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化学试卷 > 试卷信息
贵州省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氢氧燃料电池放电时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电能

B. 反应4Fe(s)+3O2(g)2Fe2O3(s)常温下可自发进行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C. 3 mol H21 mol N2混合反应生成NH3转移电子的数目小于6×6.02×1023

D. 在酶催化淀粉水解反应中温度越高淀粉水解速率越快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我国科学家研发了一种室温下可呼吸NaCO2二次电池。将NaClO4溶于有机溶剂作为电解液,钠和负载碳纳米管的镍网分别作为电极材料,电池的总反应为:3CO24Na2Na2CO3C。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放电时,ClO4向负极移动

B.充电时释放CO2,放电时吸收CO2

C.放电时,正极反应为:3CO24e=2CO32C

D.充电时,正极反应为:Nae=Na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钠与水反应:Na +2H2O=Na++2OH+H2

B.电解饱和食盐水获取烧碱和氯气:2Cl+2H2OH2↑+Cl2↑+2OH

C.向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稀硫酸:Ba2++OH+H++SO42-=BaSO4↓+H2O

D.向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足量石灰水:Ca2++HCO3-+OH=CaCO3↓+H2O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苹果醋是一种由苹果发酵而形成的具有解毒、降脂、减肥等明显药效的健康食品。苹果酸(2­-羟基丁二酸)是这种饮料的主要酸性物质,苹果酸的结构简式为,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苹果酸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酯化反应

B. 苹果酸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催化氧化反应

C. 苹果酸能与钠、镁等活泼金属发生置换反应生成H2

D. 1mol苹果醋与Na2CO3溶液反应一定消耗2molNa2CO3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能证明乙酸是弱酸的实验事实是

A. CH3COOH溶液与Zn反应放出H2

B. 0.1 mol/L CH3COONa溶液的pH大于7

C. CH3COOH溶液与NaCO3反应生成CO2

D. 0.1 mol/L CH3COOH溶液可使紫色石蕊变红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下列反应在常温下均为非自发反应,在高温下仍为非自发反应的是

A. Ag2O(s)===2Ag(s)O2(g)

B. Fe2O3(s)C(s)===2Fe(s)CO2(g)

C. N2O4(g)===2NO2(g)

D. 6C(s)6H2O(l)===C6H12O6(s)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只有Y、Z处于同一周期且相邻,Z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W是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r(X) < r(Y) < r(Z) < r(W)

B.W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一种弱碱

C.Y的单质的氧化性比Z的强

D.X、Y、Z 三种元素可以组成共价化合物和离子化合物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8. 难度:困难

某混合物浆液含Al(OH)3、MnO2和少量Na2CrO4。考虑到胶体的吸附作用使Na2CrO4不易完全被水浸出,某研究小组利用设计的电解分离装置(见图2),使浆液分离成固体混合物和含铬元素溶液,并回收利用。回答Ⅰ和Ⅱ中的问题。

Ⅰ.固体混合物的分离和利用(流程图中的部分分离操作和反应条件未标明)

(1)反应①所加试剂NaOH的电子式为_________,B→C的反应条件为__________,C→Al的制备方法称为______________

(2)该小组探究反应②发生的条件。D与浓盐酸混合,不加热,无变化;加热有Cl2生成,当反应停止后,固体有剩余,此时滴加硫酸,又产生Cl2。由此判断影响该反应有效进行的因素有(填序号)___________

a.温度          b.Cl-的浓度        c.溶液的酸度

(3)0.1 mol Cl2与焦炭、TiO2完全反应,生成一种还原性气体和一种易水解成TiO2·xH2O的液态化合物,放热4.28 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Ⅱ.含铬元素溶液的分离和利用

(4)用惰性电极电解时,CrO42-能从浆液中分离出来的原因是__________,分离后含铬元素的粒子是_________;阴极室生成的物质为___________(写化学式)。

 

