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从地方行政组织来看,吕思勉先生把古代中国划分为“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这三个先后相继的时代。其中与“封建时代”相对应的朝代是 A.西周 B.秦朝 C.西汉 D.宋代
|
2. 难度:简单 | |||||||||
观察下表,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
|
3. 难度:简单 | |
秦朝“在政府组织上,嬴政大帝给中国历代王朝奠定了权威性的规范,使得以后几百个帝王只能在他所想到的圈子里做小小的修正,而无力作巨大改变。”材料中这一“规范”是指 A.分封制度 B.世袭制度 C.中央集权制度 D.宗法制度
|
4. 难度:简单 | |
2008年湖南大学抢救性回购2000余枚流落海外的秦简,保护研究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这批秦简成为珍贵的实物资料。其中可能涉及的政治制度有 ①皇帝制度 ②差额选举法 ③郡县制度 ④三省六部制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
5. 难度:简单 | |
下图是秦阳陵(今陕西咸阳市东)虎符,铜铸,中分为二,左右各有十二字铭文:“甲兵之符,右在________,左在阳陵。”发兵,必须左右半符验合方能生效。上文空缺部分应是 秦阳陵虎符 A.太尉 B.皇帝 C.御史大夫 D.丞相
|
6. 难度:简单 | |
学习明清史后,有四位同学分别就下列主题作了演讲,你认为其中最能概括这段历史全过程的是 A.帝国的彷徨 B.中华的荣耀 C.东方的曙光 D.王朝的振兴
|
7. 难度:简单 | |
右图是签订《南京条约》后的情景图,这一事件及此后可能出现的历史情景是 A.清朝官员普遍为政府放弃“闭关锁国”政策而庆幸 B.中国皇帝认为《南京条约》影响很坏而一直不批准它 C.消息传到英国,英国商人为中国全境通商举杯祝贺 D.中国政府派出专员与英国商定进出口货物的税率
|
8. 难度:简单 | |
人们在研究历史中,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不同,如关于鸦片战争这一事件:过去,英国史学家总以英国利益为中心来理解;我国史学家则从民族命运来思考这一战争;在当今文明史观认识下,人们又会有新的结论。能正确反映上述说法的排列是 A.英国史学观/文明冲突,中国史学观/侵略战争,文明史观/商业战争 B.英国史学观/商业战争,中国史学观/侵略战争,文明史观/文明冲突 C.英国史学观/侵略战争,中国史学观/商业战争,文明史观/文明冲突 D.英国史学观/商业战争,中国史学观/文明冲突,文明史观/侵略战争
|
9. 难度:简单 | |
有人曾对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战争发出这样的感慨:“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这场战争是 A.第一次鸦片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第二次鸦片战争
|
10. 难度:简单 | |
李大钊在《圆明园故址》中写道:“圆明两度昆明劫,鹤化千年未忍归。一曲悲笳吹不尽,残灰犹共晚烟飞。”这里的“两度劫”发生在 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③中日甲午战争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
11. 难度:简单 | |
《辛丑条约》签订后,美国公使曾说过一句话,你认为他讲的会是 A.外国公使可以任意斥责一切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 B.在那里,中国的法律不适用,中国的法院和警察没有管辖权 C.中国征收关税应与我们协商 D.我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合法了,更便利了
|
12. 难度:简单 | |
莫里循是澳大利亚人,曾任《泰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中华民国总统政治顾问。他居住北京达20余年(1897—1920年),亲历了近代中国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他的大量报道、通讯与日记成为研究这一段中国历史的重要素材。下面这些资料里,你认为哪些不可能是他亲身经历留下的? ①火烧圆明园的现场报道 ②八国联军侵华的照片 ③大总统誓词的照片 ④南京大屠杀的有关报道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
13. 难度:简单 | |
《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能看到出路,……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下列能够反映20世纪中国面临着两种形势的史实是 A.《马关条约》和公车上书 B.瓜分狂潮和义和团运动 C.《辛丑条约》和戊戌变法 D.《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
|
14. 难度:简单 | |
蔡元培曾撰写这样一副挽联,“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蔡元培悼念的是 A、孙中山 B、宋教仁 C、陈独秀 D、鲁迅
|
15. 难度:简单 | |
有人曾说“辛亥革命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帝国主义干涉使南京临时政府内外交困,被迫解散 B.袁世凯篡夺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孙中山出走海外 C.推翻封建帝制建立了共和国,但未改变中国社会性质未完成革命任务 D.革命阵营中的立宪派和旧官僚向革命派进攻,迫使孙中山辞职
|
16. 难度:简单 | |
右图是辛亥革命胜利后,国人创作的一幅名为《恭祝中华民国万岁》的宣传漫画。“国”字的传统写法是“國”,但在图中却写为“囻”。作者通过这个创意要表达的思想观念 A.三权分立 B.民族独立 C.主权在民 D.民生主义
