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化学试卷 > 试卷信息
河北省保定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下列选项描述的过程能实现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是

A. 光合作用    B. 烧炭取暖    C. 风力发电    D. 电解冶炼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下列能源不属于一次能源的是

A. 风力    B. 石油    C. 流水    D. 电力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下列物质属于原子晶体的是

A. HCl    B. He    C. Si    D. NaCl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下列变化过程中,需吸收能量的是

A. H+H→H2    B. I2→I+I    C. 木炭燃烧    D. 铝与稀盐酸反应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化学电池的反应本质上属于

A. 氧化还原反应    B. 分解反应    C. 化合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元素X的原子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有4个电子。这种元素位于周期表的

A. 4周期ⅢA族    B. 4周期ⅦA

C. 3周期ⅣB族    D. 3周期ⅣA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下列各组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A. K 与K    B. T2O与H2O

C. CH3CH2CH2CH3    D. CH3CH3与CH3CH3CH3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

A. 电子层数    B. 最外层电子数    C. 核电荷数    D. 中子数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日常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其物质变化过程中化学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下列物质中,既有离子键,又有非极性共价键的是

AH2SO4       BCaCl2       CNH4Cl       DNa2O2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下列过程中△H<0的是

A. 铝热反应    B. 煅烧石灰石    C. 硝酸铵的溶解    D. 高温下木炭还原二氧化碳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某种能与稀盐酸反应放出H2的金属与锌组成原电池时,锌为负极,则此金属可能是

A.Mg              B.Fe                C.Al                D.Cu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SO2与SO3互为同分异构体    B. 氢气是理想的绿色能源

C. 单质中不存在化学键    D. 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可能得到金属钠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在原电池和电解池的电极上所发生反应的类型相同的是

A. 原电池的正极和电解池阳极    B. 电解池阳极和电解池阴极

C. 原电池负极和电解池阳极    D. 原电池的正极和原电池负极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已知热化学方程式:SO2(g)+ O2(g) SO3(g)  H = ―9832kJ/mol,在容器中充入2molSO2和1molO2充分反应,最终放出的热量为

A.19664kJ       B.19664kJ/mol       C.<19664kJ       D.>19664kJ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

A.钙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B.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

C.CH4分子的球棍模型:           D.丙烯的电子式: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完成反应:2HC1+Cu=CuCl2+H2↑,设计了下列四个实验,你认为可行的是

A                     B                  C              D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    B. 化学键是分子间强烈的作用力

C. H、DT表示三种氢元素    D. 共价化合物中各原子都一定满足最外层8电子稳定结构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下图是可逆反应X2 + 3Y2 2Z2 在反应过程中的反应速率v与时间t的关系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t1时,只有正方向反应

B.t2时,反应未到达最大限度

C.t2- t3,反应不再发生

D.t2- t3,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某元素原子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它与卤素相结合时,所形成的化学键

A. 一定是共价键    B. 一定是离子健

C. 可能是共价键,也可能是离子键    D. 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合成塔中加入3molH2与1molN2反应即可得到2molNH3

B. 工业上合成SO3时可加入过量空气以提高SO2的转化率

C. 利用Al、Mg、NaOH溶液、导线及电流计等可证明Al的金属活动性大于Mg的

D. 冰箱保存的食品不易变质,与化学反应速率无关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下列变化中,吸收的热量用于克服分子间作用力的是

A.液溴受热变成溴蒸气            B.加热金刚石使之熔化

C.加热食盐使之熔化              D.加热碘化氢使之分解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短周期的三种元素A、B、C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如图,下列有关A、B、C三种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B

 

 

 

C

 

A.A是一种活泼金属元素

B.C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酸

C.B的氢氧化物是强碱

D.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与NaOH溶液反应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一定条件想,将X和Y气体通入1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X(g)+bY(g)mZ(g),5s内反应速率如下:v(X)=0.3mol·L-1·s-1,v(Y)=0.6mol·L-1·s-1,v(Z)=0.6mol·L-1·s-1,则a、b、m的值分别为

A. 1、3、2    B. 1、2、2    C. 1、3、3    D. 1、1、3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利用如图所示装置,采用适当试剂可完成下表的探究实验,并得出相应的实验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选项

__丙

装置丙中的现象

实验结论

A

稀硝酸

碳酸钾

澄淸石灰水

变浑浊

酸性:HNO3>H2CO3

B

稀硫酸

碳酸钠

次氯酸钙溶液

白色沉淀

酸性:H2CO3>HClO

C

浓盐酸

大理石

硅酸钠溶液

白色沉淀

非金属性:C>Si

D

浓盐酸

高锰酸钾

石蕊溶液

先变红后褪色

氯水既有酸性,又具有漂白性

 

 

A. A    B. B    C. C    D. D

 

二、填空题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H2与O2、F2均能发生反应,下图为H2与F2发生反应生成HF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示意图。请回答

下列问题:

H2(g)与F2(g)反应生成HF(g)过程中的能量最变化

(1)完成转化I、II_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下同)能量,完成转化Ⅲ_________能量。

(2)H2和F2反应的能量变化图可用___________(填“A”或“B”)表示。

      

(3) H2在O2中燃烧的过程主要是_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能的过程。

 

三、推断题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且互不同族;其中X、Y为金属元素,Z、W为非金属元素;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相等;X与W、Y与Z这两对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均为9。Y的单质可与NaOH溶液反应。

(1) Z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

(2) Y、Z、W的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3)工业生产单质Y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 X与Y的化学性质相似,则单质X与NaOH浓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四、填空题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11分〉现有反应:①Ba(OH)2 • 8H2O+2NH4Cl═2NH3↑+BaCl2+10H2O,②Fe+H2SO4═FeSO4+ H2↑。试回答下列问题:

(1)两反应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能设计成原电池的是_________

(2)Fe-Cu原电池的装置如图所示。

①铁作______(填“正极”或“负极”),溶液中H+______    (填“铁”或“铜”)电极方向移动。

②正极的现象是___________,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

③若反应过程中有0. 2 mol电子发生转移,则生成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L。

 

五、计算题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某可逆反应:2A(g) B(g)+D(g)在3种不同条件下进行,B和D的起始浓度均为0,反应物A的浓度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实验

序号

               时间/min

浓度/mol·L-1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1

800

1.0

0.80

0.67

0.57

0.50

0.50

0.50

2

800

1.0

0.60

0.50

0.50

0.50

0.50

0.50

3

950

1.0

0.40

0.25

0.20

0.20

0.20

0.20

 

(1)实验1中,在1020 min内以物质A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span style="color: rgb(169, 68, 66); font-size: 16px; background-color: rgb(245, 245, 245);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ce&quot;;">mol/(L</span><span style="color: rgb(169, 68, 66); font-size: 16px; background-color: rgb(245, 245, 245);">·</span><span style="color: rgb(169, 68, 66); font-size: 16px; background-color: rgb(245, 245, 245); 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ce&quot;;">min)</span>,50min时,

v(正)_____(填“&lt;” “&gt;” 或“=”)v(逆)。

(2)020 min内,实验2比实验1的反应速率________    (填“快”或“慢”),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

(3)实验3比实验1的反应速率____________(填“快”或“慢”),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