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化学试卷 > 试卷信息
湖北省2020届高三6月联考理科综合化学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化学与社会、科技、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能电池能把太阳能直接转化为化学能,可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

B.吸水性植物纤维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C.建筑材料碳纳米泡沫与石墨烯互为同分异构体

D.硅橡胶是无机非金属材料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葡萄糖可发生如下转化:2CH3CH(OH)COOH(乳酸)C6H12O6(葡萄糖)2CH3CH2OH+2CO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6.0g葡萄糖和乳酸混合物中氧原子数0.2NA

B.1mol葡萄糖中含有6.0NA个羟基

C.1mol乳酸与足量乙醇反应可生成NA个乳酸乙酯分子

D.相同条件下,相同物质的量的乳酸分别与足量的NaNaHCO3溶液反应,产生气体的分子数均为NA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目前认为酸催化乙烯水合制乙醇的反应机理及能量与反应进程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③三步反应均释放能量

B.该反应进程中有两个过渡态

C.第③步反应原子利用率为100%

D.总反应速率由第①步反应决定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仅XY处于同周期,Y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Z的原子序数是X的两倍,XY形成的化合物可与Z的单质反应生成X的单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简单离子的半径:

B.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

C.WY形成的化合物只含有极性共价键

D.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强碱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某小组同学通过实验研究FeCl3溶液与Cu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实验记录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序号

实验步骤

充分振荡,加入2mL蒸馏水

充分振荡,加入2mL蒸馏水

充分振荡,加入2mL蒸馏水

实验现象

铜粉消失,溶液黄色变浅,加入蒸馏水后无明显现象

铜有剩余,溶液黄色褪去,加入蒸馏水后生成白色沉淀

铜有剩余,溶液黄色褪去,变成蓝色加入蒸馏水后无白色沉淀

 

 

A.实验Ⅰ、Ⅱ、Ⅲ中均涉及Fe3+被还原

B.对比实验Ⅰ、Ⅱ、Ⅲ说明白色沉淀的产生可能与铜粉的量及溶液中阴离子种类有关

C.实验Ⅱ、Ⅲ中加水后c(Cu2+)相同

D.向实验Ⅲ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饱和NaCl溶液可能出现白色沉淀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利用固体氧化物电解池(SOEC)可实现乙烷电化学脱氢制乙烯,原理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电极的电势高于Y电极

B.该装置在工作过程中,O2-在固体氧化物中由下方向上方迁移

C.该过程总反应的方程式为:C2H6+CO2C2H4+CO+H2O

D.阴极区发生的反应为:CO2+2e-+2H+=CO+H2O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用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滴定某醋酸溶液。滴定终点附近溶液pH和导电能力变化分别如图所示(利用溶液导电能力的变化可判断滴定终点;溶液总体积变化忽略不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d>c

B.a→b过程中,n(CH3COO-)不断增大

C.c→d溶液导电性增强的主要原因是c(OH)c(Na+)增大

D.根据溶液pH和导电能力的变化可判断:V2<V3

 

二、实验题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水合肼(N2H4•H2O)是无色、有强还原性的液体,能与水、醇任意混合,不溶于乙醚和氯仿。实验室制备水合肼的原理为:CO(NH2)2+2NaOH+NaClO═Na2CO3+N2H4•H2O+NaCl,据此,某学生设计了下列实验。

已知:①NaClO受热易分解为NaClNaClO3

N2H4•H2O的沸点约118

.制备NaClO溶液(如图1

1)用烧碱固体配制30%NaOH溶液时,所需玻璃仪器除玻璃棒外还有___(填字母)

A.容量瓶    B.移液管    C.烧杯    D.量筒

2B中的长颈漏斗和C中的玻璃管a在实验中的作用相同,均为___C中用冰水浴控制温度在25℃以下,其主要目的是___

.制取水合肼(如图2

3)实验中要滴入NaClO溶液___(选填需要不需要”)打开玻璃塞b

4)反应过程中,若将CO(NH2)2滴加到NaClO中,将会产生大量氮气,降低水合肼的产率,原因是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充分反应后,把合成装置内的溶液经过___(填操作)处理,即可得到水合肼的粗产品。

.定量测定

5)称取馏分0.20g,加水配成20.00mL溶液,在一定条件下,用0.30mol•L-1I2的标准液进行滴定。

①滴定时,用___(填仪器名称)装标准液。

②水合肼与I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③实验测得消耗I2溶液的平均值为20.00mL,则馏分中N2H4•H2O的质量分数为___

