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化学试卷 > 试卷信息
河北省张家口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实验班、普通班)化学(理)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张家口市正在迎接2022年绿色奥运。下列措施有利于节能减排、改善环境质量的有

①根据城市特点,大力发展风力发电,以减少火力发电带来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排放问题

②积极推行“限塑令”,加快研发利用二氧化碳合成的聚碳酸酯类可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

③加速建设城际高铁,促进京津张城市一体化发展,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④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推广可利用太阳能、风能的城市照明系统

⑤为减少酸雨的产生可采取燃料脱硫或把工厂的烟囱造高等措施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⑤    C. ①②④⑤    D. ③④⑤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下列物质均有漂白作用,其漂白原理相同的是

①过氧化钠   ②次氯酸   ③二氧化硫   ④活性炭   ⑤臭氧

A.①②⑤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①②③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在通常情况下能大量共存,并且可以用浓硫酸干燥的一组气体是 (      )

A. SO2、H2S、O2   B.CO、H2、Cl2   C.   NO、H2、O2   D.   HCl、CO、NH3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将少量SO2气体通入Ba(OH)2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B. 将SO2气体通入BaCl2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C. 将SO2气体通入用硝酸酸化过的BaCl2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D. 将硝酸酸化的BaCl2溶液加入某溶液中有白色沉淀产生,不能判断该溶液中一定存在SO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硅、二氧化硅、硅酸钠是工业上制造光导纤维的主要原料

B. 地球上金属矿物资源是有限的,必须学会合理开发和利用,不断提高其利用率

C. 浓硫酸、氯化钙、五氧化二磷、碱石灰等常用作干燥剂

D. 氧化铝、碳酸氢钠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高空大气中 O2的吸收紫外线后可变成臭氧O3O3可分【解析】
O3 → O2 + OO3又和大气污染物如超音速飞机排放的NO发生反应:NO +O3→NO2 + O2NO2 + O→ NO + O2 ,从反应的全过程判断NO的作用是

A.中间产物B.氧化剂C.最终产物D.催化剂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吸进人体内的O2有2%转化为氧化性极强的活性氧副产物,如··等,这些活性氧能加速人体衰老,被称为“夺命杀手”。我国科学家尝试用含硒化合物Na2SeO3消除人体内的活性氧,在消除活性氧时,Na2SeO3的作用是(    )

A. 还原剂    B. 氧化剂    C. 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 以上均不是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下列反应中,硝酸既表现酸性,又表现氧化性的是

A. Fe2O3跟稀硝酸反应    B. Fe(OH)2跟稀硝酸反应

C. CuO跟稀硝酸反应    D. Al(OH)3跟稀硝酸反应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相同质量的四份铜片,分别置于足量的下列酸中,所得到的气体的物质的量最多的是

A. 浓硫酸    B. 稀硫酸    C. 浓硝酸    D. 稀硝酸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在体积为V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a mol NO和b mol O2,反应后容器中氮原子数和氧原子数之比为

A. a/b    B. a/2b    C. a/(a+2b)    D. a/2(a+b)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一定物质的量的SO2与NaOH溶液反应,所得溶液中含Na2SO3和NaHSO3,若两者物质的量之比为3﹕5,则参加反应的SO2与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 3﹕5    B. 1﹕2    C. 18﹕8    D. 8﹕11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某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Cl2 、O2 、SO2 、NO 、NO2 中的两种或多种气体。现将此无色透明的混合气体通过品红溶液后,品红溶液褪色,把剩余气体排入空气中,很快变为红棕色。对于原混合气体成分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 可能有SO2 和NO    B. 肯定没有Cl2 、O2和NO2

C. 可能有Cl2和O2    D. 只有NO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按图1进行实验,试管内装有12mL NO,然后间歇而缓慢地通入8 mLO2,下面有关实验最终状态的描述正确的是

A. 试管内气体呈红棕色    B. 试管内气体为无色是NO

C. 试管内气体为无色是O2    D. 试管内液面上升至充满整个试管

 

详细信息
14. 难度:困难

如图2所示:挤压胶头滴管(装有液体)a,将液体加入到广口瓶(装有另一种物质)中,两装置中的气球(干瘪)b都有明显地胀大(忽略液体体积对气球影响,以及外界和广口瓶间热量的传递影响)。则所用试剂不可能

  

A. 甲:H2O和CaO(固体);   乙:H2O和NH4NO3(固体)

B. 甲:盐酸和Na2O2(固体); 乙:亚硫酸钠溶液和氯气

C. 甲:NaOH溶液和CO2;     乙:盐酸和NaHCO3溶液

D. 甲:稀盐酸和大理石粉末(固体);  乙:H2O和NO2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绿色化学的最大特点在于它是在始端就采用实现污染预防的科学手段,因而过程和终端均为零排放或零污染。绿色化学主张在通过化学转换获取新物质的过程中充分利用每个原子,具有“原子经济性”,因此它既能够充分利用资源,又能够防止污染。下列化学反应,不符合绿色化学概念的是   (    )

A. 消除硫酸厂尾气排放  SO2+2NH3+H2O=(NH4)2SO3

B. 消除制硝酸工业尾气的氮氧化物污染  NO2+NO+NaOH=2NaNO2+H2O

C. 制CuSO4  2Cu+O2=2CuO, CuO+H2SO4(稀)=CuSO4+H2O

D. 制CuSO4 Cu+2H2SO4(浓)=CuSO4+SO2↑+2H2O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L含硫酸铵、硝酸铵的混合溶液分成两等份,一份用mol烧碱刚好把NH3全部赶出,另一份与氯化钡溶液完全反应消耗molBaCl2,则原溶液中(NO)为

