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据《易经》记载:“泽中有火”,“上火下泽”。泽,指湖泊池沼。“泽中有火”,是指“M气体”在湖泊池沼水面上起火现象的描述。这里“M气体”是指 A. 甲烷 B. 一氧化碳 C. 乙烯 D. 氢气
|
2. 难度:中等 | |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中子数为16的磷原子: B.S2-的结构示意图: C.苯的分子式: D.BeCl2的电子式:
|
3. 难度:中等 |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水乳交融”是物理变化,“死灰复燃”是化学变化 B.KCl、Na2O2是离子化合物,H2O、CO2是共价化合物 C.为使水果保鲜,可在水果箱内放入高锰酸钾溶液浸泡过的硅藻土 D.“可燃冰”是一种烃类化合物
|
4. 难度:中等 | |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常温常压下,用铁和浓硫酸制取SO2气体 B.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己烷和己烯 C.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去O2中混有的少量HCl气体 D.用分液漏斗分离苯和四氯化碳
|
5. 难度:中等 | |
己知X为一种常见酸的浓溶液,能使蔗糖粉末变黑,A与X反应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反应条件及部分产物均己略去,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X使蔗糖变黑的现象主要体现了 X的强氧化性 B.若A为铁,则A与X在室温下不会反应 C.若A为碳单质,则将C通入少量的澄淸石灰水中,溶液仍然澄清 D.工业上在高温、常压和使用催化剂的条件下,可以使B完全转化为D
|
6. 难度:中等 |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l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H-+H2O=+H2↑ B.能使石蕊变深红色的溶液中可能含有:Fe2+、Na+、、Br- C.Fe2O3溶于过量氢碘酸(HI)溶液中:Fe2O3+6H+=2Fe3++3H2O D.过量铁粉与氯气反应:2Fe+3Cl22FeCl3
|
7. 难度:中等 | |
酸性条件下高锰酸钾溶液与硫酸亚铁反应,化学方程式如下:KMnO4+H2SO4+FeSO4→Fe2(SO4)3+K2SO4+MnSO4+H2O(未配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是氧化剂,Fe3+是还原产物 B.反应时可将酸化作用的H2SO4改为盐酸 C.生成1 mol Fe2(SO4)3时,转移2 mol电子 D.取反应后的溶液加KSCN溶液,有血红色沉淀生成
|
8. 难度:中等 | |||||||
短周期元素X、Y、Z、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其中W原子的质子数是其最外层电子数的三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Z>W>X>Y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X>W>Z C.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Y>X>W>Z D.元素X、Y、Z的最高化合价分别与其主族序数相等
|
9. 难度:中等 | |
下列关于化学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构成单质分子的微粒一定含有共价键 B. 非极性键只存在于双原子单质分子里 C. 由非金属组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D. 不同元素组成的多原子分子里的化学键一定都是极性键
|
10. 难度:简单 | |
一定温度下,反应N2(g)+O2(g)⇌2NO(g)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措施不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 A.缩小体积使压强增大 B.恒容,充入N2 C.恒容,充入He D.恒压,充入He
|
11. 难度:简单 | |
在2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3H2+N22NH3,经过一段时间后,NH3的物质的量增加0.8mol,在这段时间内用N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1mol·L-1·s-1。则这段时间为 A.10s B.20s C.30s D.40s
|
12. 难度:中等 | |
一定温度下在一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X(g)⇌Y(g)+Z(s),以下不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 A.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B.反应容器中Y的质量分数不变 C.容器内气体的总压强不变 D.容器内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变
|
13. 难度:中等 | |
“碳呼吸电池”是一种新型能源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电池总反应为:2Al+6CO2=Al2(C2O4)3 B.放电过程中草酸根离子()移向Al电极 C.该装置工作时,正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2CO2-2e-= D.该装置工作时,理论上每生成1 mol草酸铝,电路中通过6 mol电子
|
14. 难度:中等 | |
纳米分子机器日益受到关注,机器的“车轮”常用组件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与③均可发生加成反应 B.②与④属于同系物 C.①③均属于不饱和烃 D.①④的一氯代物均只有1种
|
15. 难度:中等 | |
