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十八大以来,我国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下列设备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 A. 锂离子电池 B. 风力发电机 C. 偏二甲肼燃烧 D. 太阳能集热器
|
2. 难度:简单 | |
下列营养物质中,属于高分子的是 A.蔗糖 B.油脂 C.蛋白质 D.葡萄糖
|
3. 难度:中等 | |
下列各组物质的相互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A.H2、D2和T2互为同位素 B.和互为同分异构体 C.金刚石、C60、石墨互为同系物 D.(CH3)2CHC2H5和CH3CH2CH(CH3)2属于同种物质
|
4. 难度:简单 | |
下列气体呈红棕色的是 A. Cl2 B. SO2 C. NO2 D. CO2
|
5. 难度:简单 | |
下列有机物中,不属于烃的是 A. CH2 = CH2 B. C. CH3CH2CH3 D. CH3COOH
|
6. 难度:简单 |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纯净的乙酸称为冰醋酸 B. 乙醇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 C. 乙酸是比碳酸更弱的酸 D. 用食醋清除暖瓶中的水垢
|
7. 难度:中等 | |
下列试剂不能用来鉴别乙醇和乙酸的是 A.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B. 碳酸钠溶液 C. 紫色石蕊溶液 D. 蒸馏水
|
8. 难度:简单 | |
安徽宣城所产的宣纸、宣笔、徽墨、宣砚举世闻名。做宣笔常用羊、兔等动物的毛,其主要成分是 A. 蛋白质 B. 纤维素 C. 糖类 D. 油脂
|
9. 难度:简单 | |
常温下,下列物质可用铁罐车装运的是 A. 浓硫酸 B. 浓盐酸 C. 稀盐酸 D. 稀硝酸
|
10. 难度:中等 | |
下列物质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 A. 聚乙烯 B. 甲烷 C. 苯 D. 乙烯
|
11. 难度:简单 | |
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A.N2的电子式: B.Cl-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C.CH4分子的比例模型: D.质子数为92、中子数为146的铀(U)原子符号:
|
12. 难度:简单 | |
下列物质中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是 A.NH3 B.SO3 C.HCl D.NO2
|
13. 难度:简单 | |
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NH3常用作制冷剂 B.Al2O3做耐火坩埚 C.用Al(OH)3治疗胃酸过多 D.用SO2漂白馒头
|
14. 难度:简单 | ||||||||||||||||||||||
如右图所示,将SO2通入下列不同溶液中,实验现象与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
|
15. 难度:简单 |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石油分馏是化学变化 B. 石油裂解得到的汽油是纯净物 C. 天然气是一种清洁的化石燃料 D. 水煤气是通过煤的液化得到的气体燃料
|
16. 难度:中等 | |
在一定温度下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N2 + 3H22NH3 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A. N2、H2、NH3在容器中共存 B. 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再发生变化 C. 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N2,同时生成3n mol H2 D. 单位时间内消耗n mol N2,同时消耗n mol NH3
|
17. 难度:简单 | |
“绿色化学”的理想状态是反应物的原子全部转化为目标产物。以下反应不符合绿色化学原则的是( ) A.工业生产环氧乙烷: B.水煤气合成甲醇:CO + 2H2CH3OH C.制取硫酸铜:Cu + 2H2SO4(浓)CuSO4 + SO2↑+ 2H2O D.合成甲基丙烯酸甲酯:CH3C≡CH + CO + CH3OHCH2=C(CH3)COOCH3
|
18. 难度:中等 | |
科学家用X射线激光技术观察到CO与O在催化剂表面形成化学键的过程。反应过程的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CO2含有极性共价键 B. 上述过程表示CO和O生成CO2 C. 上述过程中CO断键形成C和O D. 从状态Ⅰ到状态Ⅲ,有能量放出
|
19. 难度:困难 | |
向BaCl2溶液中通入SO2气体,溶液仍然澄清;若将BaCl2溶液分盛在两支试管中,一只试管加稀HNO3,另一只加NaOH溶液,然后再通入SO2气体,结果两支试管都有白色沉淀产生。由此得出的下列结论中不合理的是 A.SO2是酸性氧化物、SO2具有还原性 B.两支试管中的白色沉淀不是同种物质 C.BaCl2既能跟强酸、又能跟强碱反应,具有两性 D.升高pH时,SO2水溶液中SO32-浓度增大
|
20. 难度:中等 | |
实验室用乙酸和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向甲试管中先加浓硫酸,再加乙醇和乙酸 B. 乙试管中导管不伸入液面下,是为了防止倒吸 C. 加入过量乙酸,可使乙醇完全转化为乙酸乙酯 D. 实验完毕,可将乙酸乙酯从混合物中过滤出来
|
21. 难度:简单 | |||||||||
补齐下列物质间的反应与对应反应类型的连线。
|
22. 难度:简单 | |
请用序号填空: ①13C与14C ②正丁烷与异丁烷 ③CH3CH3与CH3CH2CH3 ④ (1)属于同位素的是______; (2)属于同系物的是______; (3)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
|
23. 难度:中等 | |
电能是现代社会应用最广泛的能源之一。 (1)某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 其中,Zn电极为原电池的______极(填“正”或“负”),电极反应式是______。Cu电极上发生的反应属于______(填“氧化”或“还原”) 反应,当铜表面析出4.48 L氢气(标准状况)时,导线中通过了______ mol电子。 (2)下列反应通过原电池装置,可实现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是______(填序号)。 ①CaO+H2O=Ca(OH)2 ②2H2+O2 =2H2O ③2FeCl3+Cu=CuCl2+2FeCl2
