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下列是几种离子的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①②③④ A. ①②两种粒子所属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同一横行 B. ②③④对应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 C. ①③对应的元素是同一周期元素 D. ③④可形成X2Y型化合物
|
2. 难度:简单 | |
下图所示实验基本操作错误的是( )
|
3. 难度:简单 | ||||||||||||||||
对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
|
4. 难度:中等 | |
下列应用和相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及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 ) A.用纯碱制烧碱 2KOH+Na2CO3=K2CO3+2NaOH 复分解反应 B.我国古代的“湿法炼铜”:2Fe+3CuSO4=3Cu+Fe2(SO4)3 置换反应 C.用天然气作燃料 CH4+2O2CO2+2H2O 氧化还原反应 D.证明金属镁的活动性比铁强:3Mg+2Fe(OH)3=3Mg(OH)2+2Fe 置换反应
|
5. 难度:简单 | |
下列实验操作叙述正确的是( ) A. 实验用剩的药品应放回原试剂瓶中 B. 切割白磷时应该在水下进行 C. 测某酸性溶液的pH时,先用水将pH试纸湿润 D. 在“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中,将蒸发皿中的溶液直接蒸干
|
6. 难度:简单 | |
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 用加热煮沸的方法将硬水软化 B. 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等失火时可以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C. 包装食品使用的聚氯乙烯塑料袋,可以用加热的方法封口 D. 炉具清洁剂中含有氢氧化钠能与油脂发生反应,可以用于去除油污
|
7. 难度:简单 | |
蛋白质是由多种氨基酸构成的极为复杂的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从几万到几百万。下图为丙氨酸分子结构模型,下列关于丙氨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它是由四种元素组成的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每个丙氨酸分子中含有13个原子核 C.丙氨酸分子中含有3个碳原子 D.丙氨酸分子中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
|
8. 难度:简单 | |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大量的白色烟雾 B. 碳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溶液中产生气泡 C.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无色气体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热 D.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银白色固体燃烧,生成白色固体氧化镁
|
9. 难度:中等 | |
健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下列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蛋白质和糖类都是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 ②铁是血红蛋白的成分,能帮助运输氧气,缺铁会患坏血病; ③淀粉、蛋白质、油脂都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④维生素有20多种,它们多数在人体内不能合成; ⑤蔬菜、水果和粗粮等都含有较多的纤维素。 A、①②③④ B、只有②④⑤ C、只有④⑤ D、只有②③⑤
|
10. 难度:中等 | ||||||||||||||||||||||||
实验室中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 )
|
11. 难度:困难 | |
下图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t1℃时,B物质的溶解度为40g B.要将C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以采取降温的方法 C.t2℃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A>B>C D.将t2℃时A、B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析出的晶体A比B多
|
12. 难度:简单 | |
右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t2℃时,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B物质的溶解度 C.A的饱和溶液温度越高,溶质质量分数越大 D.t1℃时,A、B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5%
|
13. 难度:简单 | ||||||||||||||||||||||||||
|
14. 难度:简单 | |
实验室测定石灰石主要成分的含量时,取25 g含杂质的石灰石(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加入到100 g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得滤液111.2g,则该石灰石主要成分的质量分数为( ) A.75% B.80% C.85% D.90%
|
15. 难度:简单 | |
某学生在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错将其当做氯酸钾,向其中加入了二氧化锰,测得混合物总质量为400g,其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9.5%,放入试管中加热一段时间后,将所得固体加入足量水搅拌、过滤后,经实验测定得到只含一种溶质的滤液,则该同学加入的MnO2有多少克( ) A.84g B.32g C.87g D.197g
|
16. 难度:简单 | |
