稀硫酸  用酒精洗涤粘有硫粉的试管 用托盘天平称量10.1g氯化钠晶体  实验中不慎将手指划破,可立即用FeCl3溶液止血  用瓷坩埚熔融NaOH  用饱和NaHCO3溶液除去CO2中的少量SO2

A.①②③④       B.③④⑥        C.③④⑤         D.③⑤⑥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若2H2(g)+O2(g) ==2H2O(g)  ΔH=483.6 kJ·mol-1,则H2燃烧热为241.8 kJ·mol-1

B.若C(石墨,s) ===C(金刚石,s) ΔH>0,则石墨比金刚石稳定

C.已知NaOH(aq)+HCl(aq)===NaCl(aq)+H2O(l)  ΔH=57.4 kJ·mol-1,则20.0g NaOH固体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28.7 kJ的热量

D.已知2C(s)+2O2(g) ===2CO2(g)  ΔH12C(s)+O2(g) =2CO(g) ΔH2,则ΔH1>ΔH2

 

详细信息
3. 难度:困难

在下列给定条件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加水稀释C(OH‾)/C(H+)增大的溶液:K、Na、SO42-、[Al(OH)4]

B.常温下Kw/c(H)=0.1 mol/L的溶液:K、Na、SiO32-、NO3

C.铁片加入产生气泡的溶液:Na、NH4、I、NO3

D.NaHCO3溶液:K、Na、SO42-、Al3+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下列有关结构和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铯的两种核素137Cs比133Cs多4个质子

B.元素P、S、Cl得电子能力和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均依次增强

C.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越多,越容易得电子

D.比黄金还贵的18O2和普通的16O2是两种不同的核素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铝热反应中可得到铁,但工业上不用该反应来大量生产铁

B.可用蘸浓氨水的棉棒检验输送氯气的管道是否漏气

C.明矾和漂白粉常用于自来水的净化和杀菌消毒,两者原理相同

D.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将盛有二氧化氮气体的试管倒立在水中,溶液会充满试管

向煤中加入适量石灰石,在煤燃烧时最终生成CaSO4,可减少SO2对大气的污染

为测定熔融氢氧化钠的导电性,可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石英坩埚中加热熔化

电解从海水中得到的氯化镁溶液可获得金属镁

为证明NaHCO3溶液中混有Na2CO3,取少量溶液,加入澄清石灰水,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混有Na2CO3

A.仅①③④⑤      B.仅②③④

C.仅①③④        D.仅①②④⑤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下列实验现象预测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实验I:振荡后静置,上层溶液颜色保持不变

B.实验:酸性KMnO4溶液中无明显现象

C.实验III:微热稀HNO3片刻,溶液中有气泡产生,广口瓶内始终保持无色

D.实验:继续煮沸溶液至红褐色,停止加热,当光束通过体系时可产生丁达尔效应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下列实验操作与预期实验目的或实验结论一致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实验目的或结论

A

测同浓度的Na2CO3、CH3COONa 溶液的PH值前者大

酸性强弱:CH3COOH 比H2CO3

B

向Na2SiO3溶液中通入CO2 出现浑浊

非金属性强弱:C>Si

C

向某溶液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沉淀产生

说明此溶液中一定含SO42

D

比较H2O和H2S的沸点前者大

非金属性:O>S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W、X、Y、Z是短周期元素,其部分性质如下表

W

单质是淡黄色固体

X

在地壳中的含量居第二位

Y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总数的2/3

Z

第三周期原子半径最小的金属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Z的氧化物属于碱性氧化物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Y>X

C.离子半径:Z>W

D.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X>W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都是电解质

B.将NaOH溶液逐滴加入FeCl3溶液可制备Fe(OH)3胶体

C.电化学腐蚀是造成金属腐蚀的主要原因

D.离子键一定只存在于离子化合物中,共价键一定只存在于共价化合物中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下列化学事实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A.Na2SO3溶液中:c(H+)+c(HSO3-)+2c(H2SO3)===c(OH-)

B.NH4HCO3溶于过量的NaOH溶液中:HCO3-+OH-==CO32-+H2O

C.有些化学反应既属于复分解反应又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D.常温下,将pH=3的HA和PH=11的BOH等体积混合后PH>7,可能生成了弱酸强碱盐

