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0年辽宁省大连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中国古代文官政治确立后,形成许多文官派系,主要是因为有多种“谊”存在,如“姻谊”、“乡谊”、“年谊”等。其中“年谊”是指                     

A.同年出生的举人或进士             B.同年为官的各级官员

C.同年考中的举人或进士             D.同乡的举人或进士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的斯巴达和雅典进行了争夺霸权的伯罗奔尼撒战争。修昔底德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借尼西阿斯之口说出了这样一句话:“男人就是城邦”。这句话包含两层含义,其中“城邦”这一概念所强调的是     

A.雅典的城墙、军队等物质因素       B.小国寡民的特性

C.拥有雅典公民权的男子             D.公民精神上的联合体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在近代西方国家机器的运行机制不断演变的进程中,英国1882年制定的关于议会议事程序的“普遍法规”规定:议会开会的大部分时间应有政府成员参加。1887~1889年,英国政府参加议会会议的次数占全部议会次数的84.5%。美国在1885~1889年间,总统否决议案达324项。这些现象最能说明

A.政府权力开始凌驾于议会之上       B.议会始终是国家的决策中心

C.议会对国家行政部门有监控权       D.议会是国家最高的立法机构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与西方相比,中国古代虽是建筑、水利、机械、纺织大国,但物理成就不多;作为发明造纸术、火药的国家,可化学并不突出;农业技术高度发达,而生物学理论却相当薄弱。这反映了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是           

①具有较强的经验性                  ②重视实用技术

③缺乏相对独立的学科体系            ④注重以实验事实为根据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下面两幅东、西方绘画作品的共同点是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准确客观地描绘物像                     B.注重表达画家的主观感受

C.运用抽象夸张的手法                     D.注重光与色的明度差别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从18世纪起,欧洲主要国家因为“纺织机器、采矿、炼铁设备及交通工具的改造或发明”,而导致“19世纪的人口大量集中到城市,并产生各种新问题”。能使这段叙述成为完整的因果关系的中间环节是   

A.马克思的阶级斗争理论的影响           B.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兴起

C.传统的制造业吸引了投资者             D.新型工厂制度的产生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伏尔泰说:“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力。”狄德罗说:“没有一个人从自然得到了支配别人的权利。自由是天赐的东西,每一个同类的个体,都有享受自由的权利。”两人主张的相同之处是    

A.人人享有言论自由                     B.宽容他人

C.保障人的自然权利                     D.敬畏自然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山西平遥是晋商的发源地。清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中国第一家现代银行的雏形“日升昌”票号在此诞生,随后它在中国很多省设有分支机构,到19世纪40年代,其业务扩展到日本、新加坡、俄罗斯等国家。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明清时期商品经济有了新的发展         B.晋商对外国资本有一定抵制作用

C.山西是当时中国的经济重心             D.新型汇兑事业在中国开始发展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下面是从“一五”(1953~1957年)到“二五”(1958~1962年)时期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变化示意图。对这种变化表述不正确的是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第一产业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产业比重大幅度增加,第三产业比重基本不变

B.第一产业比重明显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严重的自然灾害破坏了农业生产

C.第二产业比重大幅增加主要是“左”倾路线下片面发展重工业所致

D.第三产业比重基本不变的主要原因是计划经济下忽视商品经济的结果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苏联史》一书中有这样的表述:“斯大林模式是前苏联工业化和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采用的、并且延续约70余年的一种经济体制,”这一体制                        

①与实施初期的苏联国情基本适应 

②是苏联实现工业化国家的重要条件

③奠定了苏联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物质基础 

④其弊端是造成苏联解体的重要因素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有学者说20世纪“在相当大程度上为各种分裂所主宰,导致“热战”,“冷战”不断,但20世纪同时也是“一体化的起源”;全球化开始“主导人们的生活、想象和恐惧”,人们不得不“从全球的角度去思考,以回应这一日益全球化的现实”。这里强调的是20世纪

A.世界联系日益密切                     B.国家、地区之间对抗日益激烈

C.全球剧变引起世人忧虑                 D.区域化和全球化趋势开始形成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传统史学的研究对象主要侧重于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等,但现行的历史教育,把百姓的衣食住行等内容纳入了研究的范畴。这一视角的转换体现了                   

A.文明史观           B.社会史观       C.全球史观       D.近代化史观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五四运动后,《共产党宣言》在中国广泛传播,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有着某些契合点。近年来,关于《共产党宣言》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研究也取得了显著成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共产主义的特征并不是要废除一般的所有制,而是要废除资产阶级的所有制。但是,现代的资产阶级私有制是建立在阶级对立上面、建立在一些人对另一些人的剥削上面的产品生产和占有的最后而又最完备的表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把资本变为公共的、属于社会全体成员的财产……这时所改变的只是财产的社会性质,它将失掉它的阶级性质。

——《共产党宣言)

材料二: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素,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故谋团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孔子

在吾国数千年前,孔子有言日“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孔子之理想世界,真能实现,然后不见可欲,则民不争,甲兵亦可以不用矣。今日惟俄罗斯新创设之政府,颇与此相似。