三、实验题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近几年,节能减排、提高原料利用率来提高经济效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某化工厂利用甲烷与氯气反应得到的副产品来制取盐酸实现了变废为宝的梦想,其生产原理可在实验室中模拟如图,请根据要求填空:

1B装置有三种功能:①控制气流速度;②均匀混合气体;③__________

2)设=x,若理论上欲获得最多的氯化氢,则x值应_________

3)在C装置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光照射后,发现硬质玻璃管内壁附着有油珠,生成的油状液滴中的氯仿可作局部麻醉剂,常因保存不慎而被空气氧化,产生剧毒气体——光气,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CHCl3+O22COCl2+2HCl,上述反应__________ (填选项符号,下同)

A.属于取代反应         B.不属于取代反应

为防止事故发生,在使用前检验氯仿是否变质可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_

A.氢氧化钠溶液                      B.硝酸银溶液

C.稀盐酸                                 D.

E.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         F.湿润的无色酚酞试纸

4D装置的石棉中均匀混有KI粉末,其作用是___________

5E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填编号)

A.收集气体            B.吸收氯气

C.防止倒吸            D.吸收氯化氢

6E装置除生成盐酸外,还含有有机物,从E中分离出盐酸的最佳方法为_____________;该装置还有缺陷,原因是没有进行尾气处理,其尾气主要成分为_____ (填编号)

CH4    CH3Cl      CH2Cl2     CHCl3       CCl4

 

四、综合题
详细信息
10. 难度:困难

铝是应用广泛的金属。以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含SiO2Fe2O3等杂质)为原料制备铝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

注:SiO2碱溶时转化为铝硅酸钠沉淀。

(1)“碱溶时生成偏铝酸钠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滤Ⅰ”所得滤液中加入NaHCO3溶液,溶液的pH_________ (增大”、“不变减小”)。

(3)“电解Ⅰ”是电解熔融Al2O3,电解过程中作阳极的石墨易消耗,原因是___________

(4)“电解Ⅱ”是电解Na2CO3溶液,原理如图所示。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阴极产生的物质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5)铝粉在1000℃时可与N2反应制备AlN。在铝粉中添加少量NH4Cl固体并充分混合,有利于AlN的制备,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1)已知AB均为第3周期元素,其原子的第一至第四电离能如下表所示:

A通常显___价,A的电负性____B的电负性(“>”“<”“=”)

2)紫外光的光子所具有的能量约为399kJ·mol-1。根据下表有关蛋白质分子中重要化学键的信息,说明人体长时间照射紫外光后皮肤易受伤害的原因_____

组成蛋白质的最简单的氨基酸中的碳原子杂化类型是____

3)实验证明:KClMgOCaOTiN4种晶体的结构与NaCl晶体结构相似(如图所示),其中3种离子晶体的晶格能数据如下表:

则该4种离子晶体(不包括NaCl)熔点从高到低的顺序是:____。其中MgO晶体中一个Mg2+周围和它最邻近且等距离的Mg2+____个。

4)金属阳离子含有的未成对电子越多,则磁性越大,磁记录性能越好。离子型氧化物V2O5CrO2中,适合作录音带磁粉原料的是____

5)某配合物的分子结构如图所示,其分子内不含有___(填序号)

A.离子键    B.极性键    C.金属键    D.配位键      E.氢键     F.非极性键

6)科学家设计反应:CO2+4H2→CH4+2H2O以减小空气中的CO2。若有1molCH4生成,则有___molσ键和___molπ键断裂。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题文)8羟基喹啉被广泛用作金属离子的络合剂和萃取剂,也是重要的医药中间体。下图是8羟基喹啉的合成路线。

已知:i.

ii.同一个碳原子上连有2个羟基的分子不稳定。

(1)按官能团分类,A的类别是__________

(2)A→B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C可能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

(4)C→D所需的试剂a__________

(5)D→E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6)F→G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

(7)将下列K→L的流程图补充完整:____________

(8)合成8羟基喹啉时,L发生了__________(填氧化还原)反应,反应时还生成了水,则LG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