 

详细信息
12. 难度:困难

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学习了《化学反应原理》后作出了如下的归纳总结,归纳正确的是

常温下,pH=3的醋酸溶液与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则有

c (Na+) + c(H+)=c(OH) + c(CH3COO)

对已建立化学平衡的某可逆反应,当改变条件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生成物的百分含量一定增加

常温下,AgCl在同物质的量浓度的CaCl2和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相同

常温下,已知醋酸电离平衡常数为Ka,醋酸根水解平衡常数为Kh,水的离子积为Kw,则有:Ka Kh=Kw

A.①④          B.①②④         C.②③         D.③④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t 时,在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3Y(g) 满分5 manfen5.com 2Z(g),各组分在不同时刻的浓度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X

Y

Z

初始浓度/mol·L-1

0.1

0.2

0

2 min末浓度/mol·L-1

0.08

a

b

平衡浓度/mol·L-1

0.05

0.05

0.1

A.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20%

B.t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40

C.增大平衡后的体系压强, v增大,v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前2 min内,用Y的变化量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Y) = 0.03 mol·L-1·min-1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在某一恒温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A(g)+B(g)满分5 manfen5.com2 C(g)H<0。t1时刻达到平衡后,在t2时刻改变某一条件,其反应过程如图所示。

满分5 manfen5.com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 t2时,v>v

B.I、两过程达到平衡时,A的体积分数I>II

C.t2时刻改变的条件是向密闭容器中加C

D.I、II两过程达到平衡时,平衡常数I<II

 

详细信息
15. 难度:困难

已知:常温下浓度为0.1 mol·L-1的下列溶液的pH如表:

溶质

NaF

NaClO

Na2CO3

pH

7.5

9.7

11.6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在相同温度下,同浓度的三种酸溶液的导电能力顺序:H2CO3<HClO<HF

B.若将CO2 通入0.1 mol·L-1Na2CO3溶液中至溶液中性,则溶液中2 c (CO32ˉ)+ c (HCO3ˉ)= 0.1 mol·L-1

C.根据上表, 水解方程式ClOˉ+ H2O满分5 manfen5.comHClO + OHˉ的平衡常数K≈10ˉ7.6

D.向上述NaClO 溶液中通HF气体至恰好完全反应时:c(Na+)>c(Fˉ)>c(H+)>c(HClO)>c(OHˉ)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某温度下,体积和pH都相同的盐酸和氯化铵溶液加水稀释时的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满分5 manfen5.com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a、c两点溶液的导电能力相同

B.b点溶液中c(H+)+c(NH3·H2O)===c(OH-)

C.a、b、c三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a>b>c

D.用等浓度NaOH溶液和等体积b、c处溶液反应,消耗NaOH溶液体积Vb=Vc

 

二、填空题
详细信息
17. 难度:困难

(14分)某工业废水中含有CN-和Cr2O72—等离子,需经污水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污水处理厂拟用下列流程进行处理:

满分5 manfen5.com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中,CN-被ClO-氧化为CNO-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2)步骤的反应为S2O32—+ Cr2O72—+H+满分5 manfen5.comSO42—+Cr3++H2O(未配平),则每消耗0.4mol Cr2O72—转移__________mol e-

(3)含Cr3+废水可以加入熟石灰进一步处理,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25下,将amol·L—1的NaCN溶液与0.01mol·L-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反应后测得溶液pH=7,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HCN的电离常数Ka=_________________。若25ºC 时Ka=1×10-9 则同体积均为0.1mol·L-1的NaCN、HCN的混合溶液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此溶液一定有C(Na+)+C(H+)=C(OH)+C(CN)

b.混合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一定大于该温度下纯水的电离程度。

c.此溶液一定有C(Na+)=C(HCN)+ C(CN)

d.此溶液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或盐酸溶液的PH值变化不大

(5)取工业废水水样于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观察到有蓝色沉淀生成,继续加至不再产生蓝色沉淀为止,再向溶液中加入足量Na2S溶液,蓝色沉淀转化成黑色沉淀。该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是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详细信息
18. 难度:压轴

