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湖北省2010-2011学年高三历史复习测试:中国古代史(9)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我国古代经济持续发展。回答:

1.我国丝织生产历史悠久,养蚕缫丝最早是在:         ( )

A.原始社会 B.夏商周 C.春秋 D.战国

2.春秋战国时期商业发达,各地流通的商品主要是:     ( )

A.青铜器皿B.陶器及农产品C.铁制工具D.不同地区的土特产品

3.汉朝水利工程的重点地区是:                       ( )

A.关中平原、黄河下游、荆江地区

B.关中平原、黄河下游、淮河流域

C.黄河下游、荆江地区、淮河流域

D.关中平原、荆江地区、海河流域

4.完全符合下列三项条件的城市是今天的:             ( )

①.隋朝时南北水运交通枢纽 ②.唐朝时对外交通的重要港口

③.明朝时是商品集散地    A.广州 B.杭州 C.泉州 D.扬州

5.我国古代自南向北扩展种植的农作物有:             ( )

①.粟、麦 ②.黍、豆 ③.占城稻 ④.甘薯 ⑤.棉花

A.①②③④ 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①②④⑤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认识历史发展的阶段性和阶段特征,是历史学科的基本要求和方法之一。据此回答:

1.关于春秋战国时期历史发展阶段特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社会大变革时期

B.诸侯林立,战乱频繁,导致社会经济停滞不前

C.兼并战争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融合和国家统一

D.百家争鸣是社会大变革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

2.下列关于秦汉时期发展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有:       ( )

①.秦朝开创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西汉实现了大统一 ②.由于政策的调整,促进了封建经济全面发展 ③.民族间交往加强,多民族国家格局初步形成 ④.科技领先世界,"中华文化圈"完全形成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3.关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历史特点的表述,不准确的是:( )

A.封建国家由分裂到完成统一  B.南方农业生产开始赶上北方

C.北方出现民族大融合趋势    D.士族成为社会上的腐朽势力

4.对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历史发展特征的表述,准确的是: ( )

①.国家从分裂割据、若干民族政权并立逐步走向统一

②.商品经济发展迅速,封建生产方式逐步向边疆扩展

③.对外关系处于起始阶段,并出现迅速发展势头

④.科技发展迅速,四大发明最终完成并向世界传播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下列哪一项不符合明清时期历史发展特点:           ( )

A.封建制度逐渐衰落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日益巩固

B.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产生并开始传播

C.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

D.传统科技仍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出现了许多像“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那样的杰出皇帝,他们是政治家、也是军事家,为中国历史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据此回答:

1.秦始皇、汉武帝在军事征服、役使百姓和思想控制等方面的活动相类似,却造成“秦亡汉兴”不同后果,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 )

A.根本目的不同  B.用人标准不同 

C.背景条件不同  D.实施手段不同

2.刘邦实行的治国政策与措施中,动机与效果明显不符的是:( )

A.休养生息政策  B.沿用秦朝郡县制

C.战和并用的民族政策  D.分封同姓王

3.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都注重的问题是:           ( )

①.重用人才 ②.善于纳谏 ③.轻徭薄赋 ④.减轻刑罚

A.①  B.①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4.明太祖、与宋太祖的经历相同之处是:               ( )

A.凭借农民起义的力量建立政权

B.结束分裂割据完成统一的开国皇帝

C.采取措施发展经济减轻人民负担

D.采取措施加强封建专制中央集权

5.1683年康熙帝命令清军进入台湾,对此事最正确的评价是:( )

A.坚持了国家统一的立场  B.消灭了明朝的残余势力

C.扩大了清朝的统治地域  D.驱除了入侵的外来势力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汉以后清以前的中国,重视发展对外友好关系,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据此回答:

1.下列各项中是秦汉时期文明对世界的影响有:         ( )

①.张骞通西域,开辟了中西交通的新纪元 ②.纸的发明为世界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  ③.中国冶铸技术传入中亚以至欧洲

④.中国的铸铜技术和制铁技术传入日本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唐朝的对外关系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盛况,出现这一盛况的最根本原因是:                                        ( )

A.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B.政治制度比世界各国先进

C.发达的水陆交通路线 D.统治者以开明态度吸纳世界先进文化

3.唐朝时期中国和阿拉伯世界贸易频繁,下列有关这方面的实例中最具说服力的是:                                ( )

A.三十多次派使节到中国  B.有的大食人在唐朝中进士任官职

C.当时的长安广州等城市有伊斯兰教清真寺

D.在阿拉伯半岛考古发现包括唐三彩在内的大批中国陶瓷

4.下列有关于中日之间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秦汉时期有不少中国人移民到日本,带去了先进的技术

  B.西汉初日"委奴国王"曾遣使来汉

  C.唐时,日本的语言、文字都参照汉语、汉字

  D.日本遣唐使最多一次达五六百人

5.郑和下西洋过程中也进行了一些贸易活动,从本质上看这些活动是:                     ( )

A.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要求  B.商品经济活跃的表现

C.明朝政府加强与各国交往的一种手段

D.明政府重视对外贸易的一种表现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民族融合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巩固了国家的统一,推动了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据此回答:

