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北魏首创均田制,隋至唐初一直沿用。均田制下农业生产经营的主要形式是 A、众人集体生产 B、田庄规模 C、个体农户耕作 D、官府募民耕作
|
2. 难度:简单 | |
据《东京梦华录》等记载,宋代都城多见“当街列床凳,堆垛冰雪”出售凉食和专向客商出租铺席宅舍等现象。这反映了 A、生活习俗改变 B、经商方式不受限制 C、官府鼓励经商 D、城市商业功能增强
|
3. 难度:简单 | ||||||||||||||||
美国钢铁业统计表
上表所反映的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发展变化的主要特征是 A、行业竞争激烈 B、生产和资本走向集中 C、企业规模保持稳定 D、劳动生产率快速提高
|
4. 难度:简单 | |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的一些农村吹哨上工,农民听到“头遍哨子不买帐,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这一顺口溜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农村的生产关系中已经出现了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 B、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C、这是由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形式 D、经济建设的速度超越了客观规律
|
5. 难度:简单 | |
叶永烈在《写在炉边的几页日记》中写道:“路边,土炉林立,炉火映红半边天。在一个炼铁厂门口,写着这样一首诗:天上多少星,小孩数不清;全民盖土炉,神仙数不清。”文中反映的现象应该出现在下列哪一时期? A、改革开放时期 B、三大改造时期 C、“一五”计划时期 D、大跃进时期
|
6. 难度:简单 | |
“人们对于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状况之间的矛盾”为中国国内主要矛盾,开始于 A、 1949 年 B、1956 年 C、1966 年 D、 1978 年
|
7. 难度:简单 | |
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组成的区域性经济集团是 A、布雷顿森林体系 B、世界贸易组织 C、北美自由贸易区 D、亚太经合组织
|
8. 难度:简单 | |
明代中期以后,私营手工业在许多行业取代以前占主导地位的官营手工业。这主要是因为 A、官营作坊产品有限 B、私营作坊工人增加 C、资本主义的萌芽 D、商业经济的发展
|
9. 难度:简单 | |
导致石油开采业发展、石油化工产业和陆空交通工具发明的最主要原因是 A、远洋轮船的出现 B、飞机的出现 C、汽车的出现 D、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生产
|
10. 难度:简单 | |
1950年,法国外交部长舒曼针对法、德即将开展的合作说,今后“在法、德之间发生战争是不可想象的,而且在物质上不再可能”。舒曼在此所说的合作主要是指 A、矿业资源互补 B、人力资源共享 C、科学技术交流 D、消除贸易壁垒
|
11. 难度:简单 | |
下列事件中哪一个标志着中国的经济已经正式步入世界大家庭 A、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中共做出改革开放的决定 B、1984年国务院决定开放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 C、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2001年海尔集团在国外投产成功
|
12. 难度:简单 | |
1997年韩国爆发金融危机,韩元贬值一半以上,外汇储蓄急剧下降,当时韩国政府会向下列哪一国际组织求援?
|
13. 难度:简单 | |
城乡居民生活的“四大件”在 20 世纪 80 年代前是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 80 年代后则是彩电、冰箱、洗衣机、收录机。目前,“四大件”已经变为 DVD 、手机、家用电脑、汽车。这表明我国社会的演变趋势主要是 A、机械化 B、工业化 C、自动化 D、信息化
|
14. 难度:简单 | |
法国史学家朗格诺瓦和瑟诺博司所著《史学原论》一书指出:“史料可分为两种,有时过去的事件,留下实迹(碑碣及制造品),有时,也是更常见的,事件所留下的痕迹,是心理的状态——一种文字上的描写和叙谈。”作者的意思是 A、任何文字史实都带有主观因素 B、实迹和文字史料都真实反映历史 C、历史是“心理的状态”的反映 D、只有实迹史料才能反映历史真实
|
15. 难度:简单 | |
1964年,周恩来与美国作家斯诺交谈喊:“过去15年中有些事情我们是作对了,但我们也做了一些错事,只有敢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我们才能改正它门。”党和政府的纠正措施是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义改造 B、正确分析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C、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 D、提出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
|
16. 难度:简单 | |
斯大林时期的经济体制的本质特征 A、用政府行政命令来管理经济 B、权力高度集中,缺乏群众监督 C、忽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 D、否定价值规律和商品市场关系
|
17. 难度:简单 |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社会福利品种主要有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养老保险等 B、是一种社会救济形式 C、社会福利的资金主要由个人缴纳和国家补贴两部分组成 D、个人缴纳保险金越多,享受的社会福利越多
|
18. 难度:简单 | |
列宁说:“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这一错误的根本原因是 A、扩大了无产阶级专政的范围 B、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很快就会灭亡 C、忽视了生产关系必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 D、帝国主义对苏俄的经济封锁所致
