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秦始皇所创立的皇帝制度,继承了商周形成的 ①郡县制 ②王位世袭制 ③分封制 ④嫡长子继承制
|
2. 难度:中等 | |||||
中国传统工艺常常出现失传现象。如蜀锦某些制作工艺在古代就已失传。中国古代传统工艺失传的原因最有可能是因为 ( )
|
3. 难度:中等 | |||||
以下事件对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有促进作用的是 ( ) ①列强经济侵华 ②洋务运动 ③辛亥革命 ④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
|
4. 难度:中等 | |||||
“因此我坦白的提出,希望国民党立即结束一党统治的局面,由国民政府召集各党各派、各抗日部队、各地方政府、各人民团体的代表,开国是会议,组织各抗日党派联合政府,一新天下耳目,振奋全国人心,鼓舞前方士气……”推测中共代表林伯渠发表这篇谈话的背景
|
5. 难度:中等 | |||||
新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最早的法律依据应该来自于 ( )
|
6. 难度:中等 | |||||
2009年国庆60周年阅兵,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乘坐最新的红旗HQE检阅车检阅人民解放军受阅部队。红旗检阅车是由“一汽”(长春汽车制造厂)生产的,有关“一汽”建立的时代说法正确的是 ( ) ①开展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建设 ②经历着生产关系的深层次变革 ③开展轰轰烈烈的“大跃进”运动 ④发生着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
|
7. 难度:中等 | |||||
“每一次较大的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的结果,都打击了当时的封建统治,因而也就多少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只有这种农民的阶级斗争、农民的起义和农民的战争。才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毛泽东对中国古代农民战争的论述主要运用的是 ( )
|
8. 难度:中等 | |
(26分)古今中外的政权十分重视救灾、减灾。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为了保障救灾措施的有效实施,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成立了一些官办救灾机构,并在救灾工作中发挥了最为重要的作用……与官办救灾机构不同的是,民办救灾机构的钱粮等救助元素或房屋、土地等不动产主要来源于民间,或来源于国民的义务纳输,或来源于乡绅、商贾的捐助。……在救灾过程中,(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实施国家减灾工程,兴修水利以防御水灾旱灾造成的损失;二是增加国家或民间村社的粮食储备,以应不时之需。 ——《中国传统救灾体系刍议》 材料二:日本的第一个防灾法是《备荒储蓄法》,制定于明治13年,即1880年。之后,日本陆续制定了一系列专项灾害防治法律。1961年日本更制定了《灾害对策基本法》,这是日本灾害应对的基础性法律。迄今已进行了23次修改,平均每两年修改一次。可以说,日本的防灾法律体系已经比较完善。 ——吴飞《日本防灾立法的体制和精神》《中国改革》2008年第7期 材料三:国土厅防灾局是日本中央防灾会议的日常办事机构,主要为政府制定全国防灾对策。日本全国47个都、道、府、县都制定了防灾对策规划。日本的都、道、府、县、市的消防局和消防队是地方紧急防灾对策本部所属的紧急救助队伍。日本重视建设“城市防灾中心”及完善公众社区的自救体系发挥着平时可进行防灾培训和对居民科普教育的基地的作用,遇到灾害时可起到防灾对策场所的功能。 ——吴飞《日本防灾立法的体制和精神》《中国改革》2008年第7期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出中国古代救灾、减灾的主要特点。(6分)结合史实从政治角度分析中国古代救灾、减灾的有利和不利因素。(6分)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三在救灾方面的突出特点是什么?(6分)结合近代明治维新和二战后日本的政治、经济、文化因素分析日本救灾减灾成功的原因。(6分) (3)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反映出历史学的价值是什么?(2分)
|
9. 难度:中等 | |
(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汉代以来,在东亚逐渐形成的以中国为中心的西太平洋贸易网,通过区域内部贸易交流,构成了古代东亚经济圈。在整个东亚经济结构当中,中心与外围的层次关系非常明显,日本、朝鲜以至东南亚各国并不拒绝加入这个经济体系。 材料二:东亚经济圈走向鼎盛与成熟,主要表现为对外贸易区域的扩大,经贸活动向域外传播和扩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国际贸易中心。……宋代的造船技术益臻其极。其与指南针技术的应用使中国商船远航于南洋、印度洋、波斯湾和非洲东部海岸。元代对外贸易与交通持续发展,规模超过前代。中央政府采取了开放的政策,不仅有中国商船抵达亚非数十国家,而且允许大量的外国人进入中国,从事商业贸易活动。 材料三:到19世纪八九十年代,越南、朝鲜相继脱离与中国传统的政治经济关系,古老的东亚国际关系体系彻底解体。据统计,1830年中国工业生产占世界总额的29.8%,尚可称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实体,但50年后,下降到只占世界总额的12.5%。从东亚输出的商品来看,一般以茶叶、瓷器、陶器、古董、药材、香料、书籍等生活消费品为主,西方国家对中国输出的商品一般是工业革命后的商品。 ——以上材料改编自《对东亚经济圈的历史考察》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古代东亚经济圈形成的特点。结合材料和宋元时期中国的发展情况,分析古代东亚经济圈形成的主要因素。(8分) (2)材料三反映出近代东亚经济圈的发展状况是什么?结合材料和19世纪中国的变化分析其原因。(10分) (3)结合以上材料和世界发展的趋势从历史、政治、经济、文化中的任三个角度分析当前东亚经济圈复兴的有利与不利条件。(8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