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中国有一史学家认为“封建之制,实为吾国雄长东亚,成为大一统之国家之基。而外观虽号统一,内部之文化实分为无限之阶级。”这里的“封建之制”是指 A.地主土地所有制 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C.分封制 D.科举制
|
2. 难度:简单 | |
“明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法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上述材料说明荀子 A.强调“法”是“礼”的基础 B.主张礼法并施 C.提倡严刑峻法 D.主张“仁政”是治国的根本
|
3. 难度:简单 | |
朱子曰:“天下一物,内外一理,流通贯彻,初无间隔。若不得见,则虽生于天地间,而不知以为天地之理,虽有人之形貌,而亦不知所以为人之理矣。……天命之性,处处皆是,但之寻时,先从自己身上寻起。”上述材料所阐述的核心内容是 A.“理”是一种客观物质 B.人性与天理一致 C.主张“知行合一” D.格物致知是探究“理”的根本手段
|
4. 难度:简单 | |
明中期到明末的百年间,由欧亚贸易流入中国的白银在7000到10000吨左右,约占当时世界白银总产量的1/3。导致这一现象主要的原因是 A.新航路的开辟加强了东西方贸易联系 B.郑和下西洋带回来了大量白银 C.白银成为当时中国的主要流通货币 D.明朝资本主义萌芽
|
5. 难度:简单 | |
1901年梁启超在新闻报刊上有这样一段描述:“吾闻数月以来,京师及各省都会,其翻译与通事之人,身价骤增,势力极盛,于是都会人士,咸欣而慕之。昔之想科第者,今皆改而从事此途焉。”对这段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A.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科第出身人士不再被重视 B.晚清以来,提倡和传播西学已在社会上产生重大影响 C.庚子事变后,民族自信心丧失,媚外已成社会风尚 D.戊戌变法废除了科举制度,士大夫改习西学以为进身之阶
|
6. 难度:简单 | |
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举行太平洋博览会,中国政府对这次博览会给予了高度重视。中国展区设有农业馆、矿业馆、交通馆、美术馆等。中国茅台酒、张裕酿酒公司“可雅白兰地”、醴陵瓷器、苏绣等产品获金奖。中国共获得1211项奖,在全球31个参展国中独占鳌头,这是中国参加历届博览会所获成绩最优秀的一次。以上材料说明 A.中国传统工艺品在世界仍占一席之地 B.洋务运动取得重大的成就 C.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得到初步发展 D.中国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
7. 难度:简单 | |
抗战初期国民党政府提出以下作战方针:“国军一部分应集中华北持久抗战,特别注意保卫山西之天然堡垒;国军主力则集中华东,攻击上海之敌,力保淞沪要地,巩固首都;另以最少兵力守备华南各港口。”对这一作战方针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反映了国民政府全方位的抗战策略 B.体现了国民党政府消极作战的方针 C.体现了国民党军队实行重点防御的作战计划 D.到1938年10月时这一战略意图已遭遇失败
|
8. 难度:简单 | |
有同学从50年代的报刊资料上查找到了一些有关中国粮食增长的数据,并归纳整理为下列表格,从中我们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三大改造完成后出现了粮食的大幅增长 B.粮食增长是历史的必然规律 C.最高年份增长率是最低年份的60倍 D.粮食超速增长的数据是不符合事实的
|
9. 难度:简单 | |
伏尔泰曾写道:“如果全部自然界,一切行星都要服从永恒的规律,而有一个小动物,五尺来高,都可以不把这些定律放在眼中,完全任意地为所欲为,那就太奇怪了。”这段材料反应了伏尔泰的主旨是 A.抨击封建神学的自大心理 B.把自然科学从神学束缚中解放出来 C.认为人类社会有客观法则 D.自然界有其特殊的运行规律
|
10. 难度:简单 | |
1947年,苏联在参加马歇尔计划讨论时,指责该计划使“欧洲各国必将落入被监督国家的地位”,因而拒绝接受。1991年,苏联领导人却公开呼吁西方对苏联实施“新的马歇尔计划”。这说明 A.苏联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B.苏联全面倒向资本主义阵营 C.美国放弃遏制苏联的政策 D.苏联开始实行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政策
|
11. 难度:简单 | |
著名油画作品《打石工》,是1849年库尔贝完成的代表作,从图意分析,其风格应属于哪一艺术流派 A.浪漫主义 B.印象派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
|
12. 难度:简单 | |
“疏”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文体,如有贾谊的《论积贮疏》、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疏”的正确解释是 A.科举考试中用于回答命题者问题的一种文体 B.陈述某种意见和事情的一种文体 C.是臣下向皇帝分条陈述意见的一种文体 D.用比喻暗示一类的方式委婉规劝上级的一种文体