|
19. 难度:简单 | |
列宁认为,新经济政策是一种用“改良主义的办法”来解决苏维埃国家过渡时期经济发展战略任务的长期性政策。这里的“改良主义”是指 A、利用市场关系和资本主义 B、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 C、修改、调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壮大社会主义经济成分
|
20. 难度:简单 | |
对下述数据分析正确的是 ①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的改革在一段时间内收到了一定成效 ②从长期而言,都不可避免地陷入失败境地 ③他们的改革都没有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苏联经济存在的问题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③
|
21. 难度:简单 | |
二战后发达国家采取由国家制定经济计划方式,避免生产的无政府状态。这种方式与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区别在于 A、是否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B、是否以市场经济为基础 C、是否在经济运行中起作用 D、是否有国家所有制的企业
|
22. 难度:简单 | |
1931年经济学家凯恩斯曾把上街购物的家庭主妇称作爱国者。以下评价正确的是 A、没有看到“过剩危机”是因为社会对商品的需求远远低于商品的供给 B、没有看到消费水平归根结底取决于广大中下层民众的购买力 C、强调消费是生产的动力,鼓动消费以减轻供大于求的压力 D、提倡超前消费,反对勤俭节约
|
23. 难度:简单 | |
看图直接引发1929年经济危机的矛盾是 A、大生产和私有制之间的矛盾 B、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矛盾 C、大资本家与小投资者之间的矛盾 D、生产与销售之间的矛盾
|
24. 难度:简单 | |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在二战后很长时间内没有发生的最主要原因是 A、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 B、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经济危机时代已经过去 C、资本主义国家调整经济政策,对经济进行了有效干预,使资本主义体制在一定时期内适应了生产力发展 D、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缓解了供需矛盾
|
25. 难度:简单 | |
1953年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就其建设任务而言,所体现出的基本特征是 A、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有机统一 B、变革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有机统一 C、经济建设与法制建设的有机统一 D、发展科教与独立外交的有机统一
|
26. 难度:简单 | |
海尔集团打入国际市场的事例突出说明了 A、“引进来”战略 B、“走出去”战略 C、全方位战略 D、多层次战略
|
27. 难度:简单 | |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安徽省凤阳县一个农村的十几户农民曾写下一份契约:“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此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全年上交公粮和不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坐牢杀头也甘心……”农民签下这份契约,说明 A、农民认识到责任制是社会主义经济 B、农民要求加强党的领导 C、农民拥护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农民要求改变人民公社的体制
|
28. 难度:简单 | |
下列政策和具体措施中,你认为不利于扩大开放和发展的是 A、1986年藏族同胞在通往尼泊尔、印度的大小出口摆起了货摊 B、到2005年,世界著名的500强大型跨国公司在中国建立了400多家企业 C、海尔集团实施“走出去”战略,在海外建立了14家工厂和工业园 D、为防止资金外流,四川省经委禁止长虹集团在非洲建立分厂
|
29. 难度:简单 | |
欧洲联盟与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不同点是. A、是各区域范围内生产和分工发展的产物 B、典型地反映了世界经济的区域化趋势增强 C、既是区域性经济集团,又具有政治联盟的性质 D、各地经济依赖性加强的产物
|
30. 难度:简单 | |
读“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较表”,所反映出的问题是 A、生产力迅速发展,贫富分化日趋严重 B、发展中国家实力迅速增长 C、发展中国家人均产值迅速增长 D、发达国家的主导地位受到极大冲击
|
31. 难度:简单 | |
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美国罗斯福新政对此曾做了有益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材料二:《全国工业复兴法》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建立国家复兴管理局。二是由国家举办各种公共工程,减少失业大军。三是适当提高劳工地位,改善劳工待遭。劳工组织有与资方谈判的权利,雇主不得以上人参加何种工会作为雇佣条件,雇主必须遵守最高工作时和最低工资限额,不得雇佣童工。 ——苗枫林《世界改革史》 材料三:1933年5月通过《紧急救济法令》,到1936年止,政府大约支出30亿美元用于失业救济。1935年提出《社会保障法》,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养老金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 ——齐底步《世界经济通史》 (1)材料—反映了罗斯福关注什么社会问题? (2)材料二中有关社会保障的内容有哪些?《全国工业复兴法》旨在复兴美国工业,但为什么涉及社会保障问题? (3)依据材料二、三,指出“新政”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是通过什么方式建立的的。
