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中国古代将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共四种动物称之为四灵之物,并将东南西北四个方位与之相配,其中与北方相配的动物是 A.玄武 B.白虎 C.青龙 D.朱雀
|
2. 难度:简单 | |
下图是一种灌溉工具,最早记录它的物理原理的文献应属于 A.集部 B.子部 C.史部 D.经部
|
3. 难度:简单 | |
中国古代作品的命名方式除了姓子式(如《孟子》)、姓名式(如 《陆游集》)、表字式(如《李太白全集》)、别号式(如《东坡全集》)外,还有一些其他命名方式,其中以帝王年号命名的是 A.《太史公书》 B.《白氏长庆集》 C.《梦溪笔谈》 D.《资治通鉴》
|
4. 难度:简单 | |
明太祖时大臣钱宰曾写有“四鼓(四更之鼓)咚咚起着衣,午门朝见尚嫌迟。何时得遂田园乐,睡到人间饭熟时”的诗。从诗文判断钱宰起床准备上朝的时间应在 A.23点至l点 B.1点至3点 C.3点至5点 D.5点至7点
|
5. 难度:简单 | |
国学大师陈寅恪出生于庚寅年,其祖父陈宝箴在光绪年间官至湖南巡抚,积极支持变法。根据有关知识推断,陈寅恪出生于 A.1888年 B.1889年 C.1890年 D.1891年
|
6. 难度:简单 | |
古代中国曾有“千年田地八百主,田是主人人是客”的谚语,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国家推行土地轮休政策 B.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C.农民经营无方土地抛荒 D.社会动荡朝代更迭频繁
|
7. 难度:简单 | |
柳宗元认为,秦末农民起义“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西汉七国之乱“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明矣”。下列哪种说法最符合材料原意 A.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统治 B.郡县制与秦末农民战争没有关系 C.七国之乱因汉初分封而爆发 D.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必然
|
8. 难度:简单 | |
某业余作家撰写汉武帝传记,有个朝廷接待日本使者的情节,下列构思中有可能符合史实的是 A.在汉武帝任命卫青为西域都护的时候日本使者到来 B.朝廷史官根据太初历的时间记载倭人奉贡朝贺的史实 C.董仲舒告诉日本使者要崇尚儒学并从中国引进佛教 D.日本使者离开时汉武帝赐“汉委奴国王”金印给其国君
|
9. 难度:简单 | |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盛行面食且品种丰富,馒头、炸油饼、胡饼则深受内地人的喜爱。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南稻北粟格局的影响 B.民族融合加深的产物 C.运河沟通南北的作用 D.政府政策引导的结果
|
10. 难度:简单 | |
“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陆游《杂赋》诗中提到“草市”最早出现于 A.秦朝 B.六朝 C.唐朝 D.宋朝
|
11. 难度:简单 | |
唐太宗在总结其治国经验时,提出“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的理念,同时又认为“夫安人宁国,惟在于君,君无为则人乐,君多欲则人苦,朕所以押情损欲,克己自励耳。”唐太宗的治国经验体现了中国古代哪些学派的主张 A.儒家、法家 B.墨家、儒家 C.儒家、道家 D.法家、道家
|
12. 难度:简单 | |
史学家钱穆评价科举制“乃一种直接的民权,乃一种由社会直接参加政府之权”。这句话说 A.削弱了中央集权 B.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C.扩大了政权的统治基础 D.使“学而优则仕”由理想变为现实
|
13. 难度:简单 | |
“山东、磊名等路(路:地方行政单位)猛安谋克户之民,不亲稼穑,尽令汉人佃莳(shì,佃种)取租而已。”此材料蕴含信息的的解读,正确的是①契丹人进入了中原地区 ②开始采用了封建剥削方式 ③客观上有利于民族融合 ④民族压迫实质是阶级压迫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14. 难度:简单 | |