|
13. 难度:简单 |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37分) 材料一 “美国国民,为建设更完美之合众国,……并谋今后国民永久乐享自由之幸福起见,爰制定美利坚合众国宪法如下: 第一条第一项:本宪法所授与之立法权,均属于由参议院与众议院组成之合众国国会。……第二项:众议院以各州人民每二年所选举之议员组织之。各州选举人应具该州众议员之选举人所需之资格。……第三项:合众国参议院由各州州议会选出参议员二人组成之。…… 第二条第一项:行政权属于美利坚合众国大总统。…… 第三条第一项:合众国之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及国会随时制定与设立之低级法院。” ——美国《1787年宪法》 材料二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得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国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临时大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产生。……约法特别规定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总理可以驳回总统的意见,总统发布命令必须由内阁总理副署才能生效。 ——《中国近现代史资料》 材料三 美国宪法不仅确立了一系列宪政原则,更重要的是它形成了一种妥协精神,达成了各阶层共享政权的约定。宪法不仅本身就是一个多元利益相互妥协的产物,而且在实施中也变成了一种妥协的机制。这种在确定原则框架内反复发生的妥协,构成了美国宪政的突出特点,也使它能够适应复杂多样、变化不定的社会形势。正因为如此,美国宪法具有了恒久的魅力。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指出两部宪法的主要相同点。(9分)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比较两部宪法制定的直接原因有何不同?在政体上有何差异? (10分) (3)除上述不同之外,从材料一、二中你还可找出什么不同点?(6分)中国《临时约法》是以美国1787年宪法为模本而制订的,为何还会存在这些不同点?(4分) (4)两部宪法的命运怎样?材料三认为美国宪法最突出的魅力是什么? (8分)
|
14. 难度:简单 | |
(15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日本的新领导人仅仅对那些能增强民族力量的组成成分感兴趣。……他们现在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旨在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一位文职官员表达了如下这一观点:“这就象乘坐三等火车一样;最初这里有足够的座位,但是,当更多的旅客拥进来后,这里就没有位子给他们坐了。必然的逻辑要求人们既要站稳脚跟,又要将双肘伸向任何可能出现的空间。” ——《费正清评中国和日本的近代化》 材料二 日本人废除了旧时的封建征兵制,创造了以欧洲最新模式为基础的现代化军队。明治领导人预见到,这些新军队需要现代化经济为它们提供军需品。因此,他们通过发放津贴、购买原料或成立政府公司确保所需工业的建立。政府领导人不仅注意支持轻工业如纺织工业,而且注意支持重工业如采矿业、钢铁工业和造船业,因为后者是提供军需品所必不可少的。这些企业建成后,政府通常以极低的价格将它们出售给各种享有特权的私人企业。少数富贵家族,即通常所称的财阀,以这种方式控制了国民经济的发展。这一情况一直持续到现在。 ——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阅读材料一,分析明治维新后新领导人热衷增强民族力量的主要目的是什么?(4分) (2)据材料二概括日本实现经济近代化的主要途径,并分析其后果。(7分) (3)有人将西方国家的近代化模式称之为原发性内发型,你认为日本应该属于什么模式?在这中间起主导作用的是什么力量?(4分)
|
15. 难度:简单 | |
(15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国际关系的变动,中东、中欧、和东欧地区按照《凡尔赛条约》重新组合,民族主义情绪高涨,表现为国内统治民族的大民族主义加强,对内实行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对外图谋别国领土和报复心理;作为被统治民族的少数民族的反抗情绪加剧,民族独立解放运动高涨;弱小民族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和大国沙文主义的压迫,争取民族解放和独立。 ——《历史学习 新视野新知识》 材料二 冷战结束后不久,民族主义没有如一些人所预期的那样重要性下降,相反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世界各地区战乱纷争不断,民族主义思潮再次高涨。 ——《20世纪的民族主义》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一战后民族主义主要表现为哪几种形式。对于这几种形式的民族主义,你有何看法?(6分) (2)阅读材料二,分析冷战结束后民族主义问题愈演愈烈的原因。(6分) (3)通过以上的讨论分析,你对民族主义有何认识?(3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