1.下列民族中对我国西部开发曾作出重大贡献的是:    ( )

①.犬戎  ②.山越  ③.吐蕃  ④.党项  ⑤.契丹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2.南北朝时期和宋元时期的民族融合过程,从社会发展角度讲,实质上就是少数民族的:                             ( )

A.内迁过程  B.封建化过程  C.汉化过程  D.农业化过程

3.10~13世纪的民族融合与3~6世纪的民族融合相比,最突出的特点在于:                                        (  )

A.民族大融合为大一统创造了条件  B.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扩展

C.内地与边疆地区的经济交流频繁    D.少数民族入主中原

4.中国古代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北人南迁高潮是在: ( )

A.三国时期  B.西晋到南朝时期 C.唐末五代时期  D.南宋初期

5.清朝与元朝管辖西藏相同的措施主要是:            ( )

A.委派官吏  B.驻扎军队  C.清查户口  D.征收赋税

6.清朝前期,我国民族关系的主要特点是:             ( )

A.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与反对外来侵略联系在一起

B.西方殖民者联合挑起民族矛盾,支持分裂叛乱活动

C.中央政府开始设置管理少数民族事务的专职机构

D.通过册封少数民族首领来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改革是对生产关系进行的调整,中国古代发生过多次重大改革。据此回答

1.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先后开展了变法运动。这种局面出现的最深刻的根源是:                                    ( )

A.法家政治主张得到广泛传播B.新兴地主阶级经济势力越来越大

C.封建制度的确立            D.奴隶主贵族特权的普遍废除

2.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中,既限制了官僚地主的特权,又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措施的是:                        ( )

A.青苗法  B.募役法  C.保甲法  D.农田水利法

3.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的共同点是:    ( )

A.触动了显贵的利益  B.加重了对农民的盘剥

C.改变了社会的性质  D.以失败告终

4.下列变法改革中,涉及学校教育、人才选拔方面的是: ( )

A.商鞅变法  B.周世宗改革  C.王安石变法  D.张居正改革

5.中国封建统治者通过调整生产关系促进社会生产发展的措施是:                                              ( )

①.废井田,开阡陌 ②.释放奴婢 ③.减轻田租 ④.实行更名田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关于中国古代的分封制、郡县制、和行省制,请回答:

1.三者的相同点是:                                ( )

A.目的都是为了巩固封建统治  B.都有利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协调

C.三者的积极作用都愈益明显  D.都是地方行政制度

2.有关三者关系比较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

A.郡县制是在分封制瓦解的基础上出现的

B.行省制是在郡县制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C.从分封制到郡县制再到行省制,经历了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的过程

D.分封制持续的时间最长,郡县制持续的时间最短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中国古代史上不同时期的文化具有不同特色。回答:

1.下列文化成就吸收外来文化成就的有:               ( )

①.音乐 ②.石窟艺术③.活字印刷术 ④.《农政全书》⑤.浑天仪

A.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⑤

2.下列唐文化特征中,最值得世人学习的是:           ( )

A.博大精深、全面辉煌  B.泽被东西、影响深远

C.开放探求、兼收并蓄  D.崇尚实用、推陈出新

3.与贾思勰的《齐民要术》相比,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最能体现首开风气的一点是:                              ( )

A.介绍并传播西方农学知识  B.我国古代农业的百科全书

C.被译为多种外文影响广泛  D.提出了有价值的农学理论

4.中国水利技术西传欧洲,欧洲水利方法介绍到中国,分别在( )

A.秦朝、元朝  B.唐朝、清朝  C.汉朝、明朝  D. 宋朝、元朝

5.下列我国古代科学家创造发明按领先世界的时间长短排序:( )

①.张衡  ②.祖冲之  ③.沈括  ④.郭守敬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①③②④  D.③①②④

6.《资治通鉴》与《史记》记载相重合的历史时期是:   ( )

A.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  B.从战国到五代时期

C.从战国到汉武帝时期  D.从汉武帝到宋神宗时期

7.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医学发展的表述正确的有:         ( )

①.战国时期突破性成就是解决了诊断手段问题

②.汉代以张仲景为代表实现了中医理论的飞跃

③.唐代在药物学研究上迈进了一大步

④.明朝李时珍进行了一次大总结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二、材料阅读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阅读《论语》中的几段材料: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三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政,孰敢不正?”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古语中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试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

⑴.《论语》是一部怎样的著述?其基本治国思想是什么?

⑵.战国、秦汉时期儒家思想的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⑶.宋代的儒学发生了什么变化?目的是什么?

⑷.当前我们国家提倡的“以德治国”的含义是什么?与儒家的“以德治国”有何相同同?又有何本质区别?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概述六朝、隋唐时期江南农业发展的主要成就和存在问题。明朝中后期江南经济有什么新的突破?简要分析这三个时期江南经济发展对我国经济格局的影响。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结合史实简要说明秦始皇与康熙帝对我国历史发展的伟大贡献。指出这两位君主的思想文化政策的相同点及其给中国历史造成的危害。据此谈谈你如何认识英雄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