|
24. 难度:简单 | |
某同学进行如下实验,研究化学反应中的热量变化。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后①中温度升高,②中温度降低。由此判断铝条与盐酸的反应是______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下同),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是________反应。 (2)①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该反应的还原剂是_________。
|
25. 难度:中等 | |
汽车尾气中含有CO、NO等有害气体,某新型催化剂能促使NO、CO转化为2种无毒气体。T℃时,将0.8 mol NO和0.8 mol CO充入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模拟尾气转化,容器中NO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 (1)将NO、CO转化为2种无毒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反应开始至10 min,v(NO)=______mol/(L•min)。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新型催化剂可以加快NO、CO的转化 b.该反应进行到10 min时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c.平衡时CO的浓度是0.4 mol/ L
|
26. 难度:简单 | |
甲组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试管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 (2)试管②中的品红溶液褪色。欲证明品红褪色的原因是SO2,需要补充的实验操作及应出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 (3)试管③中的试剂是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
27. 难度:中等 | |
常见有机物 A、B、C、D、E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已知D 是有香味且不易溶于水的油状液体,E的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 请回答: (1)A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___。 (2)B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 (3)①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E分子中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b.用饱和Na2CO3溶液除去D中混有的C c.②的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
|
28. 难度:困难 | |
某实验小组欲探究SO2和Cl2能否发生反应,设计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 (1)装置A制取氯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装置C中发生复分解反应制取S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为验证SO2和Cl2发生了反应,小组同学又继续如下实验。 ①甲同学认为若SO2和Cl2反应,生成了Cl-,只要检验到生成的Cl-即可,甲取适量B中样品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少量___________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②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结论不合理,认为应该在装置A、B间增加一个洗气瓶,然后再按甲同学的方法实验即可得到正确结论。洗气瓶中盛有试剂的名称是___________。 ③丙同学认为按乙同学的建议改进实验也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 ④丙同学取溶液X于试管中,加入少量反应后B中的溶液,生成大量白色沉淀,得出正确结论:SO2与Cl2同时通入水中,可以发生反应。溶液X是_________(填选项序号)。 a. BaCl2溶液 b. Ba(OH)2溶液 c. 氯水 d. 石蕊溶液 SO2与Cl2同时通入水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9. 难度:中等 | |||||||||||||||||||||||||||||||
将浓度均为0.01 mol/L 的H2O2、H2SO4、KI、Na2S2O3溶液及淀粉混合,一定时间后溶液变为蓝色。该实验是一种“碘钟实验”。某小组同学在室温下对该“碘钟实验”的原理进行探究。 (资料) 该“碘钟实验”的总反应:H2O2 +2S2O32-+2H+=S4O62-+2H2O 反应分两步进行: 反应A:H2O2+2I-+2H+=I2+2H2O 反应B:…… (1)反应B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对于总反应,I-的作用相当于______。 (2)为证明反应A、B的存在,进行实验Ⅰ。 a.向酸化的H2O2溶液中加入试剂X的水溶液,溶液变为蓝色。 b.再向得到的蓝色溶液中加入Na2S2O3溶液,溶液的蓝色褪去。 试剂X是______。 (3)为探究溶液变蓝快慢的影响因素,进行实验Ⅱ、实验Ⅲ。(溶液浓度均为0.01 mol/L)
溶液从混合时的无色变为蓝色的时间:实验Ⅱ是30 min、实验Ⅲ是40 min。 ①实验Ⅲ中,x、y、z所对应的数值分别是______。 ②对比实验Ⅱ、实验Ⅲ,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 (4)为探究其他因素对该“碘钟实验”的影响,进行实验Ⅳ。 (溶液浓度均为0.01 mol/L)
实验过程中,溶液始终无明显颜色变化。 试结合该“碘钟实验”总反应方程式及反应A与反应B速率的相对快慢关系,解释实验Ⅳ未产生颜色变化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