 

三、工业流程
详细信息
9. 难度:困难

钴钼系催化剂主要用于石油炼制等工艺,从废钴钼催化剂(主要含有MoS2CoSAl2O3)中回收钴和钼的工艺流程如图:

已知:浸取液中的金属离子主要为MoOCo2+Al3+

1)钼酸铵[(NH4)2MoO4]Mo的化合价为___MoS2在空气中高温焙烧产生两种氧化物:SO2___(填化学式)。

2)酸浸时,生成MoO的离子方程式为___

3)若选择两种不同萃取剂按一定比例(协萃比)协同萃取MoOCo2+,萃取情况如图所示,当协萃比=___更有利于MoO的萃取。

4)向有机相1中滴加氨水,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

5Co2+萃取的反应原理为Co2++2HRCoR2+2H+,向有机相2中加入H2SO4能进行反萃取的原因是___(结合平衡移动原理解释)。

6)水相2中的主要溶质除了H2SO4,还有___(填化学式)。

7Co3O4可用作电极,若选用KOH电解质溶液,通电时可转化为CoOOH,则阳极电极反应式为___

 

四、综合题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丙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用于制丙烯腈、环氧丙烷、丙酮等。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Ⅰ.C3H8(g)C3H6(g)+H2(g)    H1=+124kJ/mol

.2H2(g)+O2(g)=2H2O(g)    H2=-484kJ/mol

则丙烷氧化脱氢制丙烯的反应2C3H8(g)+O2(g)2C3H6(g)+2H2O(g)的△H___kJ/mol

2)我国学者结合实验与计算机模拟结果,研究了丙烷在六方氮化硼催化剂表面氧化脱氢制丙烯的反应历程,部分历程如图所示,其中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物种用*标注。

①如图历程中决速步骤能垒(活化能)___ eV。该历程中最低能垒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②图示历程之后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

3)已知丙烷氧化脱氢容易发生副反应:2C3H8(g)+O2(g)3C2H4(g)+2H2O(g)。如图所示是丙烷氧化脱氢制丙烯反应达平衡时丙烷转化率与丙烯选择性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丙烯的选择性=×100%

①丙烯的选择性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可能原因有___

②在反应温度为600℃,将C3H8O2以体积比11充入刚性容器中,达到平衡时,丙烷转化率为40%,丙烯的选择性也为40%,体系总压强为pkPa,则氧气的转化率α(O2)=___,丙烯的分压p(C3H6)=___(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详细信息
11. 难度:困难

BCNMgAlSi均是重要短周期元素,其化合物在工业中有重要用途。请回答下列问题:

1)硼氢化合物B2H6的结构如图所示,则B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2个硼原子与4个氢原子形成普通的σ键。这四个σ键在同一平面上,另外两个氢原子和这两个硼原子形成了两个垂直于该平面的氢桥键,该氢桥键___中心___(原子)电子键(填阿拉伯数字)

2CF4PF3的沸点比较CF4___PF3(选填“>”“<”)PCl5P原子采用sp3d杂化,形成三角双锥结构,而N原子只能形成NCl3,不能形成NCl5的原因是___

3)基态Mn原子核外特征电子排布式为___;已知CO的结构为COMn2(CO)10(结构如图2)π键与配位键的个数比为___

4)环状基型硅酸盐中硅氧四面体共角氧相连,并封闭成环,分单层环与双层环两大类,双层三环Si6O15,双层四环Si8O20、双层六环Si12O30、双层nSi2nOm,当n=10时,m=___

5)尖晶石的结构如图3所示,请写出尖晶石的化学式___A块、B块均为边长为apm的立方体,设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为NA,最近两个Al3+之间的距离为___pm,尖晶石的密度为___g/cm3(列出计算式)

 

五、推断题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聚乙二醇(PEG)是一种非离子性惰性溶剂和绿色有机合成的重要催化剂,如图是合成PEG等的简单流程,其中E是一种聚碳酸酯高分子化合物。

已知①RCH2ClRCH2CN

R’CHO+RCH2CN+H2O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②所需的试剂和反应条件___;反应⑥的反应类型是___

2)物质F的名称为___

3)物质E的结构简式为___;反应⑦的另一种产物为水,则G的结构简式为___

4)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5MD的组成元素相同,且M中各原子数目为D中各原子数目的2倍,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M的结构简式___ (只写一种)

a.能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b.能在稀硫酸中发生水解反应

6)写出以乙烯为原料合成的路线图,其它无机试剂任选___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