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难度:简单 | |||||
|
依照西周礼制的规定,只有天子才能享用八排六十四人规格的乐舞礼仪;而诸侯六排,大夫四排。 后来鲁国大夫季氏越级用六十四人在庭院奏乐舞蹈,孔子对此非常气愤:“是可忍也,熟不忍也”。这反映了
|
|||||
| 2. 难度:简单 | |||||
|
武王伐纣和国人暴动
|
|||||
| 3. 难度:简单 | |||||
|
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形成了“南稻北粟”的格局,这主要取决于
|
|||||
| 4. 难度:简单 | |||||
|
商民善于经商,后世将经商的人称为“商人”。商人
|
|||||
| 5. 难度:简单 | |||||
|
下列关于夏商周时期社会经济状况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 6. 难度:简单 | |||||
|
认为商朝甲骨文已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是因为它
|
|||||
| 7. 难度:简单 | |||||
|
夏商周时期最突出的科技成就出现在下列哪一知识领域
|
|||||
| 8. 难度:简单 | |||||
|
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实际上反映了
|
|||||
| 9. 难度:简单 | |||||
|
福牛乐乐是2008年北京残奥会的吉祥物。牛是与人类最亲近的动物之一,它友好、忠厚。《国语。晋语》记载:“宗庙之牲为畎亩之勤。”这反映了
|
|||||
| 10. 难度:简单 | |||||
|
战国时期之所以能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是因为 ①社会处于新旧交替的过渡时期 ② 各国政治变革与争霸需要理论指导 ③思想家的个人性格和经历各有不同 ④ 儒家思想尚未处于支配地位
|
|||||
| 11. 难度:简单 | |||||
|
韩非子的思想对结束战国时代、开创统一帝国发挥的效能最大,最主要是因为它
|
|||||
| 12. 难度:简单 | |||||
|
2010年时孔子诞辰2561年。孔子的思想对中国和世界有着重大的影响。下列表述不属于孔子思想精华内容的是
|
|||||
| 13. 难度:简单 | |||||
|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0多篇。孔子在编订《诗经》时,为何没有将韩国的诗歌收选进去
|
|||||
| 14. 难度:简单 | |||||
|
秦王嬴政即位时,统一条件基本成熟,这些条件表现在 ①通过变法,国力增强 ② 各民族联系日益加强 ③ 韩非子提出中央集权理论 ④人民渴望统一
|
|||||
| 15. 难度:简单 | |||||
|
下列关于秦朝历史的表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
|||||
| 16. 难度:简单 | |||||
|
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下列有关万里长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 17. 难度:简单 | |||||
|
秦律的发现,印证了下列哪一句史料的内容
|
|||||
| 18. 难度:简单 | |||||
|
汉文帝、汉景帝统治时期,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主要包括 ①减轻田租 ②提高商人地位 ③开放山林川泽 ④鼓励农民进行副业生产
|
|||||
| 19. 难度:简单 | |||||
|
东汉末年出现军阀割据混战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
| 20. 难度:简单 | |||||
|
两汉时期实行严密的监察制度。东汉时期刺史的监察权比西汉进一步加强,突出表现是
|
|||||
| 21. 难度:简单 | |||||
|
下列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与农学家赵过有关的是 ①耕犁上安装犁壁 ② 播种耧车 ③二牛抬杠式牛耕法 ④ 一牛挽犁牛耕法
|
|||||
| 22. 难度:简单 | |||||
|
两汉时期,棉纺织业已出现在我国今天的
|
|||||
| 23. 难度:简单 | |||||
|
秦汉时,朝鲜输入到中国的主要是檀弓、果下马,中国向朝鲜输出的是铜镜、漆器、铁制品。这种差别本质上反映了当时
|
|||||
| 24. 难度:简单 | |||||
|
有人说丝绸之路上的流通不仅是商品货物,还有文化思想。其中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最大的是
|
|||||
| 25. 难度:简单 | |||||
|
西汉太中大夫东方朔撰文上呈汉武帝,所用竹简需要两人抬进宫。后来改变携书不便现象首先得益于发明了
|
|||||
| 26. 难度:简单 | |||||
|
在今天陕西韩城市郊游一座“汉太史公墓”郭沫若曾为之题词。这位太史公的杰作是
|
|||||
| 27. 难度:简单 | |
|
阅读下列材料:(11分) 材料1: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能尚父于营丘,曰齐。…… ——《史记·周本纪》 材料2:管子明仲字夷吾,辅相齐桓成霸主。仓廪实兮知礼节,衣食足兮知荣辱。 ——《咏管仲》 材料3:商君卫鞅公孙鞅,任法一刑有主张:褒将军功戒私斗,抑制商旅重农业,废井田推行郡县,以刑去刑战去战,商鞅变法秦国强。 ——《咏管仲》 (1)材料1中,周初封侯时“尚父为首封”的 原因是什么?(2分) (2)根据材料2结合所学知识,“尚父”的后代齐桓公能在事实上代周天子号令天下的客观和主观条件分别是什么?(4分)到了战国初期,“尚父”后代所执掌的政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分) (3)商鞅认为只要紧紧抓住“农”与“战”便可实现富强。结合材料3说明商鞅如何围绕“农”与“战”进行变法的?(2分) (4)历史上周、齐、秦的崛起,对我们有什么重要的启示?(2分)
|
|
| 28. 难度:简单 | |
|
列举秦朝在经济、政治、文化方面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11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