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正确组合是
|
2. 难度:中等 | |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NH3、CO2溶于水可以导电,因此为电解质 B.焰色反应是某种金属元素灼烧时所具有的特殊颜色,是物理变化 C.强氧化剂与强还原剂之间一定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D. 阳离子只能得电子被还原,阴离子只能失电子被氧化
|
3. 难度:中等 | |
对下列离子组共存情况的判断正确的是( ) A.使石蕊溶液变红的澄清透明溶液中Fe3+、MnO4-、Na+、SO42-能大量共存 B.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中Na+、AlO2-、NO3-、HCO3-能大量共存 C.加入铝粉产生H2的溶液中Na+、Ba2+、AlO2-一定可以大量存在 D.含大量Fe3+的溶液中K+、NH4+、SO42-、SCN-能大量共存
|
4. 难度:中等 | |
为除去括号内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A. Na2CO3溶液(NaHCO3),加适量的Ca(OH)2溶液,过滤 B.Mg (Al),加过量的NaOH溶液,过滤 C.FeCl3溶液(CuCl2),加入过量的Fe粉,过滤 D.NaHCO3溶液(Na2CO3),加适量的CaCl2溶液,过滤
|
5. 难度:中等 | |
X、Y、Z、W是中学化学常见的四种物质,它们之间具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则下列组合不可能的是( )
|
6. 难度:中等 | |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NH4Al(SO4)2溶液中加入少量的Ba(OH)2:2NH4++SO42-+Ba2++2OH- =2NH3·H2O+BaSO4↓ B.Ca(HCO3)2与过量澄清石灰水溶液Ca2++OH-+ HCO3-=CaCO3↓+ H2O C.在氯化亚铁溶液中滴加新制氯水:Fe2++Cl2=Fe3++2Cl- D.钠加入CuSO4溶液中:2Na+Cu2+=2Na++Cu
|
7. 难度:中等 | |
鉴别混合物中是否含有括号中的物质,加入试剂从现象上即可达到目的的是( ) A.Na2O (Na2O2):CO2 B.NaHCO3 (Na2CO3):稀盐酸 C. FeCl3溶液(FeCl2):氯水,KSCN溶液 D.MgCl2 (AlCl3):NaOH溶液
|
8. 难度:中等 | |
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向0.l mol/L氯化铁溶液中加入少量的KOH溶液制取氢氧化铁胶体 B.由0.l mol/L氯化铁制取的氯氧化铁胶体中,氢氧化铁胶粒数目小于0.1NA(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C.氢氧化铁胶体通电后阴极颜色变深说明氢氧化铁胶体带正电 D.可以用滤纸分离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铁胶体
|
9. 难度:中等 | |
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A.Na、A1均要与空气反应生成氧化膜,因此都不需要特殊保存 B.NaHCO3、Al(OH)3均要与酸反应,因此均可作为胃药的主要成份 C.Na2O、Na2O2溶于水均可生成NaOH,因此将足量Na2O、Na2O2加入酚酞溶液最终均变为红色 D.FeCl2、MgCl2均可与NaOH溶液反应,因此加入NaOH溶液现象相同
|
10. 难度:困难 | |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将足量Na、Mg、A1分别投入到含0.5 mol的HCl的溶液中,转移电子数均为0.5 NA B. 将lmolCO2、H2O蒸气混和物通过足量Na2O2,气体分子数变为0.5 NA C.将含有1mol Na2CO3的溶液逐滴加入到含1.5molHCl的溶液中,产生气体分了数目为0.5NA个 D. 1molNa2O2与足量CO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个
|
11. 难度:中等 | |
下列操作或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
12. 难度:中等 | |
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试管②中一定观察不到的现象是( )
|
13. 难度:中等 | |
已知常温下,在溶液中发生如下反应: ①16H++10Z-+2XO4-=2X2++5Z2+8H2O ②2A2++B2===2A3++2B- ③2B-+Z2===B2+2Z 由此推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Z2+2A2+=2A3++2Z-可以进行 B.Z元素在反应③中被还原,在反应①中被氧化 C.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XO4-、Z2、B2、A3+ D.Z2可以置换出X2+溶液中的X
|
14. 难度:困难 | |
下列图像能表示相关反应中生成物物质的量的变化的是(横、纵坐标单位:mol) ( )。 A.图1:n(HCl)=l mol,K2CO3加入到HCl溶液中,在敝口容器中生成的气体 B.图2:n(NaOH)=1mol,CO2通入到NaOH溶液中反应生成的盐 C.图3:n(NaAlO2)=1 mol,HCl加入到NaAlO2溶液中离子的存在情况 D.图4:n(AlCl3)=1 mol,Na2O2加入AlCl3溶液反应的产物
|
15. 难度:中等 | |
