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某溶液既能溶解Al(OH)3,又能溶解Al,但不能溶解Fe,在该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K+、Na+、HCO3-、NO3- B.Na+、SO42-、Cl-、S2- C.NH4+、Mg2+、SO42-、NO3- D.H+、K+、Cl-、Na+
|
2. 难度:简单 | |
美国普度大学研究开发出一种利用铝镓合金制备氢气的新工艺(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工艺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该过程中,能量的转化形式只有两种 B.铝镓合金可以循环使用 C.铝镓合金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3H2O=Al2O3+3H2↑ D.总反应式为2H2O2H2↑+O2↑
|
3. 难度:简单 | |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11.2L CH4含有C—H键数目为2NA B.足量的Fe与1molCl2反应电子转移数为3NA C.32g O2和O3所含的O原子数目均为2NA[M(O)=16g/mol] D.标准状况下,22.4L的己烯中含有的分子数为NA
|
4. 难度:中等 | |
下列条件变化会使H2O的电离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且pH<7的是( ) A.常温下,向水中加少量稀盐酸 B.将纯水加热到100℃ C.常温下,向水中加少量Na D.常温下,向水中加少量Na2CO3固体
|
5. 难度:中等 | |
下列各组中两个变化所发生的反应,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 A.由氯乙烷制乙烯、由溴乙烷制乙醇 B.乙烯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甲苯使酸性高锰酸钾水溶液褪色 C.由HO-CH2-COOH制、由氯乙烯制聚氯乙烯 D.由苯制硝基苯、由乙醇制取乙酸乙酯
|
6. 难度:困难 | |
将等物质的量的镁和铝混合,取等质量该混合物四份,分别加到足量的下列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放出氢气最多的是( ) A.3 mol·L-1 HCl B.4 mol·L-1 HNO3 C.8 mol·L-1 NaOH D.18 mol·L-1 H2SO4
|
7. 难度:中等 | |
利用下图装置能制取并收集到相应气体的是( ) A.浓氨水与固体CaO制氨气 B.浓盐酸与KClO3固体制氯气 C.稀硝酸与铜片制NO D.饱和食盐水与电石制乙炔
|
8. 难度:困难 | |
某温度下,Fe(OH)3(s)、Cu(OH)2(s)分别在溶液中达到沉淀溶解平衡后,改变溶液pH,金属阳离子浓度的变化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Ksp[Fe(OH)3]<Ksp[Cu(OH)2] B.加适量NH4Cl固体可使溶液由a点变到b点 C.c、d两点代表的溶液中c(H+)与c(OH-)乘积相等 D.在b、c两点代表的溶液中Fe(OH)3、Cu(OH)2分别达到饱和
|
9. 难度:困难 | |
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A.利用I制取Fe(OH)2 B.利用Ⅱ装置制取乙烯 C.利用III装置除去Cl2中的HCl D.利用IV装置制备乙酸乙酯
|
10. 难度:中等 | |
25 ℃时,PbCl2固体在不同浓度盐酸中的溶解度如图所示。在制备PbCl2的实验中,洗涤PbCl2固体最好选用( ) A.蒸馏水 B.1.00 mol·L-1盐酸 C.5.00 mol·L-1盐酸 D.10.00 mol·L-1盐酸
|
11. 难度:中等 | |
可用于鉴别以下三种化合物的试剂组合是( ) 乙酰水杨酸 丁香酚 肉桂酸 ①银氨溶液 ②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③氯化铁溶液 ④碳酸钠溶液 A.②与③ B.③与④ C.①与④ D.②与④
|
12. 难度:简单 | |
过量的锌粉与一定量的稀盐酸反应,为了加快反应速率,但是又不影响生成的氢气总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A.加入适量的水 B.适当升高温度 C.加入少量CuSO4溶液 D.加入等体积的浓度较大的盐酸
|
13. 难度:中等 | |
下列化合物中,核磁共振氢谱只出现两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3∶2的是( )
|
14. 难度:困难 | |
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甲和乙形成的气态化合物的水溶液呈碱性,乙位于第VA族,甲和丙同主族,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电子层数相等,则( ) A. 原子半径:丙>丁>乙 B. 单质的还原性:丁>丙>甲 C. 甲、乙、丙的氧化物均为共价化合物 D. 乙、丙、丁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相互反应
|
15. 难度:中等 | |
