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唐朝诗人李白在《古风》一诗中:“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诗中称颂的事发生在 A.公元221年 B.公元220年 C.公元前220年 D.公元前221年
|
2. 难度:简单 | |
下图反映的历史信息正确的有: ①展现了2000多年前秦军的磅礴气势 ②表现了秦始皇横扫六国,统一全国的恢弘气势 ③体现秦朝高超的制陶雕塑水平 ④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秦始皇的暴政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
3. 难度:简单 | |
下列对文成公主入藏所起起的叙述正确的是 A.加强了唐对吐蕃的管辖 B.促进了吐蕃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C.唐与吐蕃已经“和同为一家” D.松赞干布归附唐朝
|
4. 难度:简单 | |
唐太宗统治时期,在六部下设的鸿胪寺的职能是 A.接待各国使者 B.负责与外国人经商 C.处理外来宗教问题 D.负责中外文化交流
|
5. 难度:简单 | |
下表是清朝康熙王朝的一份国库储备统计,从中能够得到的准确信息是
A.国家安定繁荣,库存盈余增加 B.商业贸易兴盛,贸易总额增加 C.国家内忧外患,军费不断增加 D.对外贸易发达,关税收入增加
|
6. 难度:简单 | |
规范的社会秩序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史载孔子编订《春秋》时寓褒贬、别善恶,后世僭越者多惧之。孔子的目的在于宣扬 A.尚贤 B.礼治 C.民贵君轻 D.儒法并用
|
7. 难度:简单 | |
关于孔子教育成就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教育目标是培养“文质彬彬”的君子 ②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办私学打破官府的垄断 ③孔子的教育也有政治功能,如“学而优则仕”,体现了积极入世的思想主张 ④孔子讲授的主要是《诗》《书》《礼》《乐》《易》《论语》的内容。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
|
8. 难度:简单 | |
亚里士多德研究领域中没有涉及到的有 A.生物学 B.物理学 C.哲学 D.近代天文学
|
9. 难度:简单 | |
美国1787年联邦宪法规定,参议院的议员名额每州不论大小,均为两名。众议院议员名额则按各州人口比例分配,5个黑人折合3个人来计算南方各州的人口总数。上述规定体现了 A.权益平衡思想 B.民主共和思想 C.民族平等思想 D.主权在民思想
|
10. 难度:简单 | |
法国“雾月政变”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A.督政府软弱腐败 B.拿破仑有较高的威望 C.混乱中的法国需要独裁者稳定秩序 D.法国面临外国军事进攻的严重威胁
|
11. 难度:简单 | |
下列民国初期的重要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护国运动 ②“二次革命” ③袁世凯称帝 ④宋教仁遇制 A.①②③④ B.④②③① C.③①④② D.②④①③
|
12. 难度:简单 | |
下列是甘地提出的“非暴力不合作计划”的内容,其中最能体现其自治目标的是 A.发动群众展开抗税斗争 B.放弃英国殖民当局授予的头衔和名誉职位 C.抵制英货恢复手工纺织 D.抵制英国入的立法机关和法院,建立新的裁决法庭
|
13. 难度:简单 | |
下列选项中,对下图的解释最为合理的是 A.抵制工业文明,重回游牧经济时代 B.拒绝为殖民当局服务,进行实业救国 C.拒绝使用机器,防止环境污染 D.恢复手工纺织,抵制英国经济侵略
|
14. 难度:简单 | |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最根本的历史条件是 A.工人运动的兴起 B.资本主义的发展 C.社会主义思潮的高涨 D.吸取人类优秀理论成果
|
15. 难度:简单 | |
马克思从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的标志是 A.在《德法年鉴》上发表文章 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C.《资本论》的发表 D.第一国际的成立
|
16. 难度:简单 | |
列宁在1920年提出了“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著名公式。结合时代背景,对此公式合理的深刻理解是 A.展望了苏联将在19世纪20年代建成共产主义 B.强调了现代化经济建设对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性 C.展示共产主义政策推动了苏俄电气化的发展 D.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相比所具有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苏维埃政权的性质
|
17. 难度:简单 | |
下列关于毛泽东思想内容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主要问题 ②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③新民主义革命理论形成 ④人民内部矛盾学说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①③④ D.③①②④
|
18. 难度:简单 | |
毛泽东在1949年致信宋庆龄:“新的政治协商会议将在华北召开,中国人民革命历尽艰辛,中山先生遗志迄今始告实现。”以下即将实现的各项属于孙中山遗志的是 ①推翻帝国主义势力,取得民族独立 ②建立民主政权,保障民主权利 ③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实现民生幸福 ④扫除现代化发展障碍,迈向民族振兴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
19. 难度:简单 | |