——《孙中山全集》第6卷

材料三:李大钊在1919年7月《每周评论》上发表的《阶级竞争与互助》一文提出:“一切形式的社会主义的根萌,都纯粹是伦理的。协合与友谊,就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普遍法则……就可以发现出来社会主义者共同一致规定的基础……这基础就是协合、友谊、互助博爱的精神,就是把家族的精神推及于四海,推及于人类全体的生活的精神……”同年,李大钊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中写到:“我们主张以人道主义改造人的精神,同时以社会主义改造经济组织。不改造经济组织,单求改造人类精神,必致没有效果。不改造人类精神,单求改造经济组织,也怕不能成功。我们主张物心两面的改造,灵肉一致的改造。”

材料四:当代学者罗燕明系统论述了《共产党宣言》与中国的三次结合。他指出第一次结合发生在建党前后,表现为《宣言》的价值观与救亡图存运动的结合。第二次结合发生在建党以后的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表现为《宣言》的阶级斗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际的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第一次飞跃。第三次结合发生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表现为生产力观点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的结合,这次结合完成了历史主题的转换……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第二次飞跃。

——李军林《<共产党宣言>在中国:十年研究述评》

(1)材料一所设想的共产主义的主要特征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理论诞生的时代背景?

 

(2)依据材料二,指出孔子大同思想的核心是什么?概括指出孙中山对大同思想的新思考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孙中山的革命思想和政策由此发生了怎样变化?(8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李大钊对大同思想有何新发展?为此李大钊所代表的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进行了怎样的实践活动?(10分)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中“第二次结合”的实践探索与理论成果各是什么?文中的“第二次飞跃”带来了哪些成果?(11分)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梭伦的诗歌

其一  你们这些财物山积,丰衣足食而且有余的人,应当抑制你们贪婪的心情,压制它,使它平静。

其二  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前面,不许它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着优势。

其三  我制定法律,无分贵贱,一视同仁。

材料二  过去出身和门第是衡量个人身份和地位的惟一尺度,……不再以出身而是以财产的数量来划分公民的等级,谁富有,谁就位列上等。

公民大会是雅典公民讨论战争、媾和及选举等重大事务的场所……有四个部落各选100名代表组成的四百人议事会,为公民大会拟定议程,准备和审议公民大会的议案,议员无财产资格限制。

雅典公民必须让儿子学会一种手艺,鼓励有技术的外国手工业者移居雅典城,并授予他们公民权。……鼓励橄榄油出口。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岳麓版教材

(1)材料一中的内容分别体现了梭伦怎样的政治理念?(3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商鞅变法与梭伦改革的异同。说明两次改革对东西方政治制度各产生怎样的影响?(12分)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到19世纪晚期,国际工人运动经历了高涨一消沉一再高涨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本协会设立的目的,是要成为各国追求共同目标的工人团体进行联络和合作的中心;这个共同目标是在于保护、发展和完全解放工人阶级。

——摘自《国际工人协会临时章程》

材料二:第一国际从中央到地方建立了较为健全的组织系统,它在欧美18个国家先后组成了支部……第二国际的活动与组织制度是每隔几年举行一次代表大会,强调国际联系与国际统一行动而不是非要形成一个指挥中心。

——威廉·福斯特《三个国际的历史》

第二国际时期,社会主义思想变成为群众运动。与以不稳定的个人会员组织为基础的第一国际不同,第二国际在成立后的几年内就建筑在有组织的群众性政党的基础上。随着第二国际的成立,开始了作为群众运动的社会主义史。

——尤利乌斯·布劳恩塔尔《国际史》

(1)依据材料一指出这一时期工人运动的新特点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协会是怎样实现其“共同目标”的?(7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第一国际与第二国际的不同之处。(8分)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认为这个请求孕育着可能使我国蒙受最大灾难的阴谋。假如我没有利令智昏、自欺欺人的话,你就不可能找到一个比我更不同意你的阴谋的人了。

——华盛顿

材料二:1796年9月,华盛顿向内阁发表《告别辞》说:“现在,我已经完成赋予我的使命,我将退出这个伟大的舞台,并且向庄严的国会告别。在它的命令之下,我奋战已久。我谨在此交出委任并辞去我所有的公职。”整个告别仪式十分简短,前后只有几分钟,但这个仪式使得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感动不已。

美国国会议员亨利·李评价华盛顿是“战争中的第一人,和平中的第一人,他的同胞心中的第一人。”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会出现文中所说的“阴谋”?华盛顿是如何应对这一“阴谋”的?(7分)

 

(2)材料二中的“仪式”为什么能感动在场的每一个人?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华盛顿担任“公职”时期对美国人民开创性的贡献有哪些?(8分)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盟约第十条规定:“盟约会员国尊重并保持所有联盟会员国之领土完整及现有之政治独立,以防止外来侵略。如遇此种侵略或有此种侵略之任何威胁或危险之时,行政院应筹履行此项义务之方法。”

——摘自《国联盟约》

材料二:《联合国宪章))第一次庄严宣布:“欲免后世再遭近代人类身历不堪言之战祸,重申基本人权、人格尊严与价值,以及男女与大小各国平等权利之信念”。经历了法西斯的浩劫和战火的洗礼,战后人类的理性进一步得到弘扬,民主、人权与和平的思想深入人心。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国联的宗旨。(4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国联相比联合国的宗旨有哪些新发展?并为此做出哪些主要贡献?(11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