硫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2SO2+O22SO3是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反应。下列对于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选择适宜的条件,SO2和O2就能全部转化为SO3 B.该反应达到平衡后,反应就完全停止了,即正逆反应速率均为零 C.如果反应前充入由18O原子组成的O2,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 18O在所有物质中都存在 D.在工业合成SO3时,要同时考虑反应速率和反应能达到的限度两方面的问题
|
16. 难度:简单 | |||||||||||||||||||||
工业上采用乙苯脱氢制备苯乙烯,反应体系同时发生两步可逆反应,其能量变化情况如下: (1)总反应 △H = _______。 (2)下列叙述不能说明反应体系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 A.v正(CO) = v逆(CO) B.消耗1 mol CO2同时生成1 mol H2O C.c(CO2) = c(CO) D.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 (3)某化学兴趣小组欲探究在相同压强条件下,CO2用量和温度条件对乙苯脱氢反应 ()的影响,并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乙苯脱氢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 ② 实验III使用9.0molHe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③ 经实验测得,三组实验中乙苯的转化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其中未知曲线代表的是实验______(填“Ⅱ”或“III”)。请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该条件改变对乙苯转化率产生影响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 难度:简单 | |
I、离子液体是一种室温熔融盐,为非水体系,由有机阳离子、Al2Cl7-和AlCl4-组成的离子液体作电解液时,可在钢制品上电镀铝。(9分) (1)为测定镀层厚度,用NaOH溶液溶解钢制品表面的铝镀层,当反应转移6 mol电子时,所得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2分) (2)用铝粉和Fe2O3做铝热反应实验,需要的试剂还有________。(2分) a.KCl b.KClO3 c.MnO2 d.Mg 取少量铝热反应所得的固体混合物,将其溶于足量稀H2SO4,滴加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________(填“能”或“不能”)说明固体混合物中无Fe2O3,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说明)。(5分) II、焊接钢铁时常用的焊药为氯化铵,其作用是消除焊接处的铁锈。发生的反应体系中共有六种物质:NH4Cl、FeCl3、N2、Fe2O3、Fe和X。(6分) (1)根据题意,可判断出X是________(1分)(写化学式)。 (2)写出并配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是________,反应中2mol的氧化剂能_______(1分)(填“失去”或“得到”)_____mol电子。 (4)反应中被氧化产生了5.6L(标准状况)的气体时,被还原的物质的质量为____________。
|
18. 难度:简单 | |||||
锶(Sr)为第五周期ⅡA族元素,其化合物六水氯化锶(SrCl2·6H2O)是实验室重要的分析试剂,工业上常以天青石(主要成分为SrSO4)为原料制备,生产流程如下: 已知:① 经盐酸浸取后,溶液中除含有Sr2+和Cl-外,还含有少量Ba2+杂质; ② SrSO4、BaSO4的溶度积常数分别为3.3×10-7、1.1×10-10; ③ 六水氯化锶晶体61℃时开始失去结晶水,100℃时失去全部结晶水。 (1)天青石焙烧前先研磨粉碎,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青石和碳隔绝空气高温焙烧时 SrSO4中只有S被还原,且1 mol SrSO4反应电子转移8 mol,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滤渣”是 。(写化学式) (4)为了得到较纯的六水氯化锶晶体,“过滤2”后需经过“洗涤,干燥”的操作: ① 洗涤氯化锶晶体最好选用饱和氯化锶溶液,其原因是 。 ② 工业上用热风吹干六水氯化锶,选择的适宜温度范围是 (填字母)。
(5)产品纯度检测:称取1.000 g产品溶解于适量水中,向其中加入含AgNO3 1.100×10-2mol的AgNO3溶液(此时溶液中除Cl―外,不含其它与Ag+反应的离子),待Cl―完全沉淀后,用含Fe3+的溶液作指示剂,用0.2000 mol/L的NH4SCN标准溶液滴定剩余的AgNO3,使剩余的Ag+ 以AgSCN白色沉淀的形式析出,滴定达到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
|
19. 难度:困难 | |||||||
在实验室模拟工业生产碳酸钠:一定温度下,往一定量饱和NaCl溶液中通入氨气达到饱和后,再不断通入CO2,一段时间后,出现沉淀,过滤得到NaHCO3晶体。 (1)该过程的化学方程式: 。 (2)加热NaHCO3得到纯碱制品,实验室可进行此操作的装置是 。 (3)得到的纯碱制品含有少量NaHCO3和NaCl,设计实验验证样品中各种组分。 试剂和仪器限选用:试管、胶头滴管、过滤装置、Ba(NO3)2溶液、NaOH溶液、AgNO3溶液、澄清石灰水、稀硫酸、稀盐酸、稀硝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