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依据先秦史回答: 1.下列关于西周分封制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 ) A.反映了中央对地方的统辖关系 B.体现了统治者对奴隶的阶级剥削 C.反映了诸侯与周王的经济关系 D.体现了奴隶主阶级内部等级关系 2.商、周农业的进步,不包括: ( ) A.大量使用青铜农具 B.种植多种粮食作物 C.施用各种肥料 D.农田水利有较大发展 3.春秋战国时期,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 ) ①.铁农具的使用 ②.牛耕的推广 ③.水利灌溉的发展 ④.封建制度的确立 A.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4.对春秋大国争霸和战国七雄争霸的历史影响,其客观作用评价不正确的是: ( ) A.是推动社会制度变革的重要因素 B.推动了民族融合 C.有利于文化的发展和传播 D.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5.孔子“仁”的思想在先秦时期的进步意义主要是: ( ) A.抑制统治者的暴政 B.成为各国变法的理论基础 C.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 D.奠定“非攻”主张的思想基础 6.“夫仁义礼智者,法之本也;法令刑罚者,法之末也;无本者不立,无末者不成。”这一言论反映出作者对儒、法思想的基本态度是: ( ) A.尊儒抑法 B.尊法抑儒 C.儒法并用 D.外儒内法
|
2. 难度:中等 | |
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可以用“争”和“变”来概括。回答: 1.“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从以下的比较来看,其中最能确切表述二者区别的是: ( ) A.战争的目的不同 B.对周王室的态度不同 C.称霸形式不同 D.社会性质不同 2.管仲改革和商鞅变法: ( ) A.内容相同,性质相反 B.都废除了奴隶制,确立了封建制 C.都壮大了本国争霸斗争的实力 D.都改变了本国的社会性质 3.能够反映战国时期封建生产关系形成的历史现象的是: ( ) A.农民广泛使用铁制工具 B.出现郡县 C.出现初步繁荣的封建城市 D.逃亡者“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五” 4.春秋和战国时期的改革,其根本区别是: ( ) A.目的完全不同 B.前者不利于生产,后者利于生产 C.阶级属性完全不同D.前者不利于统一后者利于统一
|
3. 难度:中等 | |
中国古代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思想家,他们的思想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据此回答 1.孔子提出“仁”的学说,反映的时代特征是: ( ) A.封建制度开始确立 B.争霸战争连绵不断 C.阶级矛盾相对缓和 D.劳动者地位略有改善 2.战国时期墨家曾显赫一时,最深刻的社会根源是: ( ) A.墨子主张兼爱、非攻,深得人民拥护 B.墨子主张选举贤能深得世人支持 C.封建经济发展,小生产者队伍壮大 D.新兴地主阶级支持墨子主张 3.王充和范缜都是古代唯物主义思想家,其思想的共同点在于都认为: ( ) A.自然界变化有一定的规律 B.人的肉体和精神共存亡 C.儒学的迷信思想是不可信的D.人是能够战胜自然的
|
4. 难度:中等 | |
西汉时期,封建社会初步发展。回答: 1.汉初休养生息政策的实质是: ( ) A.封建国家暂时放松对农民的剥削 B.减轻农民的徭役负担 C.通过减轻刑罚安定民心 D.将封建剥削降到农民可以接受的程度 2.西汉前期,皇帝提倡节俭的目的在于: ( ) A.体谅民间疾苦 B.巩固封建统治 C.恢复社会秩序 D.准备反击匈奴 3.汉武帝为实现大一统所采取的经济措施有: ( ) ①.改革币制,发行五铢钱 ②.国家垄断盐铁的生产销售 ③.平抑物价,向工商业者征税 ④.减免田租,开放山林川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5. 难度:中等 | |
.秦汉时期,科技文化发展。回答: 1.秦朝时期中央下达的官方文件所使用的书写材料和文字是: ( ) A.竹木简或帛、隶书 B.植物纤维纸、小篆 C.竹木简或帛、小篆 D.絮纸、小篆 2.关于两汉天文学成就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制订出中国第一部较完整的历书 B.张衡对月食作了最早科学解释 C.留下了世界上最早的哈雷慧星记录 D.最早记录太阳黑子 3.下列科技成就中,深刻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是: ( ) A.张衡发明地动仪 B.蔡伦改进造纸术 C.华佗发明麻沸散 D.西汉记录太阳黑子 4.关于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说法正确的是: ( ) ①.再现了秦朝时的军容 ②.反映了秦朝繁重的徭役 ③.显示了秦朝高超的造型艺术 ④.反映了秦朝手工业的成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史记》记载:“诸吕作乱,日蚀、昼晦。吴楚七国叛逆,彗星现,天狗过梁野。”这段史料: ( ) ①.反映了汉代儒家的思想观念 ②.给后人留下了研究天文学的宝贵资料 ③.表现了封建史学家的历史局限性 ④.古史对天象的记载缺乏科学研究价值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6. 难度:中等 | |