15. 难度:简单 | |
“臣奉命征讨,亲历其地,备见野沃土膏,物产利溥,耕桑并耦,渔盐滋生。……资皇上东南之保障,永绝边海之祸患,……此地原为红毛所居,无时不在贪涎,亦必乘隙以图。”材料中的“此地”在“征讨”之后 A.隶属于行省管辖 B.设置地方自治机构 C.归属巡检司管辖 D.建立省级行政机构
|
16. 难度:简单 | |
最早在中国介绍蒸汽机原理的是 A.姚莹 B.林则徐 C.魏源 D.徐继畲
|
17. 难度:简单 | |
《农政全书》记载“甘薯所在,居民便有半年之粮,民间渐此广种。”这种现象最直接的作用是 A.促进农业生产商品化 B.粮食产量的大幅提高 C.出现专业化生产区域 D.扩大经济作物的种植
|
18. 难度:简单 | |
与清朝编撰《四库全书》的同时,法国狄德罗主编了《百科全书》,它们的共同之处是 A.对封建文化专制的批判 B.对近代实验科学成就的总结 C.是各自文化发展的总结 D.采用了基本相同的学科分类
|
19. 难度:简单 | |
19世纪以前,英国东印度公司驶往中国的船舶经常装载90%、有时甚至高达98%的贵金属,只有极少的货物。此现象直接反映了当时 A.中英两国生产方式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B.中国生产力水平较英国发达 C.中国自然经济体系下的商品贸易活跃 D.正常的中英贸易中中国出超
|
20. 难度:简单 | |
1856年常住上海的外国人总数为200多人,但当年仅由英国领事处理的刑事案件就有503起,共有630名英国人涉案。此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是 A.英国人法律意识淡薄 B.英国领事擅权为所欲为 C.片面最惠国待遇导致 D.上海社会治安状况混乱
|
21. 难度:简单 | |
《海国图志》记载:“(某国)都城有公会所,内分两所,一曰爵房,一曰乡绅房。爵房者,有爵位贵人及耶稣教师处之;乡绅房者,由庶民推择有才识学术者处之。国有大事,王谕相,相告之爵房,聚众公议,参以条例,决其可否,辗转告乡绅房,必乡绅大众允诺而后行,否则寝其事勿论。”这段文字描述的国家应是 A.德国 B.美国 C.法国 D.英国
|
22. 难度:简单 | |
日本人植松良二之现场报道说:“此次入京之联军,已非复昔日之纪律严明。将校率军士,军士约同辈,白昼公然大肆掠夺,此我等所亲见。计京城内富豪大官之居宅, 竟无一不遭此难者,决非过论。”史料中的“联军”指的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英法联军 B.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日本陆海军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八国联军 D.日俄战争中的日本、俄国军队
|
23. 难度:简单 | |
陈旭麓先生说:“人们多注意1840年的划时代含义,实际上1860年同样是一个重要的年份,就社会观念的新陈代谢来说,它比1840年具有更加明显的标界意义。”能够论证一观点的是 A.清廷官僚体系由此开始发生被动转变 B.形成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C.向西方学习成为精英和民众一致的选择 D.反映时代脉搏跳动的改革思想日渐增多
|
24. 难度:简单 | |
“经济足匡时,筹楚饷、克杭城、平粤寇、底定关陇回疆,尽瘁江闽,先幕后官,遍历艰苦成铁汉;诗书能报国,精天文、熟地理、详水利、谙练吏才兵略,兼通洋务,出将入相,不求温饱是真儒。”该题词称赞的是 A.李鸿章 B.曾国藩 C.左宗棠 D.张之洞
|
25. 难度:简单 | |
清末自强运动时,恭亲王有一段话,颇能反映其主张与做法:“中国所当学者,固不止轮船、枪炮, 即以轮船枪炮而论,雇买以应其用,计虽便而法终在人……一则权宜之计,一则久远之谋。”恭亲王的“法”及“久远之谋”各指 A.轮船枪炮,建立造船厂与兵工厂 B.典章规则,建立国会实施宪政 C.知识学问,设立学校学习西学 D.国际公法,设总理衙门推展外交
|
26. 难度:简单 | |
“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故人君与千百万个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提出这一观点最有可能的是 A.林则徐 B.康有为 C.孙中山 D.陈独秀
|
27. 难度:简单 | |