|
17. 难度:简单 | |
宋庆龄说:“孙中山与中国共产党之间具有历史意义的合作不是偶然的,它是当时的国际局势和中国本身的内部条件造成的。”她话中的“国际局势”和“内部条件”是指 A.日本侵略加深和国内抗日救亡运动兴起 B.十月革命的影响和中共对孙中山的真诚帮助 C.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和五四运动爆发 D.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和蒋介石集团背叛革命
|
18. 难度:简单 | |
毛泽东曾对一个外国来访同志说过:“……哎!1927年,老蒋够厉害啦!他把我们像鸡蛋一样地摔在地上。可他没想到,当时国外的许多智者也没有想到,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对“孵出小鸡”最准确的理解是 A发动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 B长征胜利完成 C遵义会议的召开 D开辟了井冈山的革命道路
|
19. 难度:简单 | |
1937年11月20日,国民政府发表宣言:“淞沪一隅,抗战亘于三月,各地将士,闻义赴难,朝命夕至,其在前线,以血肉之躯,筑成壕堑,有死无退。”材料表明淞沪会战的积极作用在于 A.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首次胜利 B.推动了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 C.粉碎了日军迅速灭亡中国的计划 D.扭转了抗战初期的不利局面
|
20. 难度:简单 | |
抗日战争期间,延安“吸引了一个美国军事观察团、一些美国国务院外交官和一个美国总统特使前来访问,另外还有大批外国记者前来采访”。其主要原因是 A.中共领袖人物的个人魅力 B.中共的抗日主张得到了普遍认同 C.中共坚持抗战赢得了国际友人的广泛同情 D.中共领导的抗日力量在抗战中的地位日显重要
|
21. 难度:简单 | |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被用作电视剧《大刀》的主题曲,该剧以艺术的形式反映了中国军队从1933年的长城抗战到1937年的卢沟桥抗战,这支军队应属于 A.国民革命军 B.八路军 C.中国工农红军 D.中国人民解放军
|
22. 难度:简单 | |
有一支军队的军歌歌词是“扬子江头淮河之滨,任我们纵横的驰骋;深入敌后百战百胜,汹涌着杀敌的呼声”。这支军队是 A.八路军 B.新四军 C.义勇军 D.抗日联军
|
23. 难度:简单 | |
“祝捷的炮像雷声响,满街的爆竹,烟火飞扬。漫山遍野是人浪!笑口高张,热泪如狂。”诗人罗家伦在《凯歌》中描绘了中国人民欢庆抗日战争胜利的狂欢景象。抗日战争的胜利 ①使中国走上了独立、民主、统一的道路 ②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③是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 ④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24. 难度:简单 | |
有老人回忆说,在上个世纪40年代后半期,县城的一些店铺,只要挂起“美孚火水油(煤油)代理处”的招牌,各路兵勇就不敢进店勒索,此招牌有秦琼、尉迟恭的作用。此事从本质上反映了 A.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军敲诈勒索 B.为了自保小店铺都挂起洋代办招牌 C.兵勇恶霸不敢随便冒犯外国代办 D.美国是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的靠山
|
25. 难度:简单 | |
“要走断头路,跟住蒋独夫。要走光明路,跟住毛泽东。”“蒋军弟兄们:国势已经大改变,打了十六个半月内战,老蒋的许多军队已经被消灭。”以上传单产生于: A.1946年 B.1947年 C.1948年 D.1949年
|
26. 难度:简单 | |
某学习小组在研究性学习中发现:中共中央驻地有着“上海—瑞金—延安—西柏坡—北平”的变化,它也反映了中国革命的进程。下列相关表述中,错误的是 A.从上海到瑞金,有利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B.从瑞金到延安,有利于国内战争向抗日战争的转变 C.从延安到西柏坡,反映了解放战争形势发生了新变化 D.从西柏坡到北平,反映了工作重心由乡村到城市的转移
|
27. 难度:简单 | |
“世纪的握手”——这幅新闻照片见证了国共两党的领导人连战与胡锦涛相隔60年的历史性握手。从历史上看国共两党的关系变化的过程是 A.合作—对抗 B.对抗—合作—再对抗 C.合作—对抗—再合作—再对抗 D.对抗—合作—再对抗—再合作
|
28. 难度:简单 | |
某中学放映了一部电影,其中有这样一组镜头:一队士兵冲进一座很大的建筑物,建筑物上写着“总统府”三个大字,士兵爬到建筑物上扯下原来的旗帜。镜头转到一房间,房间里办公桌上日历的日期是4月23日。据此判断日历上的年份应该是 A.民国三十五年 B.民国三十七年 C.民国三十八年 D.民国四十年
|
29. 难度:简单 | |
新华社迎接十七大特稿《在历史关节点上——中国共产党八十六年回眸》一文中用以下一些关键词概括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关节点,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日出东方 力挽狂澜 灯塔指引 星火燎原 进京赶考 B.力挽狂澜 进京赶考 日出东方 灯塔指引 星火燎原 C.日出东方 星火燎原 力挽狂澜 灯塔指引 进京赶考 D.力挽狂澜 日出东方 进京赶考 星火燎原 灯塔指引
|
30. 难度:简单 | |
新华网2008年12月15日电 15日,海峡两岸同胞分别在北京、天津、上海、福州、深圳以及台北、高雄、基隆等两岸各地的多个城市同时举行海上直航、空中直航以及直接通邮的启动和庆祝仪式。两岸“三通”正式启动的意义在于 ①两岸直航表明两岸不再敌对,以和解取代冲突 ②“三通”可增加台湾优势、重振台湾竞争力 ③符合两岸同胞利益,符合两岸关系发展需要,符合历史前进潮流 ④实现“三通”后,两岸关系将迎来一个大交流、大合作、大融合、大发展的崭新局面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 D.①②④