匈奴是我国北方古老的少数民族,对北方边疆的开发做出了重要贡献。回答: 1.下列情况不符合两汉时期匈奴历史的是: ( ) A.经济生活由畜牧业发展到农牧业 B.铁器已广泛用于生产、生活等领域 C.从分裂走向统一,形成了强盛的奴隶制国家 D.西汉对其进行了有效的管理 2.两汉与秦朝对匈奴采取的相同措施是: ( ) A.修建防御工事 B.和亲与互市 C.进行战争 D.迁民戌边 3.战国以及秦汉对匈奴的战争多被判定为正义的和进步的,主要是由于其: ( ) A.是先进对落后的战争 B.是纯粹防御性的战争 C.是反掠夺反奴役的战争 D.是反对外族侵略的战争 4.西汉和东汉在民族关系方面的相同点有: ( ) ①.打击匈奴 ②.派人出使西域 ③.都曾对西域进行管辖 ④.在西南地区设置郡县 ⑤.在河套地区增设郡县,移民屯边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⑤
|
7. 难度:中等 | |
南北朝时期是我国民族融合的高潮时期。回答: 1.当时的民族融合实质上是: ( ) A.胡汉民族布局被打乱 B.各族人民互相交流与学习 C.少数民族封建化 D.边疆地区的大开发 2.当时的民族融合对历史发展进程的重要影响是: ( ) A.促进了民族间的迁徙与杂居 B.使北方经济恢复,北魏盛极一时 C.打破了农牧经济的天然界限 D.为隋唐的统一与繁荣准备了条件
|
8. 难度:中等 | |
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南方农业得到开发。回答: 1.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开发中,最发达的地区是: ( ) A.三吴地区 B.洞庭湖地区 C.鄱阳湖地区 D.成都平原 2.此时期,江南经济开发中的最主要特点是: ( ) A.整个长江流域得到开发 B.开发地区进一步扩大 C.各地发展不平衡 D.南方完全超过北方 3.南方经济开发的自然原因是: ( ) A.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 B.南方水利工程的兴修 C.南方优越的气候条件 D.北方受到战乱的影响 4.此阶段,北方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 ) A.被南方超过 B.北方一蹶不振 C.虽破坏但得到恢复 D.边疆地区得到开发 5.此阶段北方经济发展状况不佳的主要原因是: ( ) A.统治者不重视 B.人民的负担太重 C.战乱的破坏和影响 D.北方人民的大量南迁 6.南北朝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突出特点是: ( ) A.新兴封建城市开始出现 B.南北经济发展趋向平衡 C.产生了新的生产方式 D.引进农作物新品种,并广泛种植
|
9. 难度:中等 | |
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除在科技上取得巨大成就,宗教、思想、文学等方面也得到长足的发展。回答: 1.下列著作既是古代地理名著又是山水文学优秀作品的是:( ) A.《水经》 B.《禹贡地域图》 C.《水经注》 D.《氾胜之书》 2.西晋南北朝时期因佛教兴盛而随之发展起来的是: ( ) ①.建筑 ②.雕刻 ③.绘画 ④.文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 3.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主要体现了: ( ) A.6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农业生产成就 B.6世纪以来北方各民族畜牧业生产经验 C.南方与北方经济平衡发展的特点 D.北朝经济发展的成果
|
10.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列材料: 公元前2世纪前后,秦皇、汉武时期汉朝王朝统一不久,经济发达,国势强盛,为了保持和巩固已有农耕区的统治范围,向四周开疆拓土,蒙恬、卫青、霍去病数次出兵,远征匈奴,匈奴远遁。汉族王朝的疆土北面到了河套、阴山,西面到了河西走廊、青海湖边,包括有原为匈奴民族畜牧区的鄂尔多斯高原。这些地区自然条件属于旱半干旱区,可耕可牧,适宜于半耕半牧。汉族政权占有这一大片空旷地区以后,大量移民,屯垦戍边,多达数十万、上百万,大大超过原有的匈奴人口。大批汉民一到便将可耕地尽辟为农耕地。……自此以後,河套、银川平原、河西走廊的绿洲便成为传统的农耕区。汉武帝时还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远征大宛,西域诸国纷纷来朝,西汉王朝的势力开拓至新疆地区。 与此同时汉王朝势力南下,据有了闽浙粤原先越人居住的沿海地区,在西南控制了西南夷族聚居地,开拓至云贵高原…… ――――摘自邹远麟《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形成的历史背景和地域特征》 请回答: ⑴.据材料,指出秦汉时期领土开拓的方位和范围,并归纳领土开拓的方式。 ①.方位、范围: 北方: ; 西方: 东南沿海: ; 方式: ; ⑵.举例说明秦汉如何加强对新拓边疆地区的管理。
⑶.秦汉开拓边疆有何积极意义?
|
11. 难度:中等 | |
秦汉是封建大一统的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封建国家出现分裂。 ⑴.用史实说明秦朝的历史地位。
⑵.秦汉以后,我国出现了长达数百年的封建国家分裂的局面,简析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
⑶.用史实说明南北朝后期统一历史条件的成熟。
|
12. 难度:中等 | |
有人说:“诸子百家中,儒法两家是既矛盾又统一的。”他们的政治主张中,有何矛盾之处?原因何在?儒法两家又是怎样统一起来的?试分析统一的根源和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