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近代以来,中国经历了从遭受列强宰割到国家强盛的历程。回答以下4题。 1.英国通过《虎门条约》取得了“片面最惠国待遇”,这意味着: A.英国取得了在中国东南沿海通商口岸进行贸易的特权。 B.其他列强从中国攫取的各项特权,英国可以援例享有。 C.英国取得了独占中国内地市场的贸易特权。 D.英国取得了与中国共同商定中国关税税率的特权。 2.《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对华经济侵略进入一个新阶段。这主要体现在 A.列强强迫清政府承担巨赔款 B.列强势力开始进入中国腹地 C.列强从商品输出为主转为资本输出为主 D.列强开始争夺在华路矿权 3.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承认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一些不平等条约,其目的是 A.打破列强的外交封锁 B.换取列强的支持 C.尽快稳定国内政局 D.争取列强严守中立 4.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权利……”决议使用“恢复”一词的原因是 ①中国是《联合国家宣言》的签字国 ②中国是《联合国宪章》的签字国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长期被剥夺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2. 难度:中等 | |
工业化需要大量的资金,各国工业化资金的来源有所不同。回答以下4题 1.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从殖民地掠夺财富最多并将其用于工业化的国家最有可能是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 俄国 2.19世纪60年代—90年代是中国近代工业化的早期阶段。下列关于该阶段工业资金来源的表述,正确的是 A.军事工业的资金最初来自官办民用企业 B.民用工业的资金最初来自政府 C.军事工业的资金主要来自民间 D.民用工业的资金来自政府和民间 3.苏联工业化资金的重要来源是农业。苏联采取的与工业化相配合的重大举措是 A.余粮收集制 B.征收粮食税 C.农业集体化 D. 农产品自由贸易 4.新加坡和韩国转口贸易都是新兴工业化国家。两国获取工业化资金途径相同处之一是 A.主要利用农业的剩余资金 B.依靠资源出口换取资金 C.大力吸收外国资本 D.主要依靠转口贸易积累资金
|
3. 难度:中等 | |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标志着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为科学。一百五十多年前,社会主义运动在不断探索中前进。回答以下3题 1.马克思主义达尔文的进化论是在汲取人类优秀文化成功的基础上诞生的。这些成果中有 ①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 ②亚当·斯密的劳动价值论 ③圣西门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④达尔文的进化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列宁在领导俄国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其表现之一是 A.探索出了一条在落后国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 B.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 C.指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的推动作用 D.提出了完整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3.在国际社会主义运动中先后建立过多个无产阶级的国际组织,每个组织都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其中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首次被突破的背景下成立的是 A.国际工人协会 B.第二国际 C.第三国际 D.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
4. 难度:简单 | |
欧洲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伏尔泰、魁奈十分推崇中国文化。伏尔泰认为,中国是“举世最优美、最古老、最广大、人口最多和治理最好的国家”,“在道德上欧洲人应该成为中国人的徒弟”,信奉儒学的中国人“没有侮辱理性和曲解自认”。这足以证明, A.当时中国的社会制度比欧洲各国优越 B.伏尔泰对中国文化的高度评价表达了欧洲启蒙思想家的共同看法 C.儒学和欧洲启蒙思想的主要内容相同 D.中国文化在欧洲启蒙思想家中产生过影响
|
5.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0世纪至19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简表
材料二: 恩格斯指出,工业的巨大工作为力学、化学、物理学提供了大量可供观察的材料、试验手段和工具,“真正有系统的试验科学,这时候才第一次成为可能”。(《自然辩证法》) 恩格斯还认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10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致瓦·博尔吉乌斯》) 材料三: 清雍正皇帝反复强调“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清世宗实录》) 回答: (1) 根据材料一,说明在10至19世纪中叶,与欧洲相比,中国科技水平所处的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至19世纪中叶中西方科技的根本性差异。 (2) 根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三个方面,分析欧洲近代科技迅速发展的原因。 (3) 根据材料二三与所学知识,分析清代(鸦片战争前)中国科技发展停滞的原因。 (4) 简述从中西方科技发展变化的历史中得到的启示。(4分
|
6. 难度:中等 | |
根据相关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铁路在中国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1949年以前,中国铁路建设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历程;1949年以后,中国的铁路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青藏铁路全线开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一项重大成就。 1937年,中国铁路总长21761千米,其中由南京国民政府控制的占52.5%,其余为日、英、法等列强资本所控制。 1937年中国主要铁路示意图
(1)根据上述材料及图,概括抗日战争前中国铁路的主要特征(6分) 孙中山非常重视铁路建设。他指出:“今日者,强邻环视,我国若不急急将铁道修成,则俄人必欲夺我蒙古铁道路线……英人必欲夺我西藏铁道路线……铁道为人所夺,国即为人瓜分。”在《建国方略》中,孙中山设计了中国铁路建设的总体方案,其中对西藏、青海、新疆等地区,规划了包括16条线路的“高原铁路系统”。他认为,此区域农产最富、牧场最美、矿产丰富,于此兴建铁路,即使工程浩大,亦当有良好回报。(摘自《孙中山全集》第二、六卷) (2)根据上述材料,简析孙中山规划“高原铁路系统”的战略意图。 (3)列举我国“一五”计划期间与西藏有关的交通建设主要成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