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0年河南师大附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梭伦把“好的政府”解释为“平衡公民互相冲突的利益”,后来的哲学家叔本华把它归纳为“不要伤害任何人,但要尽力帮助所有人!”在梭伦改革中充分体现这一点的是

A.帮助工商业奴隶主获得更多的权利    B. 帮助平民避免沦为奴隶的可能

C.尽力维护各个阶层的利益,避免冲突  D.为所有的雅典居民谋福利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按照土地收入和财产多寡划分公民等级并授予相应官职,是梭伦改革的重要措施。其主要意义在于

①沉重打击了依靠血统关系谋取特权的贵族  ②促进了奴隶制国家的发展

③完善了雅典民主政治制度                ④满足了所有雅典公民参政的要求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③④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生活在商鞅变法时期的秦国平民能够提高自身社会政治地位的途径有

①勤奋劳作,努力耕织              ②创办手工作坊,从事工商业活动

③英勇善战,争立军功              ④努力读书,精通四书五经

A.①④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郭沫若认为:东周列国社会制度的变革到春秋末年以后才达到质变的阶段。能说明的史实是

A.春秋诸侯争霸                       B.铁器和牛耕的使用

C.战国初,各国纷纷变法,废除奴隶制   D.秦朝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成书于5世纪的《洛阳伽蓝记》记载:“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材料主要反映了

A.北魏迁都洛阳,促进其繁荣        B.北宋统治下的洛阳呈现繁荣景象

C.唐朝统治下的洛阳经济得到恢复    D.5世纪洛阳商业盛极一时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右图是北魏孝文帝画像,你从中获取哪些历史信息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①任用汉族地主           ②推行三长制

③胡汉服装融合           ④接受汉族文化

A. 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      D.③④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下列哪些是由于北宋过分加强中央集权所带来的结果

①官僚机构庞大,行政效率低下     ②官员冗滥,国家财政开支大

③兵将配合不力,战斗力下降       ④地方财政困难,物质基础薄弱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司马光说:“介甫(王安石)文章节义,过人处甚多。但性不晓事.而喜遂非。至忠直疏远,谗佞辐辏”。司马光所说的“谗佞”是指

A.政府中的贪官污吏          B.拥护王安石变法的人

C.反对王安石变法的人        D.变法中得益的农民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从思想上为欧洲宗教改革奠定基础的有

①宗教“异端”思想的盛行        ②文艺复兴运动的推动

③民族国家的发展                ④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加尔文认为:“一个人之所以发财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劳,而完全靠上帝的恩赐。”这一观点反映了加尔文

A.第一次提倡人们在内心世界中发现宗教    B.首次挑战罗马教皇至高无上的绝对权威

C.用预定论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进行辩护    D.主张没收天主教会的大量土地以及财产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右图反映的是11世纪著名的“卡诺莎之辱”。德意志皇帝亨利四世在同教皇的斗争中失利,被教皇开除教籍,国内诸侯乘机反叛。1075年1月,亨利四世冒着风雪严寒,前往意大利北部的卡诺莎城堡向教皇“忏悔罪过”。亨利四世身着罪衣,立在城堡门口三昼夜,才获得教皇的赦免。这件事集中说明当时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①封建王权屈从于教权

②宗教改革运动引起了欧洲的封建国王反对教会统治的斗争

③封建王权与超越王权的教会争权夺利

④德国并没有实现高度的中央集权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近代魏源在《海国图志》中写道:阿里“甚聪明,尤灭弄权之骁骑,招士通商,训练阵法与列国无异。”这里的“灭弄权之骁骑”是指

A.消灭了马木路克集团           B.摆脱了奥斯曼帝国的统治

C.击退了英法殖民者的侵略       D.镇压了开罗人民的三次起义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人们喜爱的是自己的劳动果实而不是别人的劳动果实。”这反映了阿里改革的措施是

A.加强中央集权            B.保护民族工业

C.发展机器生产            D.大力发展军事工业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俄国1861年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B.迅速发展资本主义

C.增强实力,对外扩张           D.维护沙皇专制统治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世界名著《安娜·卡列尼娜》深刻反映了19世纪六七十年代俄国社会的深刻变化。作者用作品中人物的话说:“现在我们这里,一切都翻了个身,一切都刚刚开始安排。”这里“刚刚开始安排”指的是

A.推翻沙皇专制统治的措施             B.加强农奴制的措施

C.有利于资本主义的措施               D.开展工农运动的措施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导致下表中俄国经济发展状况的根源是

          国别

项目

俄国

英国

德国

19世纪中叶生铁产量

26万吨

385万吨

……

1861年铁路总长

1500俄里

15000俄里

10000俄里

A.农奴制盛行    B.工业革命尚未开始    C.俄国科学技术落后   D.垄断组织尚未产生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的道路上的一步。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面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列宁的话的主要含义是

A.改革使俄国的国家结构发生了变化

B.改革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C.改革后俄国变成了资产阶级君主制

D.改革后俄国废除了君主专制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下表为1800~1950年日本东京人口变化状况(单位:千人)

年份

1800年

1880年

1900年

1950年

人口

800

1050

1600

5425

表中人口变化的趋势表明日本

A.已成为资本主义国家             B.工业化速度加快

C.消除了封建生产关系             D.成为世界商业中心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俄国日本均通过自上而下改革方式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从根本是因为俄、日两国