|
32. 难度:简单 |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从一九五三年以来,我国市场上出现了若干种日用消费品供不应求的现象。一九五三年上半年,在小麦遭受冻灾的地区,粮食的供求状况很紧张,下半年,食油、肉类在许多地方也供不应求,不少城镇中都要排队购买。适应当时的需要,中央人民政府在一九五三年十二月,对粮食实行了计划收购(即统购)和计划供应(即统销);然后对食用植物油也实行了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从一九五四年九月十五日起,又对棉花实行计划收购,对棉布实行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对粮食、油料、棉花、棉布的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无疑是一种重大的措施,它关系到全国人民生活中最重要的吃饭和穿衣的问题,也关系到我国城乡经济生活的许多方面。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对我们国家目前的情况来说,是很必要的。只有采用这种办法,才能保证我国人民生活日益增长的需要,才能制止投机活动,保证市场物价的稳定,才能使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得以顺利地进行。 --—陈云:《关于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1954年9月23日)
材料二: 理顺物价,改革才能加快步伐。物价问题是历史遗留下来的。过去,物价都由国家规定,例如粮食,还有各种副食品,收购价格长期定得很低,这些年提高了几次,还是比较低,而城市销售价格又不能高了,购销价格倒挂,由国家补贴。这种违反价值规律的做法,一方面使农民生产积极性调动不起来,另一方面使国家背了一个很大的包袱,每年用于物价补贴的开支达几百亿元。这样,国家财政收入真正投入经济建设的就不多了,用来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就更少了。所以,不解决物价问题就不能放下包袱,轻装前进。最近我们决定放开肉、蛋、菜、糖四种副食品价格,先走一步。 ——邓小平:《理顺物价,加速改革》(1988年5月19日) 材料三: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大幅度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缩小农副产品的统购范围和降低征购指标,开放城乡农副产品集贸市场。到1982年,全国农副产品中油料产量超过1100万吨,比1978年增加659.9万吨;肉类产量超过1300万吨,比1978年增加494.5万吨;农村集市从无到有,发展到41184个。1983年,国家正式取消实行了20多年的布票,肉票、油票也陆续取消。1985年1月,中共中央一号文件《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规定,国家对粮食、棉花等农产品实行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农村粮食供给制随之取消。1993年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速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推动建立国家宏观调控下的自由市场购销体制,各地相继取消了城镇口粮定量供应制度。至此,长期以来实行的票证制度退出历史舞台。 ——摘编自董辅礽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制定“统购统销”政策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78年后“统购统销”变化的特点及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统购统销”的历史作用。
|
33. 难度:简单 | |
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 麦道飞机在美国以外的零件供应地分布 材料二: 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不少跨国公司,他们在原料最便宜的地方采购原料,到劳动力价格最低的地方加工产品,然后再销往全球其他地区,以获取最大利润。这样做的后果是,发达国家将本国不允许设立的工厂和生产的产品,特别是容易产生环境污染的工厂和产品,转移到第三世界国家,以达到将污染转移出国,以及利用发展国家廉价劳动力赚钱的双重目的。
材料三: 2001年11月10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世界贸易组织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上,审议通过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决定。从1980年7月10日,中国政府正式提出申请要求恢复中国在关贸总协定中的缔约方地位,到中国正式入世经历了15年的谈判,黑头发都谈成了白头发。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特点?其产生的根源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及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特点,说明世界经济发展的这种特点将会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产生什影响?
(3)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问题上,中国政府坚持既要争取,又不放弃原则的立场。试结合材料三及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特点,说明中国采取这种立场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