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2004 年 4 月 16 日,重庆天原化工总厂发生了氯气泄漏及爆炸特大事故,喷出的氯气造成了多人伤亡, 作为现场的消防干警,下列处理方法和过程较合理的是( ) ①及时转移疏散人群,同时向有关部门如实报告事故的有关情况;②将人群转移到地势较高的地方;③用高压水枪向空中喷洒含碱性物质的水溶液解毒;④被转移人群可戴上用 NaOH 处理过的口罩(湿润);⑤将人群转移到地势较低的地方;⑥及时清理现场,检查水源和食物等是否被污染; A.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⑥ C.①②⑤⑥ D.①②③⑤
|
2. 难度:简单 | |
下列化学方程式中,能用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 A. B. C. D.
|
3. 难度:中等 | |
有关下列物质的用途,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氨容易液化,常用作制冷剂 B.浓硫酸可作干燥剂,但不可干燥,因为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具有还原性 C.硅胶可用于袋装食品或药品的干燥剂,也可用作催化剂的载体 D.均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剂,而明矾可作净水剂
|
4. 难度:简单 | |
朱自清在《荷塘月色》冲写道:“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班驳的黑影……”月光穿过薄雾形成的种种美景本质原因是 A. 空气中的小水滴颗粒直径大小约为1nm-100nm B. 空气中的小水滴颗粒的布朗运动 C. 雾是一种胶体,胶粒带相同电荷 D. 发生丁达尔效应
|
5. 难度:简单 | |
下图表示与气体在相同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压强(p)与温度(T)的关系,则X气体可能是( ) A. B. C. D.
|
6. 难度:简单 | |||||||||
下列装置不能完成对应实验的是( )
A.A B.B C.C D.D
|
7. 难度:中等 | |
某小组用打磨过的铝片进行如下实验,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A.①中铝片发生了钝化 B.②中产生的气泡是氮氧化合物,不是氢气 C.③中沉淀溶解的离子方程式是 D.②中加水稀释过程中,仅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
8. 难度:中等 |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充分吸收了Na2SiO3饱和溶液的小木条,沥干后放在酒精灯外焰加热,小木条不燃烧,说明Na2SiO3可作防火剂 B.二氧化硅既能与氢氟酸反应又能与溶液反应,所以二氧化硅是两性氧化物 C.是酸性氧化物,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来鉴别与 D.自然界中不存在游离态的硫
|
9. 难度:中等 | |
实验室可以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干燥、收集气体的是( ) A. 以MnO2、浓盐酸为原料,制备Cl2 B. 以Na2SO3固体、质量分数为70%的浓硫酸为原料,制备SO2 C. 以浓氨水、生石灰为原料,制备NH3 D. 以Cu、稀硝酸为原料,制备NO
|
10. 难度:简单 | |
自然界的氮循环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中N2与O2反应生成NO B.②中合成氨属于人工固氮 C.③中氮元素只被氧化 D.氧元素参与了氮循环
|
11. 难度:简单 | |||||||||||||||||||||
氯气有毒,且大量制取的难度较大、污染严重,在培养皿中研究氯气的性质可实现“绿色实验”。在培养皿的点滴板中央孔穴中滴加能生成氯气的试剂(如漂粉精与盐酸),然后分别滴加所要进行实验的试剂,如下图。下列是某学生观察到的现象、解释与结论,其中不符合事实的是( )
A.A B.B C.C D.D
|
12. 难度:简单 | ||||||||||||||||
下列除杂试剂选用正确且除杂过程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A B.B C.C D.D
|
13. 难度:中等 | |
今年是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150周年。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W、X、Y、Z为短周期主族元素,W与X的最高化合价之和为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原子半径:W<X B.常温常压下,Y单质为固态 C.气态氢化物热稳定性:Z<W D.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碱
|
14. 难度:中等 | |
ICl(氯化碘)化学性质跟氯气相似,常称为类卤素,有关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与水反应生成HI和HClO B.分子内部存在的是极性共价键 C.沸点比I2的高 D.属于一种单质
|
15. 难度:简单 | |
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①热稳定性: ②原子半径: ③酸性: ④得电子能力: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
16. 难度:中等 | |
碘循环工艺不仅能吸收SO2降低环境污染,同时又能制得氢气,具体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离器中物质分离的操作为过滤 B.该工艺中I2和HI的相互转化体现了“碘循环” C.反应器和膜反应器中分别发生了非氧化还原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 D.碘循环工艺的总反应为2SO2 + 4H2O + I2 == H2 + 2H2SO4 + 2HI
