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把镁条投入盛有盐酸的敞口容器中,产生H2的速率可由下图所示,影响产生氢气反应速率的因素是 ① 盐酸的浓度 ② 镁条的表面积 ③ 溶液的温度 ④ Cl-的浓度 A.①④ B.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
|
2. 难度:简单 | |
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根本因素是() A.温度和压强 B.反应物的浓度 C.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性质 D.催化剂的加入
|
3. 难度:简单 | |
在下列过程中,需要增大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 A.钢铁腐蚀 B.食物腐败 C.塑料老化 D.工业合成氨
|
4. 难度:简单 | |
下列反应条件的控制中不恰当的是() A.为防止铁生锈,在其表面涂一层防锈油漆 B.为防止火灾,在面粉厂、加油站等场所要严禁烟火 C.为加快KClO3的分解速率,加入MnO2 D.为加快H2O2的分解速率,把反应容器放到冷水中冷却
|
5. 难度:简单 | |
下列措施肯定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的是( ) A.增大反应物的量 B.增加压强 C.升高温度 D.使用正催化剂
|
6. 难度:中等 | |
下列措施肯定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的是() A.增加反应物的量 B.增大反应体系的压强 C.降低反应体系的温度 D.使用适宜的催化剂
|
7. 难度:简单 | |
己知4NH3+5O24NO+6H2O(g),若化学反应速率分别是用v(NH3)、v(O2)、v(NO)、v(H2O)(单位mol/(L·min))表示,则正确的关系是() A. B. C. D.
|
8. 难度:简单 | |
在下列过程中,需要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A.钢铁腐蚀 B.食物腐烂 C.工业炼钢 D.塑料老化
|
9. 难度:中等 | |
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下列措施不能使氢气生成速率加快的是( ) A.加热 B.不用稀硫酸,改用98%浓硫酸 C.滴加少量CuSO4溶液 D.不用铁片,改用铁粉
|
10. 难度:中等 | |
下列能正确表示反应N2+3H22NH3建立平衡过程的图象是()
|
11. 难度:中等 | |
在2A+B3C+4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v(A)=0.5 mol/(L·min) B.v(B)=0.3 mol/(L·min) C.v(C)=0.8 mol/(L·min) D.v(D)=1 mol/(L·min)
|
12. 难度:中等 | |
在2A+B3C+4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v(A)=0.5 mol/(L·min) B.v(B)=0.3 mol/(L·min) C.v(C)=0.8 mol/(L·min) D.v(D)=1 mol/(L·min)
|
13. 难度:简单 | |
在恒温恒容条件下,能使A(g)+B(g)C(g)+D(g)正反应速率增大的措施是() A.减小C或D的浓度 B.增大D的浓度 C.减小B 的浓度 D.增大A或B的浓度
|
14. 难度:中等 | |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的熵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的熵变与反应的方向无关 B.化学反应的墒变直接决定了反应的方向 C.熵值增大的反应都是混乱度增大的反应 D.熵值增大的反应都能自发进行
|
15. 难度:中等 | |
某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盛有适量的A和B的混合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A+3B2C若维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当达到平衡时,容器容积为VL,其中C气体的体积占10%,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① 原混合气体的体积为1.2L ② 原混合气体的体积为1.1L ③ 反应达到平衡时气体A消耗掉0.05VL ④ 反应达到平衡时气体B消耗掉0.05VL A.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
16. 难度:中等 | |
下列条件一定能使反应速率加快的是 ① 增加反应物的物质的量 ② 升高温度 ③ 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 ④ 加入生成物 ⑤ 加入MnO2 A.全部 B.①②⑤ C.② D.②③
|
17. 难度:中等 | |
现进行如下实验:在A锥形瓶中放入10g绿豆粒大的CaCO3,在B锥形瓶中放入5 g粉末状的CaCO3,分别加50mL 1mol/L的盐酸,下列图象(x表示时间,y表示Ca CO3减少的质量)能正确表示实验结果的是
|
18. 难度:中等 | |
实验室中欲加速制取氢气,最好的方法是用() A.纯锌与稀硫酸反应 B.纯锌与浓硫酸反应 C.纯锌与稀盐酸反应 D .粗锌(含铝、铜等杂质)与稀硫酸反应
|
19. 难度:中等 | |
用纯净的CaCO3与稀盐酸反应制CO2,实验过程记录如下图所示。根据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 A.OE段表示反应速率最快 B.EF段表示反应速率最快,收集的CO2最多 C.FG段表示收集的CO2最多 D.OG段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反应速率逐渐增快
|
20. 难度:简单 | |
下列过程是非自发的是( ) A.水由高处向低处流 B.天然气的燃烧 C.铁在潮湿空气中生锈 D.室温下水结成冰