现有一根质量为16.8g的表面被氧化的铜丝,将其完全浸没在盛有100g稀硫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后将铜丝取出(不考虑实验中的损失),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为104g,则原铜丝中表面被氧化的铜占原铜丝的质量分数为( ) A、30% B、35% C、40% D、20%
|
17. 难度:简单 | |
过氧化氢溶液长期存放会因分解而使溶液质量减轻,实验室有一瓶质量为100g的过氧化氢溶液,溶液中不再有气泡产生时,测得溶液质量共减少8g,则溶液中H2O2的物质的量为 A.8mol B.17mol C.0.5mol D.1mol
|
18. 难度:简单 | |
由Mg、Fe、Zn组成的混合物共40g,将其放入一定量的、质量分数为25%的稀硫酸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将所得溶液蒸干,共得到固体136g,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则在此过程中产生氢气分子的个数为( ) A.lNA B.2NA C.3NA D.0.5NA
|
19. 难度:简单 | |
现有灼烧了一段时间的碳酸钙样品16 g,将其溶于足量的水中,向其中通入适量的二氧化碳,过滤,再次将所得的固体灼烧至质量不变,所得固体质量11.2 g,则原固体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 A.50% B.40% C.60% D.70%
|
20. 难度:简单 | |
将一定质量的甲烷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将生成物依次通入盛有足量浓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实验测得装有浓硫酸的洗气瓶增重5.4克,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增重8.8克。混合气体中甲烷和一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2:7 B.3:1 C.1:3 D.1:1
|
21. 难度:困难 | |
(10分)A~F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且都含有一种相同元素,它们相互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己知A、B、C、D、E是不同类别的物质,C俗称纯碱,F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己略去) 请回答: (1)写出A、D、F的化学式:A______,D______ ,F________。 (2)写出C物质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C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3)图中物质相互间发生的反应.未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
|
22. 难度:中等 | |
(1)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组装一套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你选择的仪器是______(填写序号)。 (2)选择合适的药品制取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3)验证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
|
23. 难度:简单 | |
(10分)某无色溶液样品中溶质可能含有NaOH和Na2SO4,某化学小组同学为了确认两种物质是否存在,设计并进行如下探究活动: 【探究方案设计】 为了确定NaOH的存在,设计了如下方案。 张南同学的方案:取溶液样品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即可确定溶液中溶质是否含NaOH; 小岗同学的方案:取溶液样品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稀盐酸,即可确定溶液中溶质是否含NaOH; 【交流讨论】 经过小组同学讨论认为小岗同学的方案不可以。 请你表明态度,并对小岗同学的方案进行评价(1)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得出结论,用化学实验的方法验证物质的存在,不仅所加试剂与被检验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还需要(2)________,才能验证物质的存在;经过小组同学讨论后重新设计了整体方案,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探究实验】 张南同学的实验:重新取溶液样品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足最MgSO4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后,取上层清液,再滴加BaCl2溶液,又出现白色沉淀,确定溶液中溶质含NaOH和Na2SO4,请你对张南同学的实验及结论进行评价(3)___________________;小岗同学的实验:重新取溶液样品少许于试管中,其中滴加足量Cu(NO3)2溶液,出现(4) ____________(填实验现象)后,确定溶液中溶质含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____________;待上述沉淀完全后,取上层清液,再滴加(6) ____________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可确定溶液中溶质含Na2SO4, 【反思与总结】由此得出结论,用化学实验的方法验证同一溶液中两种物质的存在,不仅所加试剂与被检验物质能发生反应,还需要考虑所加试剂(7) ____________,才能验证这两种物质的存在。
|
24. 难度:简单 | |
(10分)某化学探究小组用如下实验证明了烧碱与稀硫酸能发生中和反应。 ②③两步均充分反应,加入硫酸铁溶液,立即产生明显现象,最终得到只含一种溶质的无色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①根据发生的反应及现象可知反应②结束时溶液中的离子有__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②无明显现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2)求解③中参加反应的烧碱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 (3)发生中和反应的硫酸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 ; (4)最终得到的无色不饱和溶液只含一种溶质,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