|
17. 难度:简单 | |
I.是“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在此次抗击新冠病毒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属于_____________(填:氧化物,碱,盐)。 (2)浸泡衣物时加入“84”消毒液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漂白效果更好,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已知酸性:-) (3)若将“84”消毒液与洁厕灵(主要成分是盐酸)混合使用,则会产生黄绿色的有毒气体,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 II.Cl2是一种有毒气体,如果泄漏会造成严重的危害。 (4)已知:,化工厂可用浓氨水来检验Cl2是否泄漏。该反应中被氧化和未被氧化的的物质的量比_______。 (5)喷射石灰乳等碱性物质可以减轻少量Cl2泄漏造成的危害。Cl2和石灰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
18. 难度:中等 | ||||||
《我在故宫修文物》展示了专家精湛的技艺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坚守,也令人体会到化学方法在文物保护中的巨大作用,某博物馆修复出土铁器的过程如下: (1)检测锈蚀产物
铁器在具有、_____等环境中容易被腐蚀。 (2)分析腐蚀原理:一般认为,铁经过了如下腐蚀循环。 Ⅰ.转化为。 Ⅱ.在自然环境中形成,该物质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 Ⅲ.和反应形成致密的保护层,的作用是_______。 a.氧化剂 b.还原剂 c.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 Ⅳ.保护层被氧化为,如此往复腐蚀,___+___+_______(将反应补充完整) (3)研究发现,Cl-对铁的腐蚀会造成严重影响。化学修复:脱氯、还原,形成保护层,方法如下: 将铁器浸没在盛有溶液的容器中,缓慢加热至 60~90℃。一段时间, 取出器物,用溶液洗涤至无Cl-。 ①检测洗涤液中 Cl-的方法是_____。 ②脱氯反应:。离子反应的本质是离子浓度的减小,比较与溶解度的大小:__________较大。[填与]
|
19. 难度:简单 | |
在课堂上,老师演示了金属钠与溶液反应的实验,同学们观察到该反应中生成了蓝色的沉淀和气泡,而没有发现铜单质。某同学想,会不会是因为生成的铜较少而被蓝色沉淀所覆盖从而没有被发现呢?于是他想课后到实验室继续探究,希望进一步用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 (1)假如你是该同学,请你写一份实验准备单交给老师,要求老师提供必需的用品。 ①实验探究的目的:___________。 ②探究所依据的化学原理:_____________。 ③实验必需的仪器或用品:小刀、玻璃片、滤纸、漏斗、玻璃棒、铁架台、____和烧杯; 药品:金属钠、溶液和______。 (2)该同学在探究实验中意外地发现了生成的蓝色沉淀中混有少量的黑色难溶物,而所使用的药品均没有问题,你认为该黑色难溶物是____________(填化学式),生成该黑色难溶物的原因是(结合化学方程式和必要的文字作答)____________。
|
20. 难度:中等 | |
硫的含量影响钢铁性能。一种测定硫含量的方法是将钢样中硫转化为二氧化硫气体,再用测硫装置进行测定。某测定硫含量的流程如下: (1)气体a的主要成分有CO2、______、______。 (2)若钢样中硫以FeS的形式存在,煅烧装置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为3FeS+5O2 1______ +3_______ (3)吸收装置中,H2O2氧化SO2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4)用NaOH溶液中和生成的溶液b,消耗z mLNaOH溶液,若消耗1 mLNaOH溶液相当于硫的质量为y g,则该钢样中硫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
21. 难度:中等 | |
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下列装置,验证二氧化碳跟过氧化钠反应时需要与水接触。 (装置分析) (1)装置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2)装置②中的试剂是___________(填序号)。装置③中的试剂是___________. a.饱和溶液 b.饱和溶液 c.浓 (进行实验) 步骤1:打开弹簧夹,关闭,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加入盐酸,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a处。 步骤2:打开弹簧夹,关闭,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加入盐酸,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a处。 (3)步骤1和步骤2中,a处带火星的木条产生的实验现象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过氧化钠跟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实验反思) (5)有同学提出质疑:“上述实验不足以证明有水存在时过氧化钠跟二氧化碳发生了化学反应。”其理由是_______。 (6)需要补充的实验操作是:取⑤中反应后的少量固体,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