|
21. 难度:简单 | |
对于反应2SO2(g) +O2(g)2SO3(g),能增大正反应速率的措施是( ) A.通入大量O2 B.增大容器容积 C.移去部分SO3 D.降低体系温度
|
22. 难度:压轴 | |
高炉炼铁是冶炼铁的主要方法,发生的主要反应为: Fe2O3(s)+3CO(g)2Fe(s)+3CO2(g) △H=“a”kJ/mol (1)己知: ①Fe2O3(s)+3C(石墨)=2Fe(s)+3CO(g) △H1=“+”489.0kJ/mol ② C(石墨)+CO2(g)=2CO(g) △H2=“+”172.5kJ/mol 则a=______kJ/mol。 (2)冶炼铁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温度升高后,K 值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3)在T℃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64,在2L恒容密闭容器甲和乙中,分别按下表所示加入物质,反应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 ① 甲容器中CO 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____。 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若容器内气体密度恒定时,标志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b.甲容器中CO 的平衡转化率大于乙的 c.甲、乙容器中,CO的平衡浓度之比为2:3 d.增加Fe2O3可以提高CO的转化率 (4)采取一定措施可防止钢铁腐蚀。下列装置中的烧杯里均盛有等浓度、等体积的NaCl溶液。 ① 在a~c装置中,能保护铁的是________(填字母)。 ② 若用d装置保护铁,X极的电极材料应是________(填名称)。
|
23. 难度:中等 | |
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实验探究根据下图所给出的仪器和药品进行实验。 操作方法:在三支相同的试管中分别加入2mL、3 mL约5%的H2O2,然后在每支试管中滴加2 滴1mol/L的FeCl3溶液后立即套上气球(大小相同)。等三支试管上的气球大小差不多相同时,同时置于三个烧杯中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论为___________________。
|
24. 难度:中等 | |
己知硫代硫酸钠溶液和稀硫酸反应可析出单质硫沉淀: Na2S2O3+H2SO4==Na2SO4+S↓+SO2↑+H2O 某同学按下表进行实验,请你判断哪一组先出现浑浊。
|
25. 难度:困难 | |
一位科学家利用Zn 与某浓度的盐酸反应研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他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 利用上述数据,完成下列问题: (1)画出时间对温度的曲线图。 (2)利用所画的曲线图和上述实验数据,得出关于温度影响反应速率的什么结论? (3)对比数据B与F,解释F溶于酸那么快的原因。
|
26. 难度:困难 | |
二甲醚(CH3OCH3)被称为21世纪的新型能源,它清洁、高效、具有优良的环保性能。 I.Ⅰ.工业制备二甲醚的生产流程如下: 催化反应室中(压力2.0~10.0Mpa,温度230~280℃)发生如下反应: CO(g)+2H2(g)CH3OH(g)△H=-90.7kJ/mol ① 2CH3OH(g)CH3OCH3(g)+H2O(g)△H=-23.5kJ/mol ② CO(g)+H2O(g)CO2(g)+H2(g)△H=-41.2kJ/mol ③ (1)甲烷氧化可制得合成气,反应如下:CH4(g)+O2CO(g)+2H2(g) △H=-35.6kJ/mol。该反应是_______反应(填“自发”或“非自发”) (2)催化反应室中总反应3CO(g)+3H2(g)CH3OCH3(g)+CO2(g)的△H=______,830℃时反应③的K=1.0,则在催化反应室中反应③的K______1.0(填“>”、“<”或“=”)。 (3)上述反应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有________。 II.如图为绿色电源“二甲醚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图。b 电极是______极。
|
27. 难度:困难 | |
CH4(g)+2NO2(g)N2(g)+CO2(g)+2H2O(g) △H=-867 kJ/mol。该反应可用于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在130℃和180℃时,分别将0.50mo1CH4和a mol NO2充入1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 (1)开展实验1和实验2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2)180℃时,反应到40min,体系_____(填“是”或“否”)达到平衡状态,理由是______________;CH4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_____。 (3)已知130℃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为6.4 ,试计算a的值。(写出计算过程) (4)一定条件下,反应时间t与转化率α( NO2)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在图像中画出180℃时,压强为P2(设压强P2>P1)的变化曲线,并做必要的标注。 (5)根据已知求算:△H2=_________。 CH4(g)+4NO2(g)4NO(g)+CO2(g)+2H2O(g) △H1=-574kJ/mol CH4(g)+4NO(g)2N2(g)+CO2(g)+2H2O(g) △H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