A. mol·L-1    B. mol·L-1

C. mol·L-1    D. mol·L-1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把3体积的NO2气体,依次通过下列3个分别装有NaHCO3饱和溶液浓H2SO4Na2O2的装置后,用排水法把残留气体收集到集气瓶中,集气瓶内气体应是(同温同压下测定)

A.1体积NO                 B.2体积NO2和0.5体积O2    

C.2体积O2                D.0.25体积O2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12月1日为世界艾滋病日。医学界通过用放射性14C标记的C60,发现C60的羧酸衍生物在特定条件下可断裂DNA杀死细胞,抑制艾滋病。关于14C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14C原子与C60中普通碳原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B. 14C原子与14N原子所含中子数相同

C. 是C60的同素异形体

D. 12C、13C是碳元素的三种同位素

 

详细信息
19. 难度:困难

元素周期表中前7周期的元素种类数如下:

周期

1

2

3

4

5

6

7

元素数

2

8

8

18

18

32

32

 

请分析周期序数与元素种类数的关系,预言第8周期最多可能含有的元素种数是

A. 18    B. 32    C. 50    D. 64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已知R2+b个中子,核外有a个电子,表示R原子符号正确的是(   )

A.     B.     C.     D.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国际无机化学命名委员会在1989年作出决定,把长式周期表原先的主、副族及族号取消,由从左至右改为18列,碱金属族为第1列,稀有气体为第18列。按这个规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15列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为R2O5

B. 2列元素中肯定没有非金属元素

C. 17列元素中的第一种元素的非金属性最强

D. 1617列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已知下列元素的原子半径:

元素

N

S

O

Si

原子半径/1010 m

0.75

1.02

0.74

1.17

 

根据以上数据,磷元素的原子半径可能是

A. 0.80×1010 m    B. 1.10×1010 m

C. 1.20×1010 m    D. 0.70×1010 m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下列各组中化合物的性质比较,不正确的是

A. 酸性:HClO4HBrO4HIO4    B. 碱性:NaOHMg(OH)2Al(OH)3

C. 稳定性:PH3H2SHCl    D. 非金属性:FOS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碱金属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碱金属的密度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逐渐减小

B. 从上到下,碱金属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依次减弱

C. 钾与氧气或水反应比钠的反应剧烈,铷、铯的相应反应更剧烈

D. 碱金属元素阳离子的氧化性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依次增强

 

二、填空题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回答下列问题。

主族

周期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

2

 

 

 

 

 

 

3

 

 

 

4

 

 

 

 

 

 

(1)10种元素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_________,除⑩外原子半径最大的是________

(2)①③⑤三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 ;⑧⑨形成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强到弱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

(3)①②③⑤⑧五种元素形成的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元素⑥的名称是____;元素④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元素⑦的氢化物和元素①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①⑨形成的化合物灼烧时火焰焰色为________;该化合物的溶液与元素⑧的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①、⑤和⑧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两两相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元素③的单质在元素⑥⑦形成的某化合物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喷泉实验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其产生原因是存在压强差。试根据图3,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A的烧瓶中充满干燥气体,胶头滴管及烧杯中分别盛有液体。下列组合中不可能形成喷泉的是_______

A.HCl和HO      B.NH和HO        C.NH和CCl4        D.CO和NaOH溶液

(2)在图B的锥形瓶中,分别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反应后可能产生喷泉的是_______

A.Cu与稀盐酸                      B.NaHCO与NaOH溶液 

C.CaCO与稀硫酸                    D.NH4HCO与稀盐酸

(3)在图B的锥形瓶外放一水槽,锥形瓶中加入酒精,水槽中加入冷水后,再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结果也产生了喷泉。水槽中加入的物质不可能是_______

A.浓硫酸         B.生石灰            C.硝酸铵          D.烧碱

(4)比较图A和图B两套装置,以产生喷泉的原理来分析,图A是_______上部烧瓶内压强;图B是_______下部锥形瓶的压强(填“增大”或“减小”)。

(5)如果只提供如图C的装置,引发喷泉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11分)

(1)浓硫酸与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酸性KMnO4溶液可以吸收SO2,试用图4所示各装置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上述反应所产生的各种产物。这些装置的连接顺序(按产物气流从左到右的方向)是:

___________________。(填装置的编号)

(3)实验时可观察到装置①中A瓶的溶液褪色,C瓶的溶液不褪色。A瓶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B瓶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C瓶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

(4)装置②中所加的固体药品是_______________,可确证的产物是_______

(5)装置③中所盛溶液是____________________,可验证的产物是__________

 

四、填空题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海水是巨大的资源宝库,海水资源的利用和海水化学资源的利用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从海水中提取食盐和溴的过程如下:

(1)请列举海水淡化的两种方法:________

(2)步骤Ⅰ中已获得Br2,步骤Ⅱ中又将Br2还原为Br-,其目的为_______

(3)步骤Ⅱ用SO2水溶液吸收Br2,吸收率可达95%,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4)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解从工业溴中提纯溴的方法,查阅了有关资料,Br2的沸点为59℃。微溶于水,有毒性和强腐蚀性。他们参观生产过程后,绘制了如下装置简图。

请你参与分析讨论:

①图中仪器B的名称:___

②实验装置中使用热水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③C中液体产生颜色为____。为除其物中仍残留的少量Cl2,可向其中加入NaBr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充分反应后,再进行的分离操作是___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