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M、N、Q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元素W的一种核素的中子数为0,X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2倍,X与M同主族,Z与N同主族,Z2-电子层结构与氖原子相同。 (1)M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 (2)化合物p由W、X、Y、N四种元素组成。已知向p溶液中加入FeCl3溶液,溶液变血红色;向p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可放出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p的化学式为______。 (3)由X、Y、Z三种元素可组成摩尔质量为84 g·mol-1的物质q,且q分子中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之比为1:1:1。已知q分子中各原子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且分子中不含双键,但含极性键和非极性键,q分子的结构式为______。 (4)(XY)2的性质与单质Q2相似,(XY)2与NaOH溶液常温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5)常温下,1 mol Z3能与Y的最简单氢化物反应,生成一种常见的含氧酸盐和1 mol Z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6)Z元素与除M外的其余五种元素间两两形成的化合物都不止一种,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化合物分子式_____ ①Z与其它原子的个数比为2:1; ②分子中电子总数为奇数 (7)用如图的装置,既可设计比较X、M、N非金属性强弱的实验,也可设计比较N、Q非金属性强弱的实验。若用强酸制弱酸的原理比较X、M、N非金属性强弱,则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若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比较N、Q非金属性强弱,则B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此空供选用的实验试剂有:KMnO4固体、MnO2固体、稀盐酸、浓盐酸、Na2S溶液、Na2SO3溶液、NaOH溶液)。
|
16. 难度:中等 | |
为了探究化学能与热能的转化,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几套实验装置: (1)上述3个装置中,不能证明“铜与浓硝酸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的是______。 (2)某同学选用装置A进行实验实验前U形管里液面左右相平,在甲试管里加入适量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U形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说明该反应属于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反应中断裂旧键吸收的能量比形成新键释放的能量_______(填“多”或“少”) (3)为探究固体M溶于水的热效应,选择装置B进行实验(反应在甲中进行)。 ①若M为钠,则实验过程中烧杯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 ②若观察到烧杯里的玻璃管内形成一段水柱,则M可能是_________
|
17. 难度:中等 | |||||||||||||||||||||||||||||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几位同学探究原电池原理的应用时,做了如下的实验: Ⅰ.原电池原理判断金属的活泼性 (1)实验前,甲同学认为“构成原电池的负极总是较活泼的金属材料”,根据他的判断,两个装置中的Al是________极;实际实验时发现两个装置中的电流表偏转方向不同,则以下的判断正确的是__________ A.利用原电池反应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时应注意选择合适的介质 B.镁的金属性不一定比铝的金属性强 C.该实验说明金属活动性顺序已过时,已没有实用价值 D.该实验说明化学研究对象复杂,反应受条件影响较大,故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乙同学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并测量和绘制了原电池的电流强度(I)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则图中0~t1阶段,负极材料是______,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t1后,外电路中电流方向发生改变,其原因是___________ Ⅱ.原电池原理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3)丙同学在用稀硫酸与锌制取氢气的实验中,发现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可加快氢气的生成速率。实验室中现有Na2SO4、MgSO4、Ag2SO4、K2SO4四种溶液,可与上述实验中CuSO4溶液起相似作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 (4)丁同学进一步研究硫酸铜用量的多少对反应速率的具体影响,设计了如下一系列实验,将表中所给的混合溶液分别加入到6个盛有过量Zn粒的反应瓶中,收集产生的气体,记录获得相同体积的气体所需的时间。
则实验中V1=________,V6=________,V9=________;实验中有的需要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其作用是_________;实验结果发现:当加入少量CuSO4溶液时,生成氢气的速率会大大提高,但当加入的CuSO4溶液超过一定量时,生成氢气的速率反而会下降。请分析氢气生成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_________。
|
18. 难度:中等 | ||||||||||||||||||||||||||||||||||||||||||||||||||
草酸(H2C2O4)在工业上可作漂白剂、鞣革剂,也是实验室常用试剂。 (1)已知:一定温度下草酸能发生分解反应:H2C2O4(g)H2O(g)+CO(g)+CO2(g),现将0.50 mol草酸放入10 L的密闭容器中,分别在T1、T2时进行上述反应(体系内物质均为气态),测得n(H2C2O4)随时间变化的数据如下表:
①温度:T1_________T2(填“>”、“<”或“=”);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 ②T2时0~20 min平均反应速率v(CO)=_________; ③以下选项中一定能说明反应还在正向进行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A.消耗H2C2O4和生成H2O的物质的量相等 B.容器内气体压强增大 C.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减小 D.体系中值不变 (2)室温下利用H2C2O4溶液和酸性KMnO4溶液的反应(H2C2O4+KMnO4+H2SO4→CO2↑+MnSO4+K2SO4+H2O,未配平),探究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设计方案如下:
①上述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 ②分析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 ③预测表中tx=____________min; ④该实验中若n(Mn2+)随时间变化趋势如图一所示,请于图二画出t2后生成CO2的速率图像(从a点开始作图)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