Na2S2O3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易溶于水,在中性或碱性环境中稳定,在酸性环境中会生成单质S。

制备Na2S2O3·5H2O反应原理:Na2SO3(aq)+S(s) 满分5 manfen5.comNa2S2O3(aq)

实验步骤:

称取15 g Na2SO3加入圆底烧瓶中,再加入80 mL蒸馏水。另取5 g研细的硫粉,用3 mL乙醇润湿,加入上述溶液中。

安装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部分夹持装置略去),水浴加热,微沸60 min。

满分5 manfen5.com

趁热过滤,将滤液水浴加热浓缩,冷却析出Na2S2O3·5H2O,经过滤、洗涤、干燥,得到产品。

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产品中除了有未反应的Na2SO3外,最可能存在的无机杂质是______________。检验是否存在该杂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测定产品纯度

准确称取W g产品,用适量蒸馏水溶解,以淀粉作指示剂,用0.100 0 mol·L-1碘的标准溶液滴定。反应原理为2S2O32-+I2===S4O满分5 manfen5.com+2I

(3)滴定至终点时,溶液颜色的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滴定起始和终点的液面位置如图,则消耗碘的标准溶液体积为______mL。产品的纯度为(设Na2S2O3·5H2O相对分子质量为M)______________。

满分5 manfen5.com

(5)如果滴定终点时俯视刻度线,所的结果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Na2S2O3的应用

(6)Na2S2O3还原性较强,在溶液中易被Cl2氧化成SO42,常用作脱氯剂,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四、填空题
详细信息
19. 难度:困难

为有效控制雾霾,各地积极采取措施改善大气质量,研究并有效控制空气中的氮氧化物、碳氧化物和硫氧化物含量显得尤为重要。

(1)汽车内燃机工作时会引起N2和O2的反应:N2(g)+ O2(g)满分5 manfen5.com2NO(g),是导致汽车尾气中含有NO的原因之一。

在T1、T2温度下,一定量的NO发生分解反应时N2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判断反应N2(g)+ O2(g)满分5 manfen5.com2NO(g)的H__________0(填“>”或“<”)。

满分5 manfen5.com

在T3温度下,向2L密闭容器中充入10molN2与5mo1O2,50秒后达到平衡,测得NO的物质的量为2mol,则该反应的速率v(N2)=___________________。该温度下,若开始时向上述容器中充入N2与O2均为1 mol,则达到平衡后N2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

(2)利用图所示装置(电极均为惰性电极)可吸收SO2,用阴极排出的溶液可吸收NO2

满分5 manfen5.com

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碱性条件下,用阴极排出的溶液吸收NO2,使其转化为无害气体,同时有SO32—生成。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

(3)以H2O2和硼氢化合物NaBH4(B的化合价为+3价)作原料的燃  料电池,可用作电解池的电源。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满分5 manfen5.com

写出a极上的电极反应式:              

正极材料采用MnO2,MnO2除了作电极材料之外还可能具有的作用为                               

 

详细信息
20. 难度:压轴

(18分)铵盐在工农业生产中有着重要的用途,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某化学兴趣小组欲从下列装置中选取必要的装置制取(NH4)2SO4溶液。

满分5 manfen5.com

(1)仪器连接的顺序(用接口序号字母表示)是:a                

(2)试从电离平衡角度分析该实验装置A中能产生氨气的原因                                 

(3)将装置C中两种液体分离开的操作名称是               

.为提高氯化铵的经济价值,我国化学家设计了利用氢氧化镁热分解氯化铵制氨气并得到碱式氯化镁[Mg(OH)Cl]的工艺。某同学根据该原理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

满分5 manfen5.com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生成碱式氯化镁的化学方程式为                          

(2)反应过程中持续通入N2的作用有两点:一是使反应产生的氨气完全导出并被稀硫酸充分吸收,二是                                             

(3)由MgCl2溶液得到MgCl2·6H2O晶体,操作为                        

(4)镁是一种用途很广的金属材料,目前世界上60%的镁从海水中提取。

若要验证所得无水MgCl2中不含NaCl,最简单的操作方法是:                     

由MgCl2·6H2O加热制备无水MgCl2的操作在              氛围中进行,若在空气中加热,则会生成Mg(OH)Cl。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