己知:FeS2中S为-1价,Cu2S中S为-2价。对于反应l4CuSO4+5FeS2+12H2O =7Cu2S+5FeSO4+12H2SO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硫酸铜作氧化剂 B.SO42-既不是氧化产物又不是还原产物 C.被氧化的硫与被还原的硫的质量比为3:7 D.1 mol硫酸铜可以氧化5/7 mol的硫原子
|
16. 难度:困难 | |
现取mg镁铝合金在一定浓度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溶解,向反应后的混合溶液中滴加b mol/L NaOH溶液,当滴加到V mL时,得到沉淀质量恰好为最大值n g,则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①沉淀中OH-的质量为(n-m)g ②恰好溶解后溶液中的SO42-的物质的量为 ③反应过程中转移的电子为mol ④标准状况下生成H2的体积为 A. 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
|
17. 难度:中等 | |
金属及其化合物有许多重要的用途 (1)碳酸钠可用于从海水提取溴,涉及的反应如: 3Br2+6Na2CO3+3H2O=5NaBr+NaBrO3+6NaHCO3 在上述反应中用双线桥标出电字转移的方向和数目,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_____。 (2)少量的钠应保存在_______中;钠着火时应采取的灭火措施是:__________。 (3)过氧化钠作潜艇供氧剂时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4)加热Al片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 (5)检验KCl中阳离子的方法及现象是___________。
|
18. 难度:困难 | |
为探索工业含铝、铁、铜合金废料的再利用,甲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 请回答: (1)反应①、反应③所加试剂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滤液D中得到绿矾晶体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反应②生成沉淀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3)用NaOH检测滤液D中含有的金属离子,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其中涉及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为:____。 (4)若考虑绿色化学工艺,在滤渣E中加入稀硫酸和试剂Y制胆矾晶体,试剂Y为H2O2,则反应④的总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
19. 难度:困难 | |
树德中学高2016级研宄性学习小组请你参与“研究铁与水反应所得固体物质的成分,性质及再利用”实验探宄,并共同解答下列问题: 探究一 设计如图所示装置进行“铁与水反应”的实验 (1)硬质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前A中投放碎瓷片的日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E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二 设计如下实验方案确定反应后硬质玻璃管中黑色固体的成分。 (4)硬质玻璃管B冷却后,取少许其中的固体物质溶于后,将所得溶液分成两份。 (5)一份滴加儿滴KSCN溶液。若溶液变m红色,推断硬质玻璃管B中固体物质的成分为______________(选填序号,①一定有Fe3O4 ②一定有Fe ③只有Fe3O4④只有Fe,下同);若溶液未变血红色,推断硬质玻璃管B中固体物质的成分为______________。 (6)另—份用胶头滴管加入_______________,若出现______________现象,可以证明溶液中存在Fe2+,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探究三 设计如下流程测定反应后硬质玻璃管B中固体含铁元素的质量分数。 (7)试剂b的化学式是_________。 (8)计算反应后B装置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保留小数点后—位)
|
20. 难度:困难 | |
现有几种离子 己知:铵盐受热易分解,A、B、C、D、E是由它们组成的五种可溶于水的固体(每种离子只能用一次),分别取它们进行实验,结果如下: ①将D与E的溶液混合加热,产生刺激性气味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②将B与E的溶液混合,产生白色沉淀,向该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 ③向一定量的E溶液中逐滴加入C溶液,先无明显现象,后来产生白色沉淀,且该沉淀可溶于A溶液; ④D固体在一定温度下可以分解为水和另外两种均为空气主要成分的气体单质。 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以上条件推断并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 (2)写出A溶液与E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至溶液呈中性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3)写出D固体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