20世纪八十年代初,邓小平指出:“现在进一步考虑,和平共处的原则用之于解决一个国家内部的某些问题,恐怕也是一个好办法。”这里的“某些问题”应指 A.国家统一 B.所有制问题 C.民族关系 D.中共与民主党派关系
|
20. 难度:简单 | |
为中国大陆和近海石油勘探和开采奠定理论基础的是 A.第四纪冰川 B.微体古生物 C.大陆板块理论 D.地质力学
|
21. 难度:简单 | |
实现了自然科学第一次理论性大综合是 A.哥白尼、伽利略、开普勒的天文学成就 B.达尔文进化论 C.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
22. 难度:简单 | |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特点是 ①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加剧 ②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还未形成 ③对外以商品输出为主 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阶段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④
|
23. 难度:简单 | |
1914年秋,当欧洲卷入战争之际,英国外交大臣格雷说:“灯光正在整个欧洲熄灭。”由此推断,格雷认为战争将导致 A.欧洲电力系统瘫痪 B.欧洲中心地位丧失 C.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D.资本主义制度崩溃
|
24. 难度:简单 | |
现代交通和信息(铁路、公路网的萌芽,尤其是电报和印刷机)的出现,不仅远没有实现四海之内皆兄弟,反而加深了分歧,这说明20世纪初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得以爆发的前提是 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B.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C.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 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建立
|
25. 难度:简单 | |
同盟国开始丧失战略主动权是在: A.1914年 B.1915年 C.1916年 D.1917年
|
26. 难度:简单 | |
(1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相关问题: 材料一 康熙元年(1662年)七月派都司王维明等人前往(台湾)劝说“朝廷诚信待人,若释疑遵制,削发登岸,自当厚爵加封”,然郑经(郑成功之子)提出“依朝鲜例,称臣纳贡”。康熙皇帝明确指出“朝鲜系从来所有之外国,郑经乃中国之人,台湾乃中国之领土。”……康熙六年五月,招抚人员赴台湾,郑经称台湾远在海外,“非属(中国)版图之中”。…… 材料二 康熙二十年(1681年)十月,施琅到福建前线主持归台大计。二十二年六月率精兵2万、战船300只,跨海取澎湖。……郑军已是全军覆没,同年八月十三日,施琅率军入台。郑克爽(郑经之子)缴械投降,施琅进入台湾。——以上摘自《康熙统一挡案史料选书籍》 材料三 康熙皇帝……迅速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包括:实行“更名田”制度,还田于民,奖励垦荒,扩大农业种植面积;兴修水利,修治黄河、淮河和大运河。 材料四 康熙十六年(1677年),清政府恢复了福建水师建制。至康熙十八年年底,福建水师已有战船240艘,官兵28580名。 材料五 澎湖海战结束后,施琅惯彻康熙帝“因剿寓抚”的方针,下令暂停军事进攻,禁止杀戮,张榜安民;优待战俘,放其归台;向台湾军民发布《安抚输诚示》,宣扬清政府宽大投诚者的政策;又派人劝说郑克爽投诚。施琅郑重表示:“断不报仇!当日杀吾父者已死,与他人不相干。”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七月五日以郑克爽为 的郑氏集团完全接受了清政府的和谈条件,放弃抵抗企图,向清政府缴械投诚。十三日,施琅率清军在台湾登陆,接管台湾全境。 材料六 第二年,康熙帝下诏设台湾府,下辖三县,隶属福建省。蒋毓英担任第一任知府。蒋毓英在任内颇有政绩,使台湾的经济、文化得到发展,其政治地位更加重要。 ——《大清王朝》 (1)据材料一,你认为康熙帝与郑氏集团的根本分歧是什么?康熙帝对台湾是什么观点?(4分) (2)据材料一、二分析:康熙帝在台湾问题上先后采取了怎样的政策?政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4分) (3)根据材料三、四、五,简要分析康熙帝最终能以武力统一台湾的原因。(3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4)根据材料六说明康熙帝对台湾的治理措施。(2分)
|
27. 难度:简单 | |
(12分)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党和政府对此高度重视,目前,辛亥革命百年庆典工程建设已经在武汉全面展开。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问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辛亥革命失败后,中国的先进分子曾经沉浸在极度的苦闷和彷徨之中,原来的幻梦破灭了。中华民国的成立并没有给人们带来预期的民族独立、民主和社会进步;日本乘第一次世界大战欧洲列强无暇东顾的机会提出独占中国的“二十一条”;袁世凯一度恢复帝制、张勋拥戴宣统皇帝复辟;以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的争夺为背景,国内军阀的割据和混战愈演愈烈;在思想界掀起一股尊孔读经的逆流;……它们如话剧一般一幕紧接一幕地在中国的舞台上演出。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曾概括地描述出当时的情景:“多次奋斗,包括辛亥革命那样全国规模的运动,都失败了。国家的情况一天一天坏,环境迫使人们活不下去。怀疑产生了,增长了,发展了。” 材料二 国民政府本革命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以建设中华民国。二、建设之首要在民生。