|
31. 难度:简单 | |
观察下边漫画《“台独”的徒劳》,对此叙述正确的有
①“台独”势力是阻碍两岸关系发展和祖国统一的一大障碍 ②当前外国势力图谋干涉我国统一的活动依然存在 ③台湾自古即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④祖国最终统一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 A.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32. 难度:简单 | |
对“一国两制”构想的正确理解是 A.接纳了英国“主权与治权分开”的提议 B.给予特别行政区包括外交和国防在内的自治权 C.在主权问题上采取了更加灵活的策略 D.大陆实行社会主义,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
|
33. 难度:简单 | |
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吟道:“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为早日结束两岸分离局面,实现祖国统一,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下列哪份文件阐述了这一构想 A.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决议》 B.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 C.1981年《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 D.1984年《政府工作报告》
|
34. 难度:简单 | |
电影《秋菊打官司》中叙述:女主人公秋菊不愿接受乡里的调解,在把自家产出的红辣椒满车地运到集市上去卖,得到足够盘缠后,一直往县里、市里申诉,最后,打人的村长败诉,秋菊赢了官司。秋菊打官司能够成行和能够打赢官司,说明该故事反映的历史时期大致处于 A.20世纪50年代初 B.农业合作化时期 C.文化大革命初期 D.20世纪80年代中期
|
35. 难度:简单 | |
由中央新影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新中国外交历程纪念光盘,共12集,每一集的标题反映了某一时期的外交特点。其中能够反映新中国20世纪70年代外交特点的标题是 A.“另起炉灶”、“分道扬镳”、“播种友谊” B.“斗智斗勇”、“再次较量”、“峰回路转” C.“另起炉灶”、“跨洋握手”、“扬眉吐气” D.“扬眉吐气”、“跨洋握手”、“冰释雪融”
|
36. 难度:简单 | |||||||||||||||
以下这段有关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叙述中,有六处知识性错误,请你慧眼识别,完成考题要求:10分。(答对五个就得满分。) 中国是较早进入文明社会的文明古国,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也较早地走向完备和成熟。西周时候,为了巩固统治扩大疆域,实行了王位世袭制,将子弟功臣分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为了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实行了以长子继承制为主要特点的宗法制。秦朝的时候,秦始皇是一个具有开创性的封建帝王,他在全国推行了郡县制,消除了地方割据的隐患,使国家走向“大一统”;他在中央设置了“三公”,其中御史大夫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元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疆域最辽阔的朝代,为了加强和巩固对全国的统治,元朝实行了中书省制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而且对今天仍产生影响。明朝初年,明成祖为了加强专制统治,永远废除了丞相制度,但造成了政务繁杂的局面。清代雍正帝时设立了军机处,使君主专制制度达到了顶峰。军机大臣均由钦定,其职责主要是拟定圣旨,掌握朝廷决策权。
|
37. 难度:简单 | |||||||||||||||||||||||||||||||||||||||||
近代历史上,中华民族遭受西方列强的欺凌,中国人民奋起抗争,捍卫了民族尊严。根据所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以下表格内空格的填写:10分,每空1分。 A组:近代前期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4分)
B组:中国人民的抗争(3分)
C组:中共召开的重要会议(3分)
|
38. 难度:简单 | |
握手,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握手已成为现代社交场合中一种常见礼节。国际舞台上“巨人”的握手,有时会引起国际社会的“震动”。10分。 图1:1950年毛泽东与斯大林的握手 图2:1972年“跨越太平洋的握手”
图3:2000年9月,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首脑举行会晤时握手 请回答: (1)图1反映了新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中的哪一具体政策?(2分)
(2)图2反映了什么历史信息?(1)促成这次“握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4分)
(3)图3反映我国开展怎样的外交活动?(1)请列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大外交活动两例。(2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