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B.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

C.具有浓厚的军事性与封建性     D.缺乏民主传统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右图反映的历史信息不正确的是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天皇是国家名义的最高统治者          B.将军、大名、武士都属于统治阶级

C.皇族、华族、士族、平民“四民平等”  D.工商业者受统治阶级的歧视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日本的君主立宪制同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在形式上是相同的,但在实质上有极大差异。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A.前者君主权力至高无上,后者君主权力受宪法制约

B.前者是封建政治体制,后者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C.前者天皇凌驾于议会之上,后者议会权力超过国王

D.前者内阁大臣对天皇负责,后者内阁大臣对议会负责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面对瓜分豆剖的危机,如何自救?中国人对这一艰深时代课题的回答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19世纪90年代初,李福明办有一家机器面粉厂,因不满官府衙门的勒索到官府讲理,结果被以“私设磨坊”“哄闹官署”等罪名“交刑部照例治罪”,他的机器面粉厂被迫关闭。这件事表明

A.封建顽固势力排斥一切新兴事物           B.资产阶级实业救国的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C.清朝是一个没有法制的国家               D.封建势力严重阻碍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在工业文明冲击下发生的改革有

①戊戌变法    ②俄国农奴制改革     ③大化改新     ④明治维新

⑤宗教改革    ⑥彼得一世改革

A.①②③④      B.②④⑤⑥     C.①③④⑤⑥     D.①②④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写道:同治初年,德相俾斯麦对人说:“三十年后,日本其强,中国其弱乎?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究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原,其在此乎?”梁启超引这段话的根本意图是

A.比较中日近代文化的异同

B. 证明中国进行社会政治变革的必要性

C.寻找甲午战争日胜中败的历史原因

D.批评洋务派的活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阅读材料:

材料一  中世纪的欧洲,封建割据严重,王权衰微,天主教势力空前强大,占据了支配地位,罗马教皇终于确立了西欧的大一统神权统治。14—16世纪,在西欧随着商品生产与交换的繁荣,封建生产方式开始瓦解,资本主义萌芽开始产生和发展,同时资产阶级开始兴起,他们反对教会和贵族的特权,强烈要求分享政治权利。文艺复兴的思想家们批判了中世纪教会的蒙昧、禁欲说教与封建的等级特权制度,宣传了个人自由、平等,提倡竟争进取精神与科学的求知的理念。西欧资本主义进入原始积累时期以后,无论是国内发展还是海外掠夺,都需要有强大的国家作支撑。英国、法国等逐渐形成统一的民族国家,天主教会成为西欧各国强化王权道路上的一大障碍。

材料二  马丁·路德贴出《九十五条论纲》。(见右图)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材料三  我日夜思索这句话,(神的裁判表现在神身,正如所写的:“义人靠信仰生活”)神终于怜悯我,让我明白:神的裁判就是义人蒙受神恩所经历的裁判,就是信仰,而那段话的意思就是:“《福音书》表现了神的裁判,慈悲为怀的神通过它让信仰使我们成为义人。”

——马丁·路德

“人的得救与否,不是靠斋戒、忏悔、赎罪,而是完全由上帝预订,人的意志无法改变。人在现世的成功与失败,就是得救与否的标志,就是“选民”与“弃民”的标志。

——加尔文

材料四:1529年,都铎王朝的亨利八世开始与罗马教廷走向决裂;1533年,亨利八世宣布禁止英国教会向罗马教廷缴纳贡金;1534年,英国国会通过了《至尊法案》,宣布英国国王是“英国教会在地上之惟一最高首脑”,从此,英国完全脱离了罗马教廷的控制,成为一个新教国家。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归纳欧洲宗教改革运动出现的主要因素。(6分)

 

(2)材料二的行动是针对当时的什么事件? 这一行动有何重要意义?(4分)

 

(3)依据材料三,分别指出两人的基本主张是什么?其共同点是什么? (6分)

 

(4)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这次宗教改革有何显著特点?(4分)

 

(5)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实质和历史作用。(8分)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19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开展洋务运动,日本实行明治维新,两国开始了近代化进程。

材料一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材料二  康有为在受光绪皇帝召见时称:“泰西讲求三百年而治,日本施行三十年而强,吾中国国土之大,人民之众,变法三年,可以自立,此后则蒸蒸日上,富强可驾万国。”

——摘自《戊戌变法》

材料三  1898年夏(皇帝)颁布了一系列彻底改革法令,那段日子称为“百日维新”。……但是,这些措施始终停留在纸上。维新派缺乏经验,他们的法令只得让内心极不赞成的保守官僚去贯彻。……他们密谋策划,企图除掉皇太后和她周围的顽固分子。但是,皇太后却先行一步,她在军队的支持下发动政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  戊戌变法期间,光绪皇帝共计发布变法诏令184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对此,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指出:“他们把足够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 

——摘自《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等

回答下列问题:

(1)概括图片指出日本明治维新所采取的相关措施。(6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维新变法的历史背景。(6分)

 

(3)指出两国君主对改革的态度,说明改革对两国君主制度产生的不同影响。(4分)

 

(4)根据材料三、四指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有哪些?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6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