“此一省欲起事,彼一省欲起事,不相联络,各自号召,终必成秦末二十余国之争”。孙中山为改变这种局面而采取的行动是 A.成立中国同盟会 B.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C.建立广东国民政府 D.成立南京临时政府
|
28. 难度:简单 | |
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初,张之洞任湖广总督多年。有人把武昌起义的发生说成是张之洞“种豆得瓜。”这种说法的依据是 A.张之洞思想守旧顽固,使革命在沉默中爆发 B.张之洞残酷镇压人民反抗,引发了人民更强的反清情绪 C.张之洞在鄂开展洋务,客观上为革命准备了物质条件 D.张之洞横征暴敛,埋下了人民仇清的种子
|
29. 难度:简单 | |
中华民国成立之初,在行政权方面拟实行总统制,但《临时约法》最终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这种变化的背景是 A.中华民国成立,以法律形式确立共和政体 B.清朝宣布“预备立宪”,建立“皇族内阁” C.袁世凯破坏民主政治制度,复辟皇帝制度 D.孙中山迫于压力保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
|
30. 难度:简单 | |
中华民国成立后,列宁高度评价了孙中山及其革命的卓越贡献,并认为孙中山领导的这场革命“正在破坏欧洲资产阶级的统治”。列宁的这一看法肯定了 A.革命派从此登上中国政治舞台 B.辛亥革命打击了列强在华势力 C.孙中山为救国救民而不懈努力 D.孙中山防止了社会的贫富分化
|
31. 难度:简单 | |
蔡元培所写挽联“保障共和,应与松坡同不朽;宣传欧化,不因南海让当仁”褒扬的历史人物是 A.康有为 B.梁启超 C.蔡锷 D.宋教仁
|
32. 难度:简单 | |
《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中体现的忠义思想,来自儒家思想中的 A.“仁政”学说 B.“天人感应”学说 C.理学思想 D.“经世致用”思想
|
33. 难度:简单 | |
乾隆皇帝谕令两广总督苏昌:“国家四海之大,何所不有,所以准通洋船者’,特系怀柔远人之道。乃该夷来文内,有与天朝有益之语。该督等不但当行文笼统驳饬,并宜明切晓谕,使知来广贸易实为夷众有益起见,天朝并不籍此些微远物也。”材料实质上反映了 A.列强以有益清朝为由侵略中国 B.天朝大国心态阻碍中外间贸易交往 C.清初以怀柔之道处理外交关系 D.西方强权外交导致清朝统治者不满
|
34. 难度:简单 | |
有一湖南籍书生,在参加抗清斗争失败后隐居石船山,以“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的气概和抱负,潜心著述。这位士人是 A.黄宗羲 B.王夫之 C.魏源 D.曾国藩
|
35. 难度:简单 | |
35.王国维在谈到清代学术时说:“国初之学大,乾嘉之学精,而道咸之学新。”下列各项中体现“道咸之学新”的是 A.编纂古代最大的丛书 B.早期反封建思想产生 C.师夷制夷思想的形成 D.托古改制思想的传播
|
36. 难度:简单 | |
“那个时候的中国,天下滔滔,多的是泥古而顽梗的士人……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冗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上述言论 A.认为洋务运动无法实现自强目的 B.表明洋务运动具有客观进步性 C.全面分析了洋务运动的必然性 D.体现了变革封建制度的艰巨性
|
37. 难度:简单 | |
明朝范濂的《云间据目抄》记载:“松江旧无暑袜店,暑月间穿毡袜者甚众。万历以来用尤墩布(一种细密、柔软的棉布)为单暑袜,极轻美,远近争来购之。故郡治西郊,广开暑袜店百余家。合郡男妇皆以做袜为生,从店中给筹取值,亦便民新务。”下列各项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①松江成为丝织业中心 ②纺织业技术水平提高 ③松江出现了雇佣关系 ④官府鼓励手工业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38. 难度:简单 | |
1853年的《顺德县志》载:“昔日女布(指土布)遍于县市,然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以下对该材料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中国近代工业兴起导致传统手工业破产 B.外国廉价商品输入导致中国自然经济解体 C.工业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征服世界的主要动力 D.中国人以农耕文明的眼光看待工业文明