故对于全国人民之食、衣、住、行四大需要,政府当与人民协力,共谋农业之发展,以足民食;共谋织造之发展,以裕民衣;建筑大计划之各式屋舍,以乐民居;修治道路、运河,以利民行。三、其次为民权。对于人民之政治知识、能力,政府当训导之,以行使其选举权,行使其罢官权,行使其创制权。四、其三为民族。故对于国内之弱小民族,政府当扶植之,使之能自决自治;对于国外之侵略强权,政府当抵御之。并同时修改各国条约, 恢复我国际平等,国家独立…… ——国民政府建国大纲《孙中山,民国十三年四月十二日》 材料三 孙中山和我们具有各不相同的宇宙观,从不同的阶级立场出发去观察和处理问题,但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在怎样和帝国主义作斗争的问题上,却和我们达到了这样一个基本上一致的结论。——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 材料四 孙中山先生曾经说过:“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这一点已牢牢地印在我国的历史意识之中,正是这种意识才使我们能作为一个国家而被保存下来”。他还强调:“‘统一’是中国全体国民的希望。能够统一,全国人民便享福;不能统一,便要受害。”今天,我们重温孙中山先生的主张,更能体会到他始终不渝地维护国家统一的重大意义。 ——胡锦涛《在孙中山诞辰14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1)依据材料一概括辛亥革命失败后中国社会的状况。(不得摘抄原文,3分) (2)依据材料二,指出孙中山的“国民政府建国大纲”中体现了启蒙运动哪些思想主张?(2分)根据材料二归纳国民政府的职责。(2分.答出两点即可。)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在民主革命的理论和组织方面是怎样做到(材料三中)“和我们达到了这样一个基本上一致”。(2分) (4)为实现材料四中“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的目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进行过哪些努力?(3分)
|
28. 难度:简单 | |
(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运动规律。——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材料二 由于最近二十五年来大工业已有很大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由于首先有了二月革命的实际经验而后来尤其是有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达两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实际经验,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特别是公社已经证明:“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其次,很明显,对于社会主义文献所做的批判在今天看来是不完全的,因为这一批判只包括到1847年为止……。——《<共产党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 材料三 德国的《法兰克福评论》最近在头版破天荒地整版刊出红底色的马克思头像,其标题也很醒目“资本主义破产了吗”。该报认为,全球自由市场资本主义梦想正在破灭。而卡尔·马克思对不受约束的资本主义的批判正在得到证实。……《每日镜报》也在15日的报道中称,“资本主义就像一场没有裁判的足球比赛”,腐败足球欺骗球迷。就像马克思写的,国家需要一个代表,这样才能保证公平。该报还认为,马克思的观点对现代社会也是“崭新的”。——转自《环球时报》2008年11月21日 (1)材料一中所说“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指的是什么?马克思详细论述这一观点的著作是什么?(2分) (2)材料二的作者对马克思主义学说持怎样的看法?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阐述作者持这种看法的理由是什么。(4分) (3)据材料三分析一个半世纪后欧洲人重新热捧马克思的原因有哪些?(2分) (4)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2分)
|
29. 难度:简单 | |
(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世界大战刺激了诸如美国、日本和英联邦自治领之类国家的工业化,打破了这一经济平衡。这意味着英国海外市场的减少;尤其是纺织品市场的减少。在纺织品方面,英国面临着日本的激烈竞争。英国商船队在很大程度上遭到破坏,和英国不再是世界金融中心这一事实一样,也使无形收入减少。布尔什维克革命进一步损害了英国的经济,因为它不仅消灭了大量的投资,还消灭了一个重要的制成品市场。 ——《全球通史》 材料二 这些状况必然产生政治上的影响。最重要的是自由党的衰落,当时工人们希望摆脱困境而愈来愈转向工党。……每一个都有自己医治国家弊病的灵丹妙药:保守党提倡保护贸易制;日益衰落的自由党提倡自由贸易;工党提倡资本课税和重工业国有化。最终结果是保守党和工党一个接一个地交替组阁,但没有一个内阁能大大改善国家的命运。 材料三 战争结束后,德国物价急剧上涨,面包的价格竟然涨了 2倍多。对此,德国人民上街游行,抗议物价上涨。有30多万人参加了这次游行,并进而发展为暴动,上千人被杀,上万人被捕入狱。——岳麓版《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一战”后英国经济衰退的原因。(5分)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英国的经济状况对政治产生的影响。(2分) (3)依据材料三说明战后德国的经济状况以及对政治产生的影响。(4分) (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一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哪些变化。(4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