|
39. 难度:简单 | |
下图是清朝“光绪十七年”发行的(开平矿务局)股份票证。从中得到的正确信息是 A.反映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B.证明中国已成为市场化国家 C.表明中国出现招商引资的股份制经营方式 D.说明中国证券市场的活跃
|
40. 难度:简单 | |
有学者这样描述中国近代经济的基本格局:“第一世界已是马达隆隆、汽笛长鸣,是工业文明曙光初现,而第三世界则依然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传统的畜牧业经济,第二世界则是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男耕女织,耕织结合的传统农业经济。”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近代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 ②民族工业占绝对优势 ③经济发展存在明显区域差别 ④形成均衡发展的经济格局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
41. 难度:简单 | |
(20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与社会政治、经济格局变迁的大势相呼应,中国文化亦从唐型文化转向宋型文化。……所谓唐型文化,是一种相对开放、外倾、色调热烈的文化类型,……而宋型文化则是一种相对封闭、内倾、色调淡雅的文化类型。 材料二 宋文化细腻丰满,但在气魄上远不及汉唐文化气势雄壮。唐太宗李世民以“天可汗”的尊称威慑周边民族,而宋代自立国之始,就为外患所困扰,长期与辽、西夏、金等游牧民族政权相对峙。……(这些少数民族势力)对宋人世界的长期包围与轮番撞击,产生了双重文化效应。一方面,北宋人因被动挨打而生的忧患,南宋人因国破家亡而生的忧患,渗透于宋文化的各个层面。……另一方面,契丹、党项、羌、女真等游牧民族从汉文化中吸取到丰富营养。在辽朝,孔子受到朝野上下的尊崇。《贞观政要》、《史记》、《汉书》等汉文化名著被译成契丹文字,广为流行。……西夏已是任用中国贤才,读中国书籍,用中国车马,行中国法令了。 (1)概括指出唐宋文化各自呈现的特点并分析形成的原因。(10分) (2)概括指出两宋时期中国南北文化呈现的差异性并分析形成的原因。(8分) (3)概要指出从唐宋文化特点的形成过程中所得到的重要启示。(2分)
|
42. 难度:简单 | |||||||||||||||
(20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洋务运动教育变革实践活动统计表
材料二 《京师大学堂章程》首先确定了晚清以来被尊为国策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西学学问应当分天文、地学、道学、政学、文学、武学、农学、工学、商学、医学十科。“中学”包含经史子集和理学传统)的办学宗旨。……《京师大学堂规条》中规定:“……五经四子书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历万古而常新,又如布帛菽粟不可一日离,学者果能切实敦行,国家何患无人才,何患不治平”……。 ——胡鹏林《从京师同文馆到京师大学堂》 材料三 各科教科书,务合乎共和民国宗旨,凡民间通行之教科书,其中如有尊崇满洲朝廷及旧时管制、军制等课,并避讳抬头字样,应由各该书局自行修改。……小学读经课一律废止。……中学校以完足普通教育,造成健全国民为宗旨。科目有修身、国文、外国语、历史、地理、数学、博物、物理、化学、法制经济、图画、手工、乐歌、体操。 ——南京临时政府《普通教育暂行办法》 (1)根据材料一,指出洋务学堂在人才培养方式、教育内容和人才培养目标方面的特点。(5分) (2)京师大学堂创办的历史背景是什么?指出材料一、二在教育内容方面的共同点。材料二反映了维新派教育变革的什么局限性?(6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南京临时政府的办学宗旨和教育内容上的进步性。(6分) (4)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评述近代前